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动心灵的288个民间故事
6757200000073

第73章 王母洞的传说

阅读指引

在天庭早已待得烦闷的玉帝听后连声称好,于是两人便携青、白二龙两随从直奔人间而来。

很久以前,天庭统治着天地间上下三界:仙界、人间和冥界。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天庭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统领着天庭的男神,王母娘娘统领着天庭的女神。

传说有一日,闲来无事的王母娘娘突发奇想,对玉帝说:“陛下,如今众仙各得其所,这天庭的大小事务都不必你我操心了,我们何不同往人间一游?一来可以游山玩水,领略人间的湖光山色;二来可以体察人间风土人情。一举两得,岂不是美事一桩?”

在天庭早已待得烦闷的玉帝听后连声称好,于是两人便携青、白二龙两随从直奔人间而来。

一行人先来到人间的统治中心——京城,见京城繁华无比,统治者开明睿智,人民幸福安康,不禁欣慰一笑。

再来到齐鲁大地,立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之巅,玉帝不由得慨叹了一番这里的雄奇山景。

又来到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苏州、杭州,小桥流水人家令他们流连忘返。走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之滨,原以为天下美景尽在理池的王母娘娘感慨万千:“人间美景胜我瑶池百倍!”玉帝笑道:“若天庭有此等美景,众仙还不都得醉倒其中,又如何为我治理三界呀!”

一行人一边游玩,一边体察民情。这一天,他们来到河南地界的王屋山,一眼望去,只见方圆几百里内一片荒凉,毫无人烟。

王母娘娘见此情景,气愤地说:“这里没有半个人烟,管这儿的神仙为何从未上奏?如此神仙,要他何用?”

玉帝见王母娘娘大发雷霆,生怕她的怒火殃及众仙,急命青、白二龙改造这片荒凉之地。二龙领命后驾云升空,又是呼风又是唤雨地忙活了一番,漫山遍野顷刻间便绿草如茵、林木苍翠、鸟语花香,大有人间仙境之势。

玉帝见此美景喜不自胜,不禁赞叹:“此山美不亚于天庭!”

在美景面前,王母娘娘心中怒火消去大半,但放眼望去,总感觉少些什么,便喃喃地说道:“美景虽好,但还缺少点什么。啊,我知道了,这里缺少的是水的灵动啊!”

青龙和白龙听罢,便飞向黄海之滨的崂山,将滔滔海水喝入肚中,回到王屋山,想要吐出。

玉帝赶忙阻拦:“这是海水,你们这一吐,岂不害苦了这绿草翠树吗?”

天色已晚,此时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无计可施了。王母娘娘只得遥向在紫竹林修行的观世音菩萨求助。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最见不得人间疾苦,便将净瓶相赠,告诉王母娘娘只要在山间挖出一条河道,然后再将净瓶中的甘露洒入河道中就行了——只是河道必须在天亮前完工才灵验。

王母娘娘连声道谢,忙同玉帝、青龙、白龙一起手持锄头,自西向东,沿山峦起伏之势,奋力挖起河道来。

经过一整夜的辛苦挖掘,一条绕过座座山峦蜿蜒伸向远方的河道终于大功告成了。这时只见天边微白,晨曦初露,只听一声清脆悦耳的鸡鸣晌起,天就要亮了!王母急忙将净瓶中的甘露洒入河道中,顿时河中一片碧波荡漾,在晨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煞是好看。

一条河流如丝般缠绕于王屋山间。有了水的灵动、山的雄伟,这片土地吸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美得如同天庭一般,令辛苦了一整夜的主仆四人欣慰不已。

但他们马上又感到还是美中不足:这美景太孤寂了,还应该有人烟才好。决心彻底改造这里的王母娘娘摇手招来祥云,驾云升到空中,寻得一个山头落下,随手从头上拔下一支精美的金钗,用手一指,原本小巧玲珑的金钗迅速由小变大,从她的手中飞落,直直地钻向对面的山崖。由于此地岩石坚硬,金钗只向里钻了几十米就停滞不前了。金钗迅速膨胀,形成一个圆弧,最后变成了一个宽阔的山洞。

王母娘娘飞落在洞口,吩咐青、白二龙快快到外地去移来人烟。二龙领命而去,只消得半日工夫,这百里土地上就迁来了数十产人家。

王母娘娘见迁居来的百姓十分贫寒,于心不忍,就和玉帝一起住在这山洞中煮粥施饭,直到这里的人们都过上了丰衣足食、幸福美满的生活后才离去。人们为了感谢她,就将这个洞命名为王母洞,以示不忘她的恩情。

后来,王母洞被道教尊为“天下第一洞天”。

智慧点灯

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反映的其实是世间百姓的朴素愿望:为政者能够真正关注民生。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有理由相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够胜过神话传说中的王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