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世界文学史新编
65060700000003

第3章 美国文学

第一节 当代美国文学概况

二战结束之后,经济上如同一战一样,美国再次大发战争财,欧洲世界的战后重建客观上对于物资和工业产品有很高需求,促进了美国经济繁荣。同时退伍军人纷纷成家生子,美国出现一代婴儿潮,国内的经济需求再加上国外的经济需求,给美国创造了非常丰厚的条件,美国的经济增长迅速,美国民众物质生活日趋富足。

政治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形成,同时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加剧了战争危险的几率,这样就使刚刚逃出战争梦魇、尚未完全摆脱战争阴云与伤痛的美国民众再次面临战争的危险;美国与苏联对原子弹的相继拥有,双方进入“冷战”时期;同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与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美国国内右倾政客约瑟夫·麦卡锡掀起疯狂迫害进步人士的麦卡锡主义运动,进步人士纷纷被指责具有共产主义倾向。美国政坛一时人人噤若寒蝉,甚至连杜鲁门总统和艾森豪威尔总统也对麦卡锡一度唯唯诺诺。因为这一时期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原因,许多美国年轻人成为“沉默的一代”,他们生活工作上勤勤恳恳,唯物质利益是图,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参与热情。[21]

同时,计算机技术的革命也渐渐兴起,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渐渐进入后现代社会。作为社会现实的反映,美国作家们在文学作品中着意刻画现实的无意义、生活的虚无和精神的绝望,这一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均可以从此视角来加以理解。

这时,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继续活跃在文坛,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推出文学作品,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他们引领美国文学持续保持走向繁荣的势头。而文坛新人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塞林格(Jerome Salinger,1919—2010)、罗斯(Philip Roth,1933—)、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阿尔比(Edward Albee,1928—)、沃伦(Robert Penn Warren,1905—1989)等人,在这一时期都相继发表重要作品,就这个时代发出他们自己的文学理解和文学表述。著名的垮掉派诗人金斯堡(Allan Ginsberg,1926—1997)于1955年朗诵了他的名作《嚎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愤懑与挑战。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苏之间的军事对抗表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对越南的战争相继爆发,同时美国国内黑人的民权运动更加声势浩大,生态和环境保护运动也开始为许多人所认可,美国新的一代年轻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反抗意识,嬉皮士运动、性解放、皈依东方宗教信仰等生活方式为许多年轻人所接受。在文学上,这一时期作家们依然延续着用作品反抗和挑战现实的创作方式,也有一部分作家开始尝试崭新的写作方式,如“元小说”、黑色幽默和戏仿小说等。

这一时期,纳博科夫发表了他的《微暗的火》,更加大胆地对小说创作方式进行试验,这部小说也被公认为是纳博科夫最难以理解的小说。海勒(Joseph Heller,1923—1999)的《第22条军规》则是黑色幽默写作方式的杰作。黑人文学小说方面以女作家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沃克(Alice Walker,1944—)为代表,戏剧方面以威尔逊(August Wilson,1945—2005)为代表,他们在70年代开始活跃文坛。同时,斯奈德(Gary Snyder,1930—)的诗歌创作开始表现出东方禅宗思想的影响。

70年代以来,美国结束了越战,种族矛盾也相对缓解,黑人政治社会地位大幅上升,青年人的反抗热情开始回落,社会渐渐趋于稳定,美国渐渐走出了五六十年代以来的社会动荡和低谷。时至20世纪末,苏联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阵营蒙受了巨大损失,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再一次得到确立。美国文学上的创作方式开始转向传统和保守,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小说方面,贝娄、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和罗斯继续延续他们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式。戏剧方面,黑人剧作家威尔逊和犹太剧作家马梅特(David Mamet,1947—)的戏剧创作也遵循现实主义风格,而谢泼德(Sam Shepard,1943—)则有所不同,他的创作风格大多为超现实主义。诗歌方面,读者对于诗歌的热情似乎有所增加,这在某些方面促成了诗歌的进步,美国80年代以来的杰出诗人还是比较多的。

第二节 福克纳、海明威和纳博科夫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出生于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的新奥尔巴尼市,他的祖上尤其曾祖父很有声望,白手起家后拥有大批黑奴、土地和财产。可是,福克纳的父亲却庸碌终生,福克纳在母亲的教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典籍,其中有莎士比亚、狄更斯、塞万提斯、巴尔扎克和康拉德。虽然因为厌学,福克纳高中未能毕业,但他的文学素养和讲故事的能力却很出众。一战爆发后,福克纳渴望参军,实现他像祖上一样成为英雄的梦想,但因为他的身高和体重远低于标准而被拒绝,后来虽然通过伪造文件被英国征兵站接收,并被派往加拿大的空军训练基地受训,但是训练尚未结束,战争就结束了。退役后,福克纳因经济拮据,曾在好莱坞为电影公司撰写剧本。1919年开始认真从事文学创作,到1962年最后一部小说出版,福克纳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6部诗集,并获得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

福克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在1926年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名受伤的飞行员回到家乡,他头部受了重伤,奄奄一息,长时间地沉默无语而且已经失明。未婚妻在他作战期间对他有所不忠,而一名丈夫在战争中丧生的寡妇又渴望与他成婚。这部小说的反战色彩是非常明显的。1929年福克纳出版了《沙托里斯》和《喧嚣与骚动》,这是他首次先后以虚构的约克纳帕托法县为背景的两部小说,实质上约克纳帕托法县在很大程度上是福克纳故乡街镇的一个文学化身。小说《沙托里斯》描写了一战退伍军人巴亚德·沙托里斯因为同为飞行员的孪生兄弟在战争中阵亡而痛苦,再加上家族的蛮干作风,陷入了一场自暴自弃的毁灭过程。终因儿子小巴亚德鲁莽驾驶撞车而死于心脏病,逃跑的小巴亚德也最终死于一场飞行试验。巴亚德的父亲老沙托里斯,即约翰上校所开创和积累的家业与辉煌一去不复返了。《喧嚣与骚动》从本基、昆汀、第三人称的全视视角以及迪尔西四种叙事角度讲述了康普生一家的衰败过程,家族如何陷入经济崩溃,如何失去宗教信仰和镇上民众的尊敬,同时很多家族成员又是如何最终悲剧性死亡的。这部小说出版之初虽然有好评,但意义并未被充分认识。直到后来才被评价为作者的代表性作品。

《押沙龙,押沙龙》是福克纳出版于1936年的作品,也是福克纳最值得研究的作品之一。小说延续了多角度叙事的方式,叙述了出身穷苦的托马斯·萨特本如何艰苦创业致富,却又因为自身的冷酷无情最终家破人亡的悲剧。萨特本带着一些黑奴来到密西西比州杰弗逊镇,他从当地印第安人手中购买了一百平方英里的土地,修筑自己的种植园和庄园,并且按照自己的计划娶了当地商人的女儿,生养了一儿一女亨利和朱迪丝以继承家业。亨利成年后在就读密西西比大学时结识了查尔斯·邦,后者在庄园过圣诞节时爱上了朱迪丝,但是萨特本却极力反对。原来,萨特本当年曾在法属西印度群岛一家种植园充任监工,因为平息黑奴暴动有功,与种植园主的女儿成婚后生下了查尔斯。在发现了妻子的部分黑人血统后,萨特本留下了一些财产作为补偿抛弃了这对母子。现在他努力挑起儿子亨利对查尔斯的敌意,并告知了亨利查尔斯的出身,不料正直的亨利愿意放弃长子继承权,甚至还与查尔斯在内战时参加了南方军队并肩作战。在战场上,经过痛苦的思考,亨利决定支持朱迪丝与查尔斯的婚事。但是,当父亲告诉他查尔斯的黑人血统时,亨利改变了主意开始反对这场婚事,并在庄园门口枪杀了查尔斯后逃亡。战争结束之后,庄园已破败不堪,萨特本又向亡妻的妹妹罗莎求婚,但是当他提出让罗莎婚前先为他生一个儿子时,罗莎离开了庄园。萨特本又与沃什·琼斯的孙女米莉谈起了恋爱,不过他的目的依然是让米莉为他生养一个男性继承人,因此米莉在生了一个女儿后马上被萨特本遗弃,他甚至扬言她们母女都不配睡在马厩里,因为即使母马也生出了一匹小公马。愤怒的沃什杀死了萨特本和米莉还有刚出生的婴儿,沃什自己也被民防团击毙。故事的讲述者昆汀带着罗莎回到了萨特本庄园,发现受伤的亨利与一个女黑奴生的女儿克雷蒂在一起。当罗莎带着医生回来为亨利治疗时,克雷蒂误以为他们是执法人员,纵火烧毁了庄园,并与亨利葬身火场。最后,庄园里只剩下了查尔斯的孙子吉姆·邦,一名患有严重精神残疾的年轻黑人。

福克纳的《坟墓的闯入者》出版于1948年。小说叙述一位黑人农民卢卡斯·布尚普被指控杀死了一名白人,在几个十几岁少年和一位老姑娘的帮助和努力下最终被无罪释放的故事。这部小说后来被米高梅电影公司改编成了电影,并在福克纳的故乡牛津镇拍摄。

出版于1962年的《掠夺者》是福克纳最后一部小说,这部作品以相对比较轻松的方式进行叙事,没有采用福克纳常用的多角度叙事以及晦涩冗长的语言。一名富有而又没有社会经验的白人少年卢修斯,随同司机霍根贝克和黑佣耐德,偷着把祖父的汽车开到孟菲斯,帮助霍根贝克向风尘女子科丽求婚。耐德为了帮助自己的一名黑佣亲戚,偷着用汽车换了一匹赛马,又用这匹马参加比赛,在赛马过程中,耐德利用自己的智慧赢回了汽车,同时还愚弄了卢修斯的祖父、主人老普利斯特先生。最后他们回到家里,霍根贝克跟科丽结了婚。而卢修斯在这段冒险经历中,既体会到人们的善良、同情、相互关心,又看到了人性中同时存在的贪婪、狡诈、卑鄙和堕落,在社会下层的真实生活中渐渐变得成熟起来。相比于以前作品对于人性堕落与残忍的指控,这部轻喜剧的小说明显地表现了作家对人类的信心。

美国南方文学舞台一度极为萧条沉默。20世纪20年代末起,南方突然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文学史上将之称为南方文艺复兴。福克纳无疑是南方文艺复兴的一个杰出代表人物,他和其他文学同道一起,深刻揭露了南方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与罪恶,是南方文化和文学史上第一批真正具有自我批判意识的现实主义者。福克纳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他的内心极为渴望重振祖上雄风。但是,福克纳却未陷入对自己家族乃至家乡历史的一味赞颂之中,他能超越个人感情,既指出南方的开拓者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又能指出种族主义的罪恶。福克纳一方面认清了南方理想主义的“破坏性”,一方面又把理想主义作为“创作的核心”,他是“浪漫主义梦想的一个自觉的继承者”。[22]

在小说创作手法上,福克纳努力探索,大胆使用多角度叙事,语言中既采用了南方当地的俚语,也有典雅的诗一般的文学语言。另外,他有意在语言叙述上大量使用意识流手法,甚至一句话会被好几十页的意识流描写分割成两个部分。虽然如此,福克纳的小说却拥有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充满了阴谋、贪婪和复仇,这里明显有着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的影响。福克纳终生都在描写和刻画他所熟悉的美国南方生活,既再现了它的辉煌,也展示了它的罪恶与堕落。如果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他描写的岂止是美国南方一隅,他的笔下展现的是丰富多变的人性,既有善良也有残忍;既有开拓进取也有堕落颓废;既有正直友爱也有狡诈自私。因此,他的小说可以说是现代人类社会的缩略图。小说中那些四肢健全、头脑发达的人物,却往往被作家描写成冷酷自私的恶棍,而那些神智低下、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物却往往心地善良,富有正义感。福克纳在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掠夺者》里,很清楚地表达了他对那些所谓发财致富成功人士的讽刺与挖苦,对那些处于社会下层的善良机智的民众的赞赏。可以这样说,福克纳的小说明显表现出了作家对工业化大潮之下人性功利主义化的批判与思考。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奥克帕克,母亲是一名音乐教师,父亲是一名医生。海明威10岁时父亲送他一支猎枪,因此他一生酷爱打猎。在《堪萨斯城星报》当记者时,海明威受到了正规的文字训练,使他形成了简明、生动有力的写作风格。1921年,海明威受当时有名的美国短篇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的影响前往法国,在巴黎曾受到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1874—1946)和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的指点。他于1918年赴一战欧洲战场,但不久即负伤;1936年又赴西班牙任战地记者,报道西班牙内战,他立场坚定地支持民主政府;二战时又再次远赴欧洲战场。战争中他曾经多次负伤,身上取出了237块弹片。1961年,海明威不能忍受病痛,同时更不能忍受创作灵感的枯竭,他以猎枪自杀。

《太阳照样升起》出版于1926年,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一部代表作。[23]这部小说描写了一群美英青年战后在巴黎生活无所寄托,颓废度日的经历。这部小说里出现了斯泰因的题词“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生动地道出了战后的一代年轻人面临精神价值全面崩溃的痛苦与失落。1929年,海明威出版了《永别了,武器》。一战期间美国青年亨利在战场上受了伤,养伤时与护士凯瑟琳相爱。因被意军误认为是德国间谍,亨利与凯瑟琳一道逃往瑞士。经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后,凯瑟琳因难产而死,亨利孤独一人走进雨中。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用一种简练而平淡的笔调叙述故事,但是这种语言所蕴含的画外音却袅袅不断,意味深长,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1940年,海明威出版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叙述美国人乔丹志愿参加西班牙内战,并为执行炸桥任务而英勇献身的故事。乔丹是一名典型的海明威式硬汉,他优雅而勇敢,展示了“一种绝望中的勇气”。[24]

