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留美日记
6687900000019

第19章

8月10日

芝加哥印象

芝加哥(Chicago)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位于美国中部、世界第一大湖 密西根湖畔与芝加哥河交汇处,面积588平方公里。气候夏日酷热,冬季不寒,终年多风,号为"风城"。现有人口270多万,是美国黑人、犹太人聚居较多的城市。芝加哥市内保存着早期传统式的西欧古建筑,又有壮观巍峨的现代摩天大楼。市区沿着宽阔壮丽的大道连绵数十公里,规划布局井井有条。

19世纪开通的伊利诺伊密西根运河,把处于内陆的芝加哥同五大湖和 大西洋连接起来,变为港口城市。海洋巨轮从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湾直驶芝加哥码头。芝加哥是美国的铁路枢纽,几十条铁路交会于此,连接美国各大城市,它还有世界上最繁忙国际机场之一的奥黑尔国际机场,因此,芝加哥可以称得上美国东西交通,水、陆、空运输的中心。

美国最大的期货市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均设在此,经营品种包括:金融票据的期货契约、国库债期货、国库券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交易等。

芝加哥还是美国中部的高等教育中心。芝加哥大学被誉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曾先后培育出诺贝尔奖获得者60多人。西郊的阿贡国家研究院、贝尔实验室、费米实验室的科研成就在全美以至世界都令人瞩目,有相当数目的华裔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在这些科研院室任职。

曾是美国"工业之母"的芝加哥,近年来涌现出成片的高科技走廊,取代了正在消亡的夕阳工业,现有"美国硅草原"之称。1928年建于该市的摩托罗拉公司闻名全球,是世界上提供无线电通讯、半导体器件、高级电子系统和设施的主要厂商之一。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几十万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举行罢工示威游行,"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都源于这座具有工人运动光荣传统的城市。1985年9月5日,芝加哥市与中国辽宁省的沈阳市结为友好城市。

现在的城市是1871年的大火之后重建的,各种形状新奇、色彩各异的高层建筑使其成为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芝加哥市区内摩天大楼之多,仅次于纽约。当今全世界5座最高的摩天大楼中有3座在芝加哥。据说,当今芝加哥40层以上的高楼就有50多座,十层八层的建筑到处都是,摩肩接踵,跃跃欲试,欲与天公试比高。因此,芝加哥素有"摩天大楼的故乡"的美誉。市中心的西尔斯大厦是美国第一高楼,有110层,高443米。芝加哥大街桥的桥头,就是以口香糖闻名的瑞格理大厦(Wrigley Building) ,是国际知名的箭牌口香糖公司的总部大楼。坐落在芝加哥河北岸,由南北两栋大楼组成,建成于1924年,27层高。在3层和14层有通道连接南北两 塔楼。南塔的钟楼是模仿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而建。箭牌大厦是芝加哥河岸上的第一栋写字楼,也成为芝加哥北部密西根大道商业区——华丽一英里的先驱大楼和起点。大厦下方即为汽艇码头。

那个极像是玉米棒的双子星大厦(Twin Towers Marina City)也矗立在 面向河流的右侧。湖尖塔大厦(Lake Point Tower)建成于1968年,有70层 高。它位于密西根湖岸临近芝加哥河的一角上,是一个非常醒目突出的位置,是世界上最高的公寓楼。它的特殊的三面"y"形设计,不仅可以避免看到对侧用户,而且在降低风力对建筑物的冲击上也有特殊功效。现在,湖尖塔大厦已经成为芝加哥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芝加哥旧水塔(Water tower)位于密西根大街北部,紧邻约翰?汉 考克中心(JohnHancock Center),是1871年芝加哥大火中幸免的少数建筑中 的一件。如今,芝加哥水塔已然成为了芝加哥地标性建筑。芝加哥水塔建于1869年,使用的材料为大型的石灰石,整个水塔颇具13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看上去似乎更像是一座微型城堡,而非水塔。该水塔是由建筑师威廉。W.博英顿(William W.Boyington)设计的,塔高约47米,塔内部 高约42米。1969年5月,正值芝加哥水塔建成100周年纪念日,芝加哥水塔被美国自来水协会(AmericanWater Works Association)评为美国自来水地标 (American Water Landmark)第一位。芝加哥水塔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水塔(历 史最悠久的水塔是位于美国肯塔基州城市路易斯维尔的路易斯维尔水塔)。

在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中,这座水塔虽然显得渺小,但它却是芝加哥历史的象征。自从芝加哥水塔在火灾中幸运地保留下来,它就成为了芝加哥的主要符号之一。现今,该水塔已经不再被用于泵水和送水了,这里成立了一个游客信息中心,成为了芝加哥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水塔的对面有一座水塔大厦(Watet tower Place)。其实它与水塔无关只是邻近水塔借名而已。楼高8层,是美国最豪华的高层购物 中心之一,铺面20万平方米,包括两家大型百货公司,125家商 店,11家餐厅和7家电影院。这 个购物中心最大的特色在它那突出的垂直设计,室内种植有树木花卉,清洁舒适,在色彩、灯光和绿叶的组合中,顾客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各层商场参观购物,有的沿着与人造瀑布平行的电梯上下,有的乘坐钢架的透明玻璃升降机代步。

