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季风讲圣贤家训
66259100000003

第3章 颜之推家训:勉学治家,忠君爱国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朝这段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颜之推“三经亡国之事”,身仕四朝,他叹息自己“三为亡国之人”,却能一直保持家业不坠,这种立身处世之道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颜之推颇有影响力的著作是《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七卷,共有二十篇,包括治家、教子、养生、音辞、勉学等方面,言辞平易近人,语言生动,智慧朴实,文化内容丰富,将自己一生所得的体验和感悟娓娓道来。他将儒家的精神落实为具体的行为规范,使之变得有可操作性,被世代颜氏子孙谨守奉行。历代的统治者也十分推崇《颜氏家训》,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颜氏家训》不仅在道德修养和家庭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研究南北朝的历史文化风物有着重要的价值,更是对其子孙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为《汉书》做注的颜师古、“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等人,他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以自身之过失,勉后代之学问

颜之推的家风家教一直都很严整周密,颜之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这方面的启蒙和教导。颜之推跟随他的两位兄长,每天早晚恭敬顺从地侍奉双亲,冬天暖被,夏天扇凉,并养成了做事要遵循规矩、言谈要谨慎、举止要端正、言语要平和、神色要安详、行动要恭敬有礼的习惯。颜之推的父母经常指导和鼓励子女,关心他们的爱好和理想,帮助他们改正身上的缺点,同时还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因为言谈恳切,举止恰当,所以其父母的教导和建议很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

可是好景不长,在颜之推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颜家陷入了困境,就此家道衰落,人口凋零。颜之推的两个哥哥承担起了抚养教育幼弟的责任,两个哥哥对他比较宠溺,管教他的时候也没有那么严厉。颜之推虽然读了《礼记》《左传》,也喜欢写写文章,但是毕竟年少轻狂,玩心又重,时常与一些士族子弟混在一起,耳濡目染之后也沾染了一些当时社会所“流行”的风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逐渐扩大,国家政权逐步落入到他们的手里。士族越来越在意出身和利益,也越来越贪图生活的享乐。于是他们开始拼命掠夺财富,致使斗富炫富之风盛行。士族子弟们在这样富贵安逸的情况下,生活变得越来越奢靡,甚至把披头散发、袒衣酗酒看作是风雅之事。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谈玄之风愈来愈盛。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颜之推也开始变得说话轻率、不修边幅、举止放荡,甚至还学会了酗酒高歌,毫不重视自身的整洁庄重。还好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久,颜之推十八九岁的时候,浸淫在骨子里的对家族的责任感以及从小受到的儒家教育,让他对这些所谓的“风流名士”渐渐失去了兴趣,并且意识到还是读书学习更加有意义。他远离了狐朋狗友,开始磨砺自己的操守和德行。

只不过习惯已成自然,一时间难以改正祛除,直到20岁之后,他才彻底改正过来。这段年少轻狂的经历被颜之推当作时刻鞭策自己的教尺,提醒自己不要再做有违礼法的事,不要再让这些坏毛病在自己的身上重现。而他也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写在了家训里面,让颜氏的子孙后代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颜之推曾经见过这样的情形。有人因为读了十几卷书就骄傲自大,甚至对长辈无理,轻视怠慢,于是大家都非常讨厌他,像厌恶仇敌一样厌恶他。在颜之推看来,先前那些求学的人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让自己通过学习来发现并且弥补自身的不足,但是如今这些求学的人学习却是为了炫耀,只求夸夸其谈;先前那些求学的人学习是为了别人,因为他们要推行自己的主张好造福社会,但是如今求学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的需要,因为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品,这样才可以谋取官职。他说:“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意思就是,学习如同种树一样,春天欣赏它的花朵,秋天收获它所结出的果实。讲述和谈论文章,就像是欣赏春天的花朵一样,而修养自身利于行为的话,就像是摘取秋天的果实。

曾经有人故意刁难颜之推,问他:有的人手持强弓长戟,去诛灭那些坏人,安抚平民百姓,以此来博取公侯爵位;有的人阐释礼仪法度,研究吏道,匡扶时世,富邦强国,以此来博取卿相之位。但是纵观古今,文武双全却没有高官厚禄,导致妻儿挨饿受冻的人比比皆是,这样看来,学习又有什么值得我们重视的呢?

颜之推回答道:一个人的命运是穷困还是显达,就好比木石与金玉。研究学问,就好比雕琢金玉和木石。金玉经过雕琢之后就比矿石、璞玉要美,一块木头、一颗石头,自然比不过雕刻过后的好看。但是又怎么能够说雕刻过后的木头和石块就能胜过没有进行过雕刻的金玉呢?

颜之推看了那人一眼说:所以,不能因为有学问的人家境贫困,就去跟没学问但是家境富裕的人相比较。更何况那些身披铠甲去当兵或者手持毛笔当小官的人,身死名灭的多如牛毛,而脱颖而出的却是少如灵芝仙草。勤奋读书,修身养性,苦心学习却没有收获的人就像是日食那样少见,但是安逸享乐、追名逐利的人却像是秋天的茶花那样多,但是又怎么能将这二者相提并论呢?

那人哑口无言,颜之推接着说:更何况,生下来就能够明白事理的人是天才,通过学习才明白事理的是次一等人。如果一定存在天才的话,那就是那些出类拔萃之人。如果作为将领,他们天生就具备了如同孙武和吴起一般的军事才能;如果作为执政之人,他们天生就获得了管仲和子产那样的政治才能,即便他们不曾读过书,我也要说他们是有学问的。说完,颜之推想了想,又调侃了一句:人要学习是因为想让自己多明白一些道理,您现在懂的还不够多,如果再不去向古人学习好好读书,那就相当于蒙着被子睡觉——什么都不知道了。

听完颜之推的话,那人面露羞愧之色,对颜之推佩服不已。

颜之推的儿子颜思鲁曾经问父亲:我们家没人在朝中为官,家中也没有累积什么财产,我应该努力去干活赚钱以维持家用。可是现在你却督促我念书,致力于经史之学,这让我这个颜家儿郎,怎么能够安心学习呢?

