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黄石公语录:素书
6544300000013

第13章 求人之志章(2)

【原典】博学①切②问,所以广知。

张氏注曰:有圣贤之质,而不广之以学问,弗勉故也。 王氏点评:欲明性理,必须广览经书;通晓疑难,当以遵师礼问。若能讲明经书,通晓疑难,自然心明智广。

【注释】

①博学:广泛地学习。

②切:恳切地,真诚地。

【译文】

博览群书,勤奋学习,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就谦虚提问,这样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解读】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那些真正称得上大家的学者,他们的涉猎面往往非常广泛,见解非常独到。只有在博学的基础上,学问才能往更深层次发展。在这一章中,黄石公提出了一种高明的治学方法,那就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多学习、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是一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的真正途径。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人,只有自身具备过硬的素养,才能够在某一领域中取得突破或者成就。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去虚心请教;看到别人的短处,我们要正视自身的短处。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面对别人,尤其是自己的老师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不能老师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一定要自己用心去思考。

一个青年学者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非常困惑。二十四史卷帙浩繁,此外还有无数的野史。关于某一历史事件,大家的说法都不一样,这个时候,应该相信谁的说法呢?他就这个问题去请教著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梁启超先生听后,想了想对他说,谁的观点也不要相信,关于这个历史事件的书和资料,你能找到的,都看一看。读得多了,你自然也就知道这个历史事件的真相了。生活往往充满变数,未来总是难以预知,因此,我们总会有无穷无尽的困惑。这些时候,我们就应该独立思考。

孔子说:“盖有不知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顺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天纵英才,知识并不渊博,但是能够凭空创造,我并不是这样的天才啊。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选择好的记在心里,这是求知的第二境界啊。比如慧能大师,什么书都没有读过,也不识字,但在街市上听到《金刚经》就能立刻领悟,这是一种天赋的智慧,常人难以企及。作为普通人,我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就只能是求知的第二境界。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我们只听取某一方的意见,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要想弄清楚一件事情,就必须将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综合起来,辩证地看待。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别人了解的,我们可能不了解,我们了解的,别人可能不知道。从这个角度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人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那些道德高尚的人自然是我们的老师,而那些道德败坏的人有的时候也可能是我们的老师。因为,通过他们的丑恶,我们知道什么是高尚和伟大。

一个牧师在布道的时候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人脾气暴躁不堪,老是动不动就发火。而每次发完火之后,他又常常自责。一天,他就向主祈求:“主啊,让我变成一个温柔和气的人吧!”万能的主决定帮助他,就派了一个凶恶的人来做他的邻居。这个人满脸横肉,凶相毕露。因此,在恶人的面前,他再也不敢发脾气了,每次说话都小心翼翼,和和气气的。一次,他去教堂祷告,就对主说:“主啊,我请求你把我变成一个温柔和顺的人,你怎么派一个凶神恶煞来惩罚我?”主说:“你身边的人都对你非常温柔,在你发脾气的时候,他们都能够原谅你。因此,只有一个凶恶的人才能教会你如何温柔。”他听了之后恍然大悟。

因此,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不仅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也能够“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不仅能够向优秀的人学习,也能够向愚蠢的人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全面地认识世界。

【原典】高①行微言,所以修身。

张氏注曰:行欲高而不屈,言欲微而不彰。

王氏点评:行高以修其身,言微以守其道;若知诸事休夸说,行将出来,人自知道。若是先说却不能行,此谓言行不相顾也。聪明之人,若有涵养,简富不肯多言。言行清高,便是修身之道。

【注释】

①高:高尚。

【译文】

品行高尚,虽然社会地位很高,但是依然谦虚谨慎,这样才能够修身养性。

【解读】

孔子说,君子的特征之一就是“敏于行而讷于言”。现在,孔子的这种思想受到了质疑。不少人都认为,在现在这个时代,不仅要能够做,而且要能够说,能够为自己解释和辩护。但是,仔细想想,这句话不无道理。我国古话说,言多必失。又有人说,行胜于言。这是因为,很多人都只会说空话、假话,而不去做实事,对于社会和自身都没有什么好处。“讷言”其实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它体现了一个人内心的修养。

