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追求梦想的故事
65358200000014

第14章

我追寻梦想的故事14

当大海的舅舅问:“大海,你会不会骑自行车?”

大海小声地说:“我会骑。”

大海的舅舅,也知他曾经教过大海,学习过骑自行车,但还是感到有些不放心,主要是他为大海借了一辆自行车,想让大海去北边村子里,和刘彩云见面时骑车去见,不通公路,只有通自行车的小路,比人走,要轻松些。

大海听到他的舅舅,问他会不会骑自行车,他实际上是在大路上会骑,但在小路上很难说,能骑得好。大海听说,到北面的那个村子,去见彩云,五十多里路,这人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多累啊,他以为,一路上全是大路,路面宽宽的,那怕个啥!他绝对想不到,怎么以后,还要经过一大湖水中间的小路上,就是那一段路,带给了大海苦笑不得的笑话,将他来关中大荔县招人之事,重新改写。

世界上的事情,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有时以为就是这么一件小事,难道说它与别的事情还关联吗?不到用的时候,以为离得很远,等到要用的时候,当初发生的事情,对后来做成的事情,如此有关系,有轻重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那还是一个困难的年代,商洛的农民,是怎么一种情形?

大海在的村子里北面,有到县城里的公路,农民到县城里有些什么事呢、需要办的时候,就步行到县城。

大海和村中爱好文艺的人,为了到县城里看一场县剧团的免费演出,从村北公路出发,步行六十里路,需要五个小时。大海在去县城的途中,见拉货的汽车就招手,希望司傅能为他停下来,人家理也不理,就快速的从他面前开过去了。

大海也曾美美地想过,如若以后,他自己有一辆自行车,这到那里去,是多么一件美事啊!

村子里有一位吃国家饭当老师的人,叫金喜,还和大海家有老亲关系,大海应叫表叔,这个表叔,是村中第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大海在村北公路上,见过表叔骑自行车,返回他教书的一所区里的中学。

大海还听人说过,村子里的娃们,没有见过自行车,当有人骑自行车,从村北的公路上过去时,村中的小娃们,站在公路两边,看骑自行车的人,不是为了看那个骑自行车的人,而为了看自行车,那么两个圆轮子,怎么就转动得那么快?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大海原以为,能让他能学会骑自行车的事情,和它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一则他们家里贫困,连饭都不饱,如何想到买自行车的事情呢?还有一个原因,自行车,在当时还是紧俏商品,要凭票,一些个别的人,所谓有面子的人,才有可能买自行车,那时,有自行车的个别人家,在农村来说,好比现在,有的家里,有了自己的小车一样,让人羡慕得五体投地。

当时,能学会骑自行车,这一个小小的梦想,离大海很远,是天边的一朵飘动的云,有些遥远。

没有想到,大海因为有一个在关中大荔县住家的,这位舅舅,让大海和自行车,这位犹如陌生的朋友,慢慢地变得近了起来。

有一年正月初二早饭后,大海的舅舅,到他家小院子的时候,是骑着一辆自行车来的。大海的村子以西十五里有个小村子,白杨店,就是大海的舅舅,小时生活过的村子,还有他的父亲母亲的三间老土瓦房,大海的舅舅每从关中回来,先要回到他小时住过的房子内,他的父母亲在他只有几个月的时候,因病都离开了人世。他回到了这个屋内的时候,把他的父母亲的传说,都忽然间,记起来了。

大海的舅舅,做早饭吃了后,心中想的是:今天是大年初二,我要去大海家,给姐姐全家拜年,另外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教教大海学习骑自行车,看成是学习一门手艺一样重要,还有一些显弄,在关中住的时间久了的人,骑自行车的水平,特别是对于他这个爱好骑自行车的人,骑的技术,是怎么一种高法,够得上一名教人学骑自行车的教练。

大海的舅舅,把自行车放在小院子以东的院墙下边,就走进了大海的屋内。

大海的舅舅,一进屋门,大海的母亲正在,正要为全家人准备做中午的饭。

大海的母亲,先笑着对大海的舅舅说:“一见你来了,我昨晚上做梦都梦到了,还梦到了你小时候,可怜的样子,怎么那么瘦?”

