书城文学串味折子
6796700000007

第7章 商业城市;一随到底;生命尾巴

福布斯评出2005年中国大陆百名最佳商业城市,地级市秦皇岛列位第42,惊讶之余更多感慨。

为什么?1996年12月22日,我写了篇圣诞节商业活动初显端倪的稿,审样时被换下,因为那时候还不让宣传洋节,过完年的2月14日,我的一篇随笔《情人过节》又引发好意提醒:“好在通篇论点正确,提倡的是有情人过节,而不是社会上的那种乱七八糟,你刚来,思想要适合秦皇岛大气候,小心别惹麻烦。”随后闲聊几句改革开放、欧风美雨,人家人民日报都什么的,倍感愉快。过了几个月,忍不住又写了一篇秦皇岛缺少商业氛围,城市黑洞洞,路边光秃秃的言论,在晚报一版刊出,编辑说:“真是篇好稿,就怕有人不高兴,秦皇岛离北京近,太商业化了怕是——。”

这几年,秦皇岛的商业化进程突飞猛进,自然得益于管理者的开放胸怀和老百姓的锐意进取。除了没听说指指路也要钱这种事外,包括商业繁荣、商业欺诈在内的故事每天都在重复。即便再墨守陈规的人,也对各媒体拼接意象、写实录景介绍洋节之类了然承受。信息时代,有些东西不是不想接受就能拒绝的了的,比如你不喜欢某首歌,从不主动去听,但有一天你居然都会哼唱了。

潜移默化是后知后觉的。去年8月我和几个外地朋友在开发区的一家娱乐场所玩,我们看洋妞热舞,掷骰子,小口喝酒大声歌唱快乐简单,在这其中就有曾在中青报撰文遗憾秦皇岛、北戴河没“夜文化”的一位记者,他跟许多人对秦皇岛的评价一样,“变化太大了,真是太大了”。都不是礼节性的恭维。

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是单向的。在秦皇岛海滨看婚纱或者人体艺术摄影;吃别墅开盘免费大餐;试穿台湾最新款婚纱;举办海滨大型集体婚礼;海边音乐晚会;喝啤酒大赛……这些很潮流很时尚的商业活动都通过语言文字和影像在其他城市传播开去。最终凝聚成福布斯排行时的一个基点,换算成一个指数。举全市之力,商业城市这块蛋糕是做出来了,但能否扛得住,吃着香,尚需更开化的头脑和胸襟。

那天北京来了几个星探,是为“癫马”夜总会选“中国元素”来了,甫一听说又是惊讶。

“癫马”是著名的艳舞夜总会,和丽都、红磨坊同出自法国,齐名世界。2005年12月,这个享有盛名的表演团体在新加坡正式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据点,第二家则与一个中国股东团合作,拟不久后在上海宏张伟业。我发现他们随车带着的招贴画上,除了法文、英文外,还加上了中文。春节前在北京还设了办事处,主要与各旅行社合作招揽中国顾客,首批大陆客人就是由导游、翻译、记者组成。

星探对秦皇岛的几个在家过年的舞者不满意,认为有负所传的盛名。给我们看了“癫马”在新加坡首场演出的光盘,15名艳舞女郎的歌舞表演细腻、火辣,配合一流的音乐、音响、灯光效果,就像一幅幅生动绝妙的抽象画,令观众如痴似醉。开眼。

现在,中国各个城市都在寻找拿得出手的招牌比拼争先。在这股潮流中,总是变换着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的轮回。与开放的时间相比,秦皇岛超越坐次的空间大得很呢,与时俱进真是个好词。

把逛书店、买书当成生活一部分的人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学者或艺术家们因为给报刊写随笔和出随笔集后而广为人知,他们的学术著作或艺术作品也因此而走上前台。

原因说来简单,学术门类分工精细,艺术流派纷呈杂然,学者或艺术家的思想、风格、观念落不下架子,在高处阳春白雪着肯定曲高和寡。等想明白了,深入到群众中来,加上原本的显赫名声,很容易就使自己的通俗文章流传开来,群众是不会让主动接近他们的人感到孤独的。

随笔是让读者感到亲切的文字形式,说东道西,读史札记,有感而发,虽说看似顺手拈来,实则不好把握,写之并不容易,尤其那些带有社会批评性质的,蕴涵了精致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言说精神,跃然纸上的识见、禀赋和个性起到了普及文化、泽及大众的作用。

北大教授梁小民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务院特邀观察员、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他的著作有50多种,可一本生动风趣、通俗易懂的《寓言中的经济学》使他声名远播,忙得整天飞来飞去的到处讲学。比如,他从一阵风就把趴在雄鹰尾巴上飞上高空的蜘蛛吹落到地上的寓言中,讲透了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胡雪岩”式的官商经济存在的暂时性。用原始与质朴的寓言,艺术地传播经济学的经世致用,着实令学者变得可亲、可爱起来。