颜之推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作为儿子固然应该记住供养双亲的责任,但是我作为一个父亲,就更加要督促子女学习,这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头等大事。如果你现在放弃学业去赚钱,那么即使可以丰衣足食,我吃饭的时候又怎么会感到香甜呢?穿起衣服来又怎么会觉得温暖呢?如果你致力于先王之道,继承我们家族世代相传的读书传统,那即使是吃粗茶淡饭,穿麻布衣服,我也很乐意。听完父亲的话,颜思鲁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更加用功读书。

何以治家?箪食瓢饮,节俭而不吝啬矣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到“世以儒雅为业”,颜氏家族传承的生命力与他们儒雅、忠义、仁孝、勉学的家风是不可分割的。

被后世尊称为“复圣”的颜回就是颜氏子弟。颜回曾经多次向孔子讨教何谓“仁”,孔子告诉他,仁就是遵守礼制,克制自己的欲望,时刻怀着悲天悯人之心。颜回也真正做到了这些,他时刻以“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人为善,以仁待人,胸怀天下。

孔子说:人太奢侈了就会不恭顺,人太节俭了就会固陋。与其不恭顺,宁可固陋一些。又说:即便是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那样的美德,但是如果他不但骄傲而且还吝啬,那么其余的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在这一点上,孔子十分欣赏颜回。颜回穿的衣服一贯朴素,甚至有时候还有补丁。有一次,孔子经过颜回家,看到木门虚掩着,就走了进去。他看到颜回正端着一只瓢在喝水,旁边还有一碗尚未吃完的米饭,饭里半点荤腥也没有。孔子看到心疼不已,但是颜回却笑着对他说:井水可以用来解渴,白米能够让我不饿肚子,这样我已经很满足了。

有一日,颜回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出门。刚走不远,他发现路边闪过一抹黄澄澄的亮色。他好奇地走过去,发现是一块金锭。颜回将金锭拾起来,感觉入手颇有分量,他看着金锭一笑,说道:我并不需要它,还是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吧!于是他将金锭放下,继续赶路。

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之际,因为沿途兵荒马乱,他们被困在陈蔡之间,粮食吃完了,大家只能顿顿挖野菜吃。子贡四处奔走,终于弄了一点儿米回来,孔子就让颜回去生火煮饭,饭快要煮好的时候,忽然刮了一阵风,许多尘土落入了热气腾腾的锅里。颜回一愣,拿起了勺子。这一瞬间正好被孔子看见了。

饭煮好之后,颜回盛好米饭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对颜回说道:方才我梦到祖先,我想这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就先拿来供奉祖先吧!

颜回急忙说:万万不可,这锅饭我已经吃过了,不能用来供奉祖先了。

于是孔子问他为什么,颜回脸色微红地解释道:方才煮饭的时候,有尘土落入锅里,弄脏了米饭,我不能把脏了的米饭给师长食用,但是扔掉又太可惜,就把脏了的米饭舀出来吃掉了。

孔子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颜回,十分愧疚,对颜回也就更加喜爱了。

面对箪食瓢饮,颜回不改其乐;面对财帛米粮,颜回不动其心。知足常乐,无欲则刚,颜回给颜氏一族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这样告诫颜氏的子孙:一个人可以俭省,但是不可以吝啬。所谓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所谓吝啬,就是说面对困难危急的情况也不肯救助。有时候那些乐于布施的人自己也很奢侈,而那些俭省节约的人往往都很吝啬。如果能够做到对别人乐善好施而自己不奢侈,自己俭省节约而又不吝啬,那就可以了。

北齐有个将军贪得无厌,他积攒了非常可观的财富,家里的僮仆也有八百人之多,但是他还是觉得不够,他希望僮仆达到一千人。他规定每人每天的饭钱是十五钱,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不会另外拿出钱财招待,而是从每个人的饮食开支中均摊。后来这个将军犯罪被抓,财产充公,抄家的时候发现他家光是麻鞋就有整整一屋子,破旧的衣服也堆满了好几个仓库,其余的财物更是多得数不清。

颜之推以这个例子来告诫子孙,俭省之时要把握好度,如果俭省过度,那就不是俭省,而是吝啬了。

南朝齐梁有个人叫裴子野,每当有远亲旧戚陷于饥寒而又不能自救的时候,他都会收留。但是裴子野自己的家境其实也很清贫,有一年发生了水灾,家里存米只剩下二石,即使煮成稀粥,也只能让大家每人都喝上一点点而已。而裴子野同大家一起喝稀粥,一点厌恶的神色都没有。颜之推希望子孙后代可以学习裴子野,做到俭省持家,乐善好施。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风化是从上而下推行开来的,是先驱者影响后继之人。颜斐是颜回的二十三世孙颜敫的儿子,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在父亲的督促之下,与兄弟颜盛在一处读书。父亲经常勉励他们兄弟二人,指导他们的学业,对他们的要求也甚为严格。颜斐长大以后,果然造福黎民百姓,一生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梁元帝年间,有一个中书舍人治家过于严苛,有失法度,结果他的妻妾们联合起来买通了刺客,在他醉酒之时趁机杀掉了他。对这件事,颜之推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作为一个父亲不慈爱,那么他的儿子将来长大了也不会孝顺;如果作为一个兄长不友爱,那么他的弟弟也不会对他恭敬顺从;如果作为一个丈夫不讲情义,那么他的妻子也不会柔顺。至于出现父亲慈爱但是儿子却忤逆不孝、兄长友爱但是弟弟却傲慢自大、丈夫有情有义但是妻子却咄咄逼人的情形,是因为这些人天生凶神恶煞,只能通过刑罚来对他们加以震慑,不能依靠训诫教导来改变他们。治家的严宽标准就如同治国一般,刑罚的施用要恰当适度。