大海的舅舅回笑着说:“亲人之间,就像有一种什么线儿,总给联系在一起,虽然不一定常常见面,却又好像常常在一起,谁也没有离开过谁一样。我在关中,做梦却总是在商洛老家,梦到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村子,梦到村子里的人。”

大海的母亲和大海的舅舅,谈论着各人做的梦。

大海的舅舅和他母亲说话的时候,大海就站在近前。

大海叫了声:“舅舅。”

大海的舅舅看了一眼大海,以为大海又长高很多了,大海这时候实际有十六七岁年纪了,大海的舅舅心中喜的,觉得在大海长得和他一样高了。

大海的舅舅对大海的母亲央求道:“我到大场里教大海学骑自行车去?”

大海的母亲却说:“我准备让他去,给他姑姑夫拜年去。”

大海的舅舅,一心想让大海跟他学骑自行车,就说:“让大海明天去,是一样的。”

大海的母亲说明原因:“那不一样的。一到过年的时候,他姑他姑夫就在家里念着,看着,这大海怎么还不来给姑、姑夫拜年呢?”

大海一听舅舅,让他学习骑行车,就想当即跟他的舅舅去学习。他没有学过一回骑自行车,自行车,对于他来说,还如同一位陌生人一般,就是说,如同在那里曾经见过一位人,是他们村子里的人,或是外村子里的人,知道那个人,也听人说过那个人,却没有真正见上一回那个人。

这自行车,大海早见过,可是对于他来说,他等于没有见过一次自行车,现在大海的舅舅要教他学习骑自行车,这好比上中学时,坐在教室里听各科老师讲课,耳朵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亲且能看到老师的容貌,这样的一种感觉,像村北他家柿子树上的一个蛋柿,在树上长着,他上到柿子树上给摘下来了,这么近,这么真。如今舅舅能教大海学习骑自行车,这真是如同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对天大海来说,那里有这样的好机会学习骑自行车。学吧,不学,那自行车对于他来说,永远是一个梦,如一个尘影儿。

大海求母亲:“我舅舅好不容易来咱家,我先给我舅舅学骑自行车去,明天再给我姑和姑夫去拜年。”

大海的母亲脸上,还是显露出一种坚定的表情,像那村北的山,风吹浪打不动摇。大海的母亲心中有一个什么想法,任何人对她说,她也不会转变过来的,她觉得她的想法,那个理由,比别人的都重要,别的人缘由,比不上她说的那个缘由。

大海的母亲给大海的舅舅说明原由,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家人多,困难多。他姑总是想着我们家,把他们家晒的红薯片子,给我们家背了多少。”

大海的母亲说他姑家,待大海家好处的时候,像是一位数学老师,把那一笔一笔的数字,都记得清清楚楚,准准确确,历历在目。

大海的舅舅,听大海的母亲如此一说,他教大海学习骑自行车的事情,就先打退堂鼓了,只好让步。

大海的舅舅服从地说:“那就让大海,先给她姑拜年去吧,回来了,我再教大海学习骑自行车。

大海的母亲,为大海做好了去姑家拜年的礼物,案板上边,搁了一个竹笼子,把家里过年蒸的色道像白面馍,而实际上是白玉米面掺小麦面等杂面一起,蒸的馍,大海的母亲,把家里过年蒸的杂面馍,装了二十个,还有两把细细的挂面,放在笼子里一起,龙子上面,放一大片新手巾盖住。

大海的母亲再三叮咛大海说:“到了你姑家吃了午饭,你姑留你住下,你不要住。”

大海回应他母亲的说:“妈,你说的我记下了。”

大海骑着这一笼子杂面馍,从村子南边走向村东走去,步行了五里之后,就到了他的姑家了。

大海当天下午回来了,他想的早点回来,跟他舅舅学习骑自行车。

学习骑自行车,对于大海是一件快乐事吗?大海的舅舅,把这学习骑自行车的事情给他一说,他怎么心中就有活动起来,想要学习骑自行车。

大海学习骑自行车,是不是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村子里的娃,有几个人有学习骑自行车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发生,我别的方面,或说比不上人家,可我还能跟我的舅舅,学习骑自行车,从这一点来说,我比你们强!