如果说乔丹是一名硬汉的话,那么海明威在他的另一部小说《老人与海》里,塑造的古巴老渔民则是另外一个硬汉形象,小说出版于1952年。古巴老人桑提亚哥是一个渔民,但是他很长一段时间一无所获,受到周围人的奚落。老人坚持出海,一天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但是纷至沓来的鲨鱼却将猎物吞噬得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尽管老人奋力搏斗。老人并不为此感到沮丧,他说道“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表现了老人精神不屈的坚强意志。这句话成了常被人们引用的海明威式名言。1953年,海明威被授予普利策奖,接着又获颁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应当注意到的是,海明威本人在写出这部短小的名作前有一段时间保持沉寂,一度被评论界认为已经江郎才尽。这样,这部小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寓言性质,它是作者自身对于负面流言的一种奋力回击。同时,该作更是鼓励读者坚强面对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精神颓废、人生徒劳而无任何意义观念的一部宣言书。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出身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一个富有而显赫的旧贵族家庭,父亲是一名自由主义律师、政治家和新闻工作者。纳博科夫幼小时即能熟练使用英语、俄语和法语。俄国二月革命后全家先移往克里米亚,后又暂居英国,纳博科夫开始入剑桥大学,学习斯拉夫语和罗曼语。1922年父亲在德国遇刺身亡,纳博科夫在剑桥获得学位后,赴柏林与家人团聚。1940年,纳博科夫与犹太人妻子维拉为逃避德国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担任俄语、俄国和欧洲文学教授以及斯拉夫语教授。纳博科夫早在欧洲时就已开始文学创作,他在流亡时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俄语小说,但真正使他成为享有世界级伟大声誉,则是他用英语完成的小说《洛丽塔》。1977年,纳博科夫因病于瑞士去世。

《洛丽塔》曾遭到美国四家出版社的拒绝,最终在巴黎由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小说在美国出版。一名文学学者亨伯特,因为少年时情人的早逝而迷恋于少女。他爱上了女房东12岁的女儿多洛蕾丝,将她昵称为洛丽塔。他答应了房东夏洛特的求婚,但是当夏洛特阅读亨伯特的日记了解了隐情后,怒不可遏地去报警,却被汽车撞死了。亨伯特隐瞒了夏洛特的死讯,带着洛丽塔到处旅行,并且最终发生了性关系。在告知了洛丽塔真相后,亨伯特利诱洛丽塔不要报警。亨伯特对洛丽塔的占有欲越来越强,不允许她参加学校活动或与男孩子交往。洛丽塔与一名叫奎尔蒂的男子私奔却又遭到抛弃,亨伯特多方寻找无果。后来,洛丽塔在17岁时写信告知亨伯特当年的真相,现在的她已婚并且已怀孕,但是很贫穷需要接济。亨伯特给了她很多钱,足以保障她的未来,然而洛丽塔拒绝回到亨伯特身边。亨伯特找到奎尔蒂并杀死了他,随后他因违法驾驶而被捕。在狱中他写出了他和洛丽塔故事的小说手稿,并且要求在他们二人死后小说方可出版。不久,亨伯特病死,而洛丽塔也于圣诞节时生下一个死婴后离世。

小说出版后一度被指控为淫秽色情小说,纳博科夫声称《洛丽塔》没有按照色情小说中“性场景的升级和延续”的模式来布局,主要表现了审美与道德的张力。[25]我们倾向于认为纳博科夫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出了对逝去的美好精神传统的怀念,洛丽塔正是这种传统的人格化象征,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的迷恋实际上是对于美好传统的依恋与回归。如果我们从纳博科夫的出身和生活经历来看的话,这种判断就会更加具有意义。

1962年纳博科夫出版了他的《微暗的火》,这也是他最复杂、最难以让人理解的小说。小说由前言、999行的诗篇、评注和索引构成,诗篇是由小说人物约翰·谢德写的,而前言、评注和索引则是由另一小说人物编辑金伯特撰写的。谢德的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他与死亡的几次早年邂逅,以及对于超自然界的几次窥视;第二部分述及他的家庭和他女儿哈泽尔的自杀;第三部分聚焦于谢德对来生的渴望了解;第四部分叙述了谢德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创作过程,以及他对于自己诗歌的看法以帮助读者理解诗歌。金伯特的评论里讲述了三个彼此交织的故事:第一个是他自己的故事,也叙述了他和谢德的友谊,他在谢德被谋杀后拿到了手稿,决定努力帮助谢德出版这首诗歌;第二个故事叙述了津博拉国的废黜国王,查尔斯二世通过秘密通道在几个忠心随从的帮助下,逃脱了苏联支持的革命党人的监禁,金伯特宣称他通过讲述查尔斯二世的故事启发了谢德,而且在诗歌废弃的手稿里面有好几处隐晦地提到了津博拉国和那个国王,尽管诗歌里并未明确提到这些;第三个故事讲述了杀手格拉德思,受津博拉国新统治者的指派来美国刺杀查尔斯二世,因为误会把谢德杀死了,使得整首诗歌缺少了第1000行。实际上,金伯特可能就是隐姓埋名的查尔斯二世,或者查尔斯二世关于自己的逃亡故事纯属子虚乌有。

纳博科夫和他同时代的一些美国作家一道,对小说形式大胆进行试验,刻意凸显小说的虚构性,努力讲述作品自身的故事,开创了“元小说”(meta-fiction)的文学形式,甚至已表现得近乎文字游戏。[26]而《微暗的火》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小说,小说中充满了双关语和隐晦的表达。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明显具有实验主义小说的特点。

第三节 贝娄、塞林格、海勒、厄普代克和罗斯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出身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犹太家庭,父母亲是来自俄国圣彼得堡的移民。8岁时因为呼吸系统感染患病休养使他学会自立,并且使他有机会读书。9岁时他随父母移居美国芝加哥附近的洪堡帕克。贝娄违抗了亡母的意愿,没有成为犹太教拉比或者小提琴演奏家,而是走上了文学道路。4岁时贝娄就喜欢上了《圣经》,同时在成长过程中,他阅读了莎士比亚以及19世纪俄国文豪们的作品。贝娄先后进入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攻读社会学和人类学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做研究工作。贝娄总共创作了14部长中篇小说,还有4部短篇小说集、1部剧本、1部散文集和1部游记。贝娄于197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4年,贝娄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摇来晃去的人》。小说以日记体写成,叙述一个居住在芝加哥的失业青年约瑟夫的生活,描绘他与妻子和朋友相处的争吵、人生倍感挫折的苦闷以及等待被征召奔赴战场的真实心理和感受。1953年出版的《奥吉·玛琪历险记》确立了贝娄在文坛的地位。奥吉、西蒙和患有精神病的乔治由视力日益下降的母亲抚养,他们成长于芝加哥的贫民区。奥吉的人生道路既有自我奋斗也有凭借机会的所得。他曾经差点被一对富有的夫妇收养;他偷过书,也帮助朋友脱离绝望的困境;与情人跑到墨西哥;从事过许多工作;经历过冒险和战争。这是一部典型的流浪汉小说,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1956年,贝娄出版了中篇小说《抓住这一天》,小说叙述了汤米·威尔赫姆充满挫折的一天生活:他失业了;妻子与他分居却不离婚,只是给他寄账单;父亲束手旁观,而不愿接济他。《雨王亨德森》于1959年出版。亨德森是一位不安分和不满足的富人,他的内心总是在呼喊“我要,我要,我要”。为了弄清楚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去了非洲。他决心帮助当地人,却事与愿违。在另一个村庄,他意外地使自己成了当地人崇拜的雨王桑格。亨德森不愿成为下一位国王,设法逃离非洲回到了美国。1964年出版的《赫尔索格》描写了一位深陷现代精神危机的教授赫尔索格被自己妻子背叛后沮丧而挣扎的生活。1970年的《塞勒姆先生的星球》则以塞勒姆的视角再现了二战至美国登月事件之间的一段历史,表现了他眼中现实世界的丑陋与邪恶。

《洪堡的礼物》于1975年出版,并获得当年普利策奖。这部小说叙述了两个作家洪堡·弗雷舍和他的学生查理·希特林的不同经历。洪堡渴望通过文学艺术创作提升美国民众精神意识但是却以失败告终,他穷困潦倒、到处碰壁最终落魄而死。而希特林却通过为百老汇撰写剧本等大发其财,黑帮分子里纳尔多·坎特比利企图建议希特林仅仅注重商业利益并且威胁希特林做他的朋友,而洪堡作为一名良师益友则劝希特林将艺术价值置于其他考虑之上。在这部小说里面,贝娄思考了知识分子在现代、后现代社会被边缘化的处境与责任和使命感,表现了具有极高商业性的大众流行文化对严肃文化的挑战。在小说的结尾,作家向我们暗示希特林最终对于洪堡的认同,对于知识分子使命的认同。

1987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出版。小说故事的叙述者是肯尼斯,他讲述了母亲、自己和舅舅贝恩·克拉德的爱情婚姻经历。母亲允许丈夫出轨,但是却不能接受丈夫为不忠而给的物质补偿,她只想得到具有文学色彩的智慧启迪,于是去了非洲救助难民。肯尼斯与女友也因彼此的不能深入了解而分手。贝恩是一个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却不能了解女人的心思。他忽视了一个女人的示爱,逃避了与另一个富有控制欲女人的婚礼,最终和玛蒂尔德结了婚,却发现陷入了更大的金钱陷阱。小说结尾贝恩说道“我认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

贝娄的文学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在作品中贝娄显示出了他对于美国社会的深刻认识:人生的虚无感与讽刺感、愈来愈多的令人焦虑的欲望、生活的表面而无深度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与尔虞我诈。这些足以证明贝娄的文学地位是名副其实的。

杰罗姆·塞林格(Jerome Salinger,1919—2010)出身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天资聪颖,从小深得母亲的疼爱。读书时不甚用功,热爱写作,喜欢调侃幽默,并有一定叛逆倾向。1937年曾在父亲安排下去欧洲打点家里的火腿生意,在维也纳与犹太房东的女儿相恋,但是这家人后来死于纳粹屠杀。塞林格对父亲的生意并不感兴趣。1942年他应征参军入伍,欧洲战场胡特根森林战役的残忍与激烈使他一度精神崩溃。塞林格于1946年开始习练禅宗,并且与在美国的日裔禅学家铃木大拙成了朋友。塞林格一生作品很少,只有1部长篇小说和3部短篇小说集,而且一直离群索居,但是却为众多塞林格迷们敬仰。

1951年,塞林格一生唯一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该作一出版就畅销不断,成了广大青少年读者争相阅读的读物,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戴维·理斯曼曾将这本书指定为学生必读书籍。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因学习成绩不佳而选择离开校园,逃出这个老师与学生都很势利并且仅仅渴望成功的是非之地,他不敢返回家里,害怕父母尤其是做律师的父亲的训斥。霍尔顿住进了旅馆,受电梯管理员的怂恿,找了一个妓女,却只是想聊天以解精神的寂寞,不料遭到嘲弄和敲诈;他目睹了众多男男女女的变态行为;他关心纽约中央公园湖里鸭子冬天的去向,却遭到出租车司机的奚落;他在墙上看到到处涂写的脏话。他周围的人要么满脑子成功呀、发财呀、开凯迪拉克呀的功利念头,要么冷漠变态自甘堕落,他变得极为语言尖刻而痛苦,高喊:“我真他妈的烦透了!”他怀念自己早逝的弟弟艾里,喜欢妹妹菲比还有在街头低唱“如果你在麦田里抓到了我”的那个小男孩,因为他们心灵纯洁,是世界美好未来的希望所在。他对妹妹菲比讲道,将来自己要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那些心灵纯洁的孩子,不让他们失足坠下悬崖。他本想自己孤身一人远赴西部隐居,后来还是接受了精神治疗。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正生活在冷战对立思维以及核战危险的阴云笼罩之下,国内麦卡锡主义的盛行使人人噤若寒蝉。《麦田里的守望者》无疑是一声嘹亮的反抗式呐喊,表达了广大青年的愤怒心声。同时,小说具有很大的塞林格自身的痕迹,霍尔顿所就读的学校就是塞林格当年的母校福基谷军事学校的文学化身;塞林格本人讨厌商业功利行为,憎恨冷酷残忍,热爱纯洁善良,向往一种精神的乌托邦。小说表现了塞林格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工具理性猖獗而价值理性低迷现象的愤慨,霍尔顿的尖刻语言表达了塞林格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与嘲讽。

1953年出版的《九故事》,收入了塞林格9篇短篇小说,其中第1篇《抓香蕉鱼的最佳日子》讲述了西摩·格拉斯开枪自杀的故事。在随后出版的小说集《弗兰妮和祖伊》等作品中,塞林格陆续讲述了格拉斯家族西摩、巴蒂、祖伊和弗兰妮四个孩子的故事,其中西摩的经历最让人深思:西摩获得了博士学位,21岁就成为大学正教授;西摩可以连续通宵达旦地写作,但是他却能超脱于世俗的功利性,将作品隐而不发;为了释放胸中抑郁,转移注意,西摩喜欢扒拉烟头取乐;西摩赞赏中国与日本诗人的灵性,热爱俳句,喜欢钻研禅宗,以求脱离世相和“明心见性”,获取灵性本真的观象,力图从东方智慧中寻求精神慰藉,进而藉以对抗西方日益深入的异化风潮;作为一个诗人,身处文化工业时代,备受时代痼疾与创作焦虑的困扰,他找不到疏解的渠道,唯有孤苦地呻吟与无助地呼救;深感时代的扭曲与苦闷,西摩采取了极端化的反抗手段——自杀,实际上他是“死于自身良心的强光”。在《抓香蕉鱼的最佳日子》里,塞林格对于西摩的自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扉页上塞林格引用了一则禅宗公案:“吾人知悉二掌相击之声/然则独手击拍之音何若?”这则引用向我们展示了塞林格企图通过西摩所要表述的心灵世界,西摩显然是一个更为追求精神价值的人,也是一个更为孤独无助的人;其次,小说中西摩的名字(Seymour Glass)被小姑娘西比尔有意曲解为谐音“看见更多玻璃”(see more glass),这正暗示作者想要向我们透露的信息——西摩的目光更具有穿透力,更能看穿世事;同时,西摩对西比尔描述的香蕉鱼贪吃而丧命的故事,表明他担心过多的注重外在利益会使人类忽视精神文化的层面,从而最终丧失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西摩的语言与霍尔顿的语言一样,也是尖刻而富有穿透力,具备着禅宗语言表述的“无相无念无住”的否定与批判精神。这样,塞林格笔下的人物霍尔顿和西摩就具有相通性,在一个人人仅仅关注如何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而从不关注自身精神上的痛苦和焦虑,甚至完全异化成为社会巨大理性牟利机器的一个小齿轮,丧失了人之为人的精神属性。他们是孤独的,苦闷的,语言尖刻的,离群索居的,从而最终消失或自杀。而塞林格本人对于禅宗的兴趣与习练,以及最终选择避世而居,也表明了塞氏追求精神乌托邦的倾向。

