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帅下达命令,那可真是一门学问。统帅下达命令,一可以让下属去执行,二可以展示自己的权威。当然,让下属去执行,将正在做的事情办好才是最重要的。而有的人却会通过下达命令来显示自己的权威。这样的人,即便以前很有威信,也很快就会损失殆尽。当他再次下命令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服从了。周幽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褒姒是周幽王的妃子,她非常漂亮,真可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周幽王非常喜欢她。褒姒什么地方都好,就是不爱笑,整天老是板着脸。周幽王不想强迫褒姒对他眉开眼笑。他希望用自己的诚心来打动褒姒。周幽王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让褒姒开心起来。周幽王因此心不在焉,茶饭不思。这时,他让大臣颁布了一个告示:“凡是能够让褒姒一笑的,立即赏赐白银万两”。
大臣虢石父看到之后,就对周幽王说:“微臣有个办法让王妃一笑。”
周幽王高兴极了,一把抓住虢石父的手,激动地说:“倘若你真的能让她开怀一笑,寡人一定赐给你黄金万两。”
于是,虢石父就在周幽王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周幽王一边听,一边不断点头,面露喜色。
第二天,周幽王请褒姒和他一块儿出去玩。他们来到烽火台上,周幽王就让人点燃烽火,燃起狼烟,一时间远近连成一片,非常壮观。诸侯们看到狼烟,以为周幽王有难,就立马领兵前来救他。领兵到达的时候,却发现周幽王安然无恙地站在上面,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他们看着周幽王和褒姒,不知所措。看着诸侯们狼狈的样子,褒姒果然开口笑了。
率军赶来的统领问:“请问大王,你点燃烽火,是不是有敌人来犯?”
周幽王腰都笑疼了,对他们说:“没有,没有,寡人是和你们开玩笑的。”
诸侯们知道自己被耍,非常愤怒,但不敢直言,就领兵离开了。周幽王见这样能让褒姒开心,就又点了两次狼烟。到了第四次,申侯串通西戎作乱,周幽王命令士兵点燃烽火,却再也没有人来救他了。
作为统帅,一定要严格对待自己制定的政令,倘若出尔反尔,就可能落个可悲的下场。
【原典】怒①而无威②者犯③。
张氏注曰:文王不大声以色,四国畏之。故孔子曰:不怒而威于呋钺。
王氏点评:心若公正,其怒无私,事不轻为,其为难犯。为官之人,掌管法度、纲纪,不合喜休喜,不合怒休怒,喜怒不常,心无主宰;威权不立,人无惧怕之心,虽怒无威,终须违犯。
【注释】
①怒:发怒,愤怒。
②威:权威,威信。
③犯:受到冒犯,侵犯。
【译文】
只知道发怒,却不知道如何去树立自己的权威,一定会受到下属的侵犯。
【解读】
我国古代讲究尊卑秩序,上下有别。这固然是封建****的表象之一,但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主要方法。对于领导和下属来讲,权力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领导有权决定自己的行动,而下属大多数时候只能服从。
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在运用权力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谨慎。他不能用权力来压制下属,因为这样总会引起下属的反感。优秀的领导总是善于树立自己的权威,让下属心甘情愿服从自己。
人们喜欢什么样的领导呢?当然是那种关心下属生活,平易近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下属考虑的领导。作为领导,不能太随便,否则就会被下属欺瞒;也不能太专断,否则就会引起下属的反感。
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就是一个善于树立威信的人。他写了《孙子兵法》之后,将它献给了吴王阖闾,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用。吴王看了之后,非常赏识孙武,但有点怀疑这些兵法的实用性,于是,就问他:“能够用你的兵法指挥军队吗?”孙武说:“当然可以。”吴王又问:“可以让我的妃子们来试试吗?”孙武自信满满地说:“可以。”于是,吴王就从宫中抽出180名妃子,将他们都交给孙武,让他进行训练。
孙武将她们编成两队,并任用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做队长之后,他将一些基本的军事动作告诉她们,并告诉她们一定要遵守军令,否则就会被杀头。妃子们不将孙武的话当回事,只是觉得很好玩,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孙武以为是自己没有向她们解释清楚,就重新解释了一遍。解释完之后,他再次发令。但是,妃子们都不听他的命令,依然只顾着嬉笑。孙武生气了,脸色一沉,下令将队长拖下去斩首,因为队长统领无方。吴王听说后,连忙赶过来求情。但是孙武不买吴王的账,他说:“大王你既然将她们交给我,并让我训练,那么,我就必须按照军队的规定来处理。任何人都必须遵从军令,即便是大王你的爱妃也不能例外。”结果,吴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妃被处死。妃子们见孙武言出必行,都吓得脸色发白。等到孙武第三次发令的时候,再也没有一个人敢违抗军令了。吴王虽然不高兴,但他知道孙武确实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就封他为大将军,让他帮助自己训练军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恩威并施,既让下属感受到你的仁慈,也要让他们看到你严肃的、绝不敷衍的一面。这样,就能让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
【原典】好众①辱人者殃。
张氏注曰:己欲沽直名而置人于有过之地,取殃之道也!
