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留美日记
6687900000014

第14章

5月24日,两位处长结束了对第七期培训班的考核,于o'Hare机场 乘坐11点飞机到洛杉矶落实其他工作。我、建伟、贾因、海燕到机场送行。

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情怀,遥望着飞机平稳地飞向蓝天。衷心祝愿两位处长一路平安!

6月5日

续与美国中部旅游日记

今天星期四,天气晴好。

早晨起床后,到外面走一走,小区内绿树成荫,树上花香四溢,草坪被园丁们修剪得平平整整。园丁们修剪时走过的路线很有艺术眼光,一去一回,纵横交错,形成了规整的图形。

下午一点有课,今天就开始分组上课,由三位指导老师指导论文写作。我被分到中国项目主管Peters教授组。

下课后有一些同学到格兰特公园参加布鲁斯音乐节(Blues Festival) 庆祝活动,看演出,听音乐,抽奖品等。

我回到宿舍,继续写美国中部旅游日记,一口气完成。在此之前,已经写了几天了!小四号字,写了18页。写日记的过程,是回忆的过程,仿佛又回到了风景如画的景区,感受大自然的恩赐。通过查阅资料,回忆旅程,提炼主题,可以加深印象,使旅游终生难忘。不至于过眼云烟,几天后就忘得一干二净。旅游要有所收获,要有所感悟,要受到启发,对自然、对历史、对人文要有新的认识,钱要花得值个儿。

写日记是我的老习惯了!从上大学开始就经常写写日记,开始时是记录一些重要的事情,怕时间长了忘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时间、地点和人物;后来写日记的时候,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抒发一些自己内心的感受,甚至一些不想或不愿让别人知道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我认为写日记也是好习惯。把一天里发生的事情,见过的人物,特殊的感想记在笔记本上,或输入到电脑里,至少可以供以后备忘查询用。也许我们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有足够好,能够记住今天、昨天或者是一周甚至更长的日子里的事情,但时间久远,那些生动的细节和具体的场景却可能让我们绞尽脑汁而不能完美再现。

小小的日记,字里行间,依稀可见;一朝一夕,历历在目;检查对照,剖析自我;回忆过去,感慨万千!

到芝加哥卫星城

Naperville市观光

今天是星期五,天气晴朗,微风和照。我、国松和几个同学决定到芝加哥周边的卫星城去走一走,看一看。上次永峰他们去过Naperville市,感觉不错,决定先去这里。

8点出发,国松驾车, 30多 mile,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按照事 先查好的地址,以GPS引导,很顺利找到。

游览River walk Park。首先映入 眼帘的是一个被绿草坪覆盖的山丘,迎面是一座钟楼,钟楼对面是一个不大的湖。另一侧是一条叫做Dupage的小河。河水不急,潺潺流过。河面上可以见到三座木桥。木桥设计别致,别具一格。两岸绿树成荫,

鲜花遍地。湖面上有成群的野鸭在嬉戏。

附近最高的建筑就属钟楼(Bell Tower)了。参观费用每人 3,有工 作人员带我们走楼梯上楼顶观光。据介绍,这个钟楼是为了纪念新千年的到来而建的。它有158英尺高,253个台阶。钟楼内共有72座铜钟。最 大的叫"Big Joe" ,将近6吨重。钟

楼有4个拱柱,分别代表着社区、家庭、教育和商业,充分体现着和谐社区的理念。钟楼的独特设计还在于72座铜钟分别以机械的形式相联系,电脑程序控制,按照设计可以敲奏出乐曲,所以这些铜钟还称乐钟。每夭中午12点、下午4点和晚上7点,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可以演奏出不同的乐曲,也可以通过键盘( Clavier)人工演奏乐曲。钟楼分四层,最上层是观光层。站在观光层,你可以看到Naper飞rille市的全景,风光秀美,绿树成荫。钟楼脚下就是刚才看到的那个山丘,绿草幽幽,郁郁葱葱。山丘顶部还有几棵树。此情此景,使我想到电脑桌面上的一个绿草地的图案。