北齐吏部侍郎房文烈,从来都不对人发怒。有一次因为大雨连绵不停,家中断粮,他就派了一个婢女出去买米,不曾想那个婢女居然趁机逃跑了,过了三四天才被捉回来,但房文烈并没有责打她。房文烈还将自己的宅子借给他人住,房子却差点儿被拆掉当成柴火烧了,房文烈知道了以后也只是眉头紧蹙而已。在治家的时候他一味讲究宽厚仁慈,导致自己的日常饮食陷于困顿;用于馈赠亲友的物品,连僮仆都敢从中克扣;答应资助他人的钱财物品,被妻子和儿女从中扣减,甚至出现轻慢欺侮宾客、刻薄同乡邻居的事情。在颜之推看来,这是家庭的大害,像房文烈那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世人需要引以为戒。

颜之推一生飘摇,命途多舛,这使得他的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之内。他告诉颜氏子弟“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所以要学会自强自立。他在《颜氏家训》中写道:老百姓生活之中最根本的事情,就是种植庄稼以解决吃饭的问题,种植桑麻以解决穿衣服的问题。他们所贮藏的蔬菜果品是自己家果园菜圃里产的;他们所食用的鸡肉、猪肉是自己家鸡窝猪圈里养的;还有房屋器械、柴草蜡烛,无不来源于耕种养殖之物。那些善于经营家业的人,不用出门便能自给自足,家里也只是缺了口盐井而已。

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家长对于自身家族今后发展壮大的殷殷期盼。

教子当循:趁早,疏远,拘礼,重气节

颜之推认为,智力超群的人,即使不用教导也能够成才;而那些智力低下的人,即使是受到教导也于事无补;至于智力中等的人,不去教导他们就不会懂得事理。

在古代,圣贤的君主已经有了胎教的意识。嫔妃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君主就会让她搬到专门的房间中去住,不去看那些不应该看的,也不听那些胡言乱语,而她听的音乐、吃的饮食,都必须受到礼仪的约束。孩子出生以后,就已经确定好了太师、太保,对孩子进行孝仁礼义等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并且引导孩子学习。

虽然平民百姓因条件所限做不到这样,但颜之推认为,即使做不到,也应该在孩子大一些,能够让他们看懂大人的脸色、知道大人的喜怒之时,适时地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学会做到大人允许他做才做、大人不允许他做他就立即停止。这样等到孩子长大的时候,因为养成了好习惯,就不必对他使用笞杖的惩罚了。

如果父母威严而又慈爱的话,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而有的父母对子女不加以教育,只是一味溺爱,从不约束子女的言行举止,甚至放任其胡作非为,应该告诫阻止时反而去夸奖鼓励,应该斥责时却总是和颜悦色。长此以往,等孩子长大了,就会认为他的那些无礼行为并无不妥,甚至理当如此。

如果当孩子养成骄纵傲慢的性格,父母才想到去管教约束他,那就算鞭笞杖责,也无法再树立起父母的威信了。而且父母的愤怒还会导致子女的怨恨之意日渐加深,等到子女长大成人之时,终究会成为那种道德沦丧、品行败坏之人。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俗话说“教育儿子要趁早”,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夫人,品行十分严谨方正。王僧辩在湓城的时候,已经年过四十,是一个统率着三千士卒的将领,但是稍有让母亲不如意的言行,仍然会被母亲批评责备。颜之推知道了这件事,颇有感触,他认为那些不能对子女进行良好教育的人,其实也不是想要让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不想太过苛责生气而伤了子女的颜面,不忍心用荆条抽打而伤了子女的肌肤而已。在颜之推看来,谁也不愿意苛责自己的子女,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就好比生了病都得喝药一样。

有人问颜之推:孔子的弟子陈亢听说孔子疏远自己的儿子,这是为什么呢?颜之推回答他说:孔子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君子不亲自教授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人又问:君子为什么不亲自教授自己的孩子呢?颜之推回答说:《诗经》里有讽刺君主的话语,《礼记》里有自己避开嫌疑的告诫,《尚书》里有违礼作乱的事情,《春秋》里有对品行不端之人的讥讽,《易经》里有备办各种器物致用的卦象。而这些,都不是一个父亲能够直接向子女讲解的,所以君子不亲自教授自己的孩子。那人听罢,恍然大悟。

颜之推认为父子之间的关系要严肃,不能过于亲昵,如果不拘礼节就无法做到父慈子孝,如果过于亲昵就会让孩子对父亲无礼怠慢。骨肉之间的亲情,是不能简慢不拘礼节的。

自古以来,人们宠爱孩子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对自己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颜之推认为,在孩子们当中,那些贤良俊才自然是可以得到父母的宠爱,而那些愚顽鲁钝的,也应该被同情怜爱。如果偏心宠爱其中一个,虽然是因为爱他,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害了他。

郑武公的儿子共叔段因为他的母亲武姜过于溺爱而生出了非分之心,发动叛乱,被哥哥郑庄公击败,最后死在他国。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刘如意因为母亲戚夫人的宠爱,最终在刘邦死后被吕后杀害。这些事情都可以作为后世的镜鉴。

颜之推在北齐的时候,有一个南朝过来的士大夫,他对颜之推炫耀:我有个孩子,已经17岁了,通晓公文的书写,教他学习鲜卑语、弹奏琵琶,他一下就掌握了其中要领,他用这些才华和本事侍奉朝中的贵人们,那些人一定会宠爱、喜欢他的,这可是对他和对家族都很重要的事情啊!

