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公安局长
6722400000013

第13章

“六一儿童节”那天,初中二年级学生张成祥是满怀信心去学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没想到却失望而归。

槐树庄多数人都知道,张成祥从小就是一块学习的料儿。这孩子,不仅喜欢读书学习,而且学习成绩特别好,每次考试,无论是哪门功课,总是第一名,从没有考砸过,而且每次成绩都比第二名高出一大块。

有一次,张凤霞给全班同学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题目,让每个同学写一写自己的邻桌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张成祥的同桌写的是这样的答案:张成祥:爱好——爱学习,特长——爱做题。老师看了问他,爱学习和爱做题难道不是一个意思。他回答说,反正他的特长和爱好都是爱学习。

提起张成祥爱学习,村子里还流传着一个他当“广播员”的故事。

有一次下午放学后,张成祥把凳子搬出来,在院子里做作业,做着做着,天色慢慢黑下来,由于老槐树的遮挡,院子里光线暗淡,那时候,村里刚刚通电,电费比较贵,为了省钱,张成祥干脆顺着梯子爬上了屋顶。房顶上没有桌子和凳子,不能做作业,他便席地而坐,拿出语文课本,大声朗读。他读的是都德的《最后的一课》:

“那天早晨,我去上学,去得非常晚,我好害怕被责骂,特别是,阿麦尔先生跟我们说过,他要考一考分词规则,而我连头一个字都不会。这时,在我的头脑里冒出了逃学、去田野跑一跑的念头。天气是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我听见乌鸦在小树林边鸣叫,普鲁士人正在锯木厂后面的里贝尔草地上操练。所有这一切都比分词规则更吸引我,但我还是顶住了诱惑,加快脚步向学校方向跑去——”

张成祥读得非常投入,也非常响亮。这读书声在村庄上空回荡,被李世远在自家屋里听见,他问在院子里打扫卫生的王晓岚:喇叭在广播什么?王晓岚告诉他,哪里是什么喇叭,是小祥子在念书。看看人家的孩子,真用功。小叶子呢,小叶子不知又疯哪里去了。

张成祥学习好之所以在槐树庄比较出名,与班主任张凤霞器重和宣传有一定关系。张凤霞和杨素樱是远房亲戚。因为张成祥学习好,张凤霞特别喜欢他;又由于他们之间有点沾亲带故,因此她平时对张成祥比较照顾。

别看张凤霞是个女的,平时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同学,出手特别狠。记得有一次,有个同学在女同学面前故意脱自己的裤衩子,被她直接提着一个耳朵两脚离地乱蹬歪,疼得那家伙像马上被杀的猪嗷嗷大叫。不过,让张成祥引以自豪的是,班主任从没打过自己,不仅没打过,连批评几乎也没有过,遇到有人提起他,总是赞扬表扬居多。

有一次,期末考试后,张成祥语文、数学和常识三门功课全部满分,他自己很高兴,张凤霞也很高兴。放学后,她直接跟着张成祥到了他家,说是要亲自向家长通报一下孩子学习情况。所谓通报情况,无非就是一通表扬。当时,张成祥的父亲张志善在家,一看老师来了,赶紧让座倒水;一听老师说孩子考得好,立时有些激动很心情,一个劲地说,多亏了老师教育,谢谢您啦,以后他要不听话,尽管批评,尽管打,别见外。

张凤霞老师到张成祥家的时候,邻居李老五正好在他家和张志善聊天。听说张成祥考得好,李老五笑得合不拢嘴。他深有感悟地说:“这孩子就是有出息,平时就知道学习。照这样下去,说不定能考上大学。”张凤霞说:“是啊,他是我教学这么多年从未遇到过的好学生。只要他保持这个势头,考大学应该没问题。咱们这个村子,这么多年,只出了您一位老英雄,如果再出一位大学生,那就成了我们村子的骄傲了。”李老五说:“我哪里是英雄啊,我那点事儿,不值一提。如果这孩子能考上大学,那才是咱们村子真正的骄傲呢。”

站在学生队伍里,张成祥做好了随时上台发言的准备。他一方面抿紧嘴唇,攥拳头,以此克制自己即将上台的紧张;另一方面,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忆早已背熟的发言稿,担心万一上台后一紧张就忘了。