又驱车20分钟,来到JWheaton市的Lincoln Marsh Natural Area (林肯湿地公园)0实际上就是受到保护的 自然植物园。公园占地146英亩,大约有300多种草原和湿地动植物类。有较多的山胡桃树、洋槐、橡树、黑莓等森林树木;有很多的蒲草、金花菊等植物;还有牛蛙、蟾蜍、浣熊、美洲|红尾鸟等。特别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枯黄蒲草和新生的绿色蒲草,对比鲜明,微风吹过,形成层层的浪潮。

湿地保护可以吸纳暴雨,控制洪水,改善地表和地下水质,保护湿地植物生态平衡。据说这个公园吸纳的水量可以充满7000个游泳池呢!

我们中午是在附近的中国自助餐馆吃的午饭。饭后来到附近自台Dupage County的Kline Creek Farm 参观,主要展示19世纪美国农庄的样子及农庄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有农场、牧场、农庄人们居住的房子,所用的农业机械和工具,马、牛、羊、鸡等饲养情况。

下午今点,驱车返回。对环境和生态保护,对自然和历史的感知,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思考!

美国第26届布鲁斯音乐节

今日上午在宿舍看书学习,主要阅读几本关于美国医疗保险的专著,了解了不少关于美国医疗保险的体制、费用、覆盖率、争议及与加拿大等的对比。

下午5点去参观美国第26届布鲁斯音乐节(the Blues Festival) 0今年 的布鲁斯音乐节举办时间是6月5日至8日。作为世界最大的免费入场的布鲁斯音乐节,它一直吸引着全美,乃至世界的布鲁斯音乐爱好者和众多的普通观众。每年的音乐节都吸引了几十万人的参与。

芝加哥布鲁斯音乐节始创于1984年,由芝加哥市长特别项目办公室主办,每年都在位于芝加哥市中心、毗邻密西根湖的格兰特公园举行。音乐节期间,芝加哥市政府会将穿越该公园的大小道路全部封闭,宽广的格兰特公园成了音乐的自由空间。如往届一样,本届音乐节还是设置了6个大小

不同的舞台,音乐节举办的3天里,从早上11点到晚上9点半,来自全美各地的布鲁斯音乐高手为观众奉献上不间断的音乐盛宴。

按照传统,音乐节每年都会向几位布鲁斯音乐的先驱者致敬。来自全美各地的布鲁斯乐团和一些著名的乐团组合以及继续推出的一些水平非凡的布鲁斯新人将美国布鲁斯演绎得精彩迷人。

为了促进布鲁斯音乐的普及和传承,音乐节在著名吉他厂商Gibson的支持下,还开展了"布鲁斯走进学校"活动,推进学校的布鲁斯教育,唤起年轻人对布鲁斯音乐的热爱。

市民和游人们免费享受高水平的布鲁斯文化盛宴,感受芝加哥的文化传统和氛围。节日里各大厂商纷纷前来赞助。各种烧烤、比萨饼等纷纷登场。麦当劳和USCellular等还设计了形式简单、内容丰富的抽奖活动,谁 都可以前去参与,谁都能得到奖品。我到麦当劳公司前抽得一个汉堡,到US Cellular公司前得到一个小包。

正当天气闷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雨,但丝毫不影响节日的气氛。人们纷纷到各公司的展览大篷里避雨。

6月9日到芝加哥教会学校 .参观交流

今天Markle教授带领我、国松、崇峰、杨冰和辽宁班几个同学一起到位于印第安纳州的MichiganCity的Notre Dame Catholic Church School参观交 流学校教育。

