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久久地盯住某人看:他在等待更多信息,他对对方的印象尚不完整。
(4)友好、坦率地看着对方,或有时对对方眨眨眼:表示对对方的认可,认为对方很有能力、讨他喜欢,此时,甚至错误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谅。
(5)偶尔往上扫一眼,与对方的目光相遇后又往下看,多次这样做:表明他心中还拿不准,有些犹豫,不敢肯定。
(6)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往后靠,双手放到脑后,双肘向外撑开:说明他此时很轻松,但也可以从中看出自负的意思。
(7)食指伸出指向对方:表现了赤裸裸的优越感和好斗心,会对对方造成很大压力。
(8)双手放在身后互握:表现一种优越感。
(9)从侧面拍拍他人的肩膀:表示承认和赏识。
(10)从正面或上面拍他人的肩膀:有小看对方或显示自己的意思。
(11)飞快地眨眼:说明对对方没什么信心,或是现在正在用心思考。也可能是很害怕。
(12)手指不停地敲打:表示已经开始不耐烦、反感,想结束对话。
绕开对方的心理禁区
每个人都有所长,相应地也就有所短,而为了保住颜面,不会有人喜欢把自己的隐私和痛处公之于众,所以,不要当众揭穿对方的隐私、痛处或缺点,更不要在这些心理禁区上大做文章。
瑞嘉和倪珊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两人情似姐妹,从开始上学时两人就是同班同学。
瑞嘉活泼可爱,酷爱音乐和舞蹈,并且热衷于各种健身活动。相比之下,倪珊就比较内向、安静,她习惯每天坐在教室内看书、练字,从不主动参加任何室外活动。因为缺少运动量,所以倪珊的身材相对较为臃肿,因此,“身材”成为倪珊最忌讳别人谈论自己的话题。
大学刚毕业,两人打算进入同一家外企工作,正巧某家公司的市场客服部正招聘两个岗位,于是,两人同去面试,但公司只录取了瑞嘉,而倪珊却落选了。
瑞嘉本想两人都能进入同一家公司,以便相互之间有个照应,于是,瑞嘉就去恳求主管,顺便问及倪珊落选的原因,主管说:“其实倪珊条件不错,综合来讲也比较适合这份工作,但是,因为你们进入的是市场客服部,所以对气质和身材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严格,所以倪珊因为外形等因素就与这份工作无缘了。”得知原因的瑞嘉很气愤,认为公司不应以相貌、身材取人,所以也辞去了这份工作。
当倪珊得知落选原因时,也很生气,于是,便让瑞嘉帮助自己制订健身计划。
为了使倪珊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个完美的好身材,瑞嘉就为她制订了严格的健身计划,并担当倪珊的健身教练,以便督促她好好练习。
由于倪珊常年不参加运动,所以,执行瑞嘉的训练计划就有一定的难度。当倪珊看着瑞嘉为自己忙前忙后时,她也不好意思直接谢绝瑞嘉的好意,于是,每到训练时,她就找各种借口开溜。渐渐地,瑞嘉也看出了倪珊的意思。
一天,两人去打网球,倪珊有意推脱,瑞嘉这回“发威”了,慷慨陈词道:“倪珊,难怪人家说你像‘熊猫’,你知道自己现在成什么样了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现在怀孕了呢!看你这一身赘肉,哪家体面的公司想要你呀!你难道不知道外在形象是第一招牌吗?要是再不控制的话……”
听着瑞嘉的话,倪珊的嘴已经成了“O”型,脸色也渐渐地发白,但是,瑞嘉并没有注意点到倪珊的变化,还在那继续说,最终,忍无可忍的倪珊没说一句话,转头就愤然地离开了网球场,只留下瑞嘉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场地上。
此时,瑞嘉还满脸疑惑地望着越走越远的倪珊,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