这是学校组织的六一庆祝活动,同时举行首批学生入团仪式。除了学校初一、初二两个班的全体老师和学生参加之外,校长主持会议,大队支部书记、槐树庄和大王庄的两个生产队长也参加会议。会上,将宣布首批入团学生名单,这一批共发展15名团员,初二班9名,初一班6名,张成祥身为初二班长自然名列其中。早在一周前,班主任张大鹏就告诉他,让他代表新发展的团员上台作表态发言。张成祥写好发言稿后,专门交给张大鹏老师,让他看看行不行。张大鹏看过之后说写得很好,要求他最好背下来,直接上去讲,不要上去念。他说,再好的稿子,一念就没激情了。按照老师的要求,张成祥早已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

早上到校后,张大鹏老师专门找到张成祥,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表现。”张成祥冲他点了点头,用眼神告诉他,你放心吧。

庆祝活动九点准时开始,各级领导全部就坐。这时候,只见张大鹏老师急匆匆地走到张成祥跟前,压低声音说:“发言稿子你带了吗?”

张成祥小声告诉他:“带了。”

“抓紧给我!”张成祥赶紧从口袋里掏出已经被折得皱皱巴巴的发言稿递给他。

张大鹏拿过发言稿什么也没说就转身离开。

会议进行第一项,大队书记讲话。书记讲了很多,张成祥没记怎么清楚,唯独一个问题,他记住了。书记讲,我们一定要培养又红又专的好学生,不能仅仅是学习好,如果仅仅是学习好,考试好,思想品德不行,劳动不行,体育不行,这样的学生,对于将来建设伟大的祖国,有百害无一利。

书记的讲话,赢得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书记讲完,是副校长讲话,他介绍了学校教学和少先队、共青团建设的有关情况,号召全体学生,认真学习,勤奋劳动,做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随后,校长宣布新发展团员名单。校长每念一个同学们便给予热烈掌声,这名同学便站到最前排去,等待在团旗前一起举行宣誓仪式。张成祥等待着校长念自己的名字,一个个名字念过去了,念到最后也没有他的名字。

张成祥一时愣了,旁边的同学推了他一下:“怎么没你?”

“我也不知道。难道是漏了?”由于没有念到自己的名字,张成祥不敢上台,只能呆地站在原地不动。

宣誓仪式很快完毕,校长宣布:“下面,请新团员代表李小叶同学上台表态发言!大家欢迎!”

李小叶上台了,她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在麦克风面前一句一句地念。张成祥发现,李小叶念的就是自己准备的稿子。这时候,他才明白怎么个情况,豆大的泪珠从他脸上滚下来。

李小叶发完言,老师代表讲话,讲的什么,张成祥一句话也没听进去。

“情况发生了点变化,散会后你那里也不要去,在教室呆着等我,我有话要给你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李大鹏老师悄悄来到他跟前。

庆祝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张成祥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教室等着,而是直接离开了学校。

张成祥走得很快,像一路小跑。他来到河边,沿着黄河向海 边走去,边走边哭,他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大约走了两个小时,张成祥来到了海 边的月亮滩。之前,他曾跟父亲多次来过这里,去年夏天还曾来这里游泳,在他的印象里,月亮滩很美,而且总是风平浪静,如今的月亮滩让他不敢相认,海里波涛起伏,沙滩全部被海水吞没。他坐在一块礁石上,手里拿一根树枝,静静地在那里发呆。

大海向黄河里倒灌的蓝色海水与土黄色的河水交织在一起,模糊了他的眼睛。

中午过后,海 边来了两个人,一个是父亲张志善,一个是老师张大鹏。他们是边跑边喊着来的。看到张成祥只是坐在海 边发呆,他们长出一口大气。

他们一起领着张成祥往回走,李大鹏老师告诉张成祥:“这事儿,都怪我,变化太突然了,没来得及告诉。不过,你不要灰心,这次只是特殊情况。下次,你一定能入团,我保证。”

张成祥却嘟囔了一句:“我以后再也不入了!”

父亲和李大鹏老师都听到了他说的什么,但谁都没说什么。

那天夜里,临睡觉前,张志善过来看儿子是否睡下,张成祥问他:“爹,你说人活着咋这么难呢?”

张志善被儿子的话惊呆,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是的,人活着是不太容易的。但是,我告诉你,只要你能考上大学,谁也就不能欺负你了。你要记住,无论怎样,你都要好好学习。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别的都是假的。”

“可是,书记说,要又红又专,不能只学习好。老师平时也这样讲。”张成祥想起了书记上午的讲话。

父亲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说:“话是这么讲,但学习还是最重要。你想想,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在家里种地,这些人是不是还会欺负你?如果你考上大学,离开这里,他们还能欺负你吗?”

