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印刷工富兰克林
67227900000003

第3章 简介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美国波士顿。

年轻的富兰克林喜爱读书,但是窘迫的家境使富兰克林无法继续接受教育,12岁时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造蜡烛,然后又跟随哥哥詹姆斯学习印刷。

1723年10月,作为学徒的富兰克林由于不满哥哥的严格管理,逃离了波士顿。不久,富兰克林又阴差阳错到了英国。20岁时,富兰克林返回美国费城。

1730年,富兰克林和另一名学徒一起创办了自己的印刷厂,出版费城第一份报纸《宾夕法尼亚报》,大获成功。富兰克林终于成了真正的企业家。

1730年9月1日,富兰克林与朵布蕾·德里结婚,婚后生有两个孩子。

1752年7月,富兰克林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轰动了全世界。正当他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的时候,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北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富兰克林毅然放下了实验仪器,积极地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

1776年,已经70岁高龄的富兰克林又远涉重洋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

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

1790年4月17日23时,富兰克林逝世。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为了对电进行探索,他曾经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他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

富兰克林借用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富兰克林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人们的迷信思想。

富兰克林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

由于1928年以后每张百元美钞上都印有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肖像,再加上美元身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使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形象为世界各地人们所熟知。

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这样评价他:“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