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谋略全本
6550400000022

第22章 评议篇 (1)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先得学会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代价!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努力,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由此可见,成功不仅需要我们经历艰苦的磨炼,有时候甚至需要我们承认自己的失败或者放弃很多东西。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一

泛驾之马①可就驰驱,跃冶之金②终归型范③;只一优游不振④,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⑤云:“为人多病⑥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之论也。

迷津指点:

① 泛驾之马:泛,翻覆之意;驾,车子。比喻性情顽劣、不受控制的马。

② 跃冶之金:跃,踊跃;冶,冶炼。比喻自我炫耀,力求表现。

③ 型范:浇铸金属用的模子。

④ 优游不振:散漫而不自奋。优游,悠然自得,此处有散漫的意思。

⑤ 白沙:明代哲学家陈献章。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人,故世称“白沙先生”,著有《白沙子全集》。

⑥ 病:诟病,指责。

古文译读:

一匹性情凶悍不易控御的马,只要训练有素驾驭得法,仍然可以骑上它飞奔疾驰;在熔化时爆出熔炉的金属,最终还是被注入模型铸成器具。一个人如果只贪图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就会使精神陷入委靡不振的状态,如此就会一辈子都没有什么作为。所以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做人有过失并没什么可耻的,一生中完美没有一点过错才值得我担忧。”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 二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①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②字。

迷津指点:

① 矜:自夸、傲慢。

② 悔:悔改,悔过。

古文译读:

一个人即使立下了盖世无双的功劳,一旦居功自傲也会落得前功尽弃的下场;一个人即使犯下了滔天的罪孽,一旦他真心悔改也就赎回了从前的罪过。

■ 三

声妓①晚景②从良③,一世之烟花④无碍⑤;贞妇⑥白头失守⑦,半生之清苦⑧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⑨。真良言也。

迷津指点:

① 声妓:亦作“声伎”,旧时宫廷及贵族家中的歌姬舞女,此处泛指妓女。

② 晚景:晚年的光景,此指晚年。

③ 从良:意思是妓女脱离乐籍而嫁人。

④ 烟花:妓女或艺伎。唐·黄滔《闺怨》诗:“塞上无烟花,宁思妾颜色。”此指娼妓生涯。

⑤ 无碍:没有阻碍,没有妨碍。

⑥ 贞妇:从一而终的妇女。《礼记·丧服四制》:“礼以治之,义以正之,孝子、弟弟、贞妇,皆可得而察焉。”

⑦ 失守:谓丧失节操。

⑧ 清苦:清寒辛苦。

⑨ 后半截:后半生,即晚年。

古文译读:

烟花女子虽然曾坠入风尘,可是如果到了晚年能从良嫁人,那么一生的卖笑生涯对婚后的生活没什么妨碍;贞洁烈女操守了大半辈子,然而晚年却红杏出墙,那么她半生守寡的清寒辛苦都就化成了泡影。俗话说:“看人的功过得失关键是看他的晚节。”此话真是至理名言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不改,斯谓过矣。”

孔子是名扬天下的贤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但是,在一个孩子面前,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勇于承认,是为大家风范。

一次,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渊三位弟子到海州游览当地风土民情。忽然,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声响。于是孔子对子路说:“山的那边在打雷和下雨,为何还要赶着去?我们不如停下歇歇。”子路答道:“这不是雷雨声,而是海浪拍岸之声。”

孔子从未见过大海,便和弟子们一同来到海边的朐阳山下。看到眼前水天相连、海阔无际的自然美景,他们感到兴奋不已。

这时,孔子感到又热又渴,就让颜渊去舀海水来喝。颜渊刚拿起盛器,忽听得身后有人在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回头一看,是个渔家孩子,于是问他笑什么。那个孩子笑着回答道:“海水又咸又涩,不能喝。”说完,他把盛淡水的竹筒递给了孔子。

孔子喝完水,十分感激那个孩子,正想道谢,海风突然吹来了一阵急雨。四处张望,见并无遮风挡雨的亭子。子路大声嚷道:“糟糕,现在到哪里去躲雨呢?”只听那个渔家孩子对大家说:“你们都不用着急,请跟我来。附近有一个我平时藏鱼的山洞,可以用来躲雨。”

说完,那个孩子便领着他们一行人来到那个山洞。孔子站在洞口,看着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诗兴大发,吟出了两句诗:“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子路、子贡、颜渊都齐声赞扬孔子的诗作得好,而那个孩子却持反对态度,他对孔子说:“你没有数过,怎么知道是千层浪、万点坑呢?”听到孩子的反诘,孔子不由得心服口服,表示赞同。

事后,孔子回想起这几件事,歉疚而又自责地对弟子说:“我以前讲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看来这并不妥当,还是应该提倡‘学而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所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是只要勇于承认,自觉改正,依然可以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在人际关系中,也能获得更广阔的天地。反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百般争辩、遮掩,往往会失去许多亲信,从而陷入孤立无助之境。

晋灵公是晋襄公之子,继位后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晋灵公向老百姓征收大量赋税,致使民不聊生。更为荒诞的是,他性情非常残暴,经常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并以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为乐。晋灵公不但喜欢玩弹弓,还爱养一些硕大无比、凶猛异常的狗,对待不听话的侍者,灵公便放狗去咬。

一天,因为厨师送上来的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并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堂。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在了解情况后,他们感到非常气愤,更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便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

