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组的“我醒也,枉劳心,谩计较”出自《相思会》一词,全词见“住个宅儿,只要不大不小”一节。这句词告诉我们对外在的物质利益不要“枉劳心”,而要采取“谩计较”的态度。说来容易做来难,能采取超然态度的人,必须拥有较高的修养,有一个故事非常恰当的解释了这个道理,也可以作为“我醒也,枉劳心,谩计较”的注释。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朝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在朝廷里做官时,忽然接到了一封来自镇江老家的家书,张英拆看家书十分惊讶,原来是老家的一户邻居和他的家人因建房占地发生了不小的纠纷,两家计较不已。那户邻居悄悄地侵占了张英家的一块地盘,而张英的家人心想“宅地不让人”,于是就和邻居计较了起来,两家已到几乎动手的地步。
身为大学士的张英是何等修养,他可不想“枉劳心”,而是采取了“谩计较”的态度。读完家书,看到只是这么小的一件事,他就忍不住笑了。
几天之后,张英的家人接到了回信,于是就聚在一起,想看看张英到底准备怎样解决这次纠纷。大家打开信一看,不禁都愣住了。信中除了一首短诗之外,并没有其他内容,只见张英写道:“干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读着这首短诗,张英的家人羞愧不已,他们没想到张英的心胸如此豁达,于是主动与邻居和解,一场纠纷就这样化解了。
人在利益中是很难自我醒悟的,因为利益的诱惑常常使入迷失自我,让人终日劳心,时时计较。在不知不觉中,生命美好的时光就在没完没了的计较中渐渐流失了,而心灵也会走向枯萎。许多人的生活都是给外人看的,因此总是会炫耀自己,而越炫耀就越沉迷,以至于不能自拔。
许多人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迷迷糊糊的计较中浪费了,即便如此,他们也难以醒来,可见,物质利益对人生的牵引力是多么巨大啊!当我们明白人生的目的无非是追求快乐时,才能彻底醒悟,才能体会到“我醒也,枉劳心,谩计较”所蕴含的人生道理。写到这里,我觉得英国散文家斯蒂文森的一段话与曹组这种对人生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斯蒂文森在《步行》一文中写道:“我们这样匆匆忙忙的做事,写东西,挣财产,想在永恒时间的嘲笑的静默中有一刹那使我们的声音让人可以听见,我们竞忘掉一件大事,在这件大事之中,这些事只是细目,那就是生活。我们钟情,痛饮,在地面来去匆匆,像一群受惊的羊。可是你得问问自己:在一切完了之后,你原来如果坐在家里炉旁快快活活的想着,是否比较更好些。静坐着默想——记起女子们的面孔而不起欲念,想到人们的丰功伟业,快意而不羡慕,对一切事物和一切地方有同情的了解,而却安心留在你所在的地方和身份——这不是同时懂得智慧和德行,不是和幸福住在一起吗?”
斯蒂文森告诉我们,日常的家庭生活才是幸福的源泉,由此我们体会到一个精神豁达的人,即使处在贫困中也能怡然自乐。当一个人饱经沧桑之后,也许才能在孤独和痛苦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并渐渐达到超然的境界,得出“我醒也,枉劳心,谩计较”的结论。
第7节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朱熹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是封建道德教义的卫道者,面目可憎,他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禁锢妇女,摧残人性。在《朱子语类》中记载有这样的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朱熹只是要求人们过最低下的生活,而不许有任何欲望。清代思想家戴震对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曾经大加挞伐,他写道:“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朱熹的理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既古板,又恶毒。但其本人在现实生活中却绝不“灭人欲”,而是常常悠游于山水之间,吟风弄月,而在他的诗词中也常表现出情趣与哲理。
他的七绝诗《观书有感之一》早已脍炙人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谁能想到这位道貌岸然的理学家能以池塘、白云以及潺潺溪水描绘出一幅生动美丽的画卷呢?更重要的是在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朱熹为我们揭示了生活的真谛,那就是一切快乐和幸福都来自于源头的活水啊!看来,当朱熹以卫道士的面目出现时,是那么可憎,而以诗人的形象出现时,则让人对他产生了不少亲切感。现实中的朱熹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朱熹的《水调歌头·富贵有余乐》一词,或许不像苏轼、辛弃疾词那样著名,但其所表达的意趣和思想,却对我们仍有启发意义,请看全词:“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干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我们不想谈论“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所蕴含的哲理,也不想谈论“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的悲凉心境,只想就“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谈谈我们的看法。
朱熹的这句词,其主旨显然脱胎于《庄子·至乐》:“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天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憎悟,久忧不死,何苦也!”但是朱熹的词又有所发展,那就是“贫贱不堪忧”。不管朱熹的理论如何,但“贫贱不堪忧”一句却表现出了豪迈和坚毅之气。
富贵和成功自然令人羡慕,但身处于贫困中的人也不必凄凄自苦,因为心灵的丰富仍让人能体验到快乐。我们从历史上看到许多真正热爱人生的人宁肯辞官弃禄,也愿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庄子就曾说过“终生不仕,以乐吾志焉”。而陶渊明更不愿被世俗功利所纠缠,他在退隐的生活中与L山水合一,超脱俗世,哪里还管什么富贵,哪里还怕什么贫贱。
富贵与贫贱都是人生重要的问题,怎样对待富贵与贫贱,表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和气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理解,但本书不是哲学著作,只是对那些“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表达某种敬意。
试想,有几人能处于贫贱之中而不忧心忡忡呢?又有几人能忍受贫贱而自得其乐呢?我们不主张摒弃财富,安于贫贱,但却为“贫贱不堪忧”的豪情所激励,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遭遇任何困难时都不必胆怯,不必忧虑。“富贵有余乐”固然更好,但是要记住“贫贱不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