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在人生的征途上要想取得成功,一方面要拥有疏狂放肆、倔强不屈的豪情,一方面也要具备坚韧刚毅、不屈不挠的气概。“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就表现出一种冷静的傲骨,这是顶天立地的精神和威武不屈的气概。这句词出自黄庭坚的《鹧鸪天》,全词见本书“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一节。这首词是黄庭坚六十一岁时于被贬居所所作,当时他已是满头白发的老者,但他仍然头戴菊花、笑看人世,那种冷峻和孤傲显示着他的气节和人格。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狂风暴雨时,也必须具有凛然的傲骨,才能抬头挺胸,傲世而立。
毫无疑问,黄庭坚是一位儒者,满心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当壮志难酬时,则能用淡泊和孤高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这是词人面对艰难生活时的一种选择。黄庭坚之所以具有这种清冷而自信的人生态度,与他深爱禅学有关,作为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在写字时少写诗词,而多写禅语。据《春渚纪闻》记载,他常常写“自是钓鱼船上客,偶除须鬓着袈裟,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以及“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水中蹄,水中嘴对嘴”等旬。但就是这样一位深得禅理之人,也并未以出世的态度对待人生,而是以冷峻的傲骨面对世人的冷眼。
我们知道,气节和傲骨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历史上有许多故事印证了这一点。《礼记·檀弓下》就记载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年,齐国发生了******,黔敖在路边放了一些食物,等待饥民前来,以便给那些饥民吃。一天,有个饥民饥饿难耐,就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黔敖看见这个饥民,心中得意不已,他左手拿着饭菜,右手端着汤,大声吆喝道:“喂,你快过来吃吧!”那个饥民不屑地望了一眼黔敖,冷冷地说道:“我从来不吃嗟来之食,因此才饿到这个地步。”于是,黔敖急忙道歉,但这个人坚决不吃他的饭菜,就这样,这个人最后活活饿死了。这是“嗟来之食”的典故来源,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气节是多么赞赏。
同样,晏子的故事也表达了古人对傲骨的赞赏。据《晏子春秋》记载:一次,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的君臣想嘲笑晏子,显示楚国的威风。楚国大臣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故意在大门旁边凿了一个小洞,并让晏子从这个小洞通过。聪明的晏子缓缓走到小洞前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今天,我是出使楚国,不是出使狗国。请问我是来到了狗国呢,还是来到了楚国?”楚国大臣无言以对,只好老老实实地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入楚国。晏子见到楚王,楚王笑嘻嘻地说:“怎么,齐国就没有人了吗?”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讽刺他,就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您这是什么话!单是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八干户人家。如果街上的行人都张开衣袖,就可以遮天蔽日;如果齐国人都甩一下汗水,就可以汇集成瓢泼大雨,在齐国人挤得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您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当使臣呢?”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噢!这您就不知道了。我们齐国派遣使臣有个规矩:要是对方是上等国家,就派一个有本事、有德行的人去;要是对方是下等国家,就派一个庸碌无能的人去。由于我是最庸碌无能的人,所以才把我派到你们楚国来。”通过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永不屈服之性格的弘扬与赞赏。
在我们的一生中,也会时时遭遇别人的讥笑与奚落,如何对待那些嘲讽,取决于我们的修养。在面对恶意的嘲讽时,我们应该始终保持高傲的风骨,就像黄庭坚所说的那样,即使“黄花白发相牵挽”,也要自信地“付与时人冷眼看”。
第2节历遍人间,谙知物外
人生从苦苦挣扎到淡然超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历经生活的磨难.才能达到“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的精神境界,这句彻悟了人生的词句来自朱敦儒的《念奴娇·老来可喜》,全词见本书“不学栖栖孔子”一节。
我们知道,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有金色的梦想,并为这个梦想而不懈追求,其中有欣喜和幸福,也有痛苦和忧伤。应该说青少年时期只是不断积累和增长才智的时期,在成年之后,经历了忍辱负重的中年阶段,才能懂得命运对人的捉弄。中年是人生最困苦、最艰难的时期,这一时期仿佛行进在山脊的一条险路上,路的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并且长满湿滑的青苔,稍有不慎就会向一个方向滑落,所以人必须谨慎而执著地向前行进,以逐渐接近人生的目标。也许,只有到了老年,回首曾经的岁月时,才能对人生有所醒悟,正如日本著名禅学大师和思想家池田大作在《我的履历书》中所写的那样:“从多年风霜中跋涉而来的人们,不管有无名气,其足迹都放射出如同熏银一般深沉的光泽。这样的人方可称作人生之达人。他们往往深沉,年纪不轻,每当我见到这样的人,我就要说:‘这才是真正的人。从其尊贵的风采中,你可以想象出他们以往坚韧的历程,但不管怎样也竭尽全力度过了人生,这便是崇高。对此,不由使人产生炽热的敬爱之情。”
池田大作的分析是透彻而深刻的,从“历遍人间,谙知物外”一句中,我们能看到朱敦儒就是一个深刻体验了人生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会经历痛苦,也能体验快乐,这取决于你对生‘活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如果你是一个乐观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幸福,如果你是一个悲观的人,那么你就会时时感到忧伤和悲哀。
朱敦儒以“历遍人间,谙知物外”来概括他对人生的感悟,从而达到了超脱的人生境界,其实人生虽苦,但如能以开朗的心态面对人生,你便能远离苦痛。关汉卿在名为《四块玉·闲适》的小曲中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这就是一种豁达和超然的人生态度,抱有这样的态度,就能适意而快乐。现代哲学家张申府先生在《所思》一书中也曾对快活进行过解释,他说:“快活在于活得快。活得快时必有所忘。快活时尤在于忘。忘时必有合。快活更在于合。是故天人合一为许多哲家之最后归宿。美是一切事理的标准。而忘为人生最大目的。柏格森说要活不得不有所忘。岂但如此,要快活便更不得不有所忘。”我们认为,“所忘”是一种境界,正如古人所说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一样,而天人合一更是人生的极致。如果斤斤计较于眼前利益,又怎能有所遗忘呢?