据说,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先生就是一位“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他擅长写作,妙笔生花,优美的词句像小河一样,在书本的大地上涓涓流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不喜欢、也不擅长说话。一次,有一个客人前去拜访。川端康成亲切地接见了他,给他添茶倒水,非常殷勤。但是,川端康成不怎么说话。客人说得兴高采烈,他却只是静静听着,客人对他更是敬佩了。

川端康成并非唯一的例子。在生活中,那些真正睿智而有涵养的人,往往崇尚行动多于言说。在很多时候,事实要比舌头更能让人信服。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说,那些睿智的人就一定不爱说话。与人谈话,很多时候都看对象,以及谈论的话题。但是,不管怎么说,一个人在跟别人对话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谦和的态度,至少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知道对方想要表达的观点,从中学习对自己有好处的见解或者知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

鲁迅先生文学才能过人,而他的谦虚与和气更是让人敬佩。他总是非常耐心地接待那些前来拜访他的青年,总是花大量的时间来替他们修改文章,并帮助发表和出版。据统计,在并不算长的一生中,他给1500多个未曾谋面的青年回过信,并向他们赠送相关的书籍。正是这种高尚的品德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赞誉和尊敬。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上海5000多个民众自发为他送行。在他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巨大的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

“高行微言”最能够体现一个人自身的修养,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随时提醒自己,将自己的志向定为某种高远的境界;同时,在说话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做到委婉、低调、不张扬。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仁矣。”意思是说,有的人,经常花言巧语,即便是自己很不高兴,也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来。这样的人,心中还存着仁心的实在是太少了。

通过《论语》,我们知道,孔子是非常不喜欢“巧言”的。在他看来,一个人的主张,只要辞能达意就可以了。那么,怎样才算得上“达”呢?所谓“达”,就是说表述,所有的言辞都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在说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说清楚就行了,不要再说多余的废话。这样既浪费了别人的时间,对自己也没有好处。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实在少之又少。一个人的言辞到了“达”这种程度,境界已经非常高了。这种境界不仅是语言文字上的境界,更是思想和道德情操上的境界。古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达到这一境界,非下一番苦功不可。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呢?用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观点来说,就是知行合一。第一是要多读书,拥有广阔的视野,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倾听,学习人家的语言技巧,这就是知。第二就是要将自己的学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样就能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这就是行。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光有渊博的学识还不够,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倘若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知识再多也毫无用处。但是,倘若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社会阅历再多,自身的修养也难以提高。因此,两方面必须结合起来。

不仅是孔子,著名的老子也在他的经典著作《道德经》中谈到了才能和言语的关系。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这句话中,“信”是真实的意思。真话往往是刺耳的,而那些听上去很舒服的话往往是虚假的。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人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朴实,要言之有物,不能故弄玄虚,否则就会损坏自己的利益和德行。

【原典】恭①俭谦约②,所以自守;深计③远虑,所以不穷。

张氏注曰:管仲之计,可谓能九合诸侯矣,而穷于王道;商鞅之计,可谓能强国矣,而穷于仁义;弘羊之计,可谓能聚财矣,而穷于养民;凡有穷者,俱非计也。

王氏点评:恭敬先行礼义,俭用自然常足;谨身不遭祸患,必无虚谬。恭、俭、谨、约四件若能谨守、依行,可以保守终身无患。

所以,智谋深广,立事成功;德高远虑,必无祸患。人若深谋远虑,所以事理皆合于道;随机应变,无有穷尽。

【注释】

①恭:恭敬。

②约:约束,克制。

③计:计策,谋略。

【译文】

恭敬,谨慎,节俭,谦虚,懂得克制自己,这样才能自守,避免受到侮辱;眼光长远,深谋远虑,这样才不至于陷入危险的境地。

【解读】

宋朝著名的儒学大师汪信民曾经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意思是说,节制、简单、朴素的生活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心性,最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从而培养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让人们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顺利前行。相反,一个人倘若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迷恋于吃喝玩乐,就会玩物丧志,甚至迷失方向。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听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类的话。在《素书》中,黄石公说,只有勤俭持家、谦和待人才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而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充盈的时代,很多人崇尚奢华,看待别人的时候,往往非常势利。比如说,在买东西的时候,有的人只买贵的,不选对的。这种消费心理很值得反思。