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1923—1999)出身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中学毕业后第二年参加美国空军赴欧洲战场作战,曾经执行轰炸任务60多次,执行任务中战友曾经身负重伤,使海勒意识到战争的极度危险。战争结束后,海勒进入大学读书,194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海勒最著名的小说当属《第22条军规》,该书出版于1961年,讲述的是二战期间驻扎在地中海小岛上美国空军中队发生的故事。卡斯卡特上校为了个人尽快晋升当上将军,肆意增加飞行员执行任务的定额指标,从25次增加到30次,再增加到35次直至80次,完全不顾部属的死活而仅仅追求个人的升迁。而第22条军规的存在更是增加了飞行员们逃避飞行任务的难度:如果是飞行员疯了,他就可以停飞;但是必须由他自己提出停飞要求,而他一旦提出停飞,那就说明他还没疯,他就得继续飞行。海勒使用Catch 22来指代第22条军规,表明这实际是第22个陷阱(catch有“陷阱、骗局”之意)。当卡斯卡特上校最终将飞行次数增加到80次时,大多数飞行员都已失踪或阵亡。飞行员尤索林不想充当上级晋升的阶梯和炮灰,想出种种手段来逃避任务,他使用裸体等非理性行为来反抗军队体制的非理性,用自身的荒诞行为来对抗世界的荒诞。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按照韦伯的表述就是一个“合理化”过程,一方面是一个“祛魅”的过程,即社会行为与社会组织在现代化过程中摆脱神权的“不可计算”的力量,另一方面则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严密而高效的“科层制”或者“官僚制”。当然韦伯认为,这种管理体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只是形式的合理性或者工具的合理性,而非价值的合理性,它使整个社会成了“统治机器”或者“铁笼”,人们则成了这个铁笼里的野兽。这样,这部小说显然是现代化资本主义世界的形象表达,卡斯卡特上校为代表的官僚阶层显然是“科层制”中的一个环节,它仅仅关注于形式理性而非价值理性,也就是说仅关注于让飞行员们尽可能多地执行飞行任务以更多地消灭敌人,从而尽快地结束战争这一原则。这一原则当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符合整个战争进程的目的和宗旨,但是它却忽视了飞行员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权益,尤其是把他们仅仅当作了获取战争胜利的机器、官长们晋升发财的阶梯。同时,整个官僚体制紧密结合为一体,如同一台隆隆推进的巨型机器,使每个个人都不得不要么成为这个巨大机器的一部分,要么被它碾得粉身碎骨,在这架机器之下,个人自由意志无处容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勒以他的文学作品辛辣地嘲讽了现代社会这种荒谬的状态,讽刺了在处处标榜人权自由的社会里人们真实的悖论式生存状态。当然,关于这种荒谬的社会现状,海勒作为一个作家只是指出了这一事实,我们不能指望从他那里获得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1994年,海勒出版了他的《终结时光》,这是《第22条军规》的姊妹篇。小说以两个故事展开,一个是尤索林回国后的生命最后岁月,另一个是关于萨米·辛格和刘易·拉宾诺维茨,两个也曾参加过二战的老兵的故事。此时,三人皆已人至暮年,罹患疾病。小说延续了《第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写作手法,依然表现了生活的荒诞与悖谬,不过,结尾尤索林女友的怀孕则象征着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海勒的小说,尤其是《第22条军规》,在艺术手法上有很大的创新。首先,作者使用了黑色幽默的写作手法来表现和讽刺荒谬的社会现状;其次,作者有意使小说情节表面杂乱无章、互不相通,从而表现了荒诞现实对于人物的扭曲;另外,小说使用了“循环式谈话”、仿词、语气突转等文学修辞手段来呈现社会现实的荒诞。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成长于附近的谢灵顿。母亲对于文学的爱好影响了他,厄普代克19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1955年起供职于《纽约客》杂志。1957年起开始专职创作。他的早期写作受到过塞林格、纳博科夫等人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阅读过西方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著作。

厄普代克的代表作是兔子四部曲,《兔子,跑吧》(1960)、《兔子回家》(1971)、《兔子富了》(1981)和《兔子休息了》(1990)。这四部曲皆以哈利·安斯特罗姆为主人公(哈利因为打篮球身手敏捷而有“兔子”的外号),叙述他特定历史时期的故事和经历。在《兔子,跑吧》中,哈利是一名26岁的水果削刀推销员,他曾经是高中篮球明星。现在,他已结婚,妻子詹妮丝正怀孕,哈利总觉得自己的婚姻缺少了什么。突然他决定开车离家出走,因为迷路他回到了所居住的小镇,但是他没有回家,而是与他的篮球教练和露丝一起吃饭,并且与露丝同居。当詹妮丝生下女儿丽贝卡后,哈利回家与妻子和好。但是当他感到不满意时,他又离家出走了,詹妮丝酒后为女儿洗澡不慎将丽贝卡溺死。哈利在女儿的葬礼上居然宣称他是无辜的,接着他又去找露丝,得知她怀孕了,哈利又离开了露丝。小说中,哈利追求实现自身的价值,对平庸的家庭生活感到不满,但是他简单地一再离家出走的确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厄普代克虽对美国现实生活的庸俗与无聊感到不满,对哈利的遭遇抱有同情,但是却并非一味支持他,对他的逃避是有所谴责的。

《兔子回家》写的是人到中年的哈利在一家印刷厂做排字工,妻子詹妮丝离家出走并且有了外遇的故事。这时,哈里独自照顾儿子,他结识了愤世嫉俗的越战黑人老兵斯基特。他们讨论战争和种族问题,逃出富有家庭的少女吉尔也加入进来。他们住在哈利家,一起讨论问题。不满哈利收留黑人和吉尔的邻居纵火烧毁了哈利的房子,吉尔也在大火中丧生。这时,妻子詹妮丝与哈利又重归于好。小说显然涉及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那段历史,如嬉皮士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再现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骚动与不安。

《兔子富了》则以石油危机为背景。此时哈利经营着一家汽车行,是丰田汽车的一个代理商,并且已成为一个有钱的中产阶级。哈利身材发福,喜欢打高尔夫球,迷恋上了一个俱乐部成员的妻子,在度假时和另一对夫妇玩起了换妻的游戏。儿子纳尔逊已经成年,哈利父子之间冲突不断。纳尔逊在妻子生小孩时,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也丢下了他们离开。这部小说再现了哈利中年的心理危机,另一方面儿子的出走也暗示了哈利悲剧的重演。显然,这种重演根本上是源于长期以来美国庸俗而乏味的社会现实,以及美国民众沉溺于物欲的满足,而严重忽略了精神和心灵的状态。

在《兔子休息了》中,哈利退居二线,詹妮丝让儿子纳尔逊主管汽车行的业务,哈利更加肥胖了。纳尔逊因为吸毒负债,做假账后被送往戒毒中心,哈利接手了汽车行。最后哈利再次离家出走,疯狂进食,终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小说以哈利失望的死亡表明,美国的生活实在乏善可陈,哈利用自己的一生认清了美国生活的真相,从失望再到最终的失望。厄普代克用兔子四部曲再现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四十年画卷,用哈利的失望、逃避、回归、抗争、放纵、死亡,来表现美国社会生活平庸的历史轨迹和个人面临庸俗现状所作的无意义和无望的抗争,因此,兔子四部曲是用文学作品对美国社会的有力批判。

2000年,厄普代克出版了《记忆中的兔子》,叙述了哈利与露丝的私生女安娜贝尔在露丝去世之后,会见了詹妮丝、纳尔逊等人,并一起回顾了哈利一生的故事,以满足读者希望继续读到兔子的作品的愿望。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成长于新泽西州纽瓦克的一个犹太家庭。从巴克内尔大学毕业之后,罗斯于195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罗斯曾经在多所大学讲授文学和写作课程。他的小说创作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先后创作了23部长篇小说等作品,可谓美国当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同时曾经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等许多文学奖项。

1959年罗斯出版了小说集《再见了,哥伦布和五部短篇小说》,并因此而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再见了,哥伦布》叙述了犹太青年尼尔与出身于犹太富人家庭的布兰达相爱,却因为家庭的贫富差距以及两人人生观念的差距而分手。1969年出版的《波特诺伊的怨诉》是一部充满大胆性描写的小说,主人公波特诺伊沉浸于性幻想、手淫和嫖妓中。根本上他是在蔑视自己的犹太传统。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出版之后,罗斯备受犹太社区的指责,谴责他对犹太群落的背叛。随后1979—1985年,罗斯创作了系列小说“被缚的祖克曼”,包括《鬼作家》、《解放的祖克曼》、《解剖课》以及《布拉格狂欢》,这4部小说和《反面生活》(1986)、《美国牧歌》(1997)、《我嫁给了一个共产党人》(1998)、《人性污点》(2000)和《鬼退场》(2007)一起被统称为祖克曼系列小说,因为这些小说均以作家祖克曼的视角进行叙事。此外,罗斯还有以凯普什教授为主人公的凯普什系列小说,其中有《乳房》(1972)、《欲望教授》(1977)和《垂死的肉身》(2001),这些小说表现了主人公凯普什教授突然变成为一个乳房的遭遇,描绘他如何为情欲所驱使、生活放荡不羁的故事,直到他人至暮年面临死亡的降临之际,如何在肉体放纵的同时进入精神挣扎的种种经历。罗斯其他较著名的小说有《骗局:一部小说》(1990)、《夏洛克行动:一场坦白》(1993)、《反美阴谋》(2004)和《凡人》(2006)等。

1997年,罗斯出版了小说《美国牧歌》。犹太人利沃夫一度事业成功,并且娶了一个选美小姐为妻,建立了美国人眼中的完美生活。然而随后的越战和种族冲突却使他的家庭遭遇了变故:他早熟的女儿莫莉因为口吃,同时愤怒于美国在越南的行径,行为上日益激进;1968年2月,莫莉才16岁就参加了政治恐怖主义活动,因反对越战和政府体制,她安置了数枚炸弹,使几位行人丧生;莫莉开始四处藏身,并且被多次凌辱;妻子开始与人通奸;利沃夫本人也行为不检点;完美的家庭生活终结了。在一场聚会上,利沃夫发现自己的情人夫妇居然曾经藏匿过莫莉,而没有报警。他作出结论:人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都在以某种方式在从事颠覆活动。祖克曼最后认为,莫莉的行为迫使她父亲终于开始认识到“美国牧歌”下面真实的混乱和冲突。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思了美国社会的现实——表面的繁荣下面是真正的无序和对抗。

2000年,罗斯出版了他的《人性污点》。大学古典文学教授科尔曼·希尔克出身于黑人家庭,父亲上过大学,有很好的文学素养,但是一生贫苦,只能在火车上充当服务员。科尔曼英俊聪明,同时皮肤极为近似白人,他下决心要靠自身努力出人头地,听从父亲的安排,他入读素有黑人传统的霍华德大学。但是当他发现他的努力并不能改变世人的种族歧视观念时,尤其是女友斯蒂娜不能接受他的黑人家庭背景时,他狠下决心与家人断绝关系,以犹太人的身份开始了新生活,并且结婚生子。如今,他已年届退休,但是在课堂上他因用“spooks”(意为鬼魂、黑鬼)指称两名长期缺课的学生,被指控种族歧视。尽管他辩称他所使用的是“鬼魂”之意,因为他未曾见过她们,根本不知她们的肤色。但是,同事们却个个沉默,新任系主任黛芬妮则极力促成对于科尔曼的调查与处分。科尔曼愤而辞职,妻子愤怒于此项指控,心脏病发作离世,儿女们抱怨科尔曼不及时让步,导致了母亲的死亡。精神孤独无依的科尔曼与女清洁工芳尼娅展开了一段恋情,却遭到黛芬妮的匿名信诽谤。芳尼娅的前夫,越战老兵法雷开始跟踪他们,最终策划了一场车祸,使科尔曼和芳尼娅双双丧生。科尔曼的朋友,作家祖克曼曾受托要将科尔曼的遭遇写成小说,他参加了葬礼,见证了科尔曼的子女、昔日同事的忏悔和哀悼,也见到了芳尼娅的老父和祖克曼的妹妹,他向他们和警局揭发法雷的谋杀罪行,却遭到了漠视。最后,祖克曼应邀去科尔曼的兄妹家做客,路过法雷正在垂钓的湖边,两人展开了一段对话,法雷意味深长、略带威胁地要求祖克曼保守秘密,祖克曼答应将正在撰写的小说《人性污点》寄一份给他。小说巧妙地运用元小说的手法,讽刺性地再现了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混乱与无序,一切美好的价值都受到了怀疑与颠覆,人们之间互不信任、互相质疑。结尾时罗斯借法雷之口说道“离人远点,离上帝近点”,道出了作者对精神乌托邦的向往。