建筑是城市的符号,是城市的象征;艺术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精髓。

记得那一次,我和国松第一次来到繁华的密西根大道(Michigan A venue)。这是芝加哥最美丽的大道,它的宽阔、豪华丝毫不亚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可与纽约的第五大道相媲美,被誉为"壮丽一英里"(Magnificent Mile) 。这 里是全芝加哥豪华的旅馆、时髦的商店、辉煌的建筑的汇聚之地。大道上汽车川流不息,往来如织。这条街上几乎都是世界名品商店,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不菲。很多人到各大名牌商场逛街购物,感受繁华的景象。尽管商家都打出招牌清仓打折,可打完折还是不便宜。看来真的是世界名品,动辄几百,甚则上千美元。

走在密西根大道上,街道干净整齐,绿树鲜花辉映,感受古典与摩登于一身的美,仿佛置身于浪漫的欧洲街头。夏日的夜晚,你可以乘坐装饰漂亮的古式马车,感受夏日晚风,回味古老的歌谣;你也可以任选一个蓝调音乐酒吧,聆听蓝调艺人们动听醉人的歌曲,体会他们用歌曲诉说的故事;如果再走进教堂,倾听圣灵的教诲,接受心灵的洗礼,那更将是从外到里,从肉体到心灵的陶醉和升华!

到了晚上,路灯和商店里的霓虹灯色彩斑斓。摩天大楼,灯火通明,一幢幢大厦的身影,在天空中勾画出雄伟的轮廓,有几幢高楼的尖形屋顶上,还射出探照灯的闪烁光芒,好像巨人在眨着眼睛。

来芝加哥一年的时间,只是初步的印象。有太多的方面还没经历到,还没看到,即使看到的也是很肤浅。对于一座城市,不住上十年八年根本就没有资格品头论足,但是留在心里的印象还是可以表达的!她的历史、她的文化,她的底蕴、她的精华,她的发展变化,还有她的未来,我只能是充满期待!

密西根大道,繁华无限;密西根大道,永远的风景线!

8月12日 密西根眼湖边的思考

今天早晨仍然是7点起床,又跑步到密西根湖边。

一路上路过草坪、小路、篮球场,31街的铁路桥,还有路边的树木, 湖边的海鸥和水鸟,一切一切都是那样熟悉而亲切。在这里住了一年的时间,这条路走过有上百次。湖边是我跑步常去的地方,是我散步思考的地方,是我给家里打电话最多的地方,也是我读书念外语的地方。

路边的小树记录了我很多生活的足迹和作息时间的规律,我一天一天地走过来,一天一天在进步,一天一天在取得收获和成绩。坚持也好,毅力也好,每天的脚步都是踏实的,每天的脚步都是充满活力的,每天的脚步都是充满希望的。

今天我又一次来到密西根湖边,Downtown的高楼大厦依稀可见, Sears 大厦上的两个天线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闪闪银光,就像是两把利刃直冲云霄。每次看到它们,好像顿能产生一种冲动、勃发和按捺不住的一股向上的力量!

湖滨大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人行路上不少人在跑步锻炼,近处岸边绿草如茵,野鸭在水面飘荡,湖边的沙滩上人们三五成群在享受日光浴,也有不少人在清澈的湖水里游泳。向远望去,密西根湖碧波荡漾,湖面广阔浩瀚,一眼望不到它的边际,蔚蓝的湖水,湛蓝的天空,天水相连。远处的湖面上白帆点点,海鸥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密西根湖(Michigan Lake)是北美地区五大湖泊之一,面积居第三位, 同时也是唯——个全部属于美国的湖泊。密西根湖长494公里,宽190公里,湖岸线为2633公里长,面积之大甚至超过了克罗地亚整个国家。密西根湖平均深度为85米,最大深度则是281米,总蓄水量为4918立方公里。湖面海拔平均高度为176米。这里的淡水几乎占了全世界淡水的1140密西根湖与休伦湖之间靠着麦基诺水道(Straits of Mackinac)来互相连结。

"密西根"这个词原本是用来称呼这个湖泊的,被认为是源自于奥吉布瓦(ojibwa)中的"mishigami" ,意思是"大水域"。霍普韦尔人(Hopewell)是最早居住在密西根湖地区的居民,他们的文化在公元800年之后开始衰落。法国探险家尼科莱(Jean Nicolet)据说在1634年或1638年 首次发现密西根湖。在17世纪初期,欧洲的探险家首次进入这个区域,并且与印第安人互相接触。