7点半出发, 9点到达。这是一所教会学校,从一年级到八年级,共 240个学生。主要是为上高中做准备。校长Karen A.Breen女士带我们参观 了学校的教学楼到课堂和计算机室参观。校长还特意为我们安排了一堂课,由我们几个中国留学生给学生们讲中国的教育情况并与美国学生进行交流。我首先介绍总体情况,来自我市中山区教育局的杨冰做主要介绍,

辽宁班的几个同学补充。杨兵口语很好,讲得不错,学生们很感兴趣。课堂上提出了很多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我们——作答。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下课的时间。

我们来的几个同学也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深入美国学校的课堂,了解他们的教育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安排、教材和教学设施等。感

谢Markle教授的良苦用心。

晚上到图书馆打印写论文所需材料,继续学习英语。

参观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

今天上午10点由红玫联系安排全班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参观。由旅美科学家工程师协会杨春来会长负责联系、安排和讲解。杨博士现在该交易所信息中心任职,主要从事金融信息方面的工作。

下面是有关资料的介绍。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CME)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成立于1898年,是美国最大的期货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买卖期货和期货期权合约的交易所。2002年12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控股公司正式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也由此从会员制的非营利组织转变为营利公司。

大众传媒经常把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交易活动表现为一个丰富多彩的、可视的和充满动感的场景:交易员在场内喊单并疯狂挥动手臂。虽然这种"公开喊价"的交易仍在进行,但近年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正在进行革新,增强电子交易。目前,电子交易量已占交易所总交易量的一半。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拥有并经营自己的清算所,通过它对全部交易进行清算,并保障交易有序进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拥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期货和期货期权未平仓合约(open Interest) 。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 CBoT)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848年,是一个具有领导地位的期货与期权交易所,有超过3600个CBoT会员交易50种不同的期货与期权产品,2003 年,交易所成交量达到创纪录的4.54亿张合约。该所以上市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期货品种为主,这些品种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期货品种,其价格也是最权威的期货价格。19世纪初期,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谷物集散地,随着谷物交易的不断集中和远期交易方式的发展,1848年,由82位 谷物交易商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该交易所成立后,对交易规则不断加以完善,于1865年用标准的期货合约取代了远期合同,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除了提供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期货交易外,还为中、长期美国政府债券、股票指数、市政债券指数、黄金和白银等商品提供期货交易市场,并提供农产品、金融及金属的期权交易。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麦等品种的期货价格,不仅成为美国农业生产、经商的重要参考价格,而且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权威价格。

在过去的150多年中,CBoT的主要交易方式为公开喊价交易,即交易 者在交易场内面对面的买卖期货合约。然而,为了满足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CBoT于1994年成功地推出了第一个电子交易系统。在过去的十年 中,随着电子交易使用的日益普及,交易所曾将电子交易系统数次升级。在2004年1月,CBoT推出了另一个由领先的LIFFE CoNNECT交易技术所支 持的新的电子交易系统。

在CBoT推出新交易系统的同时,交易所也完成了清算业务的转换。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于2004年1月开始为CBoT的所有产品提供清算及相关业务服务。CME/CBoT共同清算网将两个具有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结合起来,该清算网提高了业务、保证金和资本效率,使期货经纪商和期货产品的最终用户获益匪浅。

2006年10月17日,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控股公司宣布,同 意并购CBoT控股公司。

该收购计划耗费80亿美元,将通过现金和股票形式进行。两家机构合并之后新成立的公司将命名为CME集团有限公司,新公司市值达250亿美元。新公司将成为全球涵盖面最广、产品最为丰富的衍生品交易所,总部仍设在芝加哥。新交易所涵盖的产品主要有美元利率收益曲线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外汇期货、农产品和工业商品期货、能源以及天气和房地产指数期货。合并后的新公司将致力于打造在国际衍生品领域的创新领导地位,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新公司将每天交易900万份合约,每天交易金额4.2万亿美元。