在2004年出版的《反美阴谋》中,罗斯虚构了一段美国历史:反犹太主义者林白击败罗斯福,赢得了1940年的总统大选,从而给少年时期的罗斯一家及其他犹太人造成了巨大的恐怖气氛。小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反思了民主制度的荒谬之处,表明作者对于美国社会现状的深度思考,尤其是对于后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竭力进行自我建构反而变得愈加无力的这一悖谬状态的讽刺性揭露。

第四节 黑人小说家莫里森和沃克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出身于俄亥俄州的一个种族观念非常深入的黑人家庭。祖父在内战期间曾身为黑奴,对于白人有深刻的不信任。父亲为了养家不得不长期从事好几种工作,从父亲的口中莫里森听说过大量的黑人民间传说。莫里森小时候喜欢阅读奥斯丁和托尔斯泰,1949年进入霍华德大学学习并开始文学写作实践,1955年因为研究福克纳和沃尔夫的论文而获得康奈尔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莫里森于199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970年,莫里森发表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小说写的是一个憧憬拥有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的明亮蓝眼镜的黑人小姑娘如何夜夜祈祷,结果在梦想成真后却被生父奸污并诞下死婴的故事。这部小说表现了一个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黑人如果迷失自我而接受了白人的价值观,那么必然会导致人生悲剧和恶果。1973出版的《秀拉》,则塑造了一个反叛的黑人女性形象秀拉,她蔑视传统,放诞不羁,甚至勾引挚友奈尔的丈夫。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奈尔,她循规蹈矩,信守传统。在秀拉临终时,两个一度绝交的朋友言和了。事实上,正如小说本身所暗示的一样,秀拉和奈尔是一个整体的两部分,作者希望黑人女性应当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而不是顾此失彼。

1977年出版的《所罗门之歌》讲述了一个黑人家庭祖孙三代的故事。内战结束后,黑奴麦肯·戴德被解放,后被白人庄园主殴打而死,他的儿子小麦肯和女儿皮丽特也因为在山洞发现的一袋金子而彼此反目成仇。小麦肯来到密歇根,与一名黑人医生的女儿成婚生下了奶人(Milkman,因为他少年时依然被母亲哺乳而得此外号)。小麦肯自私自利,无端怀疑妻子与岳父乱伦,也教唆儿子疯狂占有财产。与之相对照,皮丽特为人善良而富有同情心,她与侄儿奶人一同埋葬了父亲麦肯·戴德的尸骨,麦肯就是传说中会飞的所罗门的小儿子杰克。奶人虽未找到父亲所要的金子,却在广大黑人群落中获取了黑人的传说和传统,人格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开始认识到爱的伟大力量,变成了一个像曾祖父一样会飞的人。而奶人的好朋友吉他,则是黑人中的另一类,他坚持对白人进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同时他怀疑奶人攫取了金子,不能使他用之以资助黑人复仇组织七日社,他开枪射向奶人,不料击中了皮丽特。小说结尾,奶人朝吉他腾空而去。这部小说运用了大量的黑人传说故事,歌颂了黑人悠久的历史与美好的文化,小说显然是用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巧妙地将社会现实与文化传说糅合起来,使小说叙事具备了一种神秘的超自然主义色彩,从而唤起读者丰富的遐思和回想,并最终获得一种精神启迪。另外,这部小说暗示出作者也多多少少走出了狭隘的种族主义对立观念,传达出黑人与白人之间需要某种和解的信号,其中爱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弥合裂痕的手段。

曾被认为是莫里森最好小说的《宠儿》,出版于1987年。黑奴塞丝当年逃出白人农场,结果被残忍的白人农场主发现,塞丝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起被杀死,决定一起同归于尽。但是,她刚刚杀死两岁大的女儿,就被迅速赶来的农场主又抓了回去。塞丝安葬了孩子,给她的墓碑上刻上“宠儿”二字。多年之后,获得自由的塞丝所居之所经常闹鬼,那个被她杀死的孩子的鬼魂一直困扰着她。保罗,一个塞丝认识的逃亡奴隶帮助塞丝驱鬼。几天后,鬼魂又以一个年轻姑娘的身份出现了,并自称“宠儿”,在和塞丝母女相处的过程中,“宠儿”越来越自私跋扈,逼迫塞丝处处向她让步。最后在塞丝开始坦然面对过去的痛苦和阴影,并且渐渐学会了如何重新生活的时候,“宠儿”自行消失了,保罗也开始向塞丝求婚。小说的一处情节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当那位曾经帮助过塞丝一家的白人准备带走丹佛,塞斯的另一个女儿,并为她提供一份工作时,不知内情的塞丝忽然头脑中重现了当年白人农场主步步紧逼的一幕,拿起冰锄冲了上去,幸而被众人拦下,“宠儿”这时则悄然而逝;这样,塞丝也就摆脱了多年的梦魇,开始了新生。“宠儿”可以说就是塞丝的痛苦过去,更是塞丝内心深藏的种族仇恨,“宠儿”之所以多年困扰着她,就是因为这种痛苦和仇恨太强烈太深刻,难以摆脱,只有以一种近似的场景被宣泄出来之后,它才能得以平复而最终消失。另一方面,小说也暗示了塞丝内心痛苦和仇恨所宣泄的对象居然是善良的白人,这正显示了黑人种族观念的狭隘和非理性。小说所蕴含的意义是这样的:平静的生活源自平静的内心,而平静的内心则源自对于痛苦和仇恨的释怀,对于谅解和爱的回归。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出身于佐治亚州普特南的一个黑人家庭,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祖母为她讲过很多传说故事,同时,父母拒绝一位白人的劝阻毅然送四岁的沃克上学读书。1952年,沃克的右眼被兄弟用玩具枪击伤,因治疗延误而失明。中学毕业后,她入读斯波尔曼学院,后又转至萨拉劳伦斯学院,于1965年毕业。受斯波尔曼学院一位教授的影响,沃克投身于黑人民权运动。1968—1971年,沃克曾先后在杰克逊州立学院和图加罗学院做驻校作家。

1970年,沃克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人生》。这部小说讲述了黑人格兰奇一家的故事,这个家庭充满酗酒、家庭暴力,最终导致骨肉相残的家庭悲剧故事,很大程度上是沃克家族史的文学再现。1976年,沃克出版了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梅里迪安》,小说以一个女孩梅里迪安·希尔为焦点展开。梅里迪安参加民权运动时与杜鲁门·海尔德认识相爱而怀孕,但他们常常陷入争吵。杜鲁门后来爱上了一个参加民权运动的白人妇女,同时,他开始致力于个人经济方面的成功,而梅里迪安则继续坚定地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小说以作者个人经历为蓝本创作而成,主人公梅里迪安很大程度上是沃克自己的文学化身。

1982年出版的《紫色》大获畅销,使沃克获得1983年的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小说于1985年和2005年被分别改变成电影和百老汇音乐剧。故事是以书信体形式讲述的,叙事者和主人公黑人小女孩切丽被继父强奸,她写信向上帝求助。后来继父又把她许配给丧偶的无名先生,遭受丈夫和继子们的虐待和家庭暴力成了家常便饭。切丽的妹妹耐蒂因不堪继父骚扰,来姐姐家躲避,却又遭到姐夫的勾引,她拒绝后被赶出家门。善良的切丽照顾了无名先生重病的情人莎格,帮她恢复了健康。在莎格的帮助和启发下,切丽产生了自我意识,决定不再继续忍受,而是离开家庭,到孟菲斯做了一名裁缝,她凭借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在经济上最终获得独立。无名先生后来良心发现,真心忏悔前非。耐蒂也从非洲回来与姐姐团聚。这部小说同沃克其他小说的相同之处,都在于作者坚信尽管黑人曾经被不公正地对待过,他们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和令人乐观的,时间、忍耐和奋斗会让他们最终赢得尊严。

第五节 奥尼尔和威廉姆斯的戏剧创作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出生于纽约百老汇的一家旅馆里,家庭为爱尔兰移民后裔,父亲是个演员,母亲有吸食毒品的习惯,哥哥杰米敏感叛逆而有文学气质(45岁时死于酗酒),年幼的奥尼尔对此有较深刻体会。奥尼尔长年就读寄宿学校,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因此他时有孤独之感,常常在书籍中寻求慰藉。他曾经入读普林斯顿大学一年,旋即离开。此后他曾经从事过多种下层工作,经常酗酒并且情绪低落。他一生共创作32部正剧、20部独幕剧,除了《啊,荒野》为喜剧之外,几乎所有其他作品均为悲剧或者悲观主义色彩的作品。奥尼尔4次获得普利策奖,并获颁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

1918年写就的《天边外》使奥尼尔获得了1920年的普利策奖。农民兄弟罗伯特和安德鲁两人性格迥然不同:哥哥安德鲁安分守己,只希望在家继承农场。弟弟罗伯特则渴望出海远航,实现自己四海为家的梦想。兄弟二人爱上了同一个美丽姑娘露丝。当罗伯特决定出海时,为别离情绪所驱使的露丝终于选择接受了他的爱情,喜出望外的罗伯特决定留下来,而绝望的安德鲁只好踏上了出海的旅程。不料,罗伯特经营农场失败,女儿也夭折了,这一切使他非常消沉,这时露丝也后悔自己选错了丈夫。罗伯特最终患上了肺结核,安德鲁在海外倒腾粮食发财希望帮助弟弟,但为时已晚。这部戏剧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人们指出生活对人的愚弄,更向人们指出了要正视自身灵魂冲突和变迁的事实,要求人们要回望自身灵魂,努力了解和发现自我。

1920年写就的《安娜·克里斯蒂》,使奥尼尔1922年第二次获得普利策奖。运煤船船长老克里斯收到一封来信,是五岁起就未曾见过的女儿安娜写的。父女二人在约翰尼牧师的酒吧里见面了,安娜同意和父亲一起上船。船上的水手营救了迈特和其他四名船只遇险的人,接着迈特和安娜相爱了。迈特想娶安娜,但是克里斯不想让安娜嫁给一个水手,安娜不愿成为任何人的附庸。安娜说出了她生活的真相:在与母亲的一些亲戚待在明尼苏达州的一家农场时,她被人强奸了;在做过一个护士的助手后,她成了一名妓女。愤怒的迈特和克里斯拂袖而去,但是他们最终决定原谅她。安娜也原谅了父亲没有给予自己一个完整的童年,她决定留下来,克里斯也同意迈特和安娜结婚。这部戏剧明显具有现实主义特点,表现了缺失父爱的女儿与父亲最后的和解。

1928年的《奇异的插曲》,给奥尼尔带来了当年的普利策奖。尼娜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未婚夫在一战中丧生。尼娜怨恨父亲的冷漠和压抑,也悔恨自己未能及时对恋人以身相许,她开始自暴自弃,自我放纵。父亲因愤怒而死,尼娜开始反思,决定嫁给山姆。尼娜怀孕了,婆婆却告诉她胎儿会遗传家族的精神病。尼娜悄悄做了流产,并且与医生耐德·达勒尔偷情怀了一个孩子。尼娜深爱上了达勒尔,想与山姆分手,但是达勒尔感到内疚,旋即去了欧洲。达勒尔丢不下这段感情,又回到了尼娜身边。山姆观看儿子比赛,因兴奋而猝死,尼娜决定嫁给一直爱恋她的查尔斯·马斯登。戏剧结尾时,尼娜说道“在上帝的电光演示当中,我们的人生仅仅是奇异而黑暗的插曲”。这部戏剧通过一个女人的一生,展示了她的灵魂冲突与变迁的过程,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人物认识自我和人生的努力与尝试。1933年奥尼尔完成了他的《无穷岁月》,该剧深入表现了主人公约翰·洛文的心理活动。洛文被分割成两个角色,一个是健康正直的约翰,另一个是愤世嫉俗的洛文,戏剧围绕洛文的灵魂分裂和冲突展开。这部戏剧延续了奥尼尔希望人们深入了解自我的主题。

奥尼尔于1941年创作的半自传体戏剧《通往黑夜的漫漫白昼》于1956年公演,并使奥尼尔在去世四年之后再次获得1957年普利策奖。戏剧围绕泰隆一家从早上八点半到子夜的活动展开。父亲詹姆斯·泰隆是一名英俊帅气的演员,为了养家他牺牲了自己的戏剧才华,成天扮演基督山伯爵,但是他内心梦想能够成为一名卓越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员,为此他感到非常痛苦。因为生育时患上了风湿病,同时因不能忍受家庭生活的孤独,母亲玛丽染上了吗啡,刚从疗养院回来,她虽年届54岁,但依然风韵犹存,而且心地纯洁敏感,她渴望成为一名修女或者钢琴家。酗酒放纵的哥哥杰米具有诗人气质,很讨男人和女人的喜欢。23岁的幼子埃德蒙外貌和气质均与母亲很相像,但健康欠佳,患上了肺结核。詹姆斯想将埃德蒙送往廉价的疗养院,被指责为吝啬。玛丽不愿接受儿子患上重病的事实,沉醉于吗啡的幻觉中。杰米妒忌弟弟深得父母之爱,指责弟弟使母亲染上毒瘾。这部戏剧的名字意味深长,白昼仅仅是通向黑暗的漫长过程,和黑暗一样令人压抑和窒息。泰隆一家的家庭气氛正是如此,成员之间充满了抱怨、消沉、逃避、怀旧、幻想和互相指责,构成了20世纪初西方世界物质充斥、精神颓废的一幅家庭示意图,而父亲詹姆斯的遭遇更令人深思:作为一名富有理想和责任感的艺术家,面临商业化、唯利是图化的大众文化产业的兴起,他不由得为自己的艺术理想而感到悲哀。