密西根湖,的湖滨,特别是密西根州与印第安纳州的北部,也以壮丽的风景而闻名,这个区域通常被称为美国的"第三片海岸",名列在大西洋与太平洋海岸之后。

密西根湖沿湖岸边有被冲蚀而成的悬崖,东南岸多有沙丘,尤以印第安纳国家湖滨区和州立公园的沙丘最为著名。东岸水果产区颇有名气,北岸曲折多港湾,湖中多鳟鱼、鲑鱼,垂钓业兴旺。

密西根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这五大湖连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区。为了保护这块圣地,美国伊利诺伊州法律规定,沿湖1公里宽,60公里长的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私人用地。湖边一排排 大树,一块块草坪,一座座喷泉成为芝加哥市民最大的休闲花园。

历经几百年,湖水未受到一丝一毫的污染。深蓝的湖水,清新的空气,成群的海鸟和一望无际的湖滨大道已经成为芝加哥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城市象征。

芝加哥人十分重视做好以密西根湖为中心的"湖"和"水"的文章。

城市布局以湖为立足点,高层建筑呈渐进式推进,超高建筑基本都在市中心,高楼水景,相得益彰。

1909年勃南的"芝加哥规划"闻名于世,对密西根湖湖滨地区的保护 与发展,更是这个规划中最著名的部分,它通过对湖滨地区精致的建设规划,将湖滨地区从铁路、仓库、工业手中"夺"回来,作为城市永远的公共空间。直到现在,该规划仍对芝加哥湖滨地区的发展与保护的公共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勃南的"芝加哥规划"致力于对湖滨地区的保护,加上铁路逐渐取代了水运作为货物运输的主角,水对推动芝加哥的发展起到了另外一方面的作用。密西根湖及芝加哥河作为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宝贵资源,对滨水地区的再开发和城市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勃南的"芝加哥规划"的推动下,湖滨保护与发展条例、湖滨地区发展规划及芝加哥市中心走廊的城市设计大纲等陆续出台。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芝加哥湖滨地区不仅成为全市的公共活动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更成为全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展览会议中心。改建后的海军码头每年吸引的游客数量超过700万,麦高梅克展览中心已发展成全美最大的会议展览中心,博物馆区更是聚集了世界级的文化艺术机构,包括自然博物馆、天文馆、水族馆、美术馆等。芝加哥己一改过去重工业城市的形象,成为美国第三产业(金融、会展及旅游)的中心城市。

湖滨大道(lake shore drive)是沿着密西根胡修筑的一条高速路,它全长29英里,仅仅地伴着密西根湖从南向北逶迤而行。就像一条银色的玉带呵护着密西根湖滨而分布在这条道路两侧的公园、博物馆、码头、著名的建筑等则像珍珠一样点缀在玉带上。每到入夜,万盏华灯齐放,千百辆汽车川流不息,湖滨大道就更加璀璨夺目,无与伦比的美轮美奂!

8月14日 吴培大姐请我们去烧烤

今天应吴培大姐邀请,我们班的二十几位同学到GillsonPark的湖边公 园烧烤,吴大姐也是为我们钱行。我们乘红线地铁转紫线下车右拐过Bahai教堂,教堂巍峨壮观,令人肃然起敬。沿路经过一条小河,河水清澈,停泊着一排排私人游艇,榄杆林立,就像生活的希望。过了小河,来到一处公园。免费进入,大片的草坪,盛开着万紫千红的花朵。

烧烤,美国人称为Barbique肘,是美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极具特色的美味食品。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烧烤炉,公园里、广场上到处都有现成的烧烤炉。这些烧烤炉,属于公共设施,谁都可以利用。而且附近一定还会设有桌椅和垃圾桶。该想到的都想到了。在美国来说,烧烤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麻烦。书店里有专门教你烧烤的书籍,超市里有准备好的半成品,有专门的燃油、调料,有专门的刀、叉、刮板等烧烤工具。美国人请客最多的就是在自家的花园里吃烧烤。同学聚会、家庭聚餐、庆祝节日、婚礼庆典、招待客人等都离不开烧烤。

我们拿出烧烤的炭、专用的油、锡箔纸等,用火柴点燃木炭,凭借海风,木炭很容易就燃烧起来。火苗褪尽,炭火变红,烧烤就开始了!

大姐准备得还真挺全。牛排、鸡翅、香肠等都已加好了调料,还有拌好的黄瓜、长豆及梨、西瓜等水果。

先烤牛排,再烤鸡翅,还有香肠和玉米,一批一批的,喷香喷香的,大家轮番上阵,积极参与,当然吃得也很是过瘾。炭火映红了同学们的面颊,特有的肉香在四周弥漫开来,大家的心情也澎湃起来。谁都不在乎吃点什么,关键在于这种环境和气氛。

地上是绿草幽幽,树木青翠,不出100米就是浩瀚的密西根湖,消夏的人们在湖边晒太阳或游泳,休闲惬意,不亦乐乎!

当我们过几天回到国内,或者过了一段时光,我们能否还会想起今天的烧烤,能否还会想起吴培大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