晋灵公看到士季站在宫殿前,知道他是为自己杀死厨师的事情而来,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并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荡》说:‘事情容易有好开端,但很难有个好结局。’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仅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事实上,晋灵公并非真正认识了自己的过错,依然残暴无道。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竟派刺客鉏麑去暗杀赵盾,鉏麑不愿杀害正直忠贞的赵盾,但又无法背弃国君的命令,于是选择以死明志。不久,这个作恶多端、触犯众怒的晋灵公便被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死了。

晋灵公的死恰好从反面证明,一个人有错不改,任其发展,最终将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这就如同生病一样:小病不断,反倒健康;从来无疾,病来如山倒。我们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身体比较敏感,能及时对外界入侵作出反应,于是虽然小病不断,却是大病无患。相反,对外界入侵无法作出及时反应的人,自是“无病”,但一旦反应,必是伤筋动骨的重创。同理,一个人如果一味犯错误,而不知改正,那么,有一天就连后悔的余地都没有了。

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为过失而辩解,那么过失便会更醒目。”对待过失的态度,其实就是衡量一个人思想水平的尺度。明智者定会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勇于自责,修身克己,从而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当然,承认错误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并不轻松。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出于面子或者为维护地位,知错不改,甚至还要找出无数个理由为自己辩解。然而,这样做只能欲盖弥彰,起到相反的作用。正所谓“知耻后勇真君子,过而能改有尊严”,敢于面对错误的人,不仅不会失去面子和尊严,反而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赞许。

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就是这样一位虚心纳谏、知错即改的明君。他不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唯一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开国皇帝的意思)两项头衔的帝王。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这样高度评价过这位皇帝: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中,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榜样的,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一次,刘秀外出打猎,由于难得摆脱繁忙的政务,一时兴起,不觉忘记了时间。等到刘秀和随行的侍卫回到洛阳城时,天色已晚,城门紧闭。身旁的侍卫高声叫门,要守门者为皇帝开门。没想到,为人耿直的守门官在城楼上答道:“朝廷有令,夜间无紧急情况,一律不开城门!”任侍卫官在门口磨破了嘴皮,甚至刘秀亲自下马解释,都无济于事,那个守门官硬是不肯开门。当时,早已疲惫不堪、饥渴难耐的刘秀非常恼怒,心想非得除掉这个不长眼的守门官不可。

次日,刘秀还没来得及传旨。那位守门官便送来奏章,义正词严地指责刘秀游猎废政、带头违令犯禁的错误。看到皇帝一脸严肃地盯着奏章,满朝文武都为那位守门官捏了一把汗。

谁知刘秀站起来,不怒反喜,不仅当场检讨了自己的过失,而且赞扬了勇于直谏的守门官,并赏赐他帛绢100匹、擢升为长沙太守。

看到皇帝闻过则喜、知错即改,朝中大臣无不深感敬服。

改过迁善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必须遵守和实行的原则。尤其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这种知错就改的精神,不但丝毫无损于“面子”和“尊严”,相反还会使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毛泽东当年在延安的时候,就是从“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的骂声中,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积极改正,从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所以说,犯错误并不算什么,关键是面对错误的心态是否正确和对待错误的处理办法是否有效。

吴佩孚虽然做了大半辈子祸国殃民的军阀,但他到了晚年却能秉持民族大义不受日寇的威胁,誓死捍卫国家主权。

1919年,全国爆发了反对《巴黎和约》的五四爱国运动,面对民族危亡,吴佩孚多次通电大总统徐世昌:“青岛得失,为吾国存亡关头。如果签字,直不啻作茧自缚,饮鸩自杀也。”并表示“卫国是军人天职,与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背城借一。如国家急难有用,愿率部作政府后盾,备效前驱”。当北洋政府对爱国学生进行大肆逮捕时,他认为大好河山任人宰割之时,这些学生不顾自己的性命,为国家、民族前仆后继,“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让大总统释放学生,否则众怒难犯。吴佩孚在五四运动中的行为深得国人的赞许,认为他是一个富有胆略的爱国军人。

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吴佩孚败走天津,并被山东督理、湖北督军等拒绝入境。在生命攸关之时,其部下建议逃入租界保命,吴佩孚却以“堂堂军官,托庇外人,有伤国体”为由,未曾向外国人求救。

晚年的吴佩孚下台后,生活非常清苦,每个月都要靠张学良的接济来维持生活。尽管如此,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治国、安邦、平天下”,认为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负有责任,尤其不能容忍外族的侵辱。因此当张学良丢失东北三省后,他非常生气,毫不留情地大骂张学良。

随着日本侵略中国步伐的加快,日本侵略者希望利用吴佩孚在社会上的威望拉拢他出山。为了说服吴佩孚,日本在北平、汉口分别设立大伯机关和竹机关,专门针对他进行策反活动。然而即使在这种“外有强敌施压,内有群奸游说”的艰难境遇下,吴佩孚始终不肯屈膝就范,他痛骂上门游说的大汉奸江朝宗“老而不死”,齐燮元“死无葬身之地”,还斥责汪精卫是“著名汉奸”、“无耻下贱”。当日本特务头子荒木表示愿意奉送“步枪十万支、机枪二千挺、大炮五百门,子弹若干,此外并助款百万”,他依然拒而不受,并提出了日寇不可能接受的“出山条件”:日军必须全部撤出中国,包括东北三省,确保自己的实力、实权和实地。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吴佩孚从未放弃民族气节,坚决不同日伪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