1942年完成、1958年上演的《诗人的气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泰隆一家困境的原因。西蒙富于幻想,决心脱离富有的家庭进入自然的怀抱,追求自己的精神理想,不料却陷入务实的萨拉的情网,最终被物质主义俘获。萨拉的父亲康纳里斯喜欢怀旧,总以自己昔日的军旅生涯自豪,结果被警察痛打一顿,从此自暴自弃。这部戏剧的主题很明显,那就是物质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最终击败了理想主义,这正是西方世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进程。物质主义的猖獗使人们陷于追逐物欲的泥淖之中,同时丧失了精神信仰和理想,使人们失去了和外在的物欲大潮抗争的力量和信心,人们更加陷于孤苦、焦虑、绝望和随波逐流的痛苦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通往黑夜的漫漫白昼》中泰隆一家家庭气氛的压抑与窒息,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世界物欲猖獗、理想毁灭和精神绝望所导致的社会现状缩影而已。

奥尼尔被誉为美国戏剧之父,他的文学创作使得美国的戏剧世界瞩目。他打破了以往戏剧聚焦于情节冲突等外在冲突的传统,开始关注人物自身灵魂的冲突。同时,在表现手法上,奥尼尔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他使用两个角色以及使用旁白、独白等来表现人物的矛盾个性。另外,奥尼尔的戏剧虽然表现的都是生活的难测、人性的迷失、灵魂的分裂和精神的颓废等悲剧性元素,他的内心深处却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理想主义烈焰。

田纳西·威廉姆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的哥伦布市,原名托马斯·拉尼尔·威廉姆斯,后改名田纳西·威廉姆斯。父亲是个推销员,经常酗酒,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南方女性,行为有些神经质。威廉姆斯幼年因白喉症差点丧命,随后他因身体不够强壮遭到性情暴躁父亲的蔑视,但母亲很疼爱他,生活遭遇使威廉姆斯终生有同性恋倾向。威廉姆斯的姐姐萝丝美丽柔弱,但患有精神疾病,后来父母为她做了脑部手术,使她落下失去行动能力的后遗症。威廉姆斯为此很受震动,姐姐的病痛在某种程度上使田纳西养成了酗酒的习惯。他的戏剧中许多女性形象均以其姐姐为原型塑造,同时自己家庭的氛围也在他好几部戏剧里有所表现。他于1929年入读大学,先后辗转于密苏里大学、华盛顿大学和依阿华大学,最后于1938年毕业。他自幼喜欢文学创作,他一生共创作38部戏剧剧本、2部小说,获得4次纽约剧评人奖和2次普利策奖。

1944年写就的《玻璃动物园》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但当年的演出反响平平,次年在百老汇上演时却获得巨大成功,并使威廉姆斯获得1945年纽约剧评人奖。阿曼达的丈夫多年前抛弃了自己的家庭。虽然阿曼达这么多年挺过来了,她依然渴望回归她年轻时的美貌和为人仰慕。女儿劳拉怯懦胆小,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安全感,成天收集小玻璃动物,让阿曼达很担心她的未来。儿子汤姆在一家鞋店工作挣钱养家,他终日在庸庸无为中混日子,心中非常不满,业余时间成天看电影,同时尝试写作。阿曼达想为劳拉找一个对象,汤姆在母亲一再催促下将同事吉姆带回家吃饭。劳拉发现吉姆是自己中学时就心仪的对象,羞于来到餐桌旁,饭后,吉姆和劳拉独处了一会,发现了她的自卑感,鼓励她要自信,同时吻了她。在两人共舞时,吉姆将劳拉的玻璃动物独角兽不小心撞到地上,摔掉了它的角。吉姆告知劳拉自己已经订婚,劳拉将那只独角兽送给了他作为纪念。当阿曼达责怪儿子不该把一个已经订婚的男子带回来时,汤姆宣称自己也要步父亲的后尘离家出走,这时劳拉将烛火吹灭了。这部戏剧表现了当时美国社会人们的心态,世界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物质和科技方面的迅猛进步使众多的人感到茫然无措,宗教信仰和人文精神日益遭受挑战而逐渐沦落,这一境况更使得人们感到痛苦和绝望。因此剧中汤姆的父亲会选择离家出走,汤姆强烈感受到家庭气氛的压抑,母亲与劳拉则喜欢怀旧和逃避,可以说汤姆一家人都是在以一种自己的方式逃避现实。吉姆的到来给劳拉带来了一丝光亮,使她感受到了自信和温暖,虽然吉姆并不能与劳拉结婚。戏剧结尾劳拉吹熄烛火,既可以理解成劳拉又陷于一片黑暗和失望之中,也可以理解成劳拉已可以正视黑暗和现实了,她因为吉姆的来访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鼓励和自信,尤其是劳拉对于母亲的宽慰报以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时。这部戏剧使用了象征手法,同时给观众展示了一个开放的结局,留给观众一个巨大的未知和空白。

《欲望号街车》1947年的完成使威廉姆斯获得了1948年的普利策奖。布兰奇·杜波伊斯是一个不再年轻但风韵犹存的南方漂亮姑娘,她用优雅的风度以掩饰她往日的不堪。布兰奇来到新奥尔良看望妹妹斯黛拉,她乘坐的一辆街车名为“欲望号”。斯黛拉的丈夫斯坦利是一个粗俗不堪的人,他控制着斯黛拉,是一个身体和情感都很霸道的人,斯黛拉却对此非常容忍,她非常喜欢斯坦利身上那股子原始和野蛮的力量。作为一名老师,布兰奇谎称说她请了假来看妹妹,但实际上她已因为勾引一名中学生而被开除,而且她曾与多人关系暧昧。她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但丈夫是个同性恋并且随后自杀,这使得布兰奇陷于逃离现实的幻觉中。斯黛拉对姐姐的关心使布兰奇在家里开始指手画脚,从而与斯坦利发生了冲突。斯坦利的朋友米奇爱上了布兰奇。但是斯坦利从一位工友处得知布兰奇的过去,便告诉了米奇,使米奇离开了布拉奇。斯黛拉临产被送进了产院,斯坦利趁机粗野地强奸了布兰奇,并将她送往精神病院。威廉姆斯说《欲望号街车》的意义是“现代社会的各种野蛮残忍的势力强奸了那些温柔、敏感而优雅的人”。这种说法可谓一语中的,布兰奇象征美国南方没落的传统,她优雅、温柔、敏感,而斯坦利则粗俗、肉欲、野蛮,象征美国强大的物质主义和工业文化,而斯坦利对斯黛拉的控制,表明工业文化的强大征服力量,而他对布兰奇的强奸,正是粗俗势利的工业文明对优雅传统的强势摧残。戏剧名为《欲望号街车》正是要指出现代社会以欲望为目的的工业文明的肆意扩张和猖獗。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写成于1955年,同时威廉姆斯获得当年普利策奖。波利特大爹从医院康复回家了,全家人要为他庆祝生日。除了大爹夫妇,家人这时都已知道大爹已患上癌症,各自打算争取遗产。麦琪是一个美丽而有野心的女人,她为了摆脱贫穷的童年嫁给了大爹的小儿子布里克,现在她要努力争取继承财产。但是布里克却与同性朋友斯基波过从甚密,而且因为他的自杀悲痛万分,无心继承遗产。大爹质问布里克和斯基波的关系,恼羞成怒的布里克说出了大爹罹患癌症的真相。布里克的哥哥古博夫妇企图霸占遗产,麦琪要挟布里克宣称自己怀孕了,大爹夫妇选择相信麦琪。这部戏剧表现了南方的虚伪和没落,但是总体上其艺术价值没有达到威廉姆斯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

第六节 米勒和阿尔比的戏剧创作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出身于纽约一个犹太裔富商家庭。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使家里一贫如洗,米勒十几岁时,就开始在上学前送面包挣钱补贴家用,在密歇根大学读书期间他通过打零工来支付学费。1936年大学期间米勒创作了第一部戏剧《没有恶棍》,并获得了霍普伍德奖。后来米勒从新闻系转入英语系,并听了肯尼斯·罗伊的剧本创作讲习班的讲课,开始了自己一生的剧本创作生涯。他一生共创作35部舞台剧,以及多部广播剧。

1941年起,米勒开始创作《全是我的儿子》,1947年在百老汇上演并取得成功,使米勒获得了纽约剧评人奖,奠定了米勒的戏剧文学创作地位。这部戏剧源于一场真实的事件,1941—1943年莱特航空公司与军方质检人员勾结起来,将一些残次飞机发动机用于军事用途,1944年军方三名官员被认定渎职罪。二战期间,乔·凯勒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商人,他将一些残次飞机发动机汽缸盖卖给了军方,结果导致空军损失了21架飞机,使21名飞行员丧生。凯勒将罪行推给了合伙人斯蒂夫·迪佛,导致儿子拉里自杀。真相大白后,凯勒辩解说他之所以那么做是为了家庭,最后凯勒悔恨地自杀。该剧某种程度上批判了美国梦的毒害性,同时该剧获得了前共产党员、导演、出品人、作家和演员埃利亚·卡赞(Elia Kazan,1909—2003)的认可,他亲自执导将这部戏剧搬上舞台。

1949年《推销员之死》在百老汇上演,再次由卡赞执导,并获颁普利策奖与托尼最佳戏剧奖。威利·洛曼是一个年迈的推销员,精疲力竭地回到家里,他的两个儿子比夫和海比一事无成,让威利很操心。第二天威利向经理求情,希望能在附近推销而不必远道出门,不料反被解雇。儿子比夫找人贷款开店,也遭到拒绝。父子们相见后彼此指责,威利对比夫很失望,比夫则愤恨地指出父亲是个骗子,他之所以放任自流就是因为父亲当年与一个女人偷情被他撞见了。比夫告诉父亲他只想做个普通人。为了让儿子能用自己的保险金来开店,威利故意制造了车祸自杀。葬礼上比夫依然声称他不想成为一名商人,而海比则决定继承父业从商。这部戏剧延续了《全是我的儿子》的主题,猛烈抨击了美国梦对人们的毒害,使梦想致富的威利父子热衷于华而不实的推销术。工业革命以来日益猖獗的消费主义文化,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人们唯利是图以及拜金主义,更是作者激烈批判的对象。

1953年米勒创作了影射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戏剧《熔炉》。该剧以1692年发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的女巫案为背景。帕里斯牧师忧心忡忡地照顾着患病的女儿贝蒂。整个镇上都在传言贝蒂是因为巫婆作祟而致病的。帕里斯曾经看见他的侄女阿比盖尔、贝蒂和女佣前天晚上在森林里跳舞。原来阿比盖尔父母双亡,在农民约翰家帮佣,她爱上了主人约翰,因此被主妇伊丽莎白辞退。她带领一帮女孩黑夜在树林跳舞,诅咒伊丽莎白,贝蒂因为受惊而生病。阿比盖尔胁迫几个女孩随意指认有人和魔鬼在一起。法官前来审判女巫案,一时之间人人自危。伊丽莎白被阿比盖尔指控玩弄巫术。为了拯救妻子,约翰承认和阿比盖尔关系暧昧,伊丽莎白是被诬陷的。阿比盖尔为自己狡辩,并诬陷约翰受了魔鬼的诱惑,最后拒绝悔过的约翰被判处绞刑。这部戏剧表现了作者对于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强烈愤慨和蔑视,刻画了在严峻考验面前人们的种种表现,谴责了那些玩弄手段、草菅人命的卑鄙行径,同时也对每个人的灵魂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人们在面临恶意诽谤、残酷迫害时,应当如何保持良知。

1952年,米勒多年的好友卡赞被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质询,他供出了八名有亲共嫌疑的人士,因此米勒一度与卡赞绝交。《熔炉》上演不久,非美活动委员会取消了米勒1954年赴伦敦参加首演仪式的护照。当米勒1956年申请护照延期时,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要求他接受委员会的质询,米勒向委员会提供了一份自己政治活动的详细记录,但是他拒绝指认他人,他说:“我不能提到他人的姓名,不能给他人带来麻烦。”1957年5月,米勒被法院指控藐视国会,同时被罚款500美元或者监禁30天,并记入黑名单和吊销美国护照。1958年,上诉法院推翻了对他的指控。1981年,《熔炉》在中国以《萨勒姆的女巫》的剧名上演,刚刚经历过“文革”的中国观众对这部戏剧感受非常深刻,戏剧演出取得空前成功。1964年,米勒创作了独幕剧《维希事件》,再次将危机中的人类道德意识置于关注的焦点。戏剧写的是二战期间在法国维希被羁押的一群人员,等待被德国军官审查身份时,每个人所表现出的不同道德反应的故事。可以说,自从被非美活动委员会调查的那次经历以来,米勒对于人们道德意识的这个主题一直非常关注。

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1928—)出生后两个星期就被亲生父母送给了富翁里德·阿尔比,阿尔比幼时生活非常富足。养父母拥有好几家剧院,阿尔比很小的时候就很熟悉剧院了。他曾经上过好几所中学,最后于1946年毕业于乔恩特学校,同年他入读哈特福德的三一学院,但1947年他因为缺课与拒绝上教堂被开除。十几岁时,他离开了家,据他讲是因为与养父母关系不和,他不想照父母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一名公司职员,只想追随自己的理想做一个作家。他搬进了格林尼治村,开始打杂工养活自己并学习剧本创作。阿尔比于1958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戏剧《动物园故事》,并且一举成名,他一生共创作戏剧32部,3次获得普利策奖,并2次获得托尼奖,1次获国家艺术奖,1次获特别托尼奖。