颜之推闻言,沉默不语,他私下感叹道:这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实在太令人诧异了!如果通过这种邀宠献媚的手段去博得旁人的喜爱,那么他即使做到宰相,又能如何呢?

当时,北齐的统治者虽然也注重汉文化,但是鲜卑人的文化还是占据上风。那些鲜卑贵族的汉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也从来不把汉族的文士放在眼里,常常排斥打压凌辱汉族的士大夫。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族的士大夫们整日小心翼翼,于是,有一些人为了提高自己和家族的地位,就开始学习鲜卑语和礼乐习俗,平日里的一言一行都在模仿鲜卑人,以此来与鲜卑贵族们交好。对于这种行为,颜之推极为不齿,于是他将这件事写到了家训里面,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不要这样做。颜之推是一个十分有气节的人,但是他也不是一个莽夫,他身在乱世之中,有自己的方式来适应这样的环境。

声名之源——但求礼义仁德之道

颜之推的幼年生活在江陵城,那时候江陵是南朝政权的军事中心,也是第二大城市。他7岁的时候开始接受启蒙教育,9岁父亲去世以后,举家搬到了建邺城的颜家巷。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儒、玄、佛三家学说,还有书法、绘画等,他聪颖爱学,很快就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这时候的颜之推意气风发、满腔抱负,但是战乱却改变了这一切。

17岁的时候,颜之推又回到了江陵,第二年,就传来大将侯景叛乱的消息,整个梁朝乱成一团。后来建邺城失守,梁武帝被饿死,地方诸王纷纷起兵。侯景又先后废黜和杀掉了三个萧姓的皇帝,大军一路荡平梁朝,随即侯景逼迫皇帝禅位于他。颜之推就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走上了仕途。

19岁的时候,颜之推被任命为湘东王萧绎右常侍,后立下战功,被加封为西墨曹参军。三年后,转任萧方诸中抚军外兵参军。少年得志的颜之推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却不想又遭一难。

公元551年,侯景大军一路攻向江陵,围袭郢州。郢州不敌失守,颜之推被侯景的部将宋子仙所俘虏,差点儿被杀,幸亏有贵人王则相助,向侯景求情,颜之推才幸免于难,随即被押送至建康。王则与颜之推并不相识,只不过他对颜之推的博学多才早有耳闻,起了爱惜人才之意,这才出手相救。论起来,还是颜之推的才学和名声救了他自己。

之后,颜之推就过得顺利多了。侯景之乱被平定之后,萧绎继位,颜之推被任命为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元帝萧绎喜爱文学,十分重视典籍的整理和文化工作,于是召集了朝中才华出众的大臣来校勘宫中藏书,颜之推就是其中之一。颜之推非常快活地与同僚们一起扎进书海之中,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之中。不曾想,灾祸正在悄悄靠近。

在梁承圣三年(554年),颜之推24岁的时候,北朝西魏大军南下,京城失守。梁元帝一怒之下将所藏图书十四万册付之一炬,焚书之时,梁元帝还拔剑击柱,大叫:文武之道,到今天为止!他居然将这一切归咎于学术,而颜之推也沦为阶下囚。

幸运的是,颜之推再次遇到了贵人,西魏大将军李穆见颜之推学识渊博,十分欣赏,就将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兄长李远。大将军李远对于弟弟推荐的人很好奇,等他见到颜之推,经过一番交谈,对颜之推的学识和见解非常欣赏,于是任命颜之推为书翰,为自己处理文书和诏令。颜之推暂时在西魏安定了下来。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思念故国的颜之推得到了一个令他振奋的消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嫡长子夺取了西魏政权,建立了北周。于是颜之推想方设法回乡,却不想内乱频起,皇帝被废,颜之推只得留在北齐。

滞留北齐的颜之推的仕途一路顺畅,正在他准备施展满腔抱负的时候,北齐被北周所灭。再次站在北周的土地上,颜之推唏嘘不已。当年他离开之时,意气风发,怀着满腔的理想与抱负踏上了旅途。而如今,却已经是三为亡国之人。颜之推回忆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感慨自己不过就是个追名逐利之人。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名与实的关系就像是物体和影子的关系一样。那些德行才艺周全深厚的,他的名声也一定都很好;容貌漂亮气质娴雅的人,他的照影也一定很美。现在有些人,不提高自身的德行和才情以在这个世上博得一个好的名声,就好像是明明相貌丑陋却希望在镜子当中能够照出一个很美的影像一样。

在颜之推看来,上等的人根本不知道名声这回事,中等的人却知道要树立自己的好名声,而下等的人只会盗取虚名。那些不知道名声的人,真正体会到了大道所在,他的一举一动都符合道德的规范,受到了上天的庇护,所以他们并不去追求名声;而知道要树立名声的人,会努力修养自身,行为谨慎,害怕自己的美名无法传扬出去;至于那些盗取虚名的人,看上去忠厚老实,实际上内心狡猾奸诈,他们追求浮夸奢华的虚名,最终是不会得到真正的好名声的。