曾读过著名历史学家冯尔康的《中国古代僧人生活》,甚觉严肃沉闷,当看到先生的《去古人的庭院散步:古代社会生活图记》,便觉亲近随和。这座“庭院”里有古人的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救济、丧葬、服饰、文化娱乐,等等,了解过往的乐趣尽在其中。

著名画家陈丹青总有媒体拿他制作新闻,但好像没有多少人看过他的画,倒是《纽约琐记》《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等广有拥趸。有人觉得他过于随意,批评他“不是绘画的退步,不是文学的退步,而是思想及风格的退步。”结果陈丹青干脆把一本随笔取名为《退步集》,一随到底。河北师大的青龙籍画家蒋世国,将一本挺好看的《世国杂说集》寄来,他的体会是:“既然文字来得比画画难得多,还是要自我珍惜呵。”

一位很有文采的同学现在外省当副市长,不习惯让秘书打伞,一天几个人给介绍对象,请上级领导吃自助餐等都是他的故事。春节见面时,他问我“为什么现在老百姓反感当官的”?我出招,让他从自身做起,除用口语讲政治,用真话、实话讲治市之道外,不妨写一些文笔雅驯生动,娓娓清淡又妙趣横生的随笔,让人觉得你虽有乌纱但寻常,握得权利为义务,职位在上但流诸笔端真性情。

他说是个好主意。

一天夜里我梦见自己抓掉了乱七八糟的头发,剩下了一水儿的“清汤挂面”。醒了忙查《梦的解析》:一是日有所思对自己头发不满意,潜意识希望如此,不具意义;二是了断了一个烦恼自己的问题。

于是,上午10点,当我的同学,《国际广告》的老麦又来电话让“决定”时,我就毅然而不是婉言地做了否定的选择——他正在北京操持类似倡导物质生活、强调阶级意识的法国时尚儿童读物《Milk》那样的杂志,目标读者是80年代后出生的时髦女性,以及90年代以后出生的现代小孩。他要找熟练工加盟练摊。可现在的我已活得眼里无光,心中无火,似倒立着两边不靠“组织”那事,想来想去不能干。

业界有一帮人一直不安分,他们在大媒体里练硬了筋骨就琢磨干自己的事。《玫瑰》《财神》《妆容》这都是有头没尾的刊物名,可总会有人前赴后继认为自己能纵横江湖。“十一”头3天,俗心开窍的老麦,就面朝鸽子窝,大谈一时才俊不二之选的理由。

北京某媒体前不久做了一个调查,请一批15至25岁的人描述出他们对家的观念,结果出奇的相似:大房子、大餐厅、布置精美的餐桌、好纯棉铺盖、好吃好喝好用品。结论:你以为新一代喜欢往外闯,喜欢汉堡、可乐、煎饼果子、矿泉水?回归家居才是大趋势。当外面过于喧嚣,家就是净土,是心灵出路,只要有家可回,回家便是时髦。这项调查最大的意义,是让各路房产商、家居产品生产者、经销商更理直气壮地向青年消费者大卖其产品及概念。假前卫艺术家为你做装修设计不如居室设计工业化更合理;年青居家族的名牌沙发得是SKENE的,椅子天王是Karim Rashid,画框要选RIBBA的,窗帘要用BOMVLL的,视听组合柜TIMRE最佳……每年去香港不光要购物要看时装展,还要看最前沿的家具展。请朋友到家坐坐,顺便用BANG的餐盘吃顿饭。20多岁就开始过着父辈四五十岁才开始过的中产好品位日子。

目标不只是二三十岁的自立青年,也必须瞄准我们的娃。英国新闻杂志《观点》曾写到“孩子是时尚的配件”。意思是要追上潮流,你得生个小孩才行。小孩是成年人品位的构成元素。想想看,穿的用的一身好品位父母的小孩,总得搭配得相得益彰吧。所以,小小年纪的他们就需要知道下一季的色彩主流,风格时尚,裙子长短、服装面料,皮鞋、手袋款式,怎样过得才像小模特似的炫丽。长大后万一发现世道险恶,前途难卜那也是另一回事了。

老麦虽说在中国土生土长,但近10年借工作之便没少往国外跑,也见多了眉是青山聚,眼是绿水横,蓝田日暖,软玉生烟的美女。正因为这,老麦在北京除了一套大单元,混得没妻没嗣。他认为总结“薄酒可以忘忧,丑妻可以白头,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不必狐裘”的先贤是个超级阿Q。现在,尤其是女人都记得高秀敏的名言:“做女人一定要想得开,要吃好喝好玩好。一旦死了,别的女人就会花咱的钱,住咱的房,睡咱的老公,泡咱的男朋友,还打咱的娃。”所以,办一本中国版的《Milk》等于借了女人一把婉转温柔刀,想杀向衣食住行育哪个领域还愁没人开门?

现在我想起了老麦说过的话:见什么样的姑娘心跳也到不了120次,手指也再不颤不抖了。雄心不息自淹,银行卡上的数才硬生生是坚实的生命尾巴。

老麦在北戴河买了一栋“长岛别墅”。

老麦为挣钱,我怕为挣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