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串味折子
6796700000021

第21章 说话的本事;灿烂在厨房;美食在路上

《讲演与口才》和《说话是金》算是两本教人说话的书。前者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而后者则是我在“黄金周”里读完的。作者拉里·金,美国名嘴,CNN金牌节目主持人。他曾和戈尔巴乔夫、克林顿、马龙·白兰度等各色名流对过话,是一个“以说话为生”,并取得极大成功的人。《说话是金》可以说正是他一生事业成功的总结。书一开头,他就介绍了自己第一次当电台、电视台主持人的经历,提出了对听众、观众真诚相待,将自己紧张心态如实告诉受众的观点和体会,很有吸引力,也让人信服。

《说话是金》介绍说话是一门艺术,书的副标题是:“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拉里·金从10个方面提醒在与人交谈中要注意的原则。如:你想人家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只说不听,不会有任何收获;切忌刨根问底;绝不能长时间过于严肃;不要怕有口误;讲述你了解的事情;了解听者,也要让听者了解你;只做自己轻松自如的事,用具有亲和力的嗓音……等等。而且拉里·金对每个原则都有条分缕析。如在《做个出色的交谈者》一章中,他列出了8个要点:以全新视角看待事物;视野开阔;满怀热情;不要只谈自己;保持好奇心;表示同情;表现幽默感,这对想掌握说话艺术的读者有相当大的启发。

中国很信奉“沉默是金”,轻易表明态度,表露心迹是不稳重,不成熟。因此,中国社会养成一种人人城府深沉,神情莫测之状况。当年有人问及清朝大学士曹振镛为何官运亨通,曹即以“少说话,多叩头”6字相答。这或许与后来鲁迅先生所痛斥的“无声的中国”有关联。但再往早追溯,我们的古人可是很讲究说话的。全由口语组成的一部《论语》,生动、形象、朴实、自然、亲切,每读每想见孔子坐在众弟子面前议论风生的样子,口吻、神情活灵活现。孔明也算是典型的说话高手,只身赴东吴舌战群儒的故事谁人不知。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别看现在我动笔胜过动嘴,但小时候有一阵子专学她说话,以至于我妈大叹“少不读红楼”是真理。语言到了现代社会更是了不得的重要。会说话的,一句就让人待见,不会说的半句就招人烦。有时关切是问,有时关切是不问,不懂说话艺术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拉里·金在《说话是金》一书的引言中说:“有学者估计,一个人平均每天要说18000个词,这个数准不准不好说,但多说和多做应该是成正比的,尤其是以讲话为职业的人。所以说奉行“沉默是金”乃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在现代的社交场合根本行不通。“见啥人说啥话”,“啥场合说啥话”,即说话讲究艺术性才是应该推崇和效仿的。

有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最能说明会不会说话的道理。某人请客,酒席摆上后来了6个人,还差两人。在门口张望的“东”自言自语:“该来的没来!”有两人听见了心想,主人说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了,便生气地走了。主人叹道:“不该走的走了。”另两位听了,便起身而去。“东”见走了4位急忙向剩下的两位解释道:“你们看看,我又没说他们俩!”两位一听,难道是说我们俩不成?拂袖而去。正这会儿,两位迟到者来了,“东”责备道:“你们怎么这么晚才来,他们都已经走了。”两位以为人家吃完了,便掉头而去。

说话的学问大了去了。

女人与生俱来就已有两大成就,一个是十月怀胎后产床上新生命的诞生,另一个则产生在厨房里,日复一日与柴米油盐的相伴相随。

眼下凡是嫁做他人妇单独挑门过日子的女人,大都有女人与厨房领属关系的耳濡目染。通俗的镜头就是当妈的在教女儿做饭时,用食指点着她的脑门说:这么笨,将来进了婆家门可怎么办哟。女儿们嫁了后,虽然骨子里极不愿意在接管一个男人的同时也接管一个厨房,但由于“历来如此”,也只好顺着这种心理暗示往贤妻上面努力。有些女人在操持结婚阶段就表现出对领导厨房的无比热爱,如果她知道“要想管住男人先管住他的胃”这句话,那就更不得了,姑娘架子坚决不端了,下班后用简陋的电炉子也要为那个男人弄一餐饭出来。结了婚,为了巩固和显示自己的地位,还会不定期安排家宴,以在厨房里的辛苦劳作和创意,去增进亲戚朋友的感情,摆平男人工作中的人事龃龉等等。这时候的女人和厨房也最显英雄本色,男人这时候也是最心满意足和不吝表彰。