人的双脚所能踩到的范围只有几寸,不过走在一尺宽的山崖小道上,却常常容易失足落下山崖;走上独木桥的时候,也常常容易掉进河里,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的两边都没有余下的空间。颜之推认为,君子立身处世的情况,与这些情况相类似。那些真诚的人,众人不一定会相信,高风亮节的行为反而会招来众人的怀疑,这都是因为人的一言一行、声望名誉没有余地的原因。

颜之推经常被人诋毁,因此他常常自我反省。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在立身处世上能做到像走在宽广的大路和宽阔的浮桥上一样,给自己留有余地,那么这个人所说的话就会像子路所说的话一样,胜过诸侯会盟的誓言;这个人所做的事情也会像赵熹劝降舞阴城一样,胜过那些冲锋陷阵的大将军。

颜之推为官之时,看多了世间之人在博取清廉的好名声以后就开始聚敛财富,有了信誉之后就开始信口开河、不守信用的情形。对此颜之推十分不齿,在看他来,这些人的行为是在贬损自己之前辛辛苦苦所建立的名声,最终会使得自己的名声毁于一旦。

朝中有一位大臣,曾以孝敬父母著称,为父母服丧的前后期间,他表达出来的哀痛之情甚至超过了一般的礼制要求,这也为他博取了更多的名声,但实际上他在服丧期间并没有如此悲痛。他的僮仆没有遮掩这件事,还把这件事泄露出去了。结果大家认为他服丧期间,所有的衣食住行等其他的行为也全都是骗人的,从此再也不相信他。

在颜之推看来,因为一件事情造假而毁掉了之前上百件事情的真实,全都是因为这个人无休无止地贪图虚名所致。

东莱王韩晋明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曾经跟颜之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士族出身的人天生鲁钝笨拙,可是因为家世显赫,还读过二三百卷的书,就自诩甚高。他常常用酒肉珠宝来结交一些名士,而那些接受了他所赠财物的人,就开始吹嘘他的才华,致使朝廷信以为真,还聘请他去做官。

韩晋明十分喜爱文学,他对那个人的文章产生了怀疑,认为这些文章都不是那个人命题构思的。于是韩晋明摆了宴席,邀请众人来叙谈,想要当面试探那个人。宴会上全都是文人名士,他们按照声韵提笔写诗。那个人也很快就写好了,但是却跟之前进献的文章里的神韵大不相同。韩晋明并没有声张,只是感慨事情果然如他所料。

韩晋明还问那个人:玉珽机上安装的终葵之首,是什么形状的?那人回答道:珽头弯曲,大概像是葵叶的形状吧。玉珽就是大臣们上朝时候手中所执手板,是以终葵为椎的,那个人居然说是葵叶形状,实在是个不学无术、沽名钓誉之人。

有人问颜之推:人去世以后形神俱消,留下的名声就像是蝉蜕蛇蜕一样,像飞鸟走兽经过之后留下的踪迹一般,这与死掉的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圣人却用它来教化众人呢?

颜之推告诉他,圣人这样做是为了勉励。他说:勉励人们建立好的名声,就能得到实际效果。况且勉励人学习伯夷,就会在千万人当中形成清正的风气;勉励人学习季札,就会在千万人当中形成仁爱的风气;勉励人学习柳下惠,就会在千万人中形成坚贞的风气;勉励人学习史鱼,就会在千万人当中形成刚正的风气。因此,圣人希望这一类有好名声的人不断出现,美名可以一直流传在世上,带给我们的意义不是很大吗?四海悠悠,天地广阔,芸芸众生皆仰慕美名,这大概是因为人们性情的缘故,以至于人们都是喜欢善的东西。

颜之推还说:祖先的好名声,对于子孙后代而言,就像是冠冕和华堂。从古至今,得到祖先名声荫庇的人太多了。多多行善,树立名声,就好像建造房屋和种树,人在活着的时候可以获得它所带来的利益,去世之后还可以惠及后人。他也叹息道:这世上的俗人,不懂这个道理。如果他们去跟那些美名和灵魂一同升华,跟松柏一样茂盛长青的圣人相比,那实在是太过愚蠢!

风烈懔然,长兄如父颜之仪

颜之推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颜协去世了。父亲离世之后,家道衰落,颜之推的长兄颜之仪支撑起了这个家。

父亲颜协在世的时候,对三兄弟的教导十分严格,要求他们言语平和、神态安详、规矩端正、恭谨严肃,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兄弟三人每日都要给父母请安,而每次请安,颜协和妻子都要对颜之仪和颜之善的功课进行考校,并且对他们的功课做出评价和建议。

颜之仪和颜之善由于父亲颜协的教导,都是好学上进、兄友弟恭之人。颜之推作为三兄当中最小的一个,备受兄长们的呵护。兄长们对他关怀备至,很少责备他,家里最好的东西也都留给了这个最小的弟弟,使得颜之推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不用为生计发愁,可以安心读书,恣意玩乐。

没有父亲的日子里,兄弟几人的生活虽然贫苦了很多,不过他们依然过得很幸福。颜之仪弱冠之年就入仕为官,没有公务的时候,他带领弟弟颜之善和颜之推去书房,教导他们读书。

颜之仪自幼聪慧,3岁就可以背诵《孝经》。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工于词赋,得到了当时众多名士的赞扬。

初到北周之时,颜之仪被任命为麟趾殿学士,负责整理校勘经传文集。过了不久,皇帝立储,颜之仪被任命为太子侍读,负责陪太子读书,给太子解答读书学习时遇到的问题。除了学习上的事情,侍读还有劝谏之责,如果发现太子有不妥的行为举止,就要毫不畏惧地进行劝阻和制止,并督促其对错误之处加以改正。