《动物园故事》讲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杰瑞感到很孤独和绝望,他渴望和人交流。一天,他与彼得在公园长凳上相遇了,杰瑞千方百计想与彼得交流攀谈,不料彼得始终保持冷漠。杰瑞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彼得依然冷若冰霜。杰瑞故意冒犯彼得,辱骂他,但也没有效果。杰瑞拿出一把匕首,然后将它塞进彼得的手中,用自己的胸膛扑了上去,最后倒在血泊中。这部戏剧以血腥事件指出了在资本主义时代,人与人关系的疏远,彼此间完全的不信任甚至敌对,以及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与人沟通的艰难与痛苦。

1962年《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创作完成。这部戏剧的名称来自于迪士尼的动画片《三只小猪》中的《谁害怕这只大恶狼?》,作者只是出于恶作剧将“the big bad wolf”换成“Virginia Woolf(弗吉尼亚·沃尔夫,英国现代女作家)”。历史学教授乔治和妻子玛莎中年无子,两人为了宽慰自己,佯装自己有一个读大学的儿子。他们邀请一对年轻夫妇生物学教授尼克和哈尼来家做客饮酒,他们一直喝到凌晨。席间玛莎怨恨乔治一事无成,乔治作为报复决定粉碎他们的谎言,说他们的儿子死了。哈尼喝得酩酊大醉,在乔治面前玛莎和尼克开始调情。清晨四点,四人清醒过来,尼克夫妇匆匆别过,乔治和玛莎和解。戏剧结尾,乔治唱道“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玛莎回答:“我,乔治……我害怕。”这部戏剧中,乔治和玛莎所编造出来的儿子,实际上是他们生活的寄托和意义所在。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意义也没有寄托,而尼克夫妇也同样不育,这样乔治和玛莎的生活和尼克夫妇就有很大的共同性。那就是,都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未来感,这正是现代社会的困境。同时,乔治作为一名历史学教授和作为生物学教授的尼克,两人作为人文与科学学者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世界观。乔治沉溺于过去,因此对于未来持有一种悲观的意识;而尼克则充满信心,认为科学可以帮助人类建立一个可靠的秩序,因为他认为科学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这里实际上暗合着科学技术相比于人文精神越来越表现出强大的力量,而人文精神日益衰落的这一历史进程,这也正是两对夫妇生活没有意义和未来感的原因所在。

创作于1991年的《三位高个女人》使阿尔比获得了1994年普利策奖。戏剧以三个人物在A的卧室的一幕开始。九十多岁的A一直滔滔不绝地讲话,她回忆和讲述着自己的年轻经历。B取悦着她,并且帮她做事,C则在就A所说话语的矛盾之处进行批评,但是B则会替A辩护。A回忆自己的一生,有耻辱、快乐也有满足,她回忆起了自己的快乐童年和婚姻以及她对未来的乐观。同时她也痛苦地回忆了丈夫的婚外恋、丈夫的死亡以及与同性恋儿子的关系恶化。戏剧结尾时,三个女人开始讨论女人一生何时最幸福,A讲道:“那才是最快乐的时刻,当一切都做完以后,当我们停下来时,当我们能停下来时。”在这部戏剧中,阿尔比将自己因同性恋与养母的关系也写进了剧本,和那个儿子一样,阿尔比也是十八岁离开家庭的。

第七节 谢泼德、威尔逊和马梅特的戏剧创作

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1943—)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佛特舍里登,父亲是一名教师和农场主,曾在二战期间美国空军中担任轰炸机飞行员,有酗酒习惯。后来因为父亲农场倒闭,谢泼德被迫挣钱养家。中学毕业后曾短暂读过大学农业专业,但很快辍学在一家巡回剧团做演员,并随后开始创作剧本。他现在已创作剧本40多部,并10次获得奥比奖、1次获得普利策奖。

谢泼德于1978年创作了《被埋葬的孩子》,并且获得1979年普利策奖。青年文斯与女友雪莉开车回到了家,但是祖父道奇、父亲迪尔顿都不认识自己。文斯使用了许多手段企图勾起家人的记忆,但是都失败了。此时,道奇奄奄一息,只顾酗酒,迪尔顿则行为显然不正常,叔叔布雷德利则是一个残疾人,祖母哈莉脾气暴躁,并且与人通奸。道奇让文斯去为他买酒,雪莉从迪尔顿口中得知,很久以前他曾与母亲乱伦生下了一个儿子,道奇杀死了这个孩子,埋在了后院。文斯回来了,喝得醉醺醺的,他坚持要留下来。这时,哈莉和道奇认出了文斯,道奇将土地的所有权交给了文斯。剧尾,道奇死了,文斯将一个毯子和玫瑰放在他身上,这时哈莉惊呼后院的玉米开花了,文斯麻木地坐在沙发上,而迪尔顿手中抱着一个死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这个剧本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在现实主义的情境上构建了一幅具有神秘气氛和色彩的美国当代社会生活画面。剧中人物道奇、哈莉、迪尔顿、布雷德利,要么酗酒、要么放荡、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残疾,他们整日彼此抱怨、彼此折磨,过着一种浑浑噩噩、绝望颓废的生活,而文斯作为一名阳光的青年,在回到这个家庭之后,也马上变得沉默麻木,重蹈家人的覆辙。被埋在后院的那个死婴是这个家庭遭受诅咒的根源,剧尾迪尔顿将死婴抱在怀中则象征了这个家庭秘密的重现天日,家庭长期遭受的诅咒或许会解除。但这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局,每个观众都可以对这个结局作出自己的合理解释。

谢泼德于1983年推出了《情痴》。梅藏在一家旅馆,这时她的儿时朋友艾迪出现了,艾迪也是她现在的情人。艾迪想要梅跟他一道回去,梅拒绝了,因为她想开始一段新生活,不想与艾迪继续那种毁灭性的生活。这时,一位老人出现了,开始与两人对话,原来这位老人曾经有过一段双重家庭生活,生下了梅和艾迪,后来又抛弃了两个家庭。梅和艾迪是高中同学,两人相爱了。当了解了真相以后,艾迪的母亲杀死了梅的母亲。梅担心艾迪会重蹈父亲的覆辙:酗酒和找女人。后来两个情人和好了。剧本延续了谢泼德表现当代美国荒诞社会生活的主题,艾迪与梅虽为兄妹,却依然继续双方的恋情;尤其是梅明知艾迪会重蹈父亲不负责任的覆辙,却依然不能从这段感情中抽身,他们这种绝望而没有未来的生活方式正是整个社会绝望而没有未来的生活状态的缩影。

《震惊》于1991年创作,是一部抗议美国介入海湾冲突的戏剧。上校推着轮椅上的斯达布斯上场了。上校穿着各式作战服装的组合,身上佩戴者徽章和各种战争的装备,他坚信战争的神圣性,乐于看到美国对外开战,常讲道“没有战争,我们就什么也不是”。斯达布斯是一个沉默的瘫痪退伍老兵,曾经与上校的儿子一道并肩作战。他们来到饭馆是为了纪念上校儿子的阵亡。饭馆里的另外两名顾客白男人和白女人,以及女服务员葛罗丽·比则在旁观。起初上校操纵了整个舞台,但是斯达布斯最终打破局面开口说话了,讲起了他记忆中的往事,他的回忆与上校的说法不一样,他讲述的是战争的创伤和灾难性的后果,他展示出他身上巨大的战争伤疤,原来他就是上校的儿子。这部戏剧的反战讽刺色彩很浓厚,谢泼德用父子二人的叙述和争执来向观众展现一个战争的真相,引发人们对于战争的思考。

奥古斯特·威尔逊(August Wilson,1945—2005)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市,母亲是一名黑人清洁工。小时候,威尔逊的母亲一直独自一人抚养六个孩子,他所成长的社区主要居住着黑人犹太人和意大利移民。他的母亲后来离婚又再婚,他们搬到了一个白人社区,遭到歧视与欺负,不得不搬走。中学时因受到歧视而被迫转学,后因老师指责他抄袭关于拿破仑的论文而退学。16岁时,他开始从事一些下层劳动,熟悉了各种各样人们的生活。12岁起,他开始在匹茨堡卡耐基图书馆读书,读了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黑人作家的作品。1973年他创作出第一部剧作《循环》,共创作16部剧作,获得2次普利策奖。

《篱笆》创作于1987年,威尔逊同时获得1987年普利策奖以及当年的托尼最佳剧作奖。特罗伊是一个53岁的黑人,他擅长打棒球,但是因为种族原因他不能从事棒球运动,只能做垃圾搬运工。他现在和妻子露丝、儿子科里、弟弟退伍军人加布里尔住在一起。加布里尔因为战争负伤而留下了精神创伤。露丝与前夫的儿子来向特罗伊借钱,特罗伊最终同意借给他。科里告诉父亲他想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以争取大学的足球奖学金,特罗伊不同意,并且告诉科里的教练他儿子不能再继续踢球了。父子发生了冲突,科里被父亲赶出了门。特罗伊的情人阿尔贝塔因难产而死,露丝答应将女婴蕾内尔收养。七年之后,特罗伊死了,蕾内尔成长为一个快乐天真的小女孩。科里从部队训练回来了,依然记恨着父亲,母亲劝他要理解父亲。戏剧结尾时,篱笆快建造好了,特罗伊在世时就开始修筑篱笆了,他想将死神挡在外面,而露丝则希望这个篱笆能把属于她的和不属于她的东西分开。这部戏剧叙述了一个黑人家庭的艰难生活,因为种族原因他们只能从事低贱的劳动,尽管非常勤劳,他们并不能改变自身贫穷的命运。剧本中篱笆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象征着种族隔离观念。特罗伊夫妇想用这个篱笆将他们的生活与白人世界区分开来,自我隔离,与其说这个篱笆是将外面的事物阻隔在外面,倒不如说主要是将里面的事物阻隔在里面而已。因此篱笆是这对黑人夫妇对于种族隔离政策的自我执行。剧作家所恐惧的是,种族意识形态已为黑人自身根深蒂固地认可了。

《钢琴课》创作于1990年,威尔逊因之而获得当年普利策奖。该剧以1936年的匹茨堡为背景,叙述了查尔斯一家人和一架钢琴的故事。当时是大萧条影响依然存在的时候,查尔斯一家有一架钢琴,刚出狱的威利希望将这钢琴卖掉好购买奴隶主萨特家的土地,但是姐姐伯妮丝坚决不同意。这架钢琴原为奴隶主萨特家所有,当年萨特用两个奴隶换来了这架钢琴,现在它为查尔斯家所拥有。这架钢琴上有两个黑人的肖像,分别是伯妮丝和威利的曾祖母和祖父,萨特用他们母子二人作为交换而得到了这架钢琴。奴隶主得到钢琴以后,威利的曾祖父奉命为钢琴镂刻花纹时偷偷雕刻了亲人的形象,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威利希望用这架钢琴为自己换来实际利益,伯妮丝认为钢琴上承载着太多家族的血泪历史,应留下作为纪念。伯妮丝的母亲过世前常让女儿弹钢琴,并深深地陷入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过去苦难历史的回忆,这多少让伯妮丝感到压抑,因此现在她虽然教女儿弹钢琴,但从不告诉她家族的历史。戏剧结尾,伯妮丝又弹起了钢琴,决定重新开始和家族祖先的灵魂沟通。戏剧中威尔逊也采用了一些超现实主义手法,例如运用了萨特的鬼魂,让它经常出现在钢琴边。萨特的鬼魂象征着阴魂久久不散的种族意识以及这种意识对于黑人的纠缠和困扰。

1992年,《两列飞驰的列车》首次在百老汇演出。1969年,在匹茨堡的一个路边饭馆里,老板孟菲斯正和他的常客沃尔夫谈论着当地经济的日益衰退。过去这个地区一度很繁华,是黑人的聚居地,这个小饭馆一度人满为患。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个地区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饭馆门庭冷落,非常萧条。城市开发局开始通过地产公司将大片的建筑物进行拆迁改造。孟菲斯的饭馆也在拆迁之列,他开始打官司,要求补偿不得少于25000美元。饭馆外面,许多人排成长队去瞻仰刚刚过世的塞缪尔先知的遗容,人们相信他是上帝派来拯救黑人的,为黑人带来正义的。这时,汉本和斯特灵走进了饭馆,前者嚷着要补偿他承受的不公,后者刚从监狱出来,打算吃顿饭再看看能否找点活干。另一个顾客霍勒韦声称当地一个很神奇的叫厄斯特大妈的女人能帮他们解决问题,神奇的是,这位大妈的岁数和黑人在美国的时间一样大小。在这部戏剧中,对于黑人来说,经济机会越来越少,而且每天还要面对种种不公,同时伴随着塞缪尔先知的死,黑人们传扬着要为遇刺的黑人领袖马尔科姆·X庆祝40周年诞辰。戏剧展现了黑人们的沮丧、艰难和愤怒,同时也展现了他们面对种种不公时表现出的无力和徒劳的幻想。

戴维·马梅特(David Mamet,1947—)出身于芝加哥一个犹太家庭。他既是一名剧作家,还是一名导演和演员,他还是大西洋戏剧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从1970年完成他的第1部剧本《湖舟》,到目前为止,马梅特已创作剧本35部、近20部电影剧本等,并获得1次普利策奖。

1972年,马梅特写出了《鸭子变奏曲》,上演后受到剧评界的关注。两位老人在公园相遇了,他们开始没话找话地闲谈,他们谈到了人生、社会和世界的许多问题。无论他们谈到什么,他们总会回到在湖中游来游去的鸭子身上,他们的谈话充满了机智和人生丰富的阅历。他们谈到鸭子总是跟随着头鸭,而且做任何事都很有目的感。全剧被分成若干个变奏,彼此承上启下,显示了作者年纪轻轻却已具备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刻思考。