张成祥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父亲离开后,张成祥长时间没有睡着。 被窝里,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看那些小子,还敢再欺负我。到时候,别说入团,我直接入党。

对张成祥来说,考大学为时尚早,摆在眼前的是考高中。好在上高中已经取消了由大队和学校根据家庭出身、学习成绩、劳动态度等进行举荐,只靠考试成绩决定是否被录龋考试前一个月,张成祥在父亲和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就忘记了不快,他上紧了备考的发条,全身心地投入复习准备之中。

高中入学考试是在城关中学考的,考试那天早上,杨素樱专门给他煮了两个鸡蛋,而且要他用一根筷子吃饭。头一天晚上,父亲在大槐树下专门设了供桌,让张成祥烧了香,磕了头,嘴中念叨了一遍,保佑孩子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半个月之后,中考发榜。张成祥如愿以偿,他成功地考上了如海县第一中学——全县最好的中学,比油田子弟中学还好,而且是全村唯一考上高中的一个。

秋高气爽的季节,张成祥突发奇想,他要开展一场一个人参加的“植树造林”运动。他们家院子东南角,是一个比较大的猪圈。靠近猪圈的地方,是一块洼地。洼地因村里人盖房子打土胚挖土而成,地面已经裸露出不算坚硬的石头,成为一块毫无用处的荒地。张成祥决定把“战潮摆在这里。

他找来父母种地用的镢头和铁锨,把洼地边角处剩余的土堆积起来,然后运到靠近猪圈的地方。整整干了一天,在一块大约一分地的地方,堆上了一层厚土,平整成一块能够种东西的土地。

张志善出来喂猪时,发现了儿子的行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也没有问他,任他在那里鼓捣。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成祥拿上镢头,一个人来到黄河岸边。岸边杂草丛生,生长着一些歪七扭八的野树。张成祥挑选那些比较小,又比较直的小树,挖了出来。半个上午,他挖了六棵柳树,外带一棵梧桐。

回到家里,他顾不上吃饭,便将树种到那块地里。

正当他撅着屁股给树填土时,一声女人的嬉笑从身后传来:“小祥子,种树啊?是不是等长大了娶媳妇时好盖房子用?”

张成祥回头一看,原来是世远大婶在和他开玩笑,搞得他很不好意思。不自觉地抬起满是尘土的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把树埋好之后,他又从家里用脸盆端了水,一棵棵浇上。

吃饭时,父亲告诉他,这不是种树的季节,春天才能种树,现在种了也活不了。

张成祥问,不是柳树好活吗。父亲说,柳树好活,是在河边水多的地方。这里没有水,肯定活不好。张成祥说,真要不活,明年我再种。

种好树后,张成祥几乎天天过来看成活情况。很遗憾,他种下的树,很快叶子就干了,到了后来,连树干也开始干瘪,没有任何成活的迹象。这让他非常失望。

第二年春天,那些柳树全都干了,没想到那棵梧桐,居然长出了绿叶。这让张成祥欣喜异常,只要有时间,他便过来看看,培土、浇水,格外呵护。不过这棵树很不争气,不仅长得很慢,而且始终不死不活的样子,与家里郁郁葱葱的大槐树形成巨大反差。时间长了,张成祥便对他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不再去管它了。

整个高中生涯,张成祥都是在苦学和拼搏中度过。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此前,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上初中,他的学习成绩都在班里是第一名,没有人能够超越他。进入县一中之后,他发现学习比他好的大有人在,他不再具有学习上的优势。因此,他潜心忙于追赶和超越。

当时,县一中高中一年级共10个班,前四个班是重点班,最初张成祥根据入学成绩被分到了4班。第二学期时,学校根据考试成绩,重新分班,而且将四个重点班分为重点和次重点,1班和3班是重点,2班和4班是次重点。由于张成祥刚入学时对走校制生活不太适应,以致第一学期考试成绩比入学时有所下降,只能留在4班原地不动。这对他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到了第二学期,他主动申请住校,以更加刻苦的姿态投入学习,学习成绩也很快赶了上来,到了高二根据成绩重新分班时,他被分到了重点班1班。

两年高中生活是极为艰苦的。这期间,张成祥承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痛苦。第一学期,家里为他选择的是“跑校”,也就是不在学校住,每天下午下课后回家,第二天一早再来。槐树庄离学校14华里,张成祥每天要来回走近三十里路程。他比以前起得更早睡得更晚了。特别是到了冬天,白天变短,他几乎是披星戴月上学。为了赶时间,他只能抄最近的田间小路。那些路,坑坑洼洼,很不好走,尤其是天黑之后,深一脚浅一脚,走起来很困难,一不小心便会摔倒。有时候,他越走越害怕,甚至想到会不会有鬼和狼出现,每当想到这些,他不敢回头,只是把拳头攥紧,低着头只顾往前。每当害怕到极点的时候,他会大声喊几声,自己给自己壮胆。