王氏点评:言虽忠直伤人主,怨事不干己,多管有怪;不干自己勾当,他人闲事休管。逞著聪明,口能舌辩,伦人善恶,说人过失,揭人短处,对众羞辱;心生怪怨,人若怪怨,恐伤人之祸殃。
【注释】
①众:当着很多人的面。
【译文】
喜欢当众侮辱和责备别人的,一定会遭殃。
【解读】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当着很多人的面受到侮辱,就会觉得非常屈辱、没面子。有的人甚至会觉得这样的侮辱是不可忍受的,会杀死侮辱自己的那个人,或者自杀。因此,一个聪明的人应该随时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否则,就很可能给自己带来无法预料的灾祸。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意思是说,人的“脸”,也就是人的自尊,对于一个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并且,有的人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挑战,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专家们经过分析讨论之后,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理解。一句鼓励的话,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信心百倍,而一句轻微的呵斥则可能让他们垂头丧气,甚至一蹶不振。其实,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心灵都非常脆弱,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理解,都需要呵护。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照顾别人的自尊心,不能轻易斥责。
【原典】戮①辱②所任者危③。
张氏注曰:人之云亡,危亦随之。
王氏点评:人有大过,加以重刑;后若任用,必生危亡。有罪之人,责罚之后,若再委用,心生疑惧。如韩信有十件大功,汉王封为齐王,信怀忧惧,身不自安;心有异志,高祖生疑,不免未央之患;高祖先谋,危于信矣。
【注释】
①戮:杀害。
②辱:侮辱。
③危:危险。
【译文】
杀害和侮辱自己任用的人,这是非常危险的。
【解读】
在上面的章节中,黄石公就告诉过我们,“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任用了别人,就应该相信他,即便他做了什么事情不合自己的意,可以责备他,但是不能侮辱他,或者杀害他,否则自己也不会有好结果。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崛起,首领努尔哈赤亲自统帅十多万大兵攻打宁远。宁远的守军只有一万多人。从力量对比上来看,明军必败无疑。但是,努尔哈赤遇上了伟大的将军袁崇焕。每次打仗的时候,袁崇焕都身先士卒,英勇抵抗,一次次打败了努尔哈赤的进攻。两军对抗了很久,袁崇焕趁着敌军士气低落的时候发动进攻,将他们打得大败而逃,努尔哈赤也在战争中受伤。经此大败,努尔哈赤回去之后一病不起,不久之后就郁郁而终。
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皇太极继位。第二年,为了替父亲报仇,皇太极又领兵攻打宁远。袁崇焕早就知道他们的企图,因此,皇太极又兵败而回。袁崇焕让皇太极非常头疼,他知道只有除掉袁崇焕,自己的大业才会实现。
皇太极听说崇祯皇帝是一个猜疑心很重的人,就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朝的大臣和宦官,让他们在崇祯皇帝耳边造谣,说袁崇焕已经悄悄和满洲订下密约,因此,清军才可能深入内地。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勃然大怒,不分青红皂白就将袁崇焕抓了起来。之后,他又不听从正直的大臣们的劝告,将袁崇焕凌迟处死了。除去心腹大患之后,满洲的势力迅速做大,最灭掉了明朝。
一切做统帅或者首领的人,都应该从崇祯皇帝的身上吸取经验教训。千万不能随意侮辱和诛杀自己的下属,那样,还有谁愿意死心塌地地去为你做事呢?