马梅特1975年创作了《美国野牛》,这部戏剧赢得了1976年的奥比最佳新剧奖和1977年纽约剧评人奖。废品店老板道恩将一枚硬币卖给了一个顾客,可是他现在发现那枚有美国野牛形象的硬币要值钱得多,因此他和伙计鲍勃计划要将硬币偷回来。可是道恩的扑克牌友蒂奇却自告奋勇去完成这项使命。晚上,他坚持要自己一人去,拒绝按照道恩的意思和弗莱彻一道同去,他说鲍勃没有经验,弗莱彻是牌戏骗子。这时鲍勃出现在店里,企图卖给道恩一块很罕见的硬币,这枚硬币与那枚美国野牛硬币极其相似,但是鲍勃对其来源却含糊其辞。蒂奇认为鲍勃和弗莱彻背着他和道恩各自去偷硬币了。他质问鲍勃弗莱彻上哪儿了,鲍勃说弗莱彻遭抢了,被送进了医院。不料道恩打电话核实时却发现弗莱彻不在那儿,鲍勃说自己可能搞错了。满腹狐疑的蒂奇用一个金属器物击打了鲍勃的头部,这时另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证实了鲍勃的说法,并且告知了弗莱彻所在的医院,道恩打电话验证了这个说法。道恩责怪蒂奇不该打伤鲍勃,让他去开车以便一起将鲍勃送往医院。戏剧充分表现了资本主义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道恩作为一个商人唯利是图,出尔反尔,对于朋友有的只是利用和差遣,毫无信任与友情可言;蒂奇更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造就的典型产儿,他怀疑每一个人,甚至质问他们的道德品质。某种程度上,蒂奇的做派完全是资本主义道德的产物,因为在资本主义世界,利益和金钱是唯一的通行证和行为准则,人人唯利是图,人和人之间只有利益的交换和彼此的利用。戏剧指出正是这种人和人之间的不信任造成了戏剧的悲剧性结尾。

《舞台生涯》是马梅特1977年创作的。剧中罗伯特是一个老牌演员,舞台经验丰富,而约翰则是一个新入行的演员。起初,罗伯特派头十足,充满了自信,约翰则时时诚恳请教。演戏时,罗伯特总是主角,约翰则是配角。可是,渐渐地罗伯特发现自己开始忘台词,而且演技也不再那么流畅自如了,而约翰则如日中天,从而随之变得趾高气扬起来。最后,罗伯特完全和约翰调换了位置,开始俯首听命于约翰。在这部戏剧中,作者巧妙地将舞台和人生结合起来,两人既有舞台上的合作演出,也有生活中的彼此相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关系的微妙变化。这部戏剧探讨了人与人之间、老人与年轻人代际的关系问题,尤其鞭挞了资本主义世界功利观念对于人际关系的毒害,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彼此的尊重和爱护,每个人仅仅是利益计算和交换过程中的筹码,最终失去了人格和尊严,剩下的只有一个代表功利价值的符号。同时,作者也巧妙地向我们暗示,罗伯特今日的命运也必然将是约翰未来的结局,从而使罗伯特的个人悲剧深深地引起了每一个人的思考。

马梅特1983年创作了《格雷加里格雷罗斯》,获得了1984年的普利策奖。戏剧刻画了芝加哥四个野心勃勃的房产代理人,叙述了他们是如何不择手段地使用撒谎、谄媚、贿赂、威胁、恐吓甚至偷窃,将没人要的房产推销给不知情的买主。戏剧以马梅特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芝加哥一家房产公司工作的经历为蓝本写就,戏剧的剧名是结合了剧中两个房产项目的名字,格雷加里高地和格雷罗斯农场。这部戏剧显然是马梅特以前剧本主题的延续,讽刺了资本主义世界人们如何地唯利是图,鞭挞了金钱是如何使人道德沦丧、人性扭曲的,又如何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空虚和焦虑。

《密码》创作于1995年,故事讲述了1959年一个小男孩准备去和父亲野营的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小男孩吉米·法内利、他的妈妈东尼和她的朋友黛儿在等待着吉米的父亲回来带他们去野营,父亲事先说好的。这时,东尼发现丈夫给她留了一封信,信上说自己离她而去了,原来父亲根本不会回来了。这时,黛儿说出吉米的父亲和别人好上了,这时全家人的心理状态一下子崩溃了,彼此开始宣泄愤怒。吉米,一个10岁的小男孩,就这样慢慢地在长大。戏剧最后,吉米手中握着一把德国伞兵刀。马梅特在这部戏中的语言很有特色,他既能使语言铿锵有力地表达人物的愤怒,又使语言富于抒情性和音乐感。戏剧表现了一个家庭压抑和痛苦的气氛,以及这种气氛对孩子和未来的影响和熏染,从而可能将这种危机延续下去。剧本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同时也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沟通的困难。

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野牛》可以看做马梅特的代表作,虽然该剧并未给作者带来重要的奖项。马梅特本人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

这个剧本是关于美国的商业道德……关于我们如何为那些被称作商业的种种大大小小的背信弃义和道德上的妥协所作的辩解……我曾站在剧院的后部看着观众是怎样离开剧院的。通常妇女们不大受这个戏的困扰。那些商人们则不同了。他们离开剧院时常常情绪激烈地咕哝着说这个戏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简直毫无意义。[27]

这部戏剧充分表现了马梅特对于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深刻讽刺,尤其是鞭挞了美国商人们的自私、冷漠和互相利用。整体而言,马梅特作为一位现在依然还活跃的美国剧作家,用他的一部部剧作辛辣地讽刺着美国社会中人们扭曲的生活、丧失的信仰、冷漠而对立的人际关系,从而激起读者和观众的深刻思考。

第八节 沃伦、斯塔福德和洛威尔的诗歌创作

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1905—1989)出生于肯塔基州古特里镇,1925年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1926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硕士学位。他是一位诗人、小说家,也是新批评的创始人之一,1935年他与科里斯·布鲁克斯创立了富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南方评论》。沃伦于1947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同时分别于1958年与1979年两次获得普利策诗歌奖。

《给我讲个故事吧》是一首短诗:

很久以前,在肯塔基州,我还是一个小男孩,

坐在一条土路边上,天刚刚黑,我听到

那些大鹅朝北鸣叫着。

我看不见它们,没有月亮

星星也很寥落。我听到了它们的叫声。

我不知道我的心里在发生着什么。

那是接骨木果开花前的一个季节,

所以它们正在向北行进。

它们的声音从我身边走过,朝北行进。

这首诗以夜幕为背景,表现了诗人作为一个小男孩所深刻体会的孤独与敏感。

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1914—1993)出身于堪萨斯州的哈钦森的一个书香门第。1937年斯塔福德毕业于堪萨斯大学,1947年在堪大获得硕士学位,1954年在依阿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5年到1956年,斯塔福德在印第安纳州的曼彻斯特学院英语系担任教职,随后转往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胡塞州立大学、刘易斯克拉克学院任教。1962年,斯塔福德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并获得了1963年的国家图书奖。他一生写了近22000首诗,其中出版了大约3000首。

《穿越堪萨斯》中,诗人叙述了一家人开车穿越堪萨斯州的经历与心理感受。诗人写道:

我的家人在那些平坦的路程里睡眠

但却像一口钟,发出低沉的钟声直到黎明

我沿着一个声音的走廊开车前行,

除了钟中之物,什么东西都不真实,

经过我出生的那个小镇。

一旦你穿越一个像那样的土地

你会更加拥有你的面孔:光所照的

东西讲述了一个自我;每个岩石都否定着其余的整个世界。

我们在莎伦泉水停下来吃饭

我的堪萨斯州依然一片黑暗,我的梦想太漫长了,说不清楚。

诗人奇妙地将旅程中酣睡的家人比作一口钟,别具一番匠心,暗含了静静的夜里家人的鼾声给作者制造的独特的声音和感受世界。同时,诗人将自己对于家乡的情感也独特地置放进了诗歌之中,在家乡诗人才更成其为自己,家乡的独特令他感触颇深,感慨良多。

在《忠诚》中,作者写道:

是所有英雄回家的时候了

如果有一些的话,是时候了,我们所有这些普通人

要按照那些真正的东西为我们自身定位

我们生活所凭借的东西。

深入北方,或者任何一个方向,

怪异的群山和物种潜伏着——

小精灵,地妖,食人妖,还有蜘蛛——我们

恐惧而惊异地遇到它们。

但是我们一旦品啜过远方的溪水,触摸过金子,

发现过瀑布那边的边缘,

季节变化了,我们回来了,发生了变化

但是安全,安静,感激。

想想一阵狂躁的风将这所有的小山聚拢

而奇怪的信仰在游人的耳畔嚎鸣

我们这些普通的人们紧抓大地和爱情不放

就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对于普通的东西我们显得非常强壮。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对于摆脱普通人日常无趣生活的向往。诗人渴望普通人能用英雄的尺度衡量与要求自己,努力向前探索,追求一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尽管耳畔依然喧嚣着懦弱保守的噪音。

在诗歌《在炸弹试验场》中,诗人写道:

在中午的沙漠里面,一只喘气的蜥蜴

等待着历史,它的肘部紧绷着,

注视着一条道路的拐弯处

俨然有事要发生。

它正在看着某个遥远的东西

远过人眼所能看到的距离,一处重要的场景

在石头中发生,为了一些小小的自我

就在后果长长的一端。

过去只有一个大洲上面没什么东西

就在一片再冷漠不过的天空下。

为改变已做好了准备,蜥蜴的肘部等待着。

它的爪子紧紧地抓在沙漠上。

诗人借用一只蜥蜴的视角和感受来描写炸弹试验场的恐怖和阴森,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进步立场。

罗伯特·洛威尔(Robert Lowell,1917—1977)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市,他的诗中经常会以波士顿和新英格兰地区为背景。在哈佛读书期间,他辍学向诗人艾伦·塔特(Allen Tate,1899—1979)和约翰·克罗·兰瑟姆(John Crow Ransom,1888—1974)请教。1940年洛威尔毕业于俄亥俄州的肯尼恩学院,随后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9月,洛威尔曾向罗斯福总统写信,申明自己的反战并拒绝服兵役的立场。1947年与1974年,洛威尔两次获得普利策奖,1959年他获得国家图书奖,1977年获得国家书评人奖。从1950年开始,洛威尔曾先后在依阿华大学、波士顿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院校教书。

《黄鼠狼的时辰》是洛威尔献给好友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的一首诗歌,洛威尔于1957年8月开始这首诗的创作。诗中写道:

鹦鹉螺岛隐士的

女继承人依然还在她斯巴达式的小屋里过冬;

她的绵羊还在海洋上放牧。

她的儿子是一个主教。她的农夫

是我们村的村长,

她已老迈昏聩。

渴望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

等级性隐私,

她收购了所有的

面对她的海岸且令她厌烦的东西,

然后任由它们倒塌。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一个个艾略特式的颓废的场面,收音机里播放着“爱情,哦,漫不经心的爱情”的萎靡音乐,诗人自己也已成了地狱。最后,黄鼠狼出现了:

只有黄鼠狼,它们在月光下

搜寻着一点吃的。

它们沿着主街毫无惧怕地一路走来:

……

一只母黄鼠狼和她的成群的幼崽们大喝着垃圾桶的脏水。

她将她楔形的脑袋伸进一个发酸奶油的

杯子中,垂下它如同鸵鸟一样的尾巴,

而且并不害怕。

诗歌《尾声》写道:

那些备受恩宠的结构,情节和韵律——

为什么它们对我现在毫无帮助

我想想象出某个东西,而不是通过回忆?

我听到了我自己声音的声响:

画家的视觉不是一个镜头,

它颤抖着爱抚光线。

但是有时候我写的一切

用我眼睛那丝线一样纤细的技艺

好像是一张快照,

俗艳,速成,花哨,组合,

虽然高于生活,

却在事实面前陷于瘫痪。

……

诗人早期曾钟情于新批评派的形式主义诗歌创作风格,但是在这首诗歌中诗人却表达了对于创作技艺的失望与沮丧。

第九节 女诗人毕肖普和莱维托夫的创作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沃瑟斯特市,父亲在她8岁时去世,随后母亲被送往精神病院。毕肖普的外祖父母抚养着她,后来,她回到父亲的富裕家庭,但是,她并不开心并得了慢性哮喘。在姨妈的教导下,毕肖普开始熟悉了丁尼生、卡莱尔、勃朗宁等诗人的作品,在瓦尔纳特希尔学校,毕肖普曾经学习过音乐,同时也是在这所学校,毕肖普的一些诗被发表在学生刊物上。1929年,毕肖普入读瓦萨学院,在学习了一段音乐后,转入英语专业,在校期间她在文学上很活跃。作为一名美国诗人,毕肖普的诗作并不很多,她的第一部诗集《北方与南方》出版于1946年,获得了休顿米弗林诗歌奖。她的第二部诗集《诗歌:北方与南方—寒冷的春天》出版于1955年,为此毕肖普获得1956年的普利策奖。1969年,她的第四部诗集《诗歌全集》出版,并使她获得了国家图书奖。1983年《诗歌全集:1927—1979》在毕肖普身后出版。

《在候诊室里》叙述了快要7岁的自己和姨妈去牙医诊所看病,在候诊室里以及翻阅《国家地理》杂志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稚嫩而沉重的思考。诗人写道,自己在翻阅杂志时看到:

一座火山的内部,

黑黑的,满是火山灰;

然后它就开始溢出一股一股的火焰。

……

一个死人悬挂在一根长杆上

标题写道“长猪”。

脑袋尖尖的婴儿

被用绳子一圈一圈地捆扎着;

赤裸的黑人妇女

脖子上被用金属丝一圈一圈地捆扎着

像电灯泡的颈线。

她们的乳房令人恐怖。

然后作者写道:

我开始思考:再有三天

你就7岁了。

我这样说是为了不再

感到自己正在从这个圆圆的、旋转的世界上掉落下来

掉进冰冷的、蓝黑色的空间中去。

但是我感到:你是一个我,

你是一个伊丽莎白

他们当中的一员。

为什么你应该也是他们中的一个呢?

