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串味折子
6796700000016

第16章 午后致富经;经典在民间;城市美人计 (1)

下午两点多,我多半雷打不动地坐在餐桌前喝咖啡,以便在半小时后投入那份看着不累实则特累的工作中,而这段悠闲时光陪伴我的还有电视。

有一天看完整点新闻我搜了一遍,发现央视7频道,就是农业频道《致富经》栏目正在播福建一女子开“果汁吧”致富的专题片。我曾用10个脐橙才榨了半杯果汁,她能致富必是勾兑水、色素骗人,要么果汁卖金子价,否则绝不能够。等看了一会我明白了,人家是引进种植了一种薄皮多汁的水果,几个就弄一杯,兑水不兑水单定价,好喝成本又低,“吧里泡”们特认。

第二天那个点儿我看的是荷兰鲜花出口和肉食品加工的介绍,非常开眼,感慨多多,只想找我曾经下铺的姐妹聊聊。有一次她想让我嫁个荷兰老头去国外和她作伴,因时间关系,今儿省了这个话题。又一天,我又定格在“致富经”上,介绍的人是个长相憨厚操纯朴东北口音在北京郊区做养狗生意的哈尔滨大哥,看这个片子时我自始至终兴趣盎然。从小到大,在我养过的所有宠物中,就数一只四眼狗最让我动情伤情。而我最疼爱的外甥要不是家长坚持让他学法律,没准去年就牵着他养了6年的“大黑”上陆军养犬基地了。

话收回,我从这个专题片中学到了如下知识。一,满洲里有北方最大的狗市,那里出售的公狗多是俄罗斯纯种,他它们不懂中国话,跟它交流得进俄语速成班,但让它配种却不用多言,结局圆满。二,一种大耳朵长毛的可卡狗是宠物狗中的珍品,分美卡英卡两种,跟“京哈“有一拚,但京哈爱得腰间盘突出,因为它的皇宫贵族血统使它走路时总昂首挺胸,小门小槛从不肯低下高傲的头颅。三,脑瓜子爱发热不行,挣钱心太切不行,没置死地不弯腰的精神不行。狗市如其他市一样风云突变,比如那位大哥倾其所有弄来八条狼狗,当他狗都不如地回到北京时法规已明文:北京不准养身长35厘米以上的宠物犬。结果8条死6条,两条活的让住郊区的一位作家买去了,不知是不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儿子说他养的狗跟他一样名震京城。

没错,从此我对这个频道的节目有些着迷,知道了花边鸭、蟹味菇、草莓王、牛奶茄子,和茶道是怎样引进北京的等等。更懂得了要想成功,必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历炼,有种认识了新朋友忽然见多识广的感觉。

前某日,看完了一个养柴鸡致富的故事后,我马上做了两件事,先是给我弟发了个电邮,他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山村又买了(租了)500亩地,天天开着车以地主的满足感去“庄园”考察,认为那最贴近现实的利用价值是请众亲友去登山钓鱼,我告诉他赶紧雇几个人圈几个场子散养柴鸡,闲着也是闲着,试试呗。

再是我给在央视七频道工作的好朋友在QQ上留了个言,他原本在本市某单位新闻中心干写字的活,被哥们以高薪挖北京撰稿去了。我告诉他“致富经”很好看,形式内容贴近百姓,语言生动有趣,不像有些电视节目,把领导同志说的“人话”都给转换成“官话”、‘套话’,普通人说话像是照本宣科,无端地让人莫名其妙,心生郁闷。

经典二字一直以其传统的权威的名义傲立江湖,颇有它能打倒你,你却打不倒它的霸道。比如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芭蕾舞剧《天鹅湖》、人艺的话剧《茶馆》以及世界顶尖的名牌服饰、瑞士长盛数百年的钟表,等等等。

印象里只有张爱玲对高雅艺术发表过微辞:“交响乐因编起来太复杂,作曲者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以后往往就沉溺于训练之中,不能自拔。乐队立志要把全场听众悉数肃清铲除消灭,而观众只是默默抵抗着,根据经验,他们知道这音乐是会完的。”“歌剧这种东西是贵重的,也止于贵重。歌剧的故事大都很幼稚,一方面却用最复杂最文明的音乐把它放大一千倍来奢侈地表现着,因为不调和,更显得吃力。‘大’不一定就伟大。”张爱玲是谁呀,她当年红到戴着玻璃珠也被认为是上等翡翠的地位,若不发表些另类思想与常入有何不同?她的后话是:“经典最大的坏处就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会触怒忠心耿耿维护它的人们。”这个人精,总是一语戳地。

大概是某年某年吧,张艺谋导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北京上映,全国有42家媒体记者看完首场后态度暖昧地沉默着。3天后,一位艺术界的权威人士出来说“不像芭蕾,因为与《天鹅湖》比较没有经典芭蕾的既定程序。群舞、双人舞、单人舞没得到充分展示。观众找不到鼓掌、热烈鼓掌的契口。整场感觉是至多与音乐有关,与舞无关。舞蹈是张艺谋的盲点。别说时间短,就是给他个三年五载,张艺谋这个农民也弄不出经典芭蕾来。”

呵呵呵——

没几天,《南方周末》这张打民生牌的报纸反驳说:“就算人家张艺谋懂跳舞有时间,他也不会用那么古典的手法铺陈敷衍,煲老汤似地苦熬经典,他不烦观众还烦呢”

这算是当面给经典的拥趸一板砖。

拆旧房选新地建新城,这么多年来,城市的房地产商们不仅有迅速制造空间和搅坏生态环境的能力,还练就了激发想象满足的陈述能力。为了把他们的花园、嘉园、华亭、至尊公寓卖出去,不惜重金在各式媒介上宣称自己建造了领先国际的经典住宅;城市生活典范之作;典雅的精装修叹为观止;近海森林移步可得;一旦拥有,必将叱咤寰宇掌乾坤。事实怎么样?贴上些比例失调的山花、柱口和檐口,窗户琐碎到像加了防震胶条,管这叫“欧陆经典”,贴满马赛克和蓝玻璃的“厕所建筑”砖模子扣出来似的呆头呆脑排排坐,叫精品豪宅。一较真儿,所宣扬的空间、日照、绿地、花木、喷泉,平均到人头上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诗意地栖居”。所以持币观望的潜在业主如我等满脸不屑,一边看着日见增长的房价着急,一边想我比你显得弱智许多吗?难道!那些不留神被房产商华丽定位上套的人,一旦觉得上了经典名义的当,就如同买了戏票却不安静地观赏,调头和卖票人吵了起来,嫌戏难看,票卖贵了,诸如此类。

如果建筑艺术和审美观完全让位于开发商的利益最大化,就只产垃圾,不产经典。

我以为周星驰或类同的风靡跟经典也有关系。

长久以来,奔经典而去,习惯从文化学、社会学的高度约束自己,成了笼罩在艺术家、设计师头上的巨大阴影。所以,当周星驰跳出来把唐僧篡改得神憎鬼厌时,被经典压抑得太久了的人可算透了口气,恍然领会了“娱乐已成为继和平、发展之后的第三大主题”的人文内涵。芭蕾舞和交响乐经典高雅,电脑游戏和扭大秧歌不一定就粗俗。面对鱼贯而来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切元素,让伟大的经典成为拥有信息,但没知识,拥有观点,但没原则,拥有本能,但没有信念人的讲座课而存在吧。何况“经典”的范围也随着时代的不同在变幻拓展。有人专门在D版盘里掏经典,有人将王朔冯小刚作品视为经典,一些新民谣就编得绝对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