一旦太子继承皇位,亦师亦友的侍读通常都会成为心腹大臣,得到重用,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这些都使得太子侍读这个官职十分重要。也因其重要性,每一个侍读都要经过层层筛选,被选中之人无不品学兼优、忠诚刚正。

受祖辈忠义之举的影响,颜之仪为人稳重谨慎、忠烈耿直,在担任太子宇文赟侍读的时候,就曾多次进谏直言太子的不当之处。对于太子的错误,其余人都假装没看到,只有颜之仪直言不讳,劝诫太子。周武帝知道之后,对颜之仪大加赞扬并予以封赏,同时严厉地处罚了那些遇事装聋作哑之人。

尽管颜之仪时常进谏会惹太子宇文赟不高兴,但是依然不影响太子对他的才华和做事态度的敬重。太子宇文赟继位之后,颜之仪就升任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官至从一品,后来还晋爵为公,由此可见宇文赟对颜之仪的重视。

升迁之后的颜之仪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性子,屡屡直谏,哪怕是不被采纳也从不停止,触怒了皇帝也不畏惧。好在二人久为君臣,皇帝十分了解他,也知道忠言逆耳,所以即使很多时候并不采纳颜之仪的建议,但是依然敬重他。

不过宇文赟继位以后,宠幸郑译、刘昉等人,这些人仗着皇帝的宠爱以权谋私,胡作非为。太师于义上书,希望可以整肃朝廷,重振朝纲。郑译等人见风声不对,于是恶人先告状,在皇帝面前参了于义一本。宇文赟果然听信了郑译等人的谗言,以为于义毁谤朝廷,要降罪于他。这时候,颜之仪挺身而出,说道:尧舜在交通要塞设置木牌收集谏言,是为诽谤之木,还在庭中设置敢谏之鼓。古代的贤君尚且不怕听到自己的过错,于义直言,又怎么可以因此获罪呢?颜之仪以尧舜作比,安抚了宇文赟,宇文赟心里敞亮了许多,于是没有再追究于义。

宇文赟临终前嘱托颜之仪和刘昉辅佐新君,宇文赟驾崩后,刘昉和郑译等人写了一份假遗诏,想要立与他们相互勾结的杨坚为丞相,来辅助新君宇文阐。但是遗诏必须要有颜之仪的署名才可以,于是他们逼迫颜之仪署名。

颜之仪一看便知遗诏是假的,于是他厉声呵斥刘昉等人:先帝驾崩,新皇年幼,理当是宗室里的人才辅政。如今皇亲之中,赵王的年纪最大,不管是从血缘上来看,还是从道德上来看,都是一个值得托付重任的好人选。你们备受皇恩,此刻应该想的是如何尽忠报国,怎么能够将皇家大权拱手让人!我就算是死,也不能欺骗先帝,与你们同流合污!刘昉等人知道颜之仪的脾气,知道从他这里无处下手,于是伪造了颜之仪的署名。

后来,还是被杨坚得逞。但是想要名正言顺地受禅为帝,就需要虎符和传国玉玺,这两样物品的所在地只有颜之仪知道,于是杨坚就找颜之仪索要虎符和传国玉玺。颜之仪一口回绝,说:虎符和传国玉玺乃是天子之物,自有它们的主人,做宰相的凭什么来要?杨坚大怒,想要杀了他,但一想到颜之仪在朝堂和民间的声望颇高,怕杀了他引起民愤,于是作罢,将他贬为西疆郡太守。

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杨坚再次将颜之仪召回京中,晋爵为新野郡公,之后又将颜之仪派往集州担任刺史。隋开皇十年(590年)正月,隋文帝再次见到颜之仪,他回想往事,不由感叹道:“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在危难之时敢于献出生命,生死面前也不改气节,这连古人也难以做到,可是颜之仪却做到了,他赢得了隋文帝的尊重。隋文帝便赐钱十万、米一百石给颜之仪。

相对长兄颜之仪,颜之推的命运曲折得多。战乱过后兄弟再次相见,虽已物是人非,但是他们的心却始终如一。后来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慈兄鞠养,苦辛备至。”童年的遭遇让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颜之推也将兄弟之间的相处之道写在了家训里,以教导后世子孙。

青出于蓝,驰骋庙堂颜师古

颜师古是颜之推的孙子,颜之推去世那一年,颜师古只有11岁。颜师古出生在隋朝建立初期,正是战争结束、国家统一的时期,社会也逐渐安定。同时,儒家学说得以复兴。

颜之推对颜师古一直悉心教导,不管是学业礼仪,还是言谈举止,都给了颜师古很大的帮助。在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与影响下,颜师古自幼博览群书,学识过人。隋文帝仁寿年间,刚刚弱冠的颜师古得到尚书右丞李纲的举荐,被任命为安养县县尉。安养县属于襄阳地界,经济较为发达,更是一个有着重要军事意义的地方。

上任前,尚书右仆射杨素担心颜师古年纪太轻,不能服众,于是问颜师古:安养这个地方非常重要,你有信心管理好吗?对于杨素的疑问,颜师古毫不犹豫地回答:杀鸡焉用牛刀!见他如此有信心,杨素觉得颜师古在说大话,于是又问他道:那么在你看来,县尉都有什么样的责任呢?