骑自行车的人,用的是双脚给的力量,轮子的转动,骑自行车人眼里,看走路的人,那么艰难,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路,走得多慢。大海觉得他如若能把自行车学会,比起村中那些伙伴们,他比人家就强的多了。

学会骑自行车,对于大海来说,好比攀登高山,站在高山,真如有那突然上了一座高山之感,让他的目光,看前方,能看得更远些了。

对大海来说,学习骑自行车,他心中总有一种乐的感觉。这比过年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他做了一件新衣,穿在身上,还更有意思些。

比做了一个好梦,让大海心动,身体每一处,都有一种快乐二字,写在了上边一样。

大海真正跟上他的舅舅,能开始学骑自行车,那还是那年新年正月初三的事情。

初三的早饭之后,在大海家的中间那一间,他的舅舅对他说:“大海,舅教你学习骑自行车去?”

大海看了他的舅舅一眼,觉得他的舅舅脸上有一种胸有成竹的表情,教他学骑自行车,像是一件极容易的事情,一下子能教会。

大海和他的舅舅,从屋门出来,站在了院子中间,大海的舅舅,到院子东边,开了自行车上面的锁,就推着自行车,出了院子大门,自行车后轮子,从院门木门上过去时,后轮落在楼门外地上,那一瞬间,发出清亮的声音。

大海的舅舅推着自行车,推到了一个大场,就是村舞台下边的那个大场,是一个能容下全区开万人大会容得下的大场,很圆,对应着它上空,那个天幕一样的圆。

那天是一个晴天,正是大年的初三早晨,全村人,都沉醉地欢天喜地过年的气氛之中,东边不远的村中,最高的那一座山凹上边,早有一轮鲜红的太阳,在人们对它不注意的时候,它早高高地挂在东方的天幕上来了。

太阳对村子里人的热情,服务周道,把它的如同大红月季花一样的,大红之色的太阳光,普照在村子里大场上边每一处。

大海看他的舅舅,还正是一个青年人,脸上有红红的太阳映照在上面,总露出一种喜悦的笑容,他的背笔直笔直,他给大海总是说:“西安城市里人,我见人家走路时,背挺得很直,显得整个人有精神,别人看他们也不一样。”

大海的舅舅这时候,在大海的眼中,就是这样一个挺着身子的人,极有青春的活力。

大海的舅舅开始教大海学习骑自行车了。

对大海最难的是,就是脚根本抬不上去,屁骨坐不到座上面。

大海的舅舅双手握着自行车头,他很轻松地就能让屁骨坐到座上。

大海的舅舅,先让大海坐在自行车座上边,双手扶着自行车头,大海的舅舅在后边推着,不推时,那自行车,大海控制不住,就要跌倒下去,大海的舅舅赶紧扶住自行车后座。

大海开始跟他的舅舅学骑自行车,看着他的舅舅骑自行车这么自如,可是到了他的跟前,怎么这么难?自行车,一点不听他的话,像一头没有调教好的牛一样。

大海的舅舅有一个说法,让这自行车轮一定要转得快!越快越好。

他做了一个示范,自行车后边,双手扶在自行车后座那里,然后用车一推,自行车向前方,跑得很快,自行车上边还没有骑着,大海的舅舅流星般的跑到自行车前面,抓住自行车头,又很轻松地双手扶住,脚稍一抬,屁骨也就坐在了自行车座上。

大海的舅舅说:“自行车轮子转得越快,人在上边越稳”。

大海的舅舅,又让大海人先坐到后座上,双手扶着自行车车头,自行车这时候,还不能按照大海所希望的那样,摇摇晃晃的,脸上还有些紧张之色,大海的舅舅,跟在自行车后头,从后边推着自行车。大海的舅舅,为了让大海体会,自行车轮,人给了它超强的力量之后,它转得格外地快,这样,自行车反而越发的稳定。

大海的舅舅,从后边,狠狠地把自行车用力推了一下,自行车轮子转得飞快了起来,这时候,大海以为他的舅舅,在后边扶着自行车,帮助推着自行车,离手之后,自行车向前行了好远一段,大海还以为他舅舅帮助他推,而这际上是他双手扶着自行车头,他紧张地,还以为他会从自行车上面给掉到地上。

