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分钟打造说话高手
64935700000002

第2章 你应该这样与上司说话

上篇

抓住时机,合理进言

上下级间要精诚合作,就要允许下级向上级提批评意见。上级有了不妥之处,下级也不必为贤者讳,向领导进言,提批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不能掌握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方式,这也是不明智的。比如女秘书看到总经理有独断专行的缺点,不是私下交谈,而是在会议上提了出来,结果与总经理关系日益紧张,最后只好辞职了事。那么,对领导进言有些什么原则呢?

非正式场合强过正式场合。正式场合、会议上、集体研究工作时,不适宜提意见。正式场合提意见并迫使领导表态,会将其置于众目睽睽的难堪境地,于沟通无益。非正式场合提意见,如私下个别交谈,显得随便,能平心静气,给领导以回旋余地,效果较好,气氛轻松,意见易被考虑和接受。

在领导心情舒畅时提比其紧张疲劳时提效果好。身体疲劳时,人的耐心程度降低,易暴躁发火,在领导工作忙碌、被许多需要马上决断的事弄得心烦意乱时,不要紧追。心情舒畅时,较易交流,甚至对提的方式和态度也不大计较,此时进言,事半功倍。

解读上司

不要忘记,你的上司同你一样也是人。

他有感情,有疑虑,有问题。不管你信不信,你的上司也会经常想起你。他肩负的担子很可能超过了你的想象,并很可能还在分担你的负重。你可能认为你的上司优柔寡断、冷漠、不近人情。但是他所承受的压力是你觉察不到或无法正确估计的。

优秀员工不会投人所好,但是他会尽力帮助自己的上司。他尊重上司的威信,尊重他可能是经过艰难奋斗才身居要职的事实。优秀员工会力图尽可能多地分担上司的重负。他会自愿地为上司做事。而且,在向上司汇报问题的同时不忘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明确建议。

优秀员工完全忠实于自己的上司,永远不会在背后说上司的坏话。如果他对上司有什么抱怨的话,他会对上司本人直接提出,就此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辩论。

优秀员工为上司兢兢业业地工作,对所应该做到的事尽心尽力。他不会抱怨上司的失败,在上司作出愚蠢主张时他会力图劝阻上司。决定一旦作出,优秀员工会通情达理地接受决定,并且全力以赴地支持。

与上司的良好关系是公开、坦诚、支持与信任的。

建议:

坦诚地回答下述问题:你与上司之间存在什么问题吗?你与他是否讨论过这些问题?你是否曾设身处地地为上司着想过?你是否从不在背后抱怨你的上司?你是否完全忠实于他?你是否尊重你的上司?

如果你与上司的关系有严重缺陷,那么就应该安排时间去见见他。在见上司之前先对上述问题的答案仔细地做些准备,不必担心失去自己的职务,坦诚务实地去解决问题比故意躲避不去解决好。

如何和上司进行有效的沟通

话不说不清,礼不摆不明。沟通有时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人与人之间有了误解甚至隔阂的时候。而这时沟通的艺术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面对上司的冷淡态度,你千万不能意气用事,横眉冷对或无动于衷。积极的态度应当是心平气和地找上司进行沟通。注意,一定要找个适合谈心的场所,并选择好时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营造出随意自然的气氛。如果大老板找你谈的话可以公开的话,你可以对你的直接上司讲明谈话内容。自己的工作业绩得到公司领导肯定和表扬,得真心感谢上司的帮助和栽培(这不是奉承,事实肯定也是如此)。让上司明白:你是真心真意感谢他,你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你的每一点进步,都与他的培养密不可分。

接着你要诚恳地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每个人身上肯定会找到一两点),希望上司能继续对你严格要求,帮助你改掉缺点,使上司处于一个帮助人的位置上,他就会尽其所能,为你创造机会,为此他很容易看到你的进步与他是分不开的,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总之,与上司经常进行富有艺术性的沟通,可以帮你建立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这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与上司交流的技巧

与上司交流是一门学问,要摆正心态,更要学会技巧。

首先要明确:不管受到了怎样不公正的待遇,你的上司如何不讲理,一定要勇于提出要求!如果隐忍不发,没有人知道你心中所想,任何利益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不是你给我什么我就必须接受什么。

谈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自信!当然,这一点基于你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

一定要认清这一点:你的上司也是普通人,他的任务更重,也要面对来自他的上司、其他部门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对绝大多数上司而言,他最大的愿望是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从一上任就想刁难谁。