从第二学期开始,张成祥选择了住校,住校解决了每天来回赶路的问题,也节省出了更多学习时间,但生活上更加不方便。首先是吃的问题,学校里虽然有食堂,但饭菜钱家里拿不起,他只能从家里带饭。每个星期回家,他都背一包袱煎饼,带一瓶子咸菜。这便是他一个星期的伙食。冬天时,煎饼又干又脆,他便用开水泡着吃。夏天和秋天,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晾晒,煎饼有时会发霉,等到周五和周六的时候,会长出一层绿毛。但他也必须坚持吃掉。那时候,家里的主食是地瓜,煎饼是地瓜面做的,窝窝头也是地瓜面做的,很多时候,直接吃煮过的地瓜。张成祥吃地瓜吃得胃疼、恶心。没到夜里,他的嘴角边流出酸水。他曾经说,一辈子不吃地瓜,我也不会想它。

住校的第二个问题是住宿和卫生问题。宿舍是大房间,十多个人住一个屋,统统是地铺,铺盖自己从家里带。由于他最后一个选择住校,只能在宿舍里加铺,而且是家在门口。加铺的头上,有一个大马桶,每天夜里,同学们在里面尿尿。整整三个学期,张成祥是闻着刺鼻的尿味睡觉的。由于学校里没有澡堂,学生们没法洗澡,要想洗澡,必须回家自己弄水冲冲,宿舍成了虱子和跳蚤的天堂。住校的同学,几乎人人身上都长虱子。特别是冬天,棉袄和棉裤缝里,全是虱子。有时候上着课,虱子就会从衣服缝里爬出来。那些日子,每次回家,母亲杨素樱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让张成祥脱了衣服帮他逮虱子。父亲张志善专门从县城买来虱子棒,往他衣服上抹。虱子棒有一种很奇特的怪味,非常难闻,抹了一段时间,虱子虽然减少了,但身上却长满红包,奇痒难忍,吓得他再也不敢用了。

两年炼狱般的高中生活就要过去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张成祥面临着一个事关未来的重要选择。

张成祥高中毕业的1980年,国家对刚刚恢复的高考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作了局部调整。在此之前,大专和中专可以兼报,同样的试卷,一次性考试,根据成绩由高分往下录取,分数够大专就上大专,成绩够中专就上中专。自80年开始,国家规定,大专、中专分开报名和考试,同一时间考试,不能兼报,也就是说,要么报大专要么报中专,两个只能选择一个。

临近报考前,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传达了有关报考政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回家和家长商量一下究竟报什么。长期以来,张成祥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报大专,上大学。这些年,他拼命学习,刻苦读书,为的就是这个目标。可以说,在他的心目中,报考大专,是他的不二选择,没什么可商量的。但这毕竟是人生大事,不能不回家征求家长的意见。

周末回到家里,一家人正在吃饭时,张成祥告诉父亲,高考下周要报名了,今年政策有所变化,中专和大专分开考,不能兼报,要么考中专,要么考大专。老师让回家和家长商量一下,自己该报什么?

张志善问:“那你想报什么?”

张成祥非常干脆地回答说:“当然是报大专啊!”

“你不是说自己学习一般吗?还是报中专吧。”张志善对儿子的选择表示了异议。事实上,张成祥的学习也还不错,在重点班不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进入班级上游行列,虽然数理化不是特别好,但是语文、政治在全年级可以说是独占鳌头,特别是作文写得很好,语文老师多次在班级当范文讲。最近的一次考试,他总成绩名列全校第九名,还上了学校的前10名光荣榜。但是为了给自己加压,每当回家,父亲和母亲问起他的学习情况时,他总是说“一般”。没想到,这句有点谦虚的话,居然成了张志善为他选择报考大专和中专的依据。

面对父亲的问话,张成祥只能如实回答:“我之前告诉你们成绩一般,是为了给自己加压力,实际上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考大专应该问题不大,而且我从小就想上大专,没想过上中专。你不是也说过让我考大学的话吗?”