大海的舅舅在一边鼓励道:“没有事的!只管骑你的,”

大海坚持着,又向前骑去。

大海的双脚,把自行车脚踏板蹬的用力,脚踏板转的快,自行车轮也转的快,整个自行车,反而越发的稳。

大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没有靠他的舅舅在后边再推,扶持着自行车,这自行车,现在完全是他自己给的力量,竟能听他的话起来,稳稳的骑起来了。

这时候的大海,想把自行车技术学到手的劲头更大,他能上到自行车后上,双手把自行车头能控制住,在这个村子舞台下边的在场里,连连地骑了一圈又一圈。

当时村中一位同伴安民看见大海,已经会骑自行车了,对大海还有些羡慕,他站在大场,目不转盯看大海骑自行车,

这让大海心中滋生出,学会一种本领之后那种幸福心情。

大海还骑着自行车,骑到了南边的街道上,村中有几位熟人,一看见大海骑自行车,有一个还悄悄地对另一个说:“大海学自行车有啥用呢?学会了,没有自行车,骑不到自行车,也是白学。”

又说:“这农村娃,应好好学习做庄稼活儿。”

这一个细节,和那红楼梦中一个细节有相似之处,刘姥姥初到荣国府,在周瑞家的帮助之下,说明情况后,经过平儿同意,先到了贾琏的女儿大姐睡觉之所。

刘姥姥看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个什么爱物儿?有啥用呢?

这两位村中人看着大海心想:这学骑自车有啥用呢?

人和人的差别,就是对一件事情,看法不一样。

谁的对,谁的错,很难下一个早的结论,只能等岁月久了之后,各人才能从各人的人生中,悟出些什么。

那天早晨,当大海自己学会了能骑上自行车,靠自行车控制车头,双脚蹬脚踏板,自行车能听话的行进了。

大海多少年之后,还记得那一年初三的早饭之后,他的舅舅,教他学习骑自行车的记忆。

从学骑自行车,让他对快速转动车轮之后,整个自行车的那种稳定感,有了体悟,对世界圆形的动感,有了些许认知。

自行车靠的是自行车轮的转动,这种力量是人给的。大海见过村北水渠前,有一个水车,形样,也是一个大圆,用是用木头做的,一片一片的拼起来的,他的转动,靠的是流动的水,给了它转动的力量,它自己是无力的。

大阳像一个圆圆的火球,每天从东方山凹里升起来,暮时,又落在西边的山下边,它的转动,是谁给的力量呢?

月亮也是如此,经历各种圆缺的变化,它多么像自行车上面的一个圆圆的轮子,谁给它的力量?让他从远古转到现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大海从自行车的转动之中,想假如他也是一辆自行车上面的之一的轮子,它向前每跨出去一步,谁给了他的力量呢?让他能从商洛到了关中,从自己商洛的家中,到了大荔县舅舅的家中。

大海有的时候,想到了那年初三早饭之后,他跟上舅舅学习骑自行车,由此想到他自己,在他人生好多步的时候,是他的舅舅给过了人生的力量,给了他一种人对人生,要一个好的梦想,才让他一步一步的向前奋力前行。

大海那一回跟着他的舅舅的学习骑自行车,当时他自信地以为,他是学会了,实际上这种会,应经常骑,可是当时他家里没有自行车,说大海,自行车骑得很好,这是不实际的。

大海跟他舅舅学习自行车,就那么一次,能说大海会自行车了吗。

当大海的舅舅在他家问大海,“你会骑自行车吗?”

大海应说,他不会骑,他却回答舅舅:“我会骑!”

大海的舅舅,怎么不把大海考一下,看他到底骑得怎么样?大海能骑自行车,只是大路上能骑,路面窄的路,很难骑好的,主要是自行车的头,他控制不好。

大海的舅舅骑自行车,他能把车头控制得好,像画一条直线,能准确地按线走路。

大海的舅舅,借来的那辆自行车,还想让大海到彩云家里的时候去骑。

大海的舅舅为了大海招人的事情,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到彩云家里的时候,还要给人家父母亲买些礼物,比如说酒、点心等,这些大海的舅舅,专门去以北的镇上的店里买了,装在一个提包里,到时带上。

周二的晚上,大海的舅舅和妗子,说了些明日去彩云家的事情。

大海的舅舅再三对大海说:“千万不要说错话,说话要想着说,不要说的不要说,要说的,在心中想好了再说,要对这件事,表现出一种特别渴望,脸上的神态上都能看出,就是一心想到彩云家里来的!”