如果你觉得他对你不够公正,首先要冷静几分钟,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你过于情绪化,或者一向对上司有成见,可能会和他大吵一架,而这样只会使情况更糟。要始终坚持“对事不对人”,了解他的真实想法,顺应他的思路,冷静、客观地提出要求。

在方式上要心平气和。如果是待遇问题,要列举你付出的劳动,所得到的回报,并举出别人待遇合理的例子,请上司告诉你原因。如果沟通无效,可以直接去找他的上司。通常上司们都不愿接受一般员工的越层报告,“大老板”会信任他选中的中层管理者。但是,当你觉得问题得不到解决,还是要勇于改变状况,对顶头上司说“不”!

切忌私下议论或传播对上司的不满。如果部门同事对上司有一致意见,可以联名致信“大老板”。私下议论于事无补,而且促成低效率,而向外传播简直就是自毁形象。

当然,在职场中也有一段时间需要忍耐。最初你与上司刚刚开始合作时,有一个相互取得信任的过程,你要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对小的不愉快要忍耐。你不妨和上司经常做一些小沟通,汇报工作进展,请教如何改进。你可以这么问:“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我这一阵子总是不能做到完美……”

实际上,你的上司在这个职位上也并不总是称心如意。他可能很难与员工有真正的沟通,也不易获得朋友似的友谊,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有个员工以前总认为他的老板很挑剔,两人合作不愉快。一次郊游,他无意中对老板说:“你最近做的一次策划挺棒的。”老板很吃惊,顿有知音之感,随即俩人谈起了更多的工作计划,关系渐缓。有时候,老板也会常感孤独,也需要赞扬。

当然,作为上司,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官威十足的上司是最讨厌的。缔造松下王国的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管理的定义很简单,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沟通。”据调查,70%的优秀经理人的主要工作时间用于沟通:和客户、平级部门、上司,当然,也包括和下属。

现代企业倡导这样的上下级理念: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没有森严的等级观念。现代社会崇尚团队精神,因为没有人能靠单打独斗取得成功。

上司一定要相信:没有一个下属愿意跟你作对。员工有勇气提出意见是很不容易的,而你能听到反馈是幸运的。听到不同意见,首先考虑:这对部门和企业利益有什么影响,对实现最终目标有什么影响。

鼓励每个人说真心话,应当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司应设身处地从员工角度考虑问题,“把脚放进别人的鞋子里”。如果员工抱怨待遇不好、天天加班,你就要考虑工作是不是过量?他是不是期待更高的回报?你不一定答应员工的所有要求,但一定要解释原因。

作为上司,还要谨防陷入这样的误区:我必须是正确无误的;如果情况不改变就是我的无能;所有的技术我都要精通。过于追求完美,你可能会变得苛刻、固执、自以为是。

与上司同乘电梯时巧妙交流

当你立在电梯前,边正面等着电梯下来或上来,边顾盼着自己的“镜像”时,突然映出上司的影子。你硬着头皮与上司一同进入电梯,发现更糟糕的事情是:电梯里只有自己和上司两个人。在这个五尺见方的空间里,立马弥漫着尴尬的气息。在到达你办公室的十几秒、最长不过几十秒的时间里,似乎比平日里的半小时还要漫长,“我该说些什么呢?”你的大脑飞快地旋转着。殊不知,你的上司跟你一样,也在试图找寻着话题,因为他也是人,也能感觉出那种尴尬。

这里有几则事例可供你参考:

某公司文员:“说什么?!也就是‘您好!您去哪儿啦?’‘您周末去哪儿玩啦?’等等,然后就是等着上司回答,有必要插上一句就插一句,没得插就光听着。反正他不先说,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没准上司正琢磨着什么重要事情,打断了人家的思路可就是礼多人自怪了。反正也就那么短的时间,挨过去,也就没什么了!”

点评:看来这位职员并没有遭遇过这种“电梯里的尴尬”。如果实战演练一下,也许就会觉得那段时间没那么好过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周围都有磁场,当并非关系密切的人“侵入”这一磁场时,人体磁波会受到干扰。在不经意间,就生成了不自在、紧张与准备好反击的情绪。因此,不管你身为上司还是普通职员,在共处于电梯间狭小空间时,更不可挨对方过近。心理学家称:身为下属的你最好站在电梯口处,以便在开关电梯时为上司服务;身为上司的他最好自觉地“缩”在对角处,以使得两人的距离尽量最大化,并卸下下属心理的负担。

如何向上司“喜传捷报”?

