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磊带着陶宽从早上一起来就去了山里砍柴,在太阳刚刚露出红扑扑的脸蛋儿的时候,便带着陶宽回到了家,柴火砍得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至少可以减轻陶宽爷爷的负担,只要不下雨,天天如此,一年三百六十天也能砍到不少的柴火,当然了到了冬天或者是过年了,也就不用大起早去砍柴了,那时候也就是寒假来了。回到家里的陶磊随即就是吃粥,而后就是带着陶宽去学校,陶宽也因此成了陶磊的跟班。在二个孩子吃粥的当儿,陶宽妈也没有歇下来,今天虽不是去学校的第一天,但却是二个孩子带菜去学校的第一次,因为昨天陶磊的失误,也就造成了向食堂大师傅要饭吃的不堪。换作是其他人家,这样的事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但陶家不一样,陶家虽然算不上是银井湾的最好的人家,但至少可以衣食无忧,陶磊伸手去食堂要饭吃,也是看着弟弟陶宽那一副饿像,真要是自己一个人,陶磊会决定回家去吃,但陶宽不同,陶宽平时也饿着肚子在外面玩,但离家近,要不了一会就能回家,回到家也能即刻吃到东西,这是肯定的,可是昨天不仅仅是离家远,即使回到家里也未必很有饭菜等着,最好的就是能在食堂吃口饭,哪怕是吃个半饱也能安慰安慰陶宽。陶磊也确实有些饿,比起陶宽饿的程度,甚至可能更饿点,但自己是哥哥,带好弟弟是陶磊的责任,也就厚着脸皮开口去要点吃的。在那个时代,吃可算是大事,不光是银井湾,甚至是整个社会都觉得饿,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到处找吃的,能填饱肚子就是本事,就是处在庙堂高处的人到了别人家里吃口好的,也会放下几两粮票以资贴补主人家里的亏空,陶宽肯定也不会想到,都是到了后来读书了,才从有关的故事里或者是书报里才知道的,像自己这样去吃了食堂的饭,肯定得带些米去还人家,况且陶磊在吃了饭的时候也答应食堂大师傅:今天把你给人家带去。也许食堂大师傅未必真记得,但陶磊却不能忘记。等陶磊吃得快饱的时候,陶宽妈就给二孩子准备好了米,也包括还食堂大师傅的米,自然菜是不能少的,陶宽妈觉得孩子去了学校吃饭,自然就不会是银井湾一个地方的孩子,到完小来读书的读书的孩子很多,带菜去的相对应也不少,孩子坐在一起吃饭,自然也就会比较,看看谁家的菜好,看看谁家的菜放的油多少,孩子更纯真,不会去演戏,好的差的一目了然,这就让孩子有个面子问题,陶宽妈想着也就给二孩子煎蛋去了,自己宁愿少吃个蛋,也得让孩子多吃点,再说孩子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陶磊和陶宽放下碗筷的时候,陶宽妈便给孩子准备好了,哥俩拎起米菜就走,毕竟去学校的路有些远。比较于昨天,陶磊可谓轻松很多,昨天太累了,课桌起初扛着似乎不重,随着路途的增加,陶磊有些力不从心,但今天就好了很多,只是拎着米和菜,也算是手提着的事,陶宽则负担背着那个旧书袋,走路的步伐也就快了很多,也就在太阳升到一丈的样子,陶磊和陶宽到了学校。学校依旧是有些乱哄哄,但陶磊却不能和那些孩子一样,到处乱窜,而是有着重要的事情去做。陶宽跟着陶磊很紧,生怕自己走丢了,虽然陶宽的个头和陶磊没有太多的差别,但心智上很是依赖陶磊,陶磊去食堂找大师傅,陶宽自然也跟着一起去。有了这二天的熟悉,学校的布局也大致得分得清楚,甚至还知道了从后门进到食堂更近。哥俩走到食堂门口,食堂大师傅也正在忙乎,正在清洗着早上老师们吃了粥的碗和大木盘。食堂大师傅听着后面的脚步声,头也没有抬起就说:没有粥了,明天要吃粥就得早点来。见自己身后没有回答,食堂大师傅这才转过身来,看到的是昨天那二个孩子,就笑了起来,你们也还没有吃吗?陶磊走上前去,扬了扬手里的米,对着食堂大师傅说:我们吃了粥来读书了,先来还你昨天的米。食堂大师傅笑了起来,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把饭甑给刮干净了些,并没有给孩子吃多少饭,孩子嘛,吃了就吃了,况且还是自己认识人家里孩子,要带个米来还,收了吧,还真是有大师傅些愧疚。食堂大师傅看着陶磊手里的米足足有个斤把米,换作是前几年,可能就是一大家子人一天的米呢,也想着这陶家真不是什么一般人家,孩子吃口饭还真的带着米来还了。但话又说回来,米肯定得收,昨天的米不算,今天二孩子也还是要来食堂吃饭的,不光是今天,以后的日子都得要吃饭。食堂大师傅用手指着旁边的米缸,说了句:我手脏,你把米倒进米缸里去。陶磊听着食堂大师傅的话,二话不说,就把米给倒进了米缸里去。食堂大师傅看着陶磊把米倒进了米缸里就想着:这孩子也实诚,问都不问,要不要称称米有多少呢,但自己看着陶磊手里的米少说也有一斤多,反正倒都倒进去了,就让他了吧,只要自己心里有数就不会亏待孩子。陶磊倒完了米,接着就是想问问食堂大师傅,自己的菜放到哪里,也正在要问的时候,陶磊看到另外的一个架子上放着很多的菜,本想就把菜放过去的时候,还是没有放到架子上去,而是对着食堂大师傅问道:菜是不是放到架子上去?食堂大师傅这时候也洗好了手里的碗正要去清洗木盘,听着陶磊的问话,也觉得这孩子挺礼貌的就对着陶磊说:大家的菜都放在那里,自己记得放的位置,不要搞乱了,吃错了菜。说完也就顾着自己干活了,任由陶磊自己去放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