大海心想:我一定按舅舅说的那样去做!

大海的妗子还说:“明天去的时候,把旧衣服脱了,把我给你做的那身新衣服穿上。”

这天晚上,关于大海去彩云家里的事情,大海的舅舅妗子,交代了很多要求大海注意的事情。

大海的妗子,忽然对大海的舅舅说:“大海招人事情,你说这一回,希望一定很大吧!”

大海的舅舅笑着说:“希望,希望,这两个字如何说呢?人生来到这世界上,一定要怀有希望,大海从商洛来到咱们这里,这是那个心中的希望,所起的作用,如心中有一个智者,在召唤着他一样。希望是什么?想让咱老二,一定能考上国家一所好大学。你问我大海这事有没有希望?这希望一定要自己给自己确定下来,然后,就会有第一步,对大海现在来说,是有了第一步的,往后,再有个第二步,再有个第三步,那他的人生,收获的会更多,不能实现的事情,竟能都会实现,像那轮太阳,真正紧紧地抓在了他的手中一样。”

大海的妗子,笑着说:“你这样以比喻,这希望原来这么简单。大海招人的事情,一定会成功的!”

大海的舅舅听了心有所感,笑着说:“一个人对某种事情怀有希望,走到了他的面前,绝不是纸上谈兵,这样的希望,就会在实处看见的!“

大海的舅舅、妗子,觉得给大海交代的话,都交代了,再说的话,都显得重复了。

大海的舅舅不这样看,他笑着说:“人生有很多事情,不是说一遍就做到位了,需要不断地强调,慢慢地坚持下去,越做感觉超好。好比学生在学校上学,练字,练了一遍,这行吗?不行,还要再练,就是这个重复过程,才让字写得有了进步起来。

你以为,大海这娃就长心了,他不是这样的娃,有好多次,给他说的事情,他转过身子就给忘了,这就需要重复给他说。”

上面大海舅舅和大海妗子之间对话,倒有些哲学家的语言,请读者朋友理解,因为他们俩个都是上过中学的人,有时候,就会自然讲一些,他们感悟的人生道理。

大海那天晚上很晚,才回到他的妗子,父亲的那个小屋,和他的父亲睡在一个床上。

进到小门前的时候,门给大海留着,大海轻轻地推了一下,门吱咛叫了一声,大海进到屋内,又轻轻地把小屋门关住。

大海妗子的父亲,已经在床上睡着了。

大海睡在床的另一头,身子放在被窝里,枕在一个小枕头上。

大海本应睡了,他因为听到了舅舅对他说,明天去彩云家里的事,总在想着彩云是一个什么模样儿的女娃子?

又想起了故乡的一些趣事,让他在两种思绪中转换。

想到了故乡,最有趣味的事情,与他爱好音乐有关。

当时他在村子以西上小学五年级。

星期天早饭后,在屋中间那一间屋子内,大海的母亲给大海说:“你上坡给猪猪草去?”

大海去了。

当时是七月时,正是核桃熟了的时候。

他路过村北山下,他家的那个大核树时,正是村子里人,上山干农的时候。

二队里的男劳动力,从这里经过。

有一个叫张明的村人,从地上捡起了一块石头,对着核桃树扔去,核桃就掉在树下好多个。

张明这时候,大约有三十多岁了,正是处在身体强壮的时候。

大海虽然还是一个小娃,却知道保护,他家的核桃树上核桃,不要让人乱打乱摘。

他提着草笼子,站在了他家的核桃树下,眼看着张明,一次有一次的捡石头,砸他家这一棵大核桃树上的核桃,就直瞪着张明。

如果他是一位大人,这时候,一定要这个张明打起来,这个人怎么能这样?