当你数年如一日,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结果却突然发现,尽管自己累得半死,别人好像熟视无睹,尤其是老板,似乎从未当面夸奖过你。这时,你可能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但你一定要懂得,这不完全是老板的过错,试想想,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有多少人要老板操心过问,你的“被忽略”也有情有可原,因此,你得做个“有声音的人”。

记住,当你完成了一件很棘手的任务,第一得先向你的老板汇报,让他知道你有一个好脑袋和快刀斩乱麻的能力,不光只会吃干饭。

记住,不要等出了纰漏才想到去找老板,做老板的都喜欢能干的下属,如果你一贯精明干练,即使万一惹了麻烦,老板也能够宽大为怀,予以谅解。最怕的是,你每次报告老板的都是败走麦城的坏消息,这样,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印象一定很糟糕。

向老板“喜传捷报”邀功求宠的程序如下:

第一,开门见山,先说结论。不要把时间和精力用来描述你做的事,而首先直接把结果告诉他,老板都很忙,用有限的时间,报告老板最关心的事,这叫“利益销售法”。

第二,如果时间允许,再进一步详细说明过程。报告内容尽可能简明扼要,并且记住先感谢别人,再提自己的功劳。

第三,如果是书面报告。一定要署上自己的名字,不要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如果却忘了加上名字,或者,把直属主管、老板的名字统统写了上去,却唯独漏了自己的,岂不“功亏一篑”。

第四,报告完了,切勿立刻求赏,只要给老板留下好印象即可。否则,老板可能会觉得你太急功近利。只要你一次次赢得老板的肯定,天长日久,功到自然成,升迁晋级总会有你的份儿。

第五,别忘了,除了报告给你的老板,最好同时把好消息告诉你的同事、部属,让他们分享,既好了人缘,又造了“舆论”,让别人觉察到你的“闪光点”。

做完蛋糕要想到挤花,有了美丽的奶油花朵,蛋糕就自然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随时不忘报告老板,就是在自己做的蛋糕上挤花、让老板为你喝彩。

如何向上司献计献策

向上司、决策者贡献自己好的建议与计划,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然而,我们在献计献策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不受重视、不被采纳的苦恼。尤其是当一个经过自己潜心研究、周密思考,确信是一个非常合理、非常优秀的建议和计划被上司断然拒绝的时候,我们的苦恼会更剧烈。

碰到这种“进而不纳”的情况,人们往往抱怨上司,说:“能遇上一个知人善用、从谏如流的上司就好了。”这几乎成了所有属下一种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之中很少有人愿意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虑“进而不纳”的问题。

其实,新的思维模式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出路。

“移山倒海”的大师豪斯

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他鞍前马后工作的许多人,都觉得他是“一扇老橡木做的门”,任何新鲜的意见都被毫无例外地拒之门外。威尔逊有才能,自负,所以对别人的意见往往瞧不起,要么不采纳,要么根本不予理睬。但是,有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例外,这个人就是他的助理豪斯。

豪斯有什么绝招呢

豪斯自己说,有一次,他被单独召见,他明知总统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但还是尽自己所能,清楚明了地陈述了一种政治方案。因为他苦心研究过,自认为相当切实可行,所以说得理直气壮。然而他没有得到与其他同事不同的命运。威尔逊当即表示:“在我愿意听废话的时候,我会再次请你光临。”但是数天之后,在一次宴会上,豪斯很吃惊地听到威尔逊正在把他数天前的建议作为总统自己的见解公开发表!这件事,使豪斯大彻大悟,懂得了向总统贡献意见的最好方法:避免他人在场,悄悄把意见“移植”到总统的心中。开始,使总统不知不觉地感到兴趣,然后使这计划可以作为总统自己的“天才构思”而公之于众。最后,使总统坚定不移地相信是他本人想出了这个好主意。换句话说,不用强调某某计划是豪斯的主意,为了使一个好的计划被总统采纳,他得自愿牺牲“版权”,而把“版权”让给总统,并且是悄悄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转让。这样,他的计划就能顺利地被总统采纳。例如,1914年春季,豪斯奉命赴法国做外交上的接洽。出发前,威尔逊原则上同意了豪斯的计划,但态度相当谨慎,距离被正式批准还相当遥远。豪斯到巴黎后不久,寄回了他同法国外长的谈话记录。在谈话中,豪斯把自己想出的、经总统谨慎同意的计划,说成是“总统的创见”,并热烈赞扬说,这是“天才,勇气,先见之明”的表现。看了记录,威尔逊总统毫不犹豫地正式批准了这个计划。计划的实施,给两国带来巨大的利益。豪斯为自己实际发挥的作用由衷地高兴。同时威尔逊总统也更加由衷地喜欢豪斯,对他更加倚重。但有一件事是永远心照不宣的:豪斯从来不表示某项计划是他想出来的。若干年后,豪斯说道:“我不愿意称那些计划是我的,并不仅仅出于讨总统喜欢。我的计划充其量是一棵树种,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有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只有总统才有这些条件。把树种变成大树的,公平地说,是总统。我只不过把种子移到了总统心中。”