但我敢保证,每一个结了婚的女人最先感到失落和厌烦的地方也是厨房。尤其是干完了工作,讨价还价采买完,顶着寒风或酷暑赶回家,一猛子扎进厨房灰头土脸一通忙。如果等吃的人还悠哉悠哉或迫不及待闲话连篇,吃完还一堆杯碗狼藉没人管,天呐。

厨房里的活,说不大也大说大也不大,厨房里的事,说不是也是说是也不是。屈指一算,一天三顿,一年一千多顿,一直到做不动吃不下那天为止,真是个天文数字啊!难怪有一女孩本想进礼仪学校修炼点淑女风范,当听了女人一生中在厨房里呆的时间和做饭的有关数据后,就患上了精神忧郁症。

下厨做饭这种繁琐又无新意的事儿,男人却希望将它做出诗意来。我外甥女本是部队文职,这才貌双全的丫头在试验室里摆弄瓶瓶罐罐游刃有余,但一进厨房就不知如何下手,她先生虽不下厨但会说话,希望她能将厨房当作艺术作坊,当作陶吧织吧氧吧酒吧之类的“吧”来进入操作。怎么可能!艺术是非功利的灵性创造,而附着在油污老葱脏抹布上的厨房工作就是一个功利极了的市侩小人,一样照顾不周就满盘皆输。所以外甥女最终逃离了婚姻,跑到美利坚读博士去了,现在三餐是汉堡咖啡维生素片,省心。

央视《半边天》女主持张越曾在电视里说:现代科技将女人判在厨房里的死刑改了缓期,冰箱、电锅、微波炉、抽油烟机、管道煤气甚至橡皮手套,一波又一波的灶具革命中另有食品材料的花样翻新,下厨做饭纯粹就是享受生活。此话不错,但依然是传统女人的自以为是。不论现代厨房多么舒适,众多更现代的女人还是不断地要越狱逃亡。她们带着新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念和现代饮食观念与传统厨房绝决。越不下厨吃的越好越能饕餮越暴殄天物,陪吃陪喝和被陪吃陪喝贯穿她生命中的每一天。她考虑最多的是今天谁约或约谁在哪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吃什么东西。

一个老人曾写稿来说,他外孙女被招进一家超市打工,居然因为不知何为香菜何为菠菜和面对众菜时不下手干活给打发了。我电话问她出身何等家庭这么牛?老人说父亲是局长母亲是律师,家里有保姆给做饭。听到这我心里骂了句:“装”,至于的吗?收了线。

算是明白了,女人若不想下厨得具备如下条件:有人,家有爱妻爱吃爱干型丈夫或当家主事无怨无悔的爹娘;有钱,出去照顾饭店生意兼顾自身应酬需求,吃遍全城无敌手;有权有势,吃请请吃奔饭局就是革命工作一部分,苦恼的是什么时候能亲自下厨做菜煲汤做想象中的贤妻良母。

女人对厨房的怨言有一点不能不提,这就是吃与减肥的矛盾,煎炒烹炸了满桌美味,自己却拿捏着不敢大块朵颐,因为既不能推诿生活的责任和义务,又不想让世俗的烟火和浊物弄得面目全非。

以我看,未来家务结构不会因为顶尖大厨师、饭店掌勺皆为男人而有丝毫改变,在外面炒菜于他们那是事业,女人必须在自家厨房里灿烂如花。

去南京游玩访友,行程中随老同学去了一趟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间,人口才65万左右的滨江小城市——靖江。主要目的是到这个环境优美,物产丰盛,古迹名胜俯仰皆是的苏中小江南品尝有200年历史,与天津的狗不理、上海南翔小笼包、扬州的富春包子并称“中华四大名点”之一的靖江汤包,切切实实体验了一次美食在路上的感觉。