这种谈话本就属于“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形式,明明知道对方最忌讳说身材不好,你却偏偏要去捅那个“马蜂窝”,即使是好心的劝告也会招来对方的不满,所以讲话真的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有时候,忠言也需要“糖衣炮弹”的包装,千万不要一味地信奉“忠言逆耳”而直白地表达。事实上,很多时候忠言也需要顺耳,更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如果这个话题是你非说不可,而且又无法避忌的,但却正巧是对方的心理禁区,你不妨采用“借桑说槐”法,这种假借他物的方法应用起来很简单,如果你想给朋友一些忠告,切忌将谏言直接说给对方听,而是应借助第三者间接地让对方领悟,这时对方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忠告。
如故事中的瑞嘉完全可以换另外一种方式劝告好友倪珊,这样既避开了对方的心理禁区,又能够达到说话的目的。可针对倪珊内向的性格特点,送给她一本与运动健康有关的书籍,让她自己去理解健身的好处,正好她也比较喜欢读书,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用妙语化解困境
作为女性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比较尴尬的场景,或是产生口误,或是有人有意地刁难你?这个时候,你怎样去化解自己的困境呢。
一位知识测验栏目的主持人向一位应考者提问:“先生,您是足球方面的行家,理所应当知道所有足球方面的事,是吗?”
“那当然。”应考者悠然地答道。
“那么,请问球门上的球网有多少个孔?”应考者一愣,但随即镇定下来,说:“能提出这种问题的一定是知识十分渊博的大学问家。”
“那当然。”主持人面露喜色地答道。
“那么,你一定知道保塞尼亚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研究的是什么学问?”应考者问道。
“保塞尼亚斯是古希腊一位能言善辩的哲学家。”主持人自信地答道。
“完全正确。”应考者又问道,“你知道有关保塞尼亚斯的一件轶事吗?有一次,雅典的首席执政官听说保塞尼亚斯很有口才,想当众考他,就请他出席贵族会议。首席执政官让每个贵族议员提一个难题,请他用一句话来回答所有难题。贵族议员一个接一个向他提了几十个难题,而保塞尼亚斯只用了十分简单的一句话就回答了所有难题。你知道他说的是一句什么话吗?”
“面对这样多的难题,他只能说‘我不知道’。”主持人得意地回答。
“完全正确,”应考者又问道,“那么今天我想再提一个问题,你能用一句话回答吗?”
“请问吧!”主持人颇为自负地答应了。
“那么,现在我问你,足球球门上的网有多少个孔?”
“啊,嗯……”主持人无言以对。
应考者面对主持人的刁难先巧妙地回避,再“投其所好”恭维他“知识渊博”。主持人在自我陶醉中不知不觉充当了被考者的角色,应考者又一再恭维他“回答正确”“完全正确”,使主持人更加自鸣得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最后落入了对方的圈套。而应考者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分析了主持人的心理并有针对性地使用“投其所好”术反客为主、反守为攻,掌握了论辩的主动权,反而控制了主持人,也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应变能力和杰出的辩才得到了充分展示。
由此可见,善辩能言的口才是需要充实的知识底蕴做基础的,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为依托,那么这个应考者就不能列举出如此多的例子并巧妙地“请君入瓮”。
那些巧言善辩、机智过人的演说家、政治家、军事家无不是学识过人、学富五车的人。
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为依托,他们说的话就会空洞无物,不能让人信服,他们更不会信手拈来一段有理有据的史料或者例子为自己开脱或证明。
相声《官场斗》里就讲述了刘墉凭借其机智巧辩之才绝处逢生的故事。
有一天,乾隆皇帝想为难一下能言善辩、机智敏捷的刘墉大学士。乾隆皇帝心想:“我今天怎么想办法试验试验他。”但是,乾隆皇帝开的这个笑话太大了。
刘墉被乾隆皇帝传召进宫。
乾隆皇帝说:“刘墉!”
“臣在!”
“我问你:何为忠孝?”