参观了两个交易大厅,场面确实非同一般,场面壮观,令人震撼。

大厅囚周都是繁忙闪烁的巨大电子荧光屏,一串串数字不断变换。大厅设计的别致之处还在于没有一根柱子。因为进行交易的商务代表要能看到任何一条信息。几千人的大厅人头攒动。十几个交易池内各单位的代表根据国际市场的商品即时行情,决定着自己手中的期货的买入和卖出。他们紧张地盯着电子大屏幕上的信息,在电脑网络上或者直接与客户进行讨价还价,最后成交。特别是在交易池内有一些商务代表还喜欢用于势进行讨价还价直到成交。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竟然决定了数以百万计资金的进出,决定了盈余与亏损。这是从19世纪最原始的实物交易传承下来的交易方法,到了今天信息化、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还能有实用的场所和空间,就足以说明它的强大的生命力或者说是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和留恋,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一种特殊的钟爱。在这个世界商品交易额最大的商品交易所内,最现代、最先进的交易方式和最原始、最实用的交易方式的并存,确实是世界商品交易发展历程的缩影。

我们是在二楼和四楼的参观平台上参观的。这里不允许照相,怕影响交易代表对信息的判断。

我们在参观CME陈列馆和观看CBoT历史纪录片过程中,杨春来博士精彩、诙谐的解说使同学们全面了解CME、CBoT的发展历程、重大突破以及重要事件。同学们欣喜地发现,不仅老布什等美国总统访问参观过CME,我国的李先念主席、朱俗基总理都曾访问过CME。此外,交易所最 早的黑板、鸡蛋秤等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纷纷反映今天活动收获之大、信息之多、意义之深远是没有想到的,并希望今后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李海龙来到芝加哥

敬爱的陈老师:您好!

好长时间没有和您联系了,觉得一定要做出些成绩来,才好向您汇报,不然可就给您丢脸啦。最近,刚刚发了几篇文章,也算是对自己近两年工作的一个总结吧。您现在是不是在芝加哥啊?我一直都想过去看您,不知道您在那里生活习不习惯?一切顺利吗?如果方便的话,我想这个周末开车去看看您。好长时间没见面啦,真是十分想念您!您有联系电话吗?我的电话是:8485658XXX。等待您的回复!

祝身体健康!

你的学生海龙

这是我于6月10日在电子邮箱中惊喜地收到学生李海龙发来的信件。

他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研究生,硕士毕业接着又在我的指导下读博士,博士毕业后来到美国的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已经两年了。我来美国后还一直没有联系上他。按照信息我和他很快通了电话取得了联系。我们都很高兴。他准备于这个周五开车来芝加哥看我。我们都盼着见面的那一天,两年多了,有那么多话儿要说。

我是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受聘硕士研究生导师开始带研究生的。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是闻庆平,现在在我市的一家大型医院麻醉科任副教授,也是硕士生导师了。后来的研究生先后有王辉、冯立民、赵国华等,李海龙是2000年大连医科大学应届毕业考上的,辽宁海城人。我于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职称,2001年受聘博士生导师。李海龙2003年硕士毕业直接通过考试攻读博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后来到美国继续深造。到现在我已经培养了25名硕士生和8名博士生。李海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他个头不高,瘦瘦的,但人很机灵、要强、上进、敬业,特别是人很谦虚、懂事儿、有礼貌、尊敬师长、热爱生活,与人相处融洽。他学问也做得好,博士论文就成功地完成了核转录因子的RNA干扰研究,没毕业就发表了1篇SCI论文,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毕业后受美国教授之邀请赴美进行博士后研究。他到美国深造,我真是忍痛割爱,舍不得!附属一院的领导们非常愿意李海龙留校工作。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都不能只顾眼前!

两年多了,海龙一定会干得很好吧!

从密苏里州到芝加哥有300多mile,所以他们于半夜12点才到。国松到厅里睡,海龙在国松的床上睡。我们互相问寒问暖,交流信息,了解生活、学习等情况。近凌晨两点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