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味的江湖
65415900000257

第257章 分散计划

按照我们这的风俗习惯,除夕的晚上要热闹一宿。所以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站在山坡的果园里,甚至可以隐约的看见,那些孩童们手里提着通红的纸糊的灯笼,成群结队的在村子里乱跑。

夜半的烟花结束,那些食客们又回到包房里去吃喝。而我却感到有些困倦,转身回到了一旁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礼物有火炕,屋子里点着火炉,炉里的火炭烧的通红,发出呼呼的声响。我脱掉了鞋子,躺在了炕上,靠在行李卷上,双手站在脑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我和衣而卧,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我又做了一场梦,实际上我已经很久没有做梦了。

梦里是一片青涩的竹林,竹林的下面,有一条平静的小河。河面上飘荡着白色的雾气,袅袅升起,与那翠绿的竹叶纠缠在一起,慢慢的混淆不清。

我的脚下是一艘小船,我的身边站着一个女人。她穿着白色的长裙,乌黑的头发披散在肩上。可奇怪的是他的脸上只有一张嘴巴,涂着淡淡的妆容。

于是他没有表情,我只能看到他浅浅的笑。她依偎在我的肩头,我们一起站在这艘小船上。

随着习习的微风,小船漫无目的的飘荡。船上没有帆也没有浆,我们无法控制船的方向。

抬头望去,这片竹林漫无边际,我无法分清方向。四周特别的安静,没有一丁点的声音。

飘啊飘的,这艘船在我的梦中一直飘到了天亮,当大年初一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到我的脸上的时候,我半梦半醒。

我的梦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分割不清。于是梦中竹林的雾气,被现实中清晨的太阳,染上了清脆的光芒。

于是,即便我已经知道天亮,我已经知道刚才的一切只是做梦,我还是在炕上躺了半个钟头,这才爬了起来。

我特别佩服,昨晚在我们的山庄过除夕的顾客。我睡的时候他们还没睡,我醒的时候他们早已经醒来。

就这样我的山庄度过了第一个除夕,相比之前的这大半年,正月是最清闲的。人们通常要走亲访友,于是我也给大部分的员工都放了假,只留下两三个在山上值班。

我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心里一直在盘算着,去年我跟村长商量的计划。

当然这个计划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不过我可以先从不需要花钱的地方做起。我把所有的想法分成了几个步骤,琢磨了每一个细节。于是整个的正月,我都躲在山上的办公室里。

我当然又想起了,表弟的父亲,也就是我大舅生前说的那句话,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在我创办整个山庄的过程中,我却扮演着两个角色。我既是亲自炒菜的“巧者”,又是要思考山庄前途的“智者”,所以我既要“劳”,又要“忧”。

我突然觉得我应该从这样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我觉得我去思考和规划山庄的前途,比起我亲自在厨房炒菜,更能发挥我的价值。

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要找一个厨师,能把我从厨房里解放出来。

可这谈何容易,若是在当初我工作的那个城市,只需要打上两个电话,早上两个熟人,不到半天的功夫,就会有合适的人选送来。可在我的家乡,这座不大的山村,恐怕我认识的厨师也只是三荒子了。

说实话,他炒菜的手艺还是不错的,但他对小燕做的那件事情,使我一直耿耿于怀。我觉得一个人是否能够合作,首先要取决于他的人品,其次才是他的手艺。三荒子已经无法入了我的法眼,所以他绝对不是我的选择。

更何况他对我心存妒忌,而且现在自己又开的那家饭馆,尽管据说那饭馆的生意惨淡,但凭他内心的高傲,恐怕我们只能对望于江湖。

既然这事一时半会儿的解决不了,我便暂时的把它放到一旁。刚过了正月十五我就去找村长,我跟他商量了我的第一步计划。

于是在刚出了正月之后,村长就按我们商量的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先是动员了,我们早已在心中选好的,沿街的几户人家。

这几乎人家的共同特点是,都有赋闲在家的勤快干净又麻利的妇女,家里的院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立立整整。

我希望他们加入我的山庄的分散计划,也就是利用一段的时间,把他们家的院子,也做成能接待顾客的地方。

当然院子前前后后要做进一步的收拾和整理,妇女也要到我们的山庄统一进行培训,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做菜的技巧,以及接待顾客的行为规范。

顾客喜欢吃的一些农家风味的饭菜,比如大锅的炖菜,锅贴的玉米饼子,等等的这些由他们亲自来做。顾客点的一些复杂的菜,会由山庄的厨房直接配送。

接待顾客产生的利润,去掉一些我们山庄供应的菜品以外,我们一分都不取,占最严格的要求,就是要在他们每家的院门前挂上山庄的统一标志。

在那些顾客的眼里,他们就是我们山庄的分院。

这绝对是一个新鲜的想法,山庄生意的火爆,他们早已看在眼中。所以自然欣然的答应了。

任何一件事都有负面的效应,虽然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总会有人在背后风言风语。有人说天上从不掉馅饼,姓叶的那小子平白无故的怎么会把他的生意分出来?,一定暗地里盘算的什么。

不过还是更多的人相信我的真诚。反正他们平时也是闲着在家,偶尔能赚点外快,总不是一件坏事。

趁着年后山庄生意清闲的时候,有一些妇女到山上参与了我的培训。

其实所谓的培训,并不是想把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变成能够煎炒烹炸的厨师,这绝对不是我的本意。毕竟大多的顾客来到这儿用餐,就是想品尝农村这朴实的农家味道。

在烹调技巧上干预的过多,反而会弄巧成拙。这些人的热情高涨,眼看着我的计划进行的顺利,我的心里也特别的激动。

可越是这样,我越觉得,我有些力不从心,看来真的迫切需要,一个能帮助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