在威尔逊执政期间,豪斯都采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种子移植”的策略。然而他对威尔逊的影响,比当时成群的政治领袖加在一起都大。事后,人们方才窥见豪斯的秘诀,并称豪斯为“移山倒海”的大师。后人开玩笑说,豪斯第一个发明了“思想试管婴儿”,威尔逊则是这次伟大试验的母体。

大智若愚的华西里也夫斯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斯大林,由于受反常的“自我尊严”的驱使,变得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唯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莫斯科保卫战前夕,大本营总参谋长朱可夫将军曾建议“放弃基辅城”,以免遭德军的“合围”。这本来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建议,但斯大林听不进去,当面骂朱可夫“胡说八道”,并一怒之下把朱可夫赶出大本营。不久,基辅果然遭德军合围,守城的红军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等到斯大林对朱可夫说“你是对的”时,已经是马后炮了。但是,一度当了苏军大本营总参谋长的华西里也夫斯基,却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杰出作用。

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进言策略比豪斯还要别致。

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在斯大林与华西里也夫斯基谈天说地的“闲聊”中,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不郑重其事,也不头头是道。可是奇妙的是,等他走了以后,往往使斯大林想起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在军事会议上陈述了这个计划。大家都惊讶斯大林的深谋远虑,纷纷称赞。斯大林自然十分高兴。再看看华西里也夫斯基本人,也与大家一样显得惊异,好像他也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计划,并且也与众人一道表示赞叹折服。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想到这是华西里也夫斯基的主意,甚至斯大林本人也不这样想了。但是,上帝最清楚,统帅部实施的毕竟还是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计划。

华西里也夫斯基也在军事会议上进言,但那方式方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他首先讲三条正确的意见,但口齿不清,用词不当,前后重复,没有条理,声音含混,因为他的座位通常靠近斯大林,所以只要使斯大林一个人明白他的意见就行了。接着他又画蛇添足地讲两条错误的意见。这会儿,他来了精神,条理清楚,声音宏亮,振振有词,必欲使这两条错误意见的全部荒谬性都昭然若揭才肯罢休。这往往使在场的人心惊胆颤。

等到斯大林定夺时,自然首先批判华西里也夫斯基那两条错误意见。斯大林往往批判得痛快淋漓,心情舒畅。接着,斯大林逐条逐句、清晰明白地阐述他的决策。他当然完全不像华西里也夫斯基那样词不达意,含混不清。但华西里也夫斯基心里明白,斯大林正在阐述他刚刚表达的那几点意见,当然是经过加工、润饰了的。不过,这时谁也不再追究斯大林的意见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来,华西里也夫斯基的意见,也就因为已移植到斯大林心里,变成斯大林的东西,而付诸实施。事后,曾有人嘲讽华西里也夫斯基神经有毛病,是个“受虐狂”,每次不让斯大林痛骂一顿心里就不好受。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是笑而不答。只是有一次,他对过分嘲讽他的人回敬道:“我如果也像你一样聪明,一样正常,一样期望受到最高统帅的当面赞赏,那我的意见也就会像你的意见一样,被丢到茅坑里去了。我只想我的进言被采纳,我只想前线将士少流血,我只想我军打胜仗,我以为这比讨斯大林当面赞赏重要得多。”

在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两个人: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一个就是华西里也夫斯基。有人甚至说,军事天才朱可夫之所以被斯大林倚重,从某种意义上看,正好与斯大林倚重大智若愚的华西里也夫斯基有关,因为倚重朱可夫,也是华西里也夫斯基的主意之一。

怎样向上司提意见

面对来自上司的压力,总有一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此时此刻,你将怎么做?