最有名的鸿运酒楼的座位是提前一天定好的,起初我对这餐饭并没太大期待,所谓的汤包跟平常的菜包、肉包、豆沙包比能强到哪去?一路上朋友津津乐道靖江汤包的精彩华章,这吃食不但做法绝,而且吃法神奇,鸿运酒楼创始人陈士荣及其高徒亲手制作的汤包多次参与北京、香港的国宴招待,各种媒体多次专题报道。靖江汤包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精品,做法独特,保鲜困难,无法运输。再加上当地师傅保守,即使在靖江本地会做一手好汤包的人也不多,使这一产品至今无法原汁原味走出靖江。外地人要吃包涵汤包文化在内的正宗品都必须亲临本土。现在靖江地区有120多家饭店经营汤包,生意都不错,优秀汤包师的年薪在10万元左右。

把吃饭弄成厨艺普及这可是第一次,落座后,在江苏省外事局就职的老同学专门找来了店长作讲解。

靖江汤包的第一奇是包子里包的不全是馅而是汤。二奇是包子皮薄到透明而不破。制作工序有十多道。首先是取猪蹄膀的厚皮,切细,文火煨一夜,至猪皮完全溶入汤中,再冷却成为透明果冻一般的胶状物。选用鲜活而硬实的大蟹,取其蟹黄和剁碎的猪腿心肉,熬好的鸡汁、姜丁、蒜末一起放入猪皮熬成的胶冻内拌匀。待它在汤包里蒸熟之后,那脂膏浓厚的胶冻便溶为汤汁了。

汤包的皮更是一点马虎不得,必须用上等的精白面粉,揉、捏上劲之后,擀成一片片极薄绝圆的面皮,厚薄要非常均匀,干湿软硬恰到好处,因为只要有一点此厚彼薄,那就会漏汁破皮。至于最后一道工序——包汤包则更需有熟练操作技术的老师傅才能胜任。全神贯注,动作轻、柔、匀,恰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能保证那一个个汤包蒸熟之后,直至送入口中能完好无损。

酒过两旬,盼望的汤包终于精彩亮相,蒸腾着热气的汤包雪白晶莹,上面的折皱细巧均匀,犹如一朵朵饱满圆润、千瓣紧裹、含苞欲开的玉菊。凑近细观,皮薄如纸呈透明状,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吹之即破的柔嫩令人叹为观止。

在店长的指点下我们开始吃汤包了,先要记住12字诀: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喝汤。吃时最好不用筷子,而是用3个指尖捏住汤包上面的折皱,小心翼翼地轻轻拎起,慢慢放到盛醋的碟子里,同时低下头凑近嘴,在汤包的上方咬破一个小孔,再从那小孔里缓缓地吸吮汤汁,或者用吸管吸食,而后再把皮吃下。这是因为汤包皮薄软嫩,多汁滚烫,稍一不慎,皮破汤漏。但如果稍凉后大口狼吞也就失去了那份独特的情趣和享受美食的韵味。

传说乾隆皇帝吃汤包出过洋相。当年他微服来靖江专尝这蟹黄汤包。也许是饿了,汤包一上来,他抓起一只张嘴就咬,只见一股汤汁直射出来,烫得他一甩手,汤包扔到背后去了,身上手上全是汤汁。要在平时,他早就龙颜大怒了,可此刻他竟顾不上发火,而是赶紧舔那指上的汤汁,因为他感觉刚才尝到的那一点鲜得不得了。店里伙计一瞧,知道他是头一回吃汤包,赶紧上来指点,乾隆依着伙计的法子一试,果然有趣,味道更佳。临走时,按乾隆的老脾气,本想题点诗句的,可一想到刚才出的洋相也就不好意思再题了。

返回南京后我在一家超市的冷柜看见了一种标有江苏省著名商标称号的陈士荣牌提篮汤包,食用方法写道:将冷冻熟汤包放置小碟内,一只一碟,将水烧开后放置蒸笼内烧三至四分钟后即可食用。放入微波炉内解冻4—5分钟后即可食用。

看来靖江的汤包完全可能走向大江南北了,但鲜蒸和速冻的味道嘛,只有两相比较过才见出高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