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做手艺的师傅,在教徒弟手艺的时候都有着留一手的习俗,尤其是那些教徒弟赖以生存的手艺的师傅,更会这样,至于从理论上说的:拜师做父,师傅对于徒弟来说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傅也如同父母一样再造徒弟,这只是对于那些老实本分的徒弟来说是这样的,而对于那些强悍的徒弟来说,是丝毫起不到约束的作用,在师傅眼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留着一手,别到了那种教出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境地,也是那些没有太多的心机的师傅最后悲哀的结局。留了有用的最后一手,徒弟就不敢对师傅有太多的大不敬,而可以在师傅的约束下去做手艺。但师傅也不会每个人都留一手,长此以往手艺就传不下去了,师傅也肯定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找个自己认为是信任的徒弟。而这个徒弟不仅仅是要对这门手艺有着一定的悟性,能发扬自己的手艺,关键还是要对师傅好,能帮师傅来解决问题,解除师傅的后顾之忧。而这样的徒弟一旦选中就会很好得教导,直到把自己的手艺全部得交给徒弟,让这个徒弟来制约着其他的徒弟,类似于某个帮派的掌门人。这样的徒弟大多是关门弟子,或者是师傅的自己家里人,儿子或者是女婿,除了师父徒弟的关系,还有其他的关系来维系这种特殊的关系。篾匠师傅也是这样想的,虽然以前也教过其他的徒弟,就包括现在的郭子,篾匠师傅也只是利用郭子为自己干活。但郭子只是勤奋,却没有变通,而且还不太会说话,这就注定了郭子不适合来做篾匠师傅的衣钵的传承人。直到在刘哥家里看到了陶宽爹,篾匠师傅才灵光一闪,觉得陶宽爹就是自己要找的徒弟的料。要把自己的所有的手艺都传给陶宽爹,对于那些自己出师的徒弟来说是不太愿意接受的。就在刚才陶宽爹看着他们往自己口袋里装点心的那种眼神,他们就觉得这个孩子是不太容易说话的那种人,所以心里一百个不舒服不愿意,不愿意让陶宽爹成为自己师傅的衣钵的传承人,真要是篾匠师傅把自己所有的手艺都教给了陶宽爹,等自己的师傅百年之后,自己要有个需要陶宽爹来帮助他们的时候就有可能被拒绝。他们虽然是不愿意或者是心里感到不舒服,但这些徒弟又不能改变自己师傅的主意,只能希望陶宽爹是那种青皮梨,好看而不好吃。但看到自己的师傅和师娘那一脸开心,就基本上可以确定眼前这个孩子就是将来自己要求着的人。拜师礼也行了,鞭炮也放了,陶宽爷爷该要呈上的礼物也呈上了,门口的孩子也捡到自己想要的鞭炮也捡到了,至于那些馋人的点心也尝到了,村里的孩子也就散了,只有那些亲戚带来的孩子还在厅堂里或者是在大门口玩。而那些被篾匠师傅请来的客人,换作现在的话就是嘉宾了,本来也都有台词的,只是被篾匠师傅的女人因为不想得罪人而错把来学手艺,行拜师礼的主角——陶宽爹当做是亲戚带来的孩子而把那些本来就很繁复的礼节给搅混了,只好眼巴巴的看着篾匠师傅收下了老陶家里给篾匠师傅的那份厚礼而觉得索然无趣。更让那些出师了的徒弟不满的是:自己的师娘竟然把自己手上的镯子都给了眼前这个有些自命不凡的孩子,心里着实无可奈何。有些开心的篾匠师傅眼看着自己的拜师礼被简化了,碍于刘哥的情面,也不再提那些虚无缥缈的仪轨,干脆直接安排大家坐下来吃饭。菜是早就准备好的,所谓的座位上的安排,刚才也有了喝茶时候的预演而不必做太多的调整,依旧就是自己和刘哥和师叔一桌,也是篾匠师傅所要感谢的人坐在一起,至于其他人就很好安排了,本来篾匠师傅也想安排陶宽爹一起坐到比较尊贵的桌子上来吃,但陶宽爷爷不同意,陶宽爷爷只是觉得陶宽爹还是和那些出师了的师兄坐一起,利于他们的交流。在喝茶的时候,这些师兄对陶宽爹是有着很大的偏见,但看到自己的师傅和师娘对陶宽爹那种高兴的劲,心里难免有些落差,更是对这个新来的师弟有着羡慕嫉妒恨,但不管他们有着怎么样的情绪都改变不了陶宽爹即将成为自己师傅衣钵的传承人的事实,这些徒弟也不是大家的铁板一块,也都有着松散,这些徒弟也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看到陶宽爹受着师傅和师娘的恩荣,也就很快得改变自己的态度,对陶宽爹露出了笑容。陶宽爹也需要这样的笑容,至少不会像刚才喝茶一样,自己一个人坐那里,没有人和自己说句话,而显得很落寞。陶宽爹并不怕这样的落寞,不管是在自己的村庄里还是在刘哥家里的时候,陶宽爹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状态。菜是早就做好的,在刚才他们在喝茶的时候就基本上烧熟了,只等客人坐好了把每个菜热热就可以端到桌子上来的。按照旧社会规矩,师傅家里的这种宴席虽比不上婚宴或者是寿宴,更不必和无尾宴比较,但是也算是不错的宴席,尤其是像篾匠师傅这样,借着自己的拜师的宴席来感谢刘哥这样朋友甚至可以说是贵人,篾匠师傅是下了心机的,甚至是不惜工本,买来了鳝鱼。刘哥的牙口不是太好,吃的东西太硬了就根本吃不了,只有那些糯软的东西才可以吃。大家都没有太多的兴致,只有篾匠师傅和自己的女人心里确实是开心,也只好陪着,不要扫了篾匠师傅的兴致。原本有了坐位置的预演,没有过太长时间,大家就坐好了,接着就把菜端到桌子上,篾匠师傅则把自己珍藏的酒拿到桌上,开始逐个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