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政海秘辛
6518800000024

第24章 “九一八”事变后,宁粤间的和平酝酿

一九三一年十月十八日,粤方代表团汪精卫、古应芬、孙科、邓泽如、李文范五人偕来粤协商和平的蔡元培、张继由广州去香港,乘昃臣总统轮北上,黄绍竑、唐生智、张发奎也偕行。黄绍竑从菲律宾返港后感到十分无聊,李宗仁特劝他随代表团去上海看看,而唐、张二人则出自汪精卫的邀请。后来证明,汪约张北上,是有计划的,他把张发奎当做一张王牌,拿来做与蒋介石谈判合作的讲价条件。

在粤方代表团北上的次日,即十月十九日,南京国民党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开临时会议,决定凡在第二届四中全会以后,因政治原因而被开除党籍者一律予以恢复。这就意味在一九二九年三月在蒋桂战争中被开除出党的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以及汪派的陈公博等得以重返党内。南京采取这些措施,目的在表示其有和谈诚意。

十月二十一日,粤方代表团一行九十一人抵上海,受到南京方面的热烈欢迎。次日蒋介石从南京飞上海,与粤方代表晤谈,恳邀他们入京,共赴国难。但后者表示,和议只能在上海举行。蒋不得已,于回到南京后在国民党二十五日的中央常会中指定李石曾、蔡元培、陈铭枢、张继、张静江(1877—1950,浙江吴江人。1924年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次年当选中央监察委员。后又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1927年后,任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政府全国建设委员会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后因四肢瘫痪逐渐脱离政治活动。1938年去欧洲治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去美国。1950年9月在纽约病逝。)为代表。二十七日,宁粤双方代表在上海举行预备会议,拟订和议日程。二十八日,古应芬病逝广州,粤方大员自是去了一个。原来古应芬到香港后因患牙痛,折返广州疗治。他初想请德国医生柯道治理,柯道主张他入颐养团割治,索手术费三千元。古以柯道敲竹杠,不肯入医院,另请中大附属医院牙科医生拔去一牙。拔牙后忽发高热,一变而为脓毒入血的险症,而告不治。古死以后,陈济棠哭之甚哀。开办勷勤大学以纪念之。广州组府一幕,完全是得自古应芬的调度。古原想请陈铭枢参加,曾辗转托人示意,但铭枢以对蒋有私恩,忽匆匆离去。陈济棠恐势孤,才与广西的李、白携手合作。蒋介石鉴于形格势禁,不敢派兵南下,从此陈济棠偏安岭南多年,被人称为“南天王”。胡汉民之获释,也应归功于古应芬。所以,胡哭古诗有:“拯我于危知甚苦,迹君行事概难能。”

宁粤上海和谈自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开始,经过十天的折中,达成三项协议:

一、宁粤双方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各自分别召开,依照比额分配名额(预定粤方执委五人、监委三人)选出新的中央委员,然后在南京合并举行四届一中全会,产生新的中央政府。

二、国民政府主席,不得以军人充任,由一中全会推选年高德劭的同志承之。

三、撤销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改设军事委员会统率全国部队。

关于蒋介石下野问题,和议没有作出具体决定。南京代表说:“考虑到中央政府一时无人负责,故不应规定蒋在统一政府成立前辞职。”而粤方代表也觉得他们言之成理,并未坚持。

上述协议具有这样基本精神:一是国府主席是虚位元首,不负行政实际责任;二是行政院是责任内阁。所以有此规定,目的在不使权力过于集中,以免蒋介石卷土重来。

国民党四全大会既决定分别召开,南京的四大于十一月十二日开幕,广州的四大因希望胡汉民、汪精卫回粤出席,迟至十一月十八日揭幕。我以四集团军代表之一参加,并被任为四集团军代表团党组书记。党组设在广州新亚酒店。在开会期间,上海和议代表团推举孙科、李文范回粤向大会报告一切。大会听取报告后,地方实力派代表在大会上提出质询:“为什么和谈代表团没有实现蒋介石下野的条件?”海外代表亦随声附和,声势汹汹,使孙科穷于应付。十一月二十四日孙科退出大会,前往香港休息。以致广州四大陷于停顿。但不久又复会,接纳孙科的提议,接纳上海和谈方案。大会在十二月五日开幕时决议取消非常会议和国民政府(大会在通过决议时,仍以蒋下野为宁粤合作的前提条件。),改设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作为西南最高行政机关。在新选中委中,广西获得执行委员四名,即:白崇禧、黄旭初、李品仙和李任仁。

当广州四全大会开会时,汪精卫在上海发表谈话,说和谈代表团不坚持先下野,是顾全事实,恐怕中央陷于无人负责状态。并且和谈协议二、三两项,蒋的国府主席和陆海空军总司令均将自然消失,不必争持这一形式。但广州四大代表对汪的解释并不满意,而会上又流传这样的内部消息,说汪因为在广州失意,特派顾孟余同陈果夫密洽,酝酿汪、蒋合作。全体代表为之哗然,谴责汪精卫已经出卖了粤方的政治立场。汪派代表在此形势下,纷纷离粤赴沪,十二月四日,在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共和厅举行大会,选举中央执监委员。后来,这些中委,也加入统一后的南京中央,汪派自此与两广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