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要懂交际学
6542700000010

第10章 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3)

当然,乐于助人须出于自然,而且应是事属必要,倘若过分卖力讨好,曲意逢迎,效果就适得其反。自然而然的帮助能使人喜欢并且得到尊重,否则只会惹人怀疑,遭人诟病,以至于遭到对方的轻视。

有的人本着得到回报的目的去帮助他人,这是不对的。如果你帮助他人是希望得到回报,那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你也会陷入复杂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最终变得人人讨厌。

小王是少有的热心人,他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同事朋友之间,只要是能够插上手的,小王总会乐呵呵地帮一把,用他自己的话说:“闲着也是闲着。”

小王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小张,小张还没有对象,于是小王殷勤地帮他介绍了一个。人们看小王为自己朋友的事情忙里忙外,比小张本人还急,都觉得小王这人不错。但是后来,细心的人们渐渐发现,有时小张躲着小王,二人的关系并不好。对此,小王也有所觉察,心中很纳闷。

有人询问小张为什么躲着小王,小张很尴尬地说起一件事情:结婚那天,小王当着新娘子的面,一遍又一遍地讲自己帮助小张忙乎结婚的事情。当时,小王甚至还对小张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千万不要忘了别人的好处。”听小王说完,小张心中顿时对他有了一种陌生的感觉。

讲完自己与小王之间的故事,小张最后有些不甘地说:“似乎没有他,我就要打一辈子光棍。”就这样,小王的帮助行为对于小张而言已经如鲠在喉,一来二去,小张便不由自主地与小王疏远了。

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应有得到回报的想法。如果你想结交朋友,那么应该以平等为基础,互相帮助不应有任何先决条件,这是人际交往的原则。热心助人无可厚非,但不要总把帮助人当成对别人的恩惠,一定要别人记住自己的好处。如果你总是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的“功劳”讲给对方听,只会淡漠彼此之间的感情。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对于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总是会记住的。如果你一定要把自己对别人的“好处”说出来,那么你的帮助在别人的眼中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真正乐于助人的人,从来不会指望他人的回报,他们认为帮助别人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这样的人,人们总是非常欢迎的。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深入交际圈,就一定要学会帮助别人,这样,如果你遇到困难时同样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如果朋友没在你身边或者没有给予你帮助,不要埋怨他不讲义气,更不要发泄自己的不满。否则你的遭遇不仅不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反而会招致反感,令人们远离你。

人人都喜欢能共祸福之人

古语有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就是说,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好坏,需要长期的观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特殊表现却突破了这一定律,有时不需要去长期观察一个人,仅从他的某些生活片段就可以获知其心。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人们更倾向于这种“断章取义”式的察人之术,尤其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际交往更多的是注重品格中某些行为细节的表现,比如大方、热情、乐于助人、容易相处等,而对于可以与朋友祸福与共的人,大多数人都会乐于与之交往。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祸福与共、荣辱相依的朋友。以利相合的酒肉朋友,也许可以暂时在一起,但是当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舍你而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交的朋友既可以在自己富贵之时同席举杯,也可以在患难之中相偎相依,拉自己一把。

然而,在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人:有福可以同享,有难时却不能同当。当昔日的朋友失意、落难时,不是近之、帮之,而是躲之、远之,这样的人必定不会为人所喜欢。如果你想受到别人的欢迎,就要敢于与人共患难。

古代有一个名叫荀巨伯的人,某日收到一封信,原来是自己的朋友得了重病,于是荀巨伯不远千里去探望自己的朋友。到朋友的住地之后才发现强盗正在侵占该村庄。他来到朋友家里,朋友很感动并让他快点离开这里,但是荀巨伯却说:“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在危难中,我怎么可以弃你而去?”说完后,便帮着朋友干活,无论朋友说什么,他也不离开。

强盗们在整个村庄就搜出了这两个人,强盗的首领很诧异,于是问他们:“你们竟敢不把我们放在眼中,你们难道不怕我们吗?”荀巨伯平静地说:“你们误会了,我并不是这个村庄的人,我只不过是来看望我的朋友,我的朋友现在病重,你们如果想杀就杀我吧,请放过我的朋友。”

强盗们听到荀巨伯的话很震惊,顿时对荀巨伯肃然起敬,最后强盗全部撤离,放过了整个村庄。

人总有失意、危难时,若你能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那么谁又会放弃对你的信赖呢?基本上每一个人都会选择能共患难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的,那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友谊。”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交朋友干什么?为的是到紧要关头能有储备的代办处。”人在失意之时,即便朋友无法帮忙,但是能够与你在一起,你的内心就会涌现出愉快的感觉。

事实上,没有几个人会相信建立在酒肉基础上的哥们儿义气,尽管很多人不会舍弃这样的朋友,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总是希望有患难相济的朋友。当人们遇到危难、陷入困境时,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安慰,而与之共患难则是最大的安慰。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如果身在患难之中,有人挺身而出,伸出的友谊之手就如同救命的稻草,怎么不令人欣喜?试问,谁不从内心为不弃患难之交的人唱赞歌呢?

人们选择的真正的朋友必定是那种能祸福与共、荣辱相依的人,而可同甘苦、共患难的人也必定为人所欢迎。有人说:世上最单纯的友谊是同学之情,因为没有功利;世上最铁的友谊是战友之情,因为生死与共。如果你能与人共患难,那么你不仅可以迅速得到对方的好感,还能获得对方长久的友谊。

谦恭让你的交际更成功

与人交际之初,外表很重要,但接下来的言谈举止同样重要,如果你表现得体,很可能就会使对方产生与你合作的欲望,反之,你则很可能失去与对方合作的机会。你要记住,任何人都需要被尊重,而你的谦恭有礼正是尊重对方的最好方式,对方得到尊重后,他才会尊重你。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个擅长演讲的人,当时有不少人向他求教演讲的艺术。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向他求教,滔滔不绝地对苏格拉底讲了许多话,目的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结果苏格拉底向他收取双倍的学费。年轻人很纳闷,问道:“为什么要收我双倍的学费呢?”苏格拉底对他说:“别人我只教一门课程,而你,我要教你两门功课:一门是教你学会闭上嘴,另外一门才是教你怎么去演讲。”

诗人鲁藜曾经写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老把自己当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所以不要把自己当珍珠一样炫耀,因为珍珠虽然光彩夺目,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作珍珠的本钱,即使你是一颗珍珠,也不一定经得起风雨侵蚀,而且还有被埋没时的痛苦。当你把自己当成珍珠的时候,你就很可能会骄傲地看与你交往的人,当对方感受到你的骄傲时,往往会不屑与你继续交往。所以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那些总是抬着头走路的人,很容易被路上的石头绊倒。如果你想在交际中取得成功,那就放下自己的身段,做一个谦虚的人。

有一个人很喜欢画画,所以他四处寻找可以教他的老师。可是,已经过去一年了,他还没有寻找到合适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