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在其主演的电影《上一当》中,塑造了一位颇具个性的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形象——这位教师上课居然坐着上;称呼学生不是“同学们”,而是“孩儿们”;除作文以外,他几乎从不布置语文课外作业;对作文也不精批细改,而是指导学生评判并给分;他教育学生“做人第一”,要求他们考试不得像其他班学生那样作弊,虽然他班的考试分数因此名列年级最后;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竟然利用班会课跟十六七岁的学生大谈“青春期心理”乃至“性知识”……这样的老师当然大受学生欢迎,但最后却被学校领导“请走”了。我是偶然在一个晚上的非黄金时间里看到这部片子的后半部分的,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且难受之至。我不知道编导们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反正该片给我的感受是:领导欣赏的教师,不一定受学生喜欢;而学生喜欢的老师,也不一定受领导欣赏。
按传统标准衡量,葛优所饰演的那位教师绝非“好教师”,但我由衷地羡慕他——羡慕他教育的潇洒与自由,他不但真正赢得了学生的爱戴,而且拥有并保持了自己的教育个性。
是的,教育的个性!
提起“个性”,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个人主义”“自我中心”等词,而“个性教育”则往往会被归入“资产阶级教育观”。对这个重大理论问题的澄清与阐述远不是我这篇文章所能完成的任务。不过,我还是想强调一点:对学生而言,“个性教育”是指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潜能与价值,反对一切非人性的教育措施,培养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生物的、社会的、认识的、情感的、道德的及美感的整体成长,使其成为健全的社会公民。对教育者而言,“个性教育”则要求教育具备科学与民主的教育思想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方式、方法与手段。对于前者,还远不能说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而对于后者,则更是容易被视为“异端”。在很多时候,即使教育思想完全一致,教师在具体做法上的任何一点“与众不同”也会遭到扼杀。于是,班会的主题是统一的,墙报的内容是统一的,教室的布置是统一的,教案的写法是统一的,教学的程序是统一的,学生的评语是统一的,歌咏的曲目是统一的,假日的活动是统一的,学生的发式是统一的,课桌的套布是统一的……教育失去了个性,也失去了魅力!
在这样的氛围中,“葛优”所遭到的那种“下场”,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的“教育个性”远不及“葛优”,但我却比他幸运。从教十多年来,我的任何一项教育探索都得到了我所在学校的领导、同事、学生及其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力争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充满科学精神与民主气息,让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在班级教育管理方面,我变过去教师一人说了算的“人治”为全班学生运用集体制定的班级法规互相制约、共同管理的“法治”,并将我也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建设班集体。在思想教育方面,我在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始终把目光对准学生的心灵世界:善良人性的保持、正直品格的塑造、现代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锻炼以及青春期心理的辅导……我在语文教育上不停实践,不懈探索,不断创新,并逐步形成了自己语文教改的指导思想:“立足课堂,面向社会,深入心灵。”立足课堂就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读写听说的基本训练,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体系;面向社会,就是使语文教学充满时代气息,让学生在热爱生活、关心国事的过程中广泛地吸取语文养料,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深入心灵,就要使语文养料和学生的思想、情感互相渗透与融合,以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心灵、美的人格,同时,学生能在实践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些探索,现在还远远谈不上成功,但毕竟已成为我每天实实在在的行动。
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这话在中国似乎从来就未真正做到过。就目前中学教育而言,“成”的标志,从理论上讲,是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事实上,“成”的唯一标志只是学生们的升学分数以及学校的升学率。这使许多有志于教育改革的人,虽然胸怀教育科学与教育民主的顽强信念,却不得不在“升学教育”的铁索桥上冒着“学生考不上大学一切都是白搭”的舆论“弹雨”,艰难而又执著地前行!
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教育评价:假如某位班主任的工作富有特色(比如班级管理尽可能交给学生,平时尽可能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等等),尽管在当时就可以判断出这些做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但周围舆论仍然会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几年后的高考:“工作倒是蛮有新意的,可万一高考滑坡怎么办?”“哼!就会搞一些花花哨哨的东西,到时候高考可有好戏看了!”……几年后,假若学生高考成绩不错,人们会齐声喝彩:“你看,人家的班级管理那么放手,而且又搞了那么多的班级教育活动,高考成绩仍然这么好,他确实有两下子!”相反,若高考成绩不理想或低于人们的期望值,同样的人也许会说:“班级管理那么松散,还搞了那么多与高考无关的活动,高考当然会砸锅——我早就料到了!”
于是,在当代中国,几乎任何一位“优秀教师”“优秀事迹”的辉煌大厦,都必须以其班级大大高于所在年级、所在地区平均水平的“升学率”为支撑的主要栋梁,否则,他的一切教育思考、探索与创新都等于零!