颜师古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作为县尉,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大小事务了然于胸,手下官吏的能力和职责范围也必须清楚明白,对于土地、交易、刑罚等方面都要用心处理,依据律法公正判断,同时在徭役税收方面,也需多加注意。杨素听他知之甚详,便没有再多说什么。颜师古到了安养县,果然将县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政绩十分突出。后来因事获罪被免职,后住在长安。十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调任新的职位,于是开始以教书为生。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李渊趁机逼迫隋恭帝禅位。李渊登基后不久,颜师古被任命为敦煌公府文学,父亲颜思鲁则被任命为仪同、秦王记事。

之后,颜师古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行为和国家大事。中书舍人每日经手的都是国家机密,还要转达签署朝廷往来的制诰文书,这一职位只有心腹大臣才能担任。颜师古的祖父颜之推就曾经做过中书舍人,而颜师古也继承了颜之推在公文写作和处理上的天赋,同时办事机敏,熟悉国家大事,当时诏书和文件一概出自颜师古之手。

唐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迫使李渊禅位。李世民继位以后,大力提拔了颜师古,任命其为中书侍郎,总领中书省,职掌诏命,同时还被封为琅琊县男,也就是最低一等的爵位。颜师古的弟弟颜勤礼也被提拔为轻车都尉,兼直秘书省。

唐贞观二年(628年),秘书监魏征举荐颜师古修《隋史》,唐太宗欣然同意。第二年,唐太宗又命颜师古考订“五经”,也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经过官方刊定之后,必定会成为全国儒生学习的范本,由此可见颜师古的文学素养之高,也说明颜师古的学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过了几年,颜师古完成了对“五经”的批注。于是唐太宗命朝中几位大儒一同参看,没想到颜师古考据严谨,更正了非常多的错误并补充了一些遗漏,却受到了群儒的指责。原来当时世上流传的“五经”中错误甚多,群儒们早就习惯了这些错误的解释和说法,而颜师古大量地纠正,使得他们一时难以适应。面对这种情况,颜师古不为所动,在金殿之上引经据典,舌战群儒,最后,众人纷纷表示叹服。颜师古金殿之上的表现令唐太宗十分赞叹,当场将他升职为通直郎、散骑常侍。

唐贞观六年(632年),朝廷颁布了颜师古所考订的“五经”,新“五经”成为天下儒生的标准范本。之后,颜师古被封为秘书少监,负责考校“奇书难字”。这时的颜师古,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魏征。

颜师古的祖父颜之推见多识广,在南北方的语言、文字方面有着很深的研究,并且还将其写进了《颜氏家训》中。颜师古自幼深受颜之推喜爱,时常被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之下,颜师古对于训诂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青出于蓝。颜师古就职秘书少监之后,可谓是如鱼得水,每次遇到奇文难字,都可以辨析出来,还能说出它的本源。

颜师古进入秘书监以后逐渐开始提拔那些名声不显赫的年轻后辈。此举原本无可厚非,但那时颜师古提拔的人都是出身显贵、家境富裕之人,没有清贫的寒门学士。当时朝中之人纷纷议论,认为颜师古收受贿赂。也因为这件事,唐太宗将他贬为郴州刺史。

唐太宗一向喜爱颜师古,这次迫于舆论将他贬官郴州,心中颇有不舍,于是命人将颜师古叫来。刚被贬了官的颜师古心情低落,精神不振地拜过唐太宗之后,垂手立于一旁等待唐太宗问话。唐太宗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说道:你的才学很少有人能比,但是朕没想到你会因为清廉方面的问题被人诟病。你今天得到这样的下场,是你咎由自取啊!不过……唐太宗话锋一转说道,朕爱你重你,实在不忍心将你贬官外放。这次朕既往不咎,希望你日后能够引以为戒。颜师古闻言,连声谢恩,于是继续留任秘书少监。

经此一事,颜师古收敛了很多,他闭门谢客,埋头书案,终于在两年的辛勤忙碌之后,与孔子的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共同修订完成了《隋史》。又过了一年,颜师古撰成《五礼》。两书先后完成,唐太宗大悦,晋封颜师古为子爵。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在奉诏编纂《五经正义》的同时,颜师古将典籍中的疑难杂字单独提取出来,并且将同一个字古今不同的字体以楷书写于纸上。这些字非常有用,被广泛流传,被称作“颜氏字样”。

而这一年,颜师古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汉书注》。《汉书注》是颜师古的力作,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他对前人的书籍进行整理,认真考校所有旧注,取长补短,匡正谬误。而颜师古所做的新注内容丰富,引据确凿,十分具有说服力。也正因为他治学严谨,《汉书注》一问世就得到了全天下学士们的赞扬与推崇。

完成了《汉书注》之后,颜师古又开始了《匡谬正俗》的创作,想要纠正典籍之中的谬误,整理清楚南北语言之间的差异。当年颜之推辗转于南北之间,对北方和南方语言之间巨大的差异深有体会。当时南北方因西晋末年开始的长期分立和因战乱导致的交流阻断,造成了巨大的语言差异,使得南北百姓之间交流困难。于是颜之推就将他毕生研究的心血写在了家训之中,以给后世子孙作为参考。在家训的影响之下,颜师古对于训诂之道以及字的形音义颇有研究。《匡谬正俗》的论述中肯,引据丰富,还指出原先一些错误的解释是由于读音不同而产生的,这些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只可惜颜师古尚未完成《匡谬正俗》便离开了人世。

颜师古和他的三个兄弟感情十分好。他去世后不久,弟弟颜相时也因为哀伤思念过度而离世,令人唏嘘不已。而颜师古的三个儿子一直秉承祖训,用功读书,后来都有所成就。

一门烈士三十人,不辱谥号“文忠”

颜真卿是颜师古的五世从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同样也是唐朝的一位名臣。

颜真卿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殷夫人知书达理,对颜真卿的教育也很用心。颜真卿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他通过了国子监的考试。第二年,他参加尚书省的科举考试,登甲科,进士及第。