张明见大海的脸上,有气着的表情,而且两只小眼,一直瞪着他。

张明是村子里难说话的人,人称他不怕任何人,难道说会怕一个小孩子呢?

当大海双用眼气着瞪他时,他越发地气大海:“怎么,不愿意?我就把你家的核桃砸了,你把我能怎么样呢?“

张明砸了些青皮核桃后捡起来,聚集在路边,用石头砸着吃起来,这时候,从树上落下来的核桃,外面一层叠皮是青色的,用石头砸的时候,那青皮滴出来的的汁水,把他的手染成了厚实的黑色。

有一位村民,是村里上过中学的人,对他说:“你家没有核桃树,就别害人了。

这话如何说呢?你家假如有一棵核桃树,到了这七月时,核桃还没有打,你就先打,人人都是这样,那到他家人来打核桃的时候,还能打多少?这叫将心比心。

那证明笑着说:“我吃几个核桃怎么了,你说的是这样,难道说,你家没有核桃树,别人家有,你看见了人家核桃树上的青色核桃,你就不会嘴馋吗”

大海想这两个人当时说的话,真还有些意思。

那个张证,很久一段时间,他在村中见了这个人的时候,总不想去见他。

可是他的儿子,却和大海出奇的好,这喜欢玩吹笛子,并且多次让大海教他学习吹笛子。

这是大海那天晚上,突然回想村中的人事情,感到好笑,就先想到了这一点。

好在,张证很多时候,却总在关心起大海来了。

他见大海爱学吹笛子,对大海说过:“我不知道,你怎么这么喜欢学习吹笛子,县剧团有我一位亲戚,我给他说说,你对音乐的喜爱。”

大海听这个人给他说这的时候,因为对他以往,早有过成见,所以他说的话,有些不大相信的。

为什么会不相信呢?他没有见他说的话,和实际情形相同的事发生过。

但后来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大海对这位张证,重新产生了新的看法,竟对这个人,喜欢起来了。

夏天的一天早饭后,张证站在他家南面的楼门外:“大海,出来一下,听到了没有?”

大海在屋内,刚吃完一碗玉米糁子饭,碗放在了案板上边。

忽听有人在他家楼门外喊他,凭着对那声音的熟悉的感觉,就这个人就是张证,曾经打的吃过他家核桃树上核桃的那个大人。

大海心想:这个人,这时候喊我有什么事情呢?人家是大人,我还是小娃,大人和小娃还能玩到一起吗?大海有些朦朦胧胧,模模糊糊,如心中有一疑惑的大雾,竟如乱麻一般,理不出原因来。

此时,站在大海家楼门外的张证,几次向楼门内,向那三间正房,着急的向正背的三间屋门内凝望着,看大海出来没有?看着,看着,大海的从他屋的中间,那个小门出来了,大步地向楼门走来,一眼也就看到了喊他有事的人,就是张证。

大海快步,走到了张正跟前,只等待张证对他要说什么话,而且说的话内容与他有关。

张证看了一眼大海,从眼色中,对他有些想法,还以为一个大人来找一个小娃,能有个啥事呢?

张证慢慢地说:“我见你喜欢吹笛子,我城里县剧团有个亲戚,听人说,上了西安音乐学院,专门学习的吹笛子,毕业后,就分在县剧团乐队。你爱好秦腔,他对秦腔,那人家是精通。咱们村子里人喜欢眉户,人家也是会,可以说音乐方面,人家都会。正好亲戚让我上县,说他们剧团演秦腔智取威虎山,你和叔一起去县剧团,中午吃饭也不用发愁,就在他们县剧团的灶上吃饭。晚上,我们就住在亲戚那里。”

听了张证的话,大海如同做梦一般,这对于他来是真的吗?若说不真,为何张证,和他说音乐方面的话的声音,却又很近地响在他的耳中。

他看了一下,张证叔,个子高高的,脸色黄黄黑黑,头有些尖尖,和一般人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人人都说不喜欢这个人,可这个人,却有他身上特别可爱之处,与他很远的不沾边的人,不沾边的事情,他能无论如何,把它要联系在一起,让双方都能从中,有些什么不一样的收获出现。