刘墉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合起来,就叫忠孝。”刘墉刚答完,乾隆皇帝说:“好!朕赐你一死。”
刘墉当时就愣了:“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赐我一死?”但皇帝是金口玉言,君无戏言。刘墉只好谢主龙恩,三拜九叩,然后走了。
等刘墉走出宫殿后,乾隆就反悔了。心想:“这刘墉可怎么办呢?不死,回来就是欺君之罪,死了真可惜,手下少了一个栋梁之材。”但是他又转念安慰自己,“都说刘墉有能耐,能言善辩,我看你刘墉今天怎么办?”
大概过了半炷香的工夫,刘墉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扑通”就给乾隆皇帝跪下了。
乾隆佯装大怒道:“大胆刘墉!朕不是赐你一死吗?你为什么又回来了?”刘墉说:“皇上,臣去死了,我准备跳河自杀,我正要跳河,屈原突然从河里出来了,他怒气冲冲地说:‘想当年我投汨罗江自杀的时候,是因为楚怀王昏庸无道;而当今皇上贤明豁达,你怎么能死呢?’我一听,就回来了。”乾隆皇帝听他这样说也没办法了。
刘墉的一副好口才救了自己一命,他巧妙地借古讽今,把乾隆放在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中,逼着他朝对自己有利的路上走。此时,乾隆皇帝还能如何为难他呢?让他去死,自己就是昏庸无道。这个时候,乾隆只有顺着刘墉给的台阶乖乖下来。
可见,好口才不仅能够“舌战群儒”,更能化解困境,拯救自己。当然,前提是你要具有一定的学识,这样你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掌握说话的主动权。
说话切忌太强势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些女性喜欢用强势的语言、强势的态度,让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说话方式。
因为人人都不喜欢别人把他的观点强加给自己,强加于人的说话方式会让人感到十分厌恶。
有一个姐姐总是喜欢在妹妹面前摆出做姐姐的权威,无论说什么都喜欢强行让妹妹接受自己的观点。妹妹虽然很讨厌姐姐这个习惯,但是因为对姐姐的尊重,所以一直没说什么。
有一天下午,姐姐带着妹妹去买裙子。她们来到了一家商店,妹妹很快在这个店里找到了一条非常喜欢的裙子。
这时,姐姐也看到了一条裙子,她看着妹妹手里拿着的裙子说:“你挑的这条根本不适合你,你看看我给你挑的,去穿上试试吧。”
妹妹看了看姐姐手里的裙子,她很不喜欢那个颜色,但是为了表示对姐姐的尊重,她还是穿上了那条裙子。
妹妹从试衣间里出来时,姐姐就开始夸妹妹穿上这条裙子如何漂亮。但是妹妹左看右看也不喜欢,她对姐姐说:“我想穿上自己挑选的那条试试。”
姐姐看见妹妹穿上自己挑选的那条裙子时,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批评说裙子的颜色不适合妹妹,款式也不好,和妹妹的年龄、性格都不相配,还是自己给妹妹挑选的那一条比较好。
妹妹皱着眉头听着姐姐的评论,终于忍不住说:“从小到大你总是喜欢把你的想法强加给我,你从来也不问问我是怎么想的,姐姐你希望我尊重你,但是你为什么就不能尊重我一次呢?我喜欢自己挑选的那条裙子,我就是要买那条。”
姐姐的“权威”终于遭到了妹妹的反抗。
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上下级之间的相处,都要有一个平衡点。在职场中,上级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下级,有的领导说话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对下级说“你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如果下级没有按照他的意思行事,这个上级就会觉得下级在挑战他的权威。
其实在很多时候,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人都没有考虑到,别人表面上也许接受了你的观点,但是在心里对你的这种做法早就充满了不满和厌恶。一个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下级的领导是不会受到欢迎的;总是把命令强加给孩子的家长,也迟早会遭到孩子的反抗;朋友之间相处更不能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做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平等的,强加于人的习惯如果改不掉,就会给人留下霸道的印象,而在生活中,是没有人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