清代文人朱用纯写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叫作《尚勤俭》,对黄石公所说的恭谦俭约、深谋远虑作了非常好的阐释。现摘录于下: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则苟取。愚老为寡廉鲜耻之事,黑诸入行险微之途。生平行业,于此而丧;祖宗家声,于此而坠:呜呼!生理绝矣!又况一家之中,有妻有子,不能以勤俭表率,而使相趋于贪惰,则既自绝其生理,而又绝妻子之生理矣!勤之为道,第一要深思远计。事宜早为、物宜早为者,必须预先经理。若待临时,匆忙失措。鲜不耗费。第二要晏眠早起。侵晨而起,夜分而卧,则一日而复得半日之功。若早眠晏起,则一日仅得半日之功。无论天道必酬勤而罚惰,即人事赢诎,亦已悬殊。第三要耐烦吃苦。不耐烦吃苦,一处不同密,一处便有损失耗坏。故事须亲自为者,必亲自为之;须一日为者,必一日为之。人皆以身习劳苦为戕其生,而不知是乃所以求生也。

俭之为道,第一要平心忍气。第二要量力举事。如土木之功,婚嫁之事,宾客酒席之费,切不可好高求胜。一时兴会,所费不支。后来补苴,或行称贷,偿则无力,逋则丧德,何可乃尔。第三要节衣缩食。绮罗之美,不过供人之叹羡而已。若暖其躯体,布素与绮罗何异?肥甘之美,不过口舌间片刻之适而已。若自喉而下,藜藿与肥甘何异?人皆以薄于自奉为不爱其生,而不知是乃所以养生也。此在故家子弟无宜加意,盖不勤不俭,约有二病:一则纨绔成习,素所不谙:一则自负高雅,无心琐屑。乃至游闲放荡,博弈酣饮,以有用之精神而肆行无忌,以己竭之金钱而益喜浪掷。此又不待苟取之为害,而已自绝其生理矣。

孔子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可知孝悌之道、礼义之事,唯治生者能之,又奈何不唯勤俭之为尚也?

在这篇文章中,朱用纯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浪费笔墨来论述勤俭可以发家致富,而是从反面告诉后人,一个人不勤俭持家将会导致的种种恶果。一个人如果不勤劳,收入肯定不多;不节俭,一定会铺张浪费。收入少,而支出多,不久之后一定会陷入贫困的状态。当家里面揭不开锅的时候,人们就会动歪念头,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他人财物。不管是去偷窃,还是巧取豪夺,都会让自己名誉扫地。俗话说,上行下效。在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倘若家长不勤俭,没有给后代做好表率,后代一定会养成懒惰、贪婪等习性。这样的家庭,肯定会不断走向衰落。

李鸿章是晚清时代最为著名的大臣,我国历史上的很多个第一都和他有关:第一条铁路,第一份电报,第一个新式学校,第一支近代军队……他是慈禧太后最为倚重的大臣,可谓权势熏天。但在现实生活中,李鸿章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儒家学者。他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贪恋女色,他吃的东西也非常简单,往往是几个素菜下饭,不像很多官员一样大鱼大肉。甲午战败之后,所有的人都骂他是汉奸。他并不辩解,依然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和做官。因此,著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专门为他写作了《李鸿章传》。在这本书中,梁启超深情地歌颂了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并说,人们都误解了他,错怪了他。终有一天,历史会还李鸿章一个清白。可以说,正是谦虚、节俭,以及淡然的心性让李鸿章赢得了梁启超的好感,从而才会有《李鸿章传》这样的经典名著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