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空港:云霄路上
67057300000006

第6章 【始发站1-6】暴雨之航

停机坪上的雨越来越大,飞机像一只只白色大海兽,趴在地面上,经历雨水冲刷。机务、货运跟地保的人在登机口、廊桥下奔走,风吹得雨衣簌簌作响。

“女士们、先生们:CH3809航班现在开始登机……”候机厅里广播响起,旅客们开始在登机口排起长队。拖着行李箱的旅客,三三两两说笑着,为自己能够登机回家感到兴奋。

还没踏上廊桥,秦希透过玻璃看向他将要登上的是一架空客A332。看来天气太差,他们给换了机型。

上了机,秦希熟练地找到他每次必坐的位置——31K,靠窗,可以往外看到机场塔台。

然而他的位置上,早已经坐了其他人。

他低头看手中登机牌,发现上面的位置居然是31C,靠近过道。

刚才那个一脸狰狞的值机小姑娘,没有告诉他位置已更换。从他这个位置往外看,无法看到塔台。

他不介意坐在哪里,但他必须看到控制塔台。

驾驶舱内。

透过挡风玻璃,副驾驶蒋斌看着廊桥上鱼贯而入的旅客。这趟航班飞成都,乘客中,美女不少。

廊桥上,旅客们手上提着大包小包,边走边说说笑笑。等所有旅客登机后,最后一个是戴着墨镜,衣着入时的年轻男子。他垂着脑袋,手上没有行李,身旁的人紧紧跟随在侧,手上提着包。右侧一个地保的小姑娘,手里握着对讲机,春风沉醉地一路跟随。

机长在旁检查着仪器:“今年除夕也不知道飞哪儿呢。”

公司为了照顾飞行员,在除夕、初一尽量安排外籍机长去飞,但依然有大量本地机长无法跟家人一起过年。但是对蒋斌这样未婚的年轻人来说,他对在家过年并无执念。去年除夕他在新加坡度过,倒觉得当地华人过传统新年气氛很吸引。

蒋斌刚一直在看那个戴墨镜的男人,感觉这人好生眼熟,似乎是哪个电影明星。但听到机长跟他说话,他马上转过头,露出一口好看的白牙:“排班计划安排我今年飞沈阳,不知道会不会……”他突然顿住,接着喊道:“玻璃——”

机长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发现左边前风挡的玻璃裂开了。他赶紧用手摸了摸,发现组成驾驶舱风挡的里中外三层玻璃里,内层是完好的。他拿起《最低设备放行清单》,交代蒋斌:“呼叫放行机务。”

根据相关规定,外层玻璃破裂的飞机是符合放行标准的。但是天空下着雨,天气能见度低,航班抵达目的地又将在夜间。

跟机务联系后,蒋斌在旁边小心翼翼地问:“要不要取消航班?”

机长考虑的正是这点:现在天气情况恶劣,公司取消了大量航班。正是春运时候,候机楼里来了不少记者呢,没准这班机上的乘客里,就有媒体人,更别说那些自媒体了。如果在飞机可以飞的情况下,取消航班,旅客一定发难,公司马上会成为春运期间的新闻题材。

机务正在地面进行检查,不一会,无线电里传来机务的声音:“按照标准,飞机可以放行。”

蒋斌看着机长,等待他的决定。

“我们走。”机长说,“不过记住:申请低巡航高度,不要加速飞行,随时注意风挡玻璃变化和增压变化。”

蒋斌点点头。

重新计算起飞油量,将玻璃情况告知乘务长后,他们开始起飞——松刹车,油门增加,飞机发出轰鸣,滑跑,增速,抬头。雨水仍细细洒在机身上,像无形的大手抚摸着它,跑道两旁的灯像情人离别在即的注视,目送它远飞。

飞机达到巡航高度。发动机运作正常,自动飞行正常,自动控制正常,一切正常。

蒋斌松开肩带,揉了揉肩膀,笑了笑:“每次飞完成都,都总觉得自己会变胖。从落地开始就不停地吃吃吃……”突然,驾驶舱内一声轰响。两人的心齐齐跌落,惊骇地同时抱住脑袋。

刹那心念像从地狱走了一趟,回到天上,飞机仍在平稳飞行着。这个始作俑者。

“检查仪表——”机长努力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惶恐。情绪会传染,尤其是害怕。蒋斌白着一张脸,异常沉默地检查仪表。

“仪表和增压没问题,内层玻璃也没问题。”蒋斌神经质似的地用手摸摸玻璃,“是左前外层风挡玻璃彻底裂了。”

机长已经沉着下来,“选择低巡航高度和巡航速度。”

蒋斌点点头。

他有点后悔,刚才那番惊慌失措的模样,对自己的职业简直是个侮辱。他内心当然有过害怕,但是他的职业尊严不容许他害怕得像小雏鸟。当他还在飞校时,师傅就告诉过他:无论任何时候,飞行员都应该是最后一个恐慌的人。

驾驶舱内,气象雷达波束在荧光屏上来回扫动,显示着强降雨区。透过破裂的玻璃往外看,可以见到黑暗天空中的闪电。在那块破裂玻璃处,闪电弧线形成一团团蓝色火球,飞机机身颠簸得厉害。

客舱内,李明凯坐在头等舱靠窗位置,正闭目养神。起飞前有几个人认出他来,走上前来要求合影,他以今天身体不适为由婉拒了。连轴转地拍戏、上综艺,他身体有点吃不消,喉咙干痛,只盼在飞机上能够好好睡一觉。

但起飞不久,飞机就开始颠簸得厉害,他睁开眼睛,拉住经过身边的小乘:“没什么吧?”

