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能成为全球巨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眼光独特,特别善于比较分析,不随大流,别人赚小钱,他赚大钱。
1859年8月27日,星期六,泰塔斯维钻到了石油,这是这里首次以工业或商业性质钻到石油矿脉。
泰塔斯维村不足300人,然而消息一经传开,第二天有一大批的人从南边约40公里的克利夫兰乘火车浩浩荡荡地赶来参观。挖油的人也赶来了,小村及铁路沿线立刻沸腾起来。
没过多长时间,镇上新建起了高楼大厦,日产石油量高达3000桶。由于南北战争要爆发,铁路需要大量黑油润滑剂,用汽油引擎发动的火车也取代了用木材发动的火车,所以石油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洛克菲勒开始勘察油田,他敏感地预测到石油的行情将会下跌。在克利夫兰,他对他的老伙伴克拉克解释道:“现在动手尚早。”
“为什么?”克拉克很不服气。
“挖出那么多石油,行情只会下跌。”洛克菲勒解释道,“看样子还得跌。”他冷冷一笑,又说道:“挖油的人全都是笨蛋,不看行情,只顾疯狂地挖油。”
“你不是说石油很有潜力吗?”克拉克还是不服。
“那当然了,不过油市行情现在下跌,还不到涨的时候,所以说时候未到。”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虽然油市已不再暴跌,但稍一回升就会再跌。
人们对石油的需求有限,等到年底,油价已变成了1加仑0.22元了。
正像他分析的,不控制盲目地开采是生产过剩的罪魁祸首。
1861年,也就是第二年春天,已经有用煤炼制的替代油在克利夫兰上市,宾州的油井这时已增加到了135座,比当初勘察时多了一倍。
“照这样挖下去是不行的!”
宾州西南方的俄亥俄州也钻出了石油。洛克菲勒仍然不动声色地等待着。
泰塔斯维的人们如今傻了眼,当初他们对钻油的前景估计太乐观了,在产油区的油井里拼命地钻油,可到头来只落得纽约市场上的油价跌至0.13元1加仑。
这还不是最惨的,没过多久,油价又跌到一桶0.35元,1加仑连10分钱都卖不到,简直同水一样贱。
油井的所有人为了阻止这疯狂的下跌,挽回损失,相约把每桶油售价定为不得低于4美元。
这是生产者的自卫本能,被称为“产地卡特尔”。
这样一来,就很少人购买,大量滞销是必然的。
生产过程的行情暴跌,使得卡特尔方面不得不减产,否则价格不能回升。
从1859年夏天钻到1862年期间,产油人一直被输出问题困扰着,面对东部和需求量更大的大英帝国,他们采取的运输方式是先运至法兰克林镇再转铁路运输,每天约2万辆运货的马车在法兰克林到匹兹堡的路上奔驰。每辆车顶多能运5到6桶油,运费则随距离而变,一般来说,每桶石油运费得花上3元钱。
一桶油才卖0.35元,而运费却要花3元钱,实在是亏本,虽然有了“产地卡特尔”,但是每桶4元钱的售价相对于3块钱的运费还是赚不了多少。
“打先锋的赚不到钱。”
仅二十二三岁却像个老成的生意人的洛克菲勒,一贯坚持着这个信条和策略。
正如在人生的马拉松赛上,让别人打头阵,找准机会再迎头赶上是很明智的,得到冠军的马拉松选手几乎都这样说和这样做。
说来有意思,在加利福尼亚洲的淘金热中,成功者没有一个是打先锋的。“不管打先锋的如何吹牛,绝不可盲目下手。”
南北战争爆发了,南部的11个州同北部的23个州作战,这是上天赐予洛克菲勒的绝佳机会。
“我们把赚的钱拿来投资原油吧,怎么样?”他跟克拉克商量道。
“想投资暴跌的泰塔斯维原油?你简直疯了,约翰。”克拉克不以为然。
“据说尹利镇道泰塔斯维计划修筑铁路,一旦完工,我们就能用铁路经过尹利运到克利夫兰……”
洛克非勒磨破了嘴皮,克拉克仍旧无动于衷。
洛克菲勒于是决定单独行动,他拿出4000美元,和安德鲁斯一起发展炼油事业,他们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但他并未加入,也许这是另一种独特的“等待”方式。但是,洛克菲勒不久就“等待”不下去了,他独家包揽了石油的精炼和销售过程,这真是比“卡特尔”还要“卡特尔”的方式1
1865年,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共缴纳税金3.18万美元。克利夫兰的大小炼油厂共有50多家,独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规模最大,它仅雇佣了37人,在1865年销售总额却达120万美元。
的确,群起而攻之,大家都来分享一杯羹,当然赚不到大钱,像洛克菲勒那样,用他的耐心去等待最佳时机,并在等待过程中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抓住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