颜氏家风严谨。颜真卿深受其影响,向来秉性正直、不畏强权,一生为官清正,致力于匡扶正义。在他担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曾巡查到五原。当时五原有一冤案久久没有结案,当地又连日大旱,百姓苦不堪言。可是就在颜真卿平反冤狱以后,忽然天降大雨,五原的百姓喜极而泣,称此为“御史雨”。

但是由于太过耿直,颜真卿得罪了当时的宰相杨国忠,被其调出京师。之后,颜真卿重新回到京师为官,依然刚正不阿,弹劾上谏一样不落。于是刚回到京师不久,他就再一次受到了杨国忠的排挤。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颜真卿被贬到平原郡担任太守。颜真卿上任之时,他的朋友岑参为他送行,并且十分担心他,“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正是对平原郡恶劣天气的描写。

上任以后的颜真卿“废苛政、黜奸小、除奸诡、进忠良”,百姓们对他赞不绝口。当时,安禄山野心勃勃,聪慧的颜真卿把时局看得十分清楚,早就猜到了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于是私下悄悄地做起了防范措施。他借防汛的名头,暗地里疏通护城河道,不断修筑、加高城墙,同时囤积粮草,招募壮丁。

为了防止安禄山起疑,他每天都装作一副不问政事的模样,整日与朋友一起四处游玩,吟风弄月,甚至还主持编写了研究音韵的书——《韵海镜源》,以此来打消安禄山对他的怀疑。安禄山派人来,颜真卿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还即兴写了一幅字,这样的做派彻底消除了安禄山的防备之心。在安禄山看来,颜真卿就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的酸腐书生,不足挂齿。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打着奉密诏讨伐奸臣杨国忠的旗号起兵谋反。叛军来势汹汹,各地没有任何防备,地方官员要么大开城门投降,要么弃城逃走。唐玄宗以为河北二十四郡已经全部投靠安禄山,十分失望地说:难道二十四郡里,竟然没有一个忠臣吗?

而此时的颜真卿,不等皇上诏令就准备讨伐叛军,他很快就将手下的三千兵马扩充到了上万,并且与担任常山郡太守的族兄颜杲卿约定好互为犄角,双方共同抗击,他们组成了河北义军同盟,讨伐叛军的队伍越来越大。于是安禄山在平原郡碰了钉子,这让他异常恼怒。

叛军攻陷了洛阳之后,安禄山派手下的段子光带着洛阳太守李憕的人头前去招降颜真卿。段子光将李憕的人头扔到颜真卿脚下:若是不投降,这就是你的下场!可是颜真卿不为所动,说道:休要诓我,我认识李憕,这根本不是他的人头。然后他冷冷一笑:来人!将这个反贼拖出去砍了!

颜真卿这一举动瞬间使得军心大定。之后,在颜氏两兄弟的感召之下,被安禄山占领的城镇军民奋起反抗,将安禄山的将领斩杀,纷纷夺回城池。于是河北二十四郡中支持朝廷的很快就达到了十七个。此时的颜真卿被推举为联军盟主,率军二十万人。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颜真卿指挥联军在堂邑大破安禄山叛军,歼灭叛军两万余人。联军阻断了洛阳叛军和安禄山大本营范阳之间的联系,使得叛军的粮草断绝,联军军威大振。安禄山只能停止进攻潼关,回师河北。颜真卿的这些作为,给郭子仪和哥舒翰等朝廷正规军争取了宝贵时间。而此时的唐玄宗也已经得到了颜真卿的奏报,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他感到十分欣慰,大唐总算还有忠臣义士!他感慨道:我真的不知道颜真卿这个人是什么样子,没想到他做事居然如此出色!

安禄山的嫡系将领刘客奴派人向颜真卿表示了归顺之意。面对这样的情形,颜真卿立即命人走水路,给刘客奴送去了十万军资,为了让刘客奴顺利归降,颜真卿甚至还将自己不到10岁的独子送去当作人质。

颜真卿的族兄颜杲卿也毫不逊色,他一举将安禄山的义子李钦凑斩杀,为大唐守住了太行山著名的险关要隘井陉关。这一举动惹恼了安禄山,他立刻命令史思明率军直扑常山。在常山一役之中,颜杲卿寡不敌众,被叛军俘获。安禄山命人将颜杲卿押送洛阳,亲自审问。没想到颜杲卿拒不投降,于是安禄山就当着他的面杀了他儿子。即使这样,颜杲卿依然大骂安禄山,安禄山大怒,命人用铁钩钩断了他的舌头,颜杲卿依然含混不清地骂着,直到气绝身亡。

几年之后,颜真卿满怀悲愤地记述了此事,写下了《祭侄文稿》,他将国仇家恨全部凝聚在文字里,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行文之时的苍凉悲愤之情。

在这场关乎整个大唐生死存亡的战争之中,颜氏家族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颜家上上下下先后三十多人死在战争之中。

唐德宗时期,淄青节度使李希烈蓄意谋反,颜真卿受皇帝之命前去李希烈的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反被李希烈扣压。生死关头,他却临危不惧,誓死捍卫自己的气节。无论李希烈威胁要挖坑将他活埋,还是要放火将他烧死,他都毫无惧色,直至被处死。

颜真卿英勇就义之事传出之后,三军皆怆然泪下。唐德宗废朝五日,追赠颜真卿为司徒,谥号“文忠”。

文人出身的颜真卿以仁养心,面对国家危难大事凛然不惧,正如他自己所说“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唐德宗对颜真卿予以了高度评价:“鲁郡公颜真卿,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属贼臣扰乱,委以存谕,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