小乘认出了李明凯,被他迷住,说话也结巴起来:“请您放心……只是,嗯,普通的颠簸。”她是李明凯的影迷。在飞机上遇到名人,要求跟他们合影,是非常常见的事。但李明凯看上去非常疲惫,她犹豫着,决定等他休息完后,再提出合影要求。

同一时间,客舱里的黄医生也在问小乘:“没什么吧?”小乘安慰他,说只是普通颠簸。黄医生很是焦虑:“我必须准时赶到成都,有人等着我的心脏。”

见小乘神情震动,他意识到对方误会了,忙解释,“我手里拿着的心脏。”

靠舷窗的一个位置上,一个黑衣女子手里紧紧捏着一张照片。舷窗外闪电掠过,幽幽映在她手中照片上,那上面是个笑容开朗的小孩。在被雷电与颠簸惊得一片沸腾的机舱内,她孤清幽寂得像个女巫。

在这期间,机舱内相继响起两次广播,提醒旅客飞机正遇上颠簸,请务必系好安全带,在位置上坐好。

挂上机上广播话筒,乘务长靠在折椅上,紧紧抓着肩带。强烈的颠簸让她胃部也产生了不适,她正在深呼吸,突然听到机舱有人大喊:“有人吐血啦!”

声音来自头等舱位置,乘务长等飞机颠簸减弱后,走到旅客的位置,发现他的座椅、地毯和小桌板都有大摊暗红血迹。那人长相英俊,脸色苍白,不正是李明凯吗?

坐他身旁的经纪人手臂上都溅了血迹。他见乘务长走来,大声问:“飞机上有医生吗?”

“您放心。”乘务长马上安抚经纪人,“我们马上在机上广播寻找医生。”

跟外界想的不一样,这些“空姐”不仅是飞机上端茶倒水的服务员,还要在地面上接受大量专业训练,包括简单的医疗培训。乘务长安排小乘进行机上广播寻找医生,自己拿来氧气瓶给经纪人吸氧。小乘从她们的工作区拿来卫生防疫包,开始擦拭李明凯吐出的鲜血,进行消毒。

这时候,飞机再次开始剧烈颠簸。

机长听乘务长向他报告机上有VIP旅客吐血的事。黄医生听了广播,匆匆赶来,怀里还抱着那恒温箱。乘务长替他拿着,他再三叮嘱:“千万别掉地上。”黄医生坐到李明凯跟前,这下他也已经认出这位明星。乘务员围在他身旁,看医生脸色一点点变得铁灰,最后低声说:“他脉搏微弱,也许会有生命危险。”

客舱里的旅客见到乘务员来回走动,也知道客舱里有病人,只是不清楚他身份。他们也看不到,乘务长给机长报告机上有危重病人,消化道出血,边吸氧边吐血,“吐了四五个塑料袋了,情况危急,有生命危险。”

机长听完后,说了四个字:“返航,救人。”

“机长……航班上有活体器官,二十四小时内要送到成都。”蒋斌小心翼翼地提醒他。

机长一阵沉默。蒋斌看着他的脸,笼罩在黑夜的阴影中。良久,只听他说:“都是人命,都要救。先返航救人,将所有情况通知地面,让他们安排救护车地面等待。”

王泳看了看表:还有半小时交班。进入深夜的候机楼旅客人数,比白天要少。但她面对的烦心事依然不少:刚一个行李超重的旅客坚持不肯交费,她差点跟对方吵起来,后来还是大牛赶过来劝服对方。

大牛离开时,跟她说:“刚才那人五大三粗的,差点就要动拳打你了。你以后遇到这种人,自己小心为上。”

王泳琢磨着他的言下之意:是不是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轻轻放过,不用他们交钱了?如果闹事就能得到好处,那吃亏的岂不是遵守社会秩序的人?恶性循环之下,这社会不就都是不守规则的人了?

这议题太深,正在她想破脑袋时,突然接到电话——CH3809航班机上有病人消化道出血,要紧急返航。“通知地面120急救中心,安排救护车到停机坪上,做好接机准备。”

王泳连声说好,挂掉电话后,马上打电话通知急救中心。这时罗真真气势汹汹赶来,一进到柜台就抓住王泳的手:“听说CH3809航班返航?有人吐血了,还是个VIP大客户?”

王泳点点头,手指仍在系统上操作。

“那航班上只有两个VIP。不会是李明凯吧?”罗真真追问。

“不知道啊。”

罗真真还要问,王泳却一下子想起来:那颗活体心脏,不刚好在CH3809航班上?不知道这么一来一回的,重新再起飞,心脏还来得及吗?

罗真真还要说什么,却刚好瞥见魏太后远远走来,一唬,赶紧把身子缩到柜台下。魏太后却压根儿没看这里,身上赘肉一抖一抖,仓促往前奔着。

后来他们才知道,是媒体记者不知怎么听说了CH3809航班返航,李明凯大出血的事。虽然大众关注的是李明凯,但这事显然是把双刃剑:闹得不好,会成为公司的负面新闻;处理好了,可以宣传公司形象。

部门老总已经赶到现场,魏太后正跟其他几个经理一起,急匆匆去迎接老大。

王泳没理会那么多,只一心应对眼前旅客。

距离下班还有十分钟。

今天比任何一天都要漫长呀——电话突然响了,声音一颤一颤。

居然是魏太后打来的,声音倒是放软了,让她赶紧过来休息室。“公司公关部需要协助,你来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