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要懂交际学
6542700000026

第26章 激励技巧,保持人际活力(3)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在创业初期的一次技术改造上,公司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天晚上,公司总裁为此冥思苦想了很长时间,尚未找到解决办法。时间已经到了深夜,突然一名技术人员闯进办公室告诉总裁:“我想到了!”

当技术人员一步步阐述完他的解决办法后,总裁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那个办法非常有道理。于是,总裁决定嘉奖这个技术员。然而,他在抽屉中翻找了好一阵,也没有合适的奖品。

最后,总裁实在找不到其他的东西了,他拿出抽屉中唯一的一只香蕉,递给这名技术人员,并对技术员说:“这是我此刻所能找到的唯一奖品了。”技术员听后十分感动,因为他的成果及时地得到了肯定。

从此,该公司就有了一种独特的奖品。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承认。而作为同事、朋友、合作伙伴,承认对方、支持对方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当一个人得到自己的同事、朋友、合作伙伴的欣赏时,及时的赞赏、表扬和鼓励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奖品,不仅可以让他更加愿意付出,还能够让彼此的关系更融洽。

真正有效的激励绝不是绞尽脑汁地说尽甜言蜜语,更不是想方设法地许下无数利益的承诺,而是平时的关心。当朋友支持你时,一声“谢谢”就能让对方得到助人后的心理满足感;当同事帮助你时,一句“麻烦你”就能让对方深刻体会助人之乐;当合作伙伴为共同梦想的舞台添加了色彩的时候,及时的赞赏会让他对你的信任倍增,也会让彼此的合作变得更加融洽。

然而,绝大部分人总是在对方几乎忘记自己的成绩时,才给他们肯定和奖励,从而错过了激励的最佳时机。作为同事、朋友,如果你不能在第一时间对同事、朋友的成绩表示赞赏和肯定,无论他们内心的失落感是淡淡的还是深沉的,都会让他们对你的青睐大打折扣。

在反馈时,还要正确运用鼓励和批评。鼓励很重要,但不能夸大其辞;对错误和问题的批评要及时、慎重,不能讥笑和嘲讽。要使鼓励和批评收到实效,关键是理解和尊重,要凭敏锐的感觉体察对方的心理,利用智慧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

总之,在平常工作生活当中,你要不断地给和你打交道的人足够的关注,提供必要的支持,在他们获得成绩和成功时,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也不要收起自己的羡慕之心,如果你能够及时地表达这些感受,对方就会得到更多的激励,从而使你以后的工作更可能获得成功,你也会是他们要感谢的对象之一。

逆向思维解决人际矛盾

一般来说,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寻求解决办法。然而,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

其实,这种反向推导的方法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称为逆向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进行的思考。由于这种方式“反其道而行”,不仅彰显了思考者的智慧与魄力,而且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有利于全面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事实上,这种思维方式在人际问题的处理上多有神来之笔,对我们消除人际关系上的困惑与矛盾有非常好的效果。逆向思维其实是激励法则中的一种常用技巧,比如当一个人要得到另一个人的理解时,我们常常提倡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就是逆向思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换位思考是表达理解的方法,也是赢得敬重的绝佳技巧。因为换位思考付出的是理解,对方得到了尊重,自然就会对你多一份信任,多一份感情。

换位思考在人际沟通上非常重要,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及想法,我们无法正确地思考与回应。但是许多人就缺乏这种换位思考的技巧。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一个女职员有个三岁的男孩。一天,她的孩子生病了,她很着急,因为平常工作很忙,有时星期天还要加班,很少能照顾到孩子,她就去找主管,希望可以请假几天,回家照看孩子。

可是,那段时间正赶上公司事务繁忙,主管不同意,他对女职员说:“你孩子病的真不是时候。”本来一直耐心与主管解释的年轻母亲听完这句话后勃然大怒,立刻提出辞职。

换位思考时要有为他人着想的真诚,这样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就像上面的女职员,很显然,她最终辞职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孩子,更主要的是因为那名主管根本不懂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在任何人际关系里,受欢迎的必定是善解人意的人,只有懂得理解人、关心人,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使问题很好地得到解决。

当然,无论如何,人际关系中总是会有矛盾的。当你的人际关系中出现了冲突的时候,又该如何化解呢?很多人习惯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去解决,然而,这样往往会让冲突变得严重起来,最终激化矛盾,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也会伤了彼此的和气,破坏了良好的人际氛围。实际上,有的时候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去解决矛盾往往能够收到奇效。

沙克是一名犹太老人,退休之后买下了一栋简陋的房子。由于地处学校附近,环境也算安静。刚住下的前几个星期,老人感觉还不错。然而不久,有三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闹着玩。老人每天都在闹腾的噪音中郁闷不已,终于,有一天老人再也受不了了,于是找那些年轻人谈判。

“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喜欢看你们玩得高兴的样子,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将每天给你们每人1块钱。”

三个年轻人听了很高兴,就更加卖力地踢着垃圾桶。不料3天后,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明天起,只能给你们每人5毛钱了。”

年轻人显得不大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每天继续去踢垃圾桶。一周后,老人又对他们说:“孩子们,我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地说:“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的时间在这里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在上述故事中,如果沙克老人一上来就先给孩子上品德教育课或者大骂一顿,只会撩拨起无知少年的顽皮心,说不定还会针对老人做出更糟糕的事情来。而沙克老人采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可谓深通人的心理。

其实,在其他的人际冲突中,也需要有逆向思维的方式,这对于解决问题、消除冲突、避免争端是有利的。

逆向思维是激励技巧的一个基本思维方法。有的时候通过反向推导,你就会发现对方需要什么,而通过换位思考,你就会知道别人讨厌什么。当你知道了对方需要什么和讨厌什么之后,你就能够找到满足他的需求和避免影响彼此关系的东西。因此,激励就是要给予对方所需要的,不让对方讨厌,这也是解决人际矛盾的要求。

测试:你会如何处理交际难题?

你的朋友穿着一件新衣服来问你的意见,可是你怎么看都觉得有种怪怪的感觉,这时你该怎么回答他呢?

A.为了照顾他的心情,还是先赞美他。

B.只是微笑,不说什么。

C.直截了当地说出想法。

D.拐弯抹角地说出自己的意思。

测试分析

A.以他人为重。可以肯定的是,你经常以对方的心情作为你考虑事情轻重缓急的首要标准。你很忌讳和他人当面起冲突,如果那样做,不仅会使对方很难看,还会伤了双方的和气,从而影响你们的关系。你能够给大部分的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但是你的顾虑太多,很难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使得你在大多时候,只能和他人维持一种表面的交往。

B.默默不语。你虽然不太赞同,但是也不想伤了彼此的和气,又不想说出违心之论,于是索性笑而不答。这样的你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让人感到害怕,甚至引起对方的胡思乱想。因此,你想要和他人顺利地交往还是比较难的。建议你婉转一点,这会给人留下诚恳的印象,从而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进展。

C.直截了当。这样的你非常容易得罪人。坦率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完全不顾及他人的心情,就显得你太过于草率。你不会太在意他人的直言,但是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很多润滑剂来缓和冲突,学着婉转并不是虚伪、奉承,而是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

D.技巧婉转。你是一个很适合公关的人。你总是能够很冷静地、理智地、客观地去看待和分析眼前的问题,你说的话总能够让对方觉得很中肯,而不会给人一种虚情假意的感觉,总之你拥有非常不错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