张志善放下筷子,放慢速度说:“我感觉你还是报中专好,报中专把握大。考上之后,国家负责分配工作,可以脱离农村,不再受苦,而且从此能吃国库粮。如果报大专,一旦考不上,你要回家种地,你以前学的东西就白费了。以你的身体,从来没干过农活,我看根本不行。而且,在家里务农,吃苦不说,还要受人欺负。这些道理你应该明白。”

见父亲如此之说,张成祥向他作了进一步解释,也表达了如果万一考不上,第二年再复习的决心,但并没有说服他老人家。最后,张成祥说:“还是这样吧,究竟是该报大专,还是报中专,咱们最好听听我们班主任老师的意见,如果班主任让我报大专我就报大专,班主任让报中专我绝无怨言。”

父亲采纳了儿子的建议,第二天,张成祥领着父亲来到县一中,直接来到班主任办公室。当他们把来意说明之后,班主任老师告诉张志善:“成祥这孩子平时学习不错,应该说报大专希望很大,但是谁也不敢说绝对有把握。如果直接报中专,确实有点可惜。这样吧,让他报大专,万一考不上,我让他来复读,明年再考,我就不相信考不上。”父亲听了很高兴,当即同意儿子报考大专。

报考表填上之后,张成祥学习起来更加带劲,他抓紧所有时间复习,以便能考个好成绩,上一个名牌大学。大约过了两个星期,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说:“你老爹昨天又来了一趟,把你的报考志愿改成中专了,他考虑的比较多,怕你万一考不上再来复读压力太大,我看也是为你好,就这样吧。家长的意见,也不能不听。”张成祥问:“还能改回来吗?”班主任说:“已经报到县教育局了,不能改了。”

听了这话,张成祥顿时有些傻眼。他那个灰心啊,简直就别提了。

回到家里,他质问父亲,为什么说得好好的,又去改了志愿。父亲说,我事先没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但是,我是为了你好,我担心你考不上大专,考中专把握更大。张成祥继续质问,不是和老师说好了吗,万一考不上,再去复读?父亲说,复读就那么容易?复读需要多交一年学费,而且要再受一年的罪,再说,复读你就敢保证一定考上大专吗?父亲一顿话,说得张成祥无言以对。

随后的日子,张成祥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感觉整个人生都没了希望和意义,像整个人掉到了冰窟窿一样,感到心灰意冷,提不起任何精神,更是无心再埋头苦读了,连最后的复习和考试也是马马虎虎度过的。

考试成绩出来了,张成祥考了357分。当时,虽然大专和中专分开报考和考试,但是用的是同一套试题。中专只考语文、数学、政治、理化四门功课。其中语文、数学和政治试卷与大专完全相同;理化是大专物理和化学两门试卷的合二为一,共100分;另外,中专不考英语,大专考英语,但只占30分成绩。当时,张成祥的成绩已经超过大专体检分数线。也就是说,他在少考130分(理化100分、英语30分)的情况下,依然达到了大专体检分数,如果真要参加高考,或许成绩比这还要好一些,被大专录取应该没问题。班里有些平时学习比他差一些的,也都考上了大专,这让张成祥更加心有不甘,老师和同学也为他感到可惜。

成绩是张成祥和父亲一起来拿的。拿到成绩单之后,张成祥当即对父亲说:“没报大专,可惜了吧?”

父亲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说:“这事儿,我是有些保守了,考虑得太多了。但是,既然已经这样了,就只能这样吧。”

张成祥不想去上中专,想复读一年,第二年再考。父亲说:坚决不行。你若真想上大学,等工作之后也可以再考。张成祥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听从父亲的意见。

接下来是报哪个学校的问题,父子俩需要再次商量。接受了此前的教训,父亲说,这一次,我不拿意见了,听你和班主任的。于是,他们再次征求班主任的意见。班主任说,这个成绩,在中专学校里随便挑,银行、邮电、铁路、电力、油田、师范等等,报哪个都能被录龋我建议报铁路或者油田,干铁路是铁饭碗,开火车收入高,以后还能当工程师、技术员的;油田也不错,收入高,而且我们县就有油田,离家近。不过,究竟报什么,还是需要你们自己拿主意,我的意见仅供参考。

张志善问儿子:“你想报什么?”

张成祥没有回答父亲的提问而是转而问老师:“报公安学校政审是不是特别严?”

老师说:“现在不是很严了,你想报公安学校的话,是个不错的选择,政审一般也没问题。”

“那,我报公安学校吧!我想当公安!”张成祥说。

“当公安很好,比当老师强。虽然辛苦点,风险大一点,但属于正儿八经的国家干部,警察服一穿,很气派。”班主任老师说。

“我也支持你报公安!”张志善在一旁点了点头,这一次他们父子俩终于想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