不能简单地说这种社会评价舆论完全不合理。因为在中国这个人口压力极大的国度,升学是人们今后就业竞争乃至生存竞争的最关键也最重要的途径;而且,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这毕竟不是唯一的目标!特别是在“升学教育”压倒一切时,“做人第一”“全面发展”“发展个性”等教育要义成了点缀的口号,取得较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学生个性精神的丧失!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培养出没有个性的学生——缺乏心灵自由,丧失主体人格,不会独立思考,毫无创造精神!长此下去,我们的民族是很难真正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
马克思常用“人的解放”来说明共产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有理由这样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教育的解放”,就谈不上“人的解放”!——正在告别20世纪走向新世纪、渴望现代化、渴望在世界上彻底扬眉吐气的社会主义中国,尤其呼唤这种“解放”!
这本《恰同学少年》,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是一座青春纪念碑;对于我而言,则是我的“教育个性”的第四个里程碑——因为从1982年投身中学教育起,每完整地带一个毕业班,我便和学生一起编一本沉甸甸的书,先后有《未来》、《未来》(二)、《花季》和这本《恰同学少年》。
编纂工作实际上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便开始了。通过日记、周记和作文,同学们记载下他们1000多个平凡日子里所走过的足迹,我平时有意识地收集、筛选、保存这些“史料”。到了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学生们全力以赴冲刺高考,我则在为他们复习、补课、写毕业鉴定和指导填志愿的同时,紧张地进行编纂工作。其工作量的确很大——11年前我编纂第一本《未来》的时候,还是刻写油印的原始劳动,如今这本《恰同学少年》虽已采用激光照排,但我却不止一次地在办公室一坐就是14个小时!这使得一些好心的同事也难以理解:这“书”既不能作为申请高级职称的专著,也无助于学生高考“抓分”,何苦这么“玩命”?
但是《恰同学少年》的意义不但我和学生明白,学生家长明白,而且与我并肩战斗的各位科任老师、一直给我以鼓励与支持的学校领导也明白——它是一段生活的定格,一页历史的缩影,一种精神的凝固,一份情感的珍藏,一簇创新的火花,一道理想的光芒,一串记忆的珠宝,一束青春的花朵……
绝对的真实,是这本书的生命,这也可能是它能够吸引其他读者的地方。我整理这30多万字的稿件时,整个身心无不为我学生的纯真和我们集体的凝聚力而激动万分:我为有这么好的学生而自豪!而且,这一份自豪并非我这个班主任所独有——三年来与我风雨同舟的数学刘老师已满头银发,她在给学生的毕业赠言中写道:“能有你们这样聪明勤奋的学生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学生们对这本属于他们的“青春纪念册”自然倾注了极大的感情,但我认为,再过10年、20年、30年,这本书对他们的意义才会真正显示出来。今天,他们带着这本《恰同学少年》离开高中,也就带着一颗童心踏上了新的人生之路;将来,他们的思想会更加成熟,感情会更加深沉,知识会更加丰富,但“高95届(1)班情结”会伴随他们一生;甚至我们不妨这样大胆地想象:再过50年,他们中的某一位同学,会突然收到另一位天各一方、分别多年的同学寄来的生日贺卡,那薄薄的贺卡会让时光倒流——流回那黑板上方写有“善胜者不败,善败者不亡”的小小教室,顿时,布满皱纹的脸上会挂满青春的泪花……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切不属于我们这个可爱集体却又偶然读到这本书的人们,在惊叹、感慨或羡慕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一个班级看到20世纪末中国普通中学教育的缩影:欢欣与苦涩、黯淡与辉煌、诅咒与无奈、纯真与虚伪、泪水与汗水、自信与违心、骄傲与尴尬……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赞扬还是批评,这一切都是我们经历过的。所有关注中国教育的人,所有关心当代中学生的人,读了这本书不会没有一点收获。
尽一切可能真实地反映出我和学生们共同度过的这1000多个难忘的日子,并最大限度地展示我们班集体的个性和我教育的个性,是我编撰这本《恰同学少年》的主要目的之一。而且,只要今后我仍在中学执教,并担任班主任,那么,这样的青春纪念碑,我将一座一座地铸造下去。
在电影《上一当》中,“葛优”最后好像是出国了。对此,我感到十分遗憾。我非常欣赏他的“别出心裁”与“不同凡响”。我甚至幻想我能够有机会与他共事,以带出一个富有个性、令人叫绝的班级。而且我自信,与我合作,他绝不会再有“上一当”的感觉。
1995年7月13日
整理附记
从1984年7月送走我的第一个毕业班开始,以后每教完一个班,我都要为孩子们编撰一本“班级史册”。这篇文章是我1995年为高95届(1)班学生编撰《恰同学少年》而写的序言。这一本本“班级史册”每每令许多教育同行称奇,但我更看重我通过这一本本“班级史册”所展现出来的教育个性。“应试教育”是无所谓个性的,而只有到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个性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而我还想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只能靠有个性的教师来培养。从工作之初,无论是班主任管理还是语文教学,我的许多做法就备受争议。面对争议,我当然要反思自己有哪些的确做得不对。但我更多的是告诉自己,如果我认为自己是对的,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种“个性”让我失去了许多世俗的“好处”,但也成全了我的教育。正因为我比较执著,比较单纯,所以我走到了今天。
2004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