兼并上司的立场

李先生是一家比较知名外企的总经理助理。他的顶头上司王总搞学术、技术出身,由于工作重点长期落在研究开发领域,因此对企业管理依然一知半解,出于对技术的钟情与依恋,王总直接插手技术部门的事,把管理的层级体系搞得乱七八糟,其他部门虽然表面上敢怒不敢言,但私下里无不怨声载道,让李先生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倍感吃力。

经过思考,李先生决定采用兼并策略,再次向王总建议。

他对王总说,真正意义上的领导权威包含着技术权威和管理权威两个层面,王总的技术权威牢固树立,而管理权威则有些薄弱,亟待加强。王总听后,若有所思。

李先生巧妙地兼并了王总的立场,结果获得了成功。后来,王总果然越来越多地把时间用在人事、营销、财务的管理上,企业的不稳定因素得到控制,公司运营进入了高速发展状态,李先生的各项工作也顺风顺水,渐入佳境。

从李先生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启发:兼并上司的立场,的确不失为向上司提意见的上等策略。首先,它没有排斥上司的观点,而是站在上司的立场上,最终是为了维护上司的权威,出发点是善意良性的;其次,这种策略是一种温和的方式,能够充分照顾上司的自尊,易于被上司接受,效率较高;另外,它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需要很高的社会修养,并非轻易能够针对不同情况。不断提出有效率的兼并上司立场的意见,久而久之,自己个人的领导能力亦会迎风而长,甚至来一个飞速提升。

将“意见”转化为“建议”

在适当的时候向你的上司提几点“建议”,它不仅包括了你所要提出的意见,而且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它们直接影响你建议的效果:

1.选择适当的时机

要照顾到你上司的心情。请记住他也是个普通人,当公务缠身、诸事繁杂时,他未必有很好的耐心随时倾听你的建议——尽管它们极具建设性。

2.关注对方,恰当举例

谈话时应密切注意对方的反应,通过他的表情及身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迅速判断他是否接受了你的观点,并视需要而适当地举例说明,以增强说服力。

3.态度诚恳,言语适度

注意说话的态度和敬语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你的意思,由于你的坦率和诚意,即使对方不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也不会影响到他对你个人的看法。

限用一分钟发表

如果你向上司提意见的话,你认为多少时间比较合适?

上司一般来说都对长的意见感到不耐烦。如果你能在一分钟内说完你的意见,他就会觉得很愉快,而且如果觉得“有理”,也比较容易接受。反之,倘若他不赞同你的意见,你也不会浪费他太多的时间,他会为此感谢你。

如果想再具体界定一下的话,那么最好将你的语速保持在每分钟300个字的标准,比这个标准低就显得过于缓慢。

否定也是意见的附属品

向上司提意见,如果马上获得认可,事情就很简单。不过,一般而言,不认可的情况比较多。毕竟提意见的对象是你的上司,是否接受你的意见他当然需要慎重考虑。

当意见被“我不赞成”或“这不合适”等驳回时,有些人往往心灰意冷。其实,因为一两次的意见被否决就责难上司,而放弃自己的努力是一种非常愚蠢的做法。向上司提意见应该抱着“否定也是意见的附属品”的合理想法,要勇于碰壁。当然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在你的意见的内容上、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首先在内容上,既然是提意见,就必须言之有据。不仅要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还要以大量的数据材料为依据,使意见站得住脚,否则一旦让上司问倒了,就容易造成信口开河的负面影响。

其次,意见的内容没问题了,还要注意提意见的方式方法。向上司提意见本非坏事,但如果过于“热心”,会使自己“冲”过头,上司必定会认准你是个麻烦制造者,不会接受你的意见。此时,你切记不要过于自作主张而忽视了上司周遭的人际环境以及时间安排。

“企望往高处爬的人,应该踩着谦虚的梯子。”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想要自己提出的意见得到上司的尊重和认可,最好把这句话牢记心头。

受到领导批评怎么办

任何人在单位工作时间长了,都免不了会碰到受领导批评的情况,但我们大可不必为此忧心忡忡,拼命地反省自己,实际上,领导批评或训斥部下,有时是发现了问题促进纠正;有时是出于一种调整关系的需要,告诉受批语者不要太自以为是,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有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与部下保持或拉开一定的距离;有时“杀一儆百”“杀鸡儆猴”,不该受批评的人受批评,其实还有一层“代人受过”的意思……搞清楚了上级是为什么批评,你便会把握情况,从容应付。

受到上级批评时,最需要表现出诚恳的态度,从批语中确实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最让上级恼火的,就是他的话被你当成了“