我不敢看我到底是什么。

经过一番深刻的反思之后,作者在诗歌结尾写道:

接着我回到了候诊室。

战争还在继续。外面,

马萨诸塞州,沃瑟斯特市,

是夜晚、雪后的泥水和冰冷,

时间依然是1918年的2月5日。

诗歌表现了对于战争的恐惧,对于现实中黑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反思。它的视角是一个小姑娘的视角,现实的不公和战争的恐惧在一个小姑娘的眼中显得更加尖锐和刺眼,引人深思。

在诗歌《小习作》中,诗人描写了一场暴风雨的情景。诗人写道:

想想那场风暴吧,在天空中艰难地游荡

像一条寻找地方睡觉的狗,

听听它的咆哮。

接着,诗人把暴风雨中的林荫大道和棕榈树比喻成“一把一把的歪扭的鱼骨架”。暴风雨结束时,诗人写道:

现在暴风雨退去了,就像一个个

小小的,灰暗的战场

每一个都在“战场的另一个部分”。

想想一个睡在划船底部的人吧

船拴在一个红树林树根上或者一座桥墩上;

想想他没有受伤,只是受到了一点干扰。

诗人写到了暴风雨的狂暴,也写到了暴风雨之下人的冷静和淡定。显然,诗人在诗里写出了人的精神,突出了人在狂暴自然面前的精神力量。

诗歌《鱼》叙述了诗人捕到了一条大鱼,最终又将之放生的过程。诗人写道:

我捕到了一条巨大的鱼

在船边抓起他

半露出水面,我的鱼钩

紧紧地扎进他的嘴角。

他没挣扎。

他刚才也压根没挣扎。

诗人接着写了鱼饱经钓钩之苦:它的下唇挂着五个鱼钩,鱼钩已牢牢地长进它的嘴里;它的身上还有几根被挣断的渔线。诗人把那五个鱼钩比作“一个五根毛的智慧之须,在他那生疼的下巴上拖曳着”,最后诗人写道“然后我放走了那条鱼”。诗中,作者以男性代词“他”指代那条鱼,从某种意义上,诗人俨然将鱼视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它的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虽然诗中作者只是描写了鱼被抓住后遍体的伤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伤痕联想到人类对它的摧残。诗人最终放掉那条鱼显然是同情心战胜了征服欲,也体现出诗人对于人类肆意摧残自然物类的野蛮与自我中心主义的反思。

黛妮丝·莱维托夫(Denise Levertov,1923—1997)出生于英国的埃塞克斯郡,父亲是一名德国籍的俄裔犹太人,后移居英国,母亲来自北威尔士的一个煤矿小村庄。莱维托夫幼年就对写作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曾经用文字描写过自己成长过程中犹太人、德国人、威尔士人和英国人的尴尬身份。莱维托夫未受过正规的教育,在父母的指导下接触和阅读文学作品。12岁时,莱维托夫曾将一些诗作寄给艾略特(T.S.Eliot,1888—1965),得到了后者的热情鼓励。17岁时,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首诗,二战时,她是一名护士。1947年,她与作家米切尔·古德曼(Mitchell Goodman,1923—1997)成婚,随后移居美国。她曾经在多所大学教授文学课程。她的诗风清新、精当而平易,同时也受到一些诗人的影响,但是她不承认自己属于任何一个诗歌流派。

在诗歌《快乐》中,诗人写道:

我喜欢寻找

不能立刻找到的

东西,但是藏在

另一种性质的东西里面,

静静的,很独特。

玻璃般的鸥鸟的毛,隐藏在

白色的纸浆里:鱿鱼的骨头

我抽出来然后放着

一根挨着一根地放在滴水板上—

磨得很尖俨然是为了迅疾地,刺穿

心脏,但是脆弱,这些东西

掩饰了式样。或者是一个水果,曼密苹果,

包裹在粗糙的棕色果皮里,果肉

如同玫瑰琥珀,果籽:

果籽是一块木头的核,刻有花纹而且

光亮,胡桃木颜色,形状

就像一个巴西坚果,但是很大,

大得足够充满

一只饥饿的手掌。

我喜欢草那富有汁水的茎部,它长

在那片更粗糙的、卷在一起的叶子中

还有那奶油黄色的微光

就在那细长的笛子上,牵牛花从那笛子中

开放出一片幽蓝和凉爽,在一个炎热的清晨。

诗人一开始就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趣味的独特理解,对于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的事物和感受有一种深刻的体味和思考。诗人珍爱羽毛、鱼骨头、水果、果核、花草这些生活中普通平常的东西,也从这些事物身上能够找到一种独特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生活本身的朴素理解和热爱。诗歌结尾“一片幽蓝和凉爽”与“炎热的清晨”相对照,隐含着作者对于现代后现代社会人们沉于物欲追求,疏于精神体验和感受,从而陷于焦虑绝望心态的反思。诗歌中所透出的清幽与宁静的气息,无疑使读者感受到了对另一种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莱维托夫的另一首诗《囚徒》写道:

尽管路最终转弯了

转向死亡那普通的门,

我们敲门,准备

进入,门开了

为我们很轻易地开了,

然而

这所有的漫长旅程

我们将会带着铁镣走过,

靠着知识的苹果为生

苦辣而且长满了蛆虫。

我们品尝其他的食物,生活

像一个善心的农家姑娘,

在我们经过时为我们端上——

但是我们的嘴巴已起了皱纹,

舌头上也沾上了灰渍。

……

现在的灰灰的苹果

从有毒的土壤中生长出来。我们是囚徒

必须吃掉自己的份额。尽管带着铁镣走过所有的漫长道路,

毕竟,

我们来到死亡的普通的大门口,时光

微笑着,那种普通的

很久以前的微笑。

诗人将我们这些普通的世人比作囚徒,囚禁于知识的牢笼里面茫然无知地前行。这正是后现代社会的真实写照。人们吞食着“知识的苹果”,沉溺于知识、科学、技术所编织的神话中,片面地追求物质利益的实现和自以为是的对世界的控制和操纵,忽视了生活本身的真谛和意义,使人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诗人巧妙地使用苹果这个意象来指代知识、科学和技术,讽喻了人类对于后者的迷恋完全是对《圣经》中禁果的偷食,人类也必将为此付出堕落并失去乐园的代价。而时光则会恒久不变地对人类愚蠢的举动发出嘲笑,这一意象更暗示出这种悲剧,与其说是现代后现代人类的悲剧,倒不如说是人类永远在不断重复的悲剧,是人性的悲剧。

第十节 金斯堡、赖特和斯奈德的诗歌创作

艾伦·金斯堡(Allan Ginsberg,1926—1997)出生于新泽西州的纽瓦克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金斯堡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一个代表性诗人,也是美国反文化潮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一首诗歌《嚎叫》而知名,在这首诗中他谴责了资本主义世界那种种令人压抑的现象,大胆表现了各种富有反抗性的颓废生活方式。

1955年10月的一个诗人聚会上,金斯堡朗诵了他的诗作《嚎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这部诗作正式出版。《嚎叫》是一首长诗,共分为三部分。一开始,诗人写道:

我看到我这一代人最好的思想被疯狂毁掉了,饥饿

歇斯底里,赤裸裸,

拖拽着他们自己的身体在黎明时分穿过黑人的街道寻找一个狠劲的

毒剂,

长着天使脑袋,穿低腰裤的人们在夜晚的机械中渴望找到与富有幻想的精力充沛的人的古老天堂的联系……

在诗中,诗人描写了垮掉一代的放纵生活——滥交、同性生活、酗酒、吸毒、灵异聚会,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异化生活、核战争阴云的笼罩、国内社会政治生活的压抑,美国的年轻一代普遍感到绝望和颓废。正是因为如此,《嚎叫》这首诗宣告了一种新的美国诗风的诞生,同时这首诗也被许多批评家指为淫猥不洁。

《现实的背后》这首诗写道:

在圣何塞的铁路场

我徘徊着,很荒凉

就在一个水箱厂的旁边

我坐在一条长凳上

在扳道工棚屋的附近

一朵花落在沥青公路上的

那个干草上

——那个可怕的干草上的花

我想——它有一个

黑色的脆脆的茎部和

满是黄黄的、脏脏的鞋钉子一样东西的花冠

就像耶稣的一英寸长的帽冠,还有一个满是泥土的、

干干的中心线簇

就像一个用过的剃面刷

已在车库里躺了一年。

黄黄的,黄黄的花,而且是

工业之花,

粗壮的、丑陋的、如同鞋钉一般的花,

依然是花,

外形是那朵大大的、黄色的、

在你脑海中的玫瑰花!

它是这个世界之花。

在这首诗中,诗人使用了荒凉的铁路场、沥青公路、干草、脏脏的鞋钉子、用过的剃面刷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现代工业社会的场景,荒芜、丑陋、怪异和绝望。那朵黄黄的花,如诗人所言是“工业之花”,“是这个世界之花”,是工业世界的胎儿,巨大、粗壮、畸形。因此,这首诗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表现了工业化给世界造成的摧残和破坏,表明了作者对于工业化世界的反思与批判。

詹姆斯·赖特(James Wright,1927—1980)出生于俄亥俄州的马丁斯费里,父母均未受过良好的教育。1946年高中毕业后,赖特曾经参军驻扎于日本。1952年从肯尼恩学院毕业,后于华盛顿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以诗集《绿墙》获得耶鲁年轻诗人奖,1972年他的《诗集》获得普利策诗歌奖。他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和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的影响,试图表现社会问题和社会情感。

在《一场恩赐》中,赖特写道:

就在去往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市的公路以外的地方

暮光在草地上柔柔地朝前跳动。

那两只印第安小马的眼睛

暗暗的,透着温和。

它们快乐地从柳树从里出来

欢迎我的朋友和我。

我们跨过铁刺网栅走进那片牧场

它们在那吃了一整天的草,孤单单地。

它们紧张地像潺潺流水似地发出声音,它们快乐得几乎难以自禁了

因为我们来了。

它们腼腆地像湿漉漉的天鹅一样低下头去。它们彼此爱护对方。

像它们的孤独是没有的。

又一次感到无拘无束,它们开始大嚼春天嫩嫩的丛生植物,

在黑暗中。

我想将那个身体更修长的小马搂进我的怀里,

因为她已朝我走来

而且嗅嗅我的左手。

她毛色黑白相间,

她的鬃毛蓬乱地覆盖了她的前额,

风轻轻地推我去爱抚她那长长的耳朵

它很娇嫩,就像女孩手腕上的皮肤一样。

突然我意识到

如果我走出我的身体我就会闯进花中去。

在《在明尼苏达州松树岛威廉·达费的农庄躺在吊床上作》中,诗人写道:

在我的头顶,我看到那只铜色的蝴蝶,

在那棵黑色的树干上打盹,

在绿色的阴影中如同一片树叶一样吹动着。

就在那栋空房子背后的山涧下

牛儿的铃铛一个接着一个

走进下午的远处。

在我的右边

在两棵松树间的一片阳光空地里

马儿去年的粪便

如同燃烧的火焰一样成了金黄的石头。

我朝后躺下,这时夜色黑暗下来笼罩了大地。

一只幼鹰翩然飞过,寻找着家园。

我已经浪费了我的一生。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出生于加利福尼亚的圣弗朗西斯科,家庭因为经济大萧条而非常贫困,被迫迁往华盛顿州。7岁时,斯奈德曾卧床4个月,因此读了很多书,阅读量远远超过同龄人。1942年父母离婚,斯奈德随母亲迁往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因为母亲做记者的缘故,少年的斯奈德曾在报馆工作。在里德学院读书期间,斯奈德在学生刊物上发表了他的一些诗歌。1951年大学毕业后,斯奈德曾经从事过木材工工作,这使他对于普通民众有深刻的了解,同时他也开始接触佛教基本常识以及东方对于自然的态度和看法。1953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学习亚洲文化和语言,师从小圃千浦学习水墨画,并且师从陈世骧学习唐诗。斯奈德很早就对禅宗教义很感兴趣,1956—1969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和日本之间穿梭,学习禅宗和佛教。同时斯奈德还被认为是一名垮掉派诗人,他一度与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堡和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过从甚密。1974年他出版的诗集《海龟岛》使他获得1975年的普利策诗歌奖。1986年起,斯奈德开始担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写作课程教授。

《松树的树冠》是斯奈德的一首名诗。诗歌写道:

在蓝色的夜里

霜雾,天空放着微微的

月光

松树的树冠

弯曲下去,一片雪蓝色,渐渐

在天空中消失,霜,星光。

靴子嘎吱地响。

兔子的印迹,鹿的印记,

我们知道什么。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蓝色的夜空、霜雾、月光、雪蓝色的松树树冠和动物的印记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夜景,鞋子的嘎吱声更加映衬了自然界的静谧,同时也暗示了人置身于这种环境的另类性。诗歌的结尾一句质问“我们知道什么”,指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讽刺了近现代以来的人类狂妄自大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为孩子们而作》写道:

凸起的小山,那些山坡,

统计学上的

横亘在我们面前。

一切事物的

急剧攀升,上升,

上升,而我们所有人

下降。

在下个世纪

或者下下个世纪,

他们说,

会有山谷,牧场,

我们能在和平中相会

如果我们能做到的话。

要攀登这些即将来临的顶峰

我送给你们一句话,送给

你们还有你们的孩子们:

要团结起来

学习那些花儿

要光明起来

在这首诗中,诗人指出,在这个时代,所有事物都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而人类个体却在逐渐衰老;如果人类想要攀登一个个高峰,在和平中相会,而不是遭遇战争或其他不幸,就需要彼此信任和爱护,向大自然学习,并且要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澄明起来。

斯奈德既是美国新诗“意象派”诗人,又是生态文学的作家,他对中国儒释道都很感兴趣,也翻译研究过中国古代诗歌,并且将中国诗歌艺术与美国诗歌结合起来,是当代有影响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