当一个人面对挫折,深感功名路断、前途渺茫之时,他一定会异常沮丧,但朱敦儒却给了我们另一种选择,那就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的超然。只有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中,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对整个人生有完全的把握,当对人生形成了整体概念时,才能认清人生的本质和生命的内容,从而超越生命,进入达观和超然的境界。
胡适先生对朱敦儒的作品情有独钟,曾给予过极高的评价,他写道:“我们看他的词,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是南渡以前的少年时期,‘青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的时期。第二是南渡时期,颇多家国的感慨,身世的悲哀,‘南北东西处处愁,独倚阑干遍’的时期。第三是他晚年闲居的时期,这时候,他已很老了,饱经世故,变成了一个乐天自适的词人。‘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撄碎。 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这一个时期的词有他独到的意境,独到的技术。词中之有《樵歌》很像诗中之有《击壤集》,但以文学的价值而论,朱敦儒远胜邵雍了。将他比陶潜,或更确切罢。”胡适居然不惜把朱敦儒比为陶渊明,可见他对朱敦儒的评价之高。
也许,只有经历了人生的苦难,才能达到“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的精神境界,尽管我们仍在人生的风雨中前行,也应对沧桑世事抱有淡然的态度,以冷静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波折。
从卢梭对伪君子们的鞭挞中,我们应能感悟到真正好的书籍首先来自于作者真诚的心,那些古籍中的精华都是古人对自然和人生思考的结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体会。总之一句话,古籍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一定要抱着辩证的态度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同时不能对古籍一概否定。
第4节也无风雨也无睛
经历过人生沧桑的人,会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他们不会为小小的挫折而悲叹,也不会为一时的成功而得意,因为他们对生命的把握已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境界。这句著名的词句来自苏轼的《定风波》,全词见本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节。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却很少有沮丧的时候,在他的诗词中多有写梦之作,把人生当作一场大梦,这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消极悲观,而是苏轼的人生态度。可以说,苏轼在归隐之后,对人生的感悟尤深,最终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这与他和禅僧们的交往不无关系。
苏轼虽然并非佛僧,但受禅宗影响极深,虽然对禅宗的感悟与佛僧相比总有差距,但在与禅僧们的交往中也的确悟到了许多禅理,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对人生之所以如此淡泊而超然,是与禅宗的影响紧密相连的。从历史记载中看看苏轼与禅宗们的交往,对于理解他的诗词是极有裨益的。据《五灯会元》记载,苏轼曾与禅僧释了印苦斗疾风,虽然落败,却也得到了对佛理的感悟。《五灯会元》卷十六记载,印云:“这里无端明坐处。”坡云:“借师四大作禅床。”印云:“老僧有一问,若答得,即与四大为禅床,若答不得,请留下玉带。”坡即解腰间玉带置案上,云:“请师问。”印云:“老僧四大本空,五阴非有,端明向其处坐。”坡无语。印召侍者,留下玉带。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苏轼的禅学修养与正宗禅师相差甚远,但他浸淫于禅宗,乐此不彼,这对他的人生体悟影响至深。因此,苏轼的词常常有寂静空寒的禅意,这来自于苏轼对禅宗的感悟和理解,从而形成了他豁然阔达的性格。据《罗湖野录》记载,苏轼在绍圣元年过金陵时曾与惠泉法师斗法:“东坡遂问日:‘如何是智海之灯?,泉遽对以偈日:‘指出明月是什么,举头鹞子穿云过。从来这碗最稀奇,解问灯人有几个。’东坡于是欣然。”正是由于心仪禅宗,所以苏轼才能说出“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极具禅意的语言,这说明苏轼已经进入到人生的禅境,而这一切的根基则是他早已经历过的艰难、痛苦和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