张证一时,还不知道,大海能不能跟上他,上县去一次,又进一步调动大海的极积性。

张证脸上浮现出甜甜的笑容说:“大海,你不也是喜欢秦腔、眉户的曲谱吗?我那亲戚那里多得很,你去了,我给他说,让他给上你几本。学习吹笛子的事情,让他再给你教教。”

大海听了张证叔的话,早就想立即跟上,一块到县城去。

大海对张证说:“我回去,先给我妈说一下,我跟上你上县的事情,让我妈放心些。”

张证看了一眼大海,大海也回看了他的眼睛,觉得他的双眼圆鼓鼓的,显示出一种催人的精神。

大海三步并作两步,跨进了门内,对他的母亲说:“妈,张证叔要我跟他一块儿去县城去,晚上剧团演戏,我想跟上去?”

大海的母亲说:“家里没有一分钱给你拿,你中午喝西北风啊!晚上赶不回来,在那里住?这让妈放不下心的。”

大海想用刚才张证给他说过的话,给他母亲说了一遍:“妈,我跟张证叔一起,他说中午,在县剧团他亲戚那里吃午饭,晚上,就睡在剧团的宿舍里。”

大海的母亲,有一丝愁容,淡淡地笑着说:“人家是好心肠,约你上县看戏,那你就跟上去吧。”

大海的母亲,很随意地就说起,他对大海的不满意的话:“一天不知道好好地干农活,就光知道耍,我看以后,怎么生活啊?现在是跟我们大人在一起”。

这一天,大海在家里,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给队里干活去,第二种,不给队里干活,那就背上背笼,上山割刺刺,做供家里做饭的烧柴之事。

大海给他的母亲说上县看戏之事,经他母亲同意后,就从屋门出去,出了院门,和张证一起上县去。

当时年代,农村人收入不到什么钱,很多事情,都是用吃苦来解决的。

从村北到县城六十里路,只花上一元钱,就能坐上汽车,不要半小时就到了。可是人走的时候,至少需要四个小时,一小时走十五里路,还要一步接一步地不停地走,才能走到这样的水平。

大海和张证,沿他家的西边的,一道红土色的院墙走完之后,上到了公路上,总有来来往往的过路汽车,还有专门的客车到城里去。

对于大海和张证,掏钱坐车的事情,好像那不是他们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如你和我之间不相认。他们有什么好的交通工具呢?有两只脚,这是他们最好的,不用求人的交通工具。懒起来,也想去,坐到县城的客车,可是他们怀里没有钱。

大海和张证站在了公路边上一处,就是到县城去的过路客车,常常在这里停车的地方。大海站在这里的时候,向北面山上轻轻地看一眼,就能看到他家的山下边,一棵树身粗粗的大核桃树,还有一棵大柿子树,他此时双脚就是踩在故乡的大地上啊,北面山上绿草的香味,一阵风之后,传到了近前。

是谁家娃背着给牛割草的草背笼,手中还拿了一把割草的刀,边走边唱一段秦腔:

祖籍陕西韩城县,

杏花村中有家园。

……

这一段秦腔唱腔,含有一种伤感情绪,这在当时的年代,村中人人会唱,像现在的一首流行歌曲一般。

唱这段秦腔唱腔的竟是志秦。大海听到了志秦唱的秦腔唱段,听起来,怎么这好听?

张证笑着对大海说:“大海,你听到了什么?”

大海惊讶说:“我听到了志秦上山,背着草背拢,还唱秦腔。”

张证不服气地说:”他能唱,你听叔也会唱,不信,你听着,看叔能不能唱得好?”

张正对着村北面的大山,伸开勃子,勃子上边,露出了红红的细筋,志秦唱的那一段秦腔,完整地唱了一遍。

唱完之后,张证无奈地说:“我们步行到县城去吧,也省下了一元钱。”

按真实情况,张证口袋里,不会空,也许有十几元钱吧,但就是舍不得花。

张证和大海从村北的公路上起步,一步一步,直向以西的县城里,大步走去。

快进县城的时候,张证突然对大海说了一个好笑的事情,却和音乐有关。

这是怎么一个好笑的故事呢?亲爱读者朋友,要知分明,且听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