【原典】慢①其所敬者凶。
张氏注曰:以长幼而言,则齿也;以朝廷而言,则爵也;以贤愚而言,则德也。三者皆可敬,而外敬则齿也、爵也,内敬则德也。
王氏点评:心生喜庆,常行敬重之礼;意若憎嫌,必有疏慢之情。常恭敬事上,怠慢之后,必有疑怪之心。聪明之人,见怠慢模样,疑怪动静,便可回避,免遭凶险之祸。
【注释】
①慢:怠慢,轻慢。
【译文】
怠慢和侮辱那些尊敬你的人,一定会招来祸害。
【解读】
每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身边都有一群发自内心尊敬他的人在支持他。无论发生了什么,他都不应该对那些跟随他的人发脾气,或者怠慢他们。因为这样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就是和自己的事业过不去。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意思是说,人应该有敬畏之心。我们要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而对于那些社会地位不如我们的人,我们不能轻视或者瞧不起他们,而应该平等和亲切地对待。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礼贤下士,才会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关系,从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在我国历史上,刘备的礼贤下士是出了名的。无论是翻开《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可以看到,跟随刘备的人都一直忠心耿耿地跟着他。为了回到他的身边,关羽还过五关斩六将。可见,刘备在他的支持者们心中的地位。
说到刘备的礼贤下士,最为有名的便是“三顾茅庐”的典故了。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能,就想去拜访他,请他出山帮助自己。他第一次去的时候,诸葛亮不在家,他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第二次,冒着寒风和漫天的大雪,他带着关羽和张飞一起去拜访诸葛亮,没料到诸葛亮又不在家。张飞是个急性子,就说,这个人的架子也未免太大了,说这件事情就交给他好了,要是诸葛亮不愿意来,他就用绳子把他绑来。刘备呵斥了张飞,并留下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第三次,他又去拜访。这次诸葛亮正好在家,但是在睡觉。刘备就站在房门外等候。诸葛亮睡醒之后,看到刘备那么真诚,非常高兴,就连忙请他进屋,共同讨论天下大势。他们的这次对话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
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夺取了四川,并在那里称帝。刘备称帝之后,对诸葛亮一直非常尊敬,言听计从。后来,刘备因为不听从诸葛亮的劝告讨伐东吴,被陆逊击退,病危白帝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诸葛亮招到跟前。他对诸葛亮说,现在自己很后悔当初没有听他的话。皇太子刘禅能够辅佐,你就辅佐他,要是他实在不成器,那你就自立为帝。诸葛亮听了刘备的话,感激涕零,表示自己一定尽心竭力辅佐刘禅,让他放心。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了光复汉室,先后发动了六次对魏国的战争,最后病死在军中。诸葛亮的一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死心塌地地为刘备卖命,这和刘备温文尔雅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我们。
【原典】貌合心离①者孤,亲②谗远忠者亡。
张氏注曰:谗者,善揣摩人主之意而中之;而忠者,推逆人主之过而谏之。谗者合意多悦,而忠者逆意者多怨;此子胥杀而吴亡:屈原放,而楚灭是也。
王氏点评:赏罚不分功罪,用人不择贤愚;相会其间,虽有恭敬模样,终无内敬之心。私意于人,必起离怨;身孤力寡,不相扶助,事难成就。
亲近奸邪,其国昏乱;远离忠良,不能成事。如楚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纳子妻无祥公主为后,不听上大夫伍奢苦谏,纵意狂为。亲近奸邪,疏远忠良,必有丧国、亡家之患。
【注释】
①貌合心离:表面上亲密无间,私底下却包藏祸心。
②亲:亲近。
【译文】
表面上对人谦和恭敬,私底下却包藏祸心的人,一定会成为孤家寡人;是非不分,亲近小人,疏远甚至残害那些忠于自己的人,很可能会招来灭亡的命运。
【解读】
古话说:“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而反过来讲,要是不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一定会失败。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众志成城,大家齐心协力,才可能将事情做到最好。“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三只老鼠一起去一个很深的油缸里偷油喝,但是,油缸太深了,它们够不到。于是,它们想了一个办法:一只老鼠咬着另一只老鼠的尾巴,让它下到缸底去喝油,大家轮流着来,就都能喝到。
第一只老鼠最先下去,它想:“油不多,我还是先喝个痛快再说。”夹在中间的老鼠想:“万一它全喝光了怎么办?我看我还是放开它,自己也下去喝个痛快。”第三只老鼠也担心它们将油全喝完了,就想把它们放了,自己跳到油缸里去大喝一顿。于是,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油缸里去了。结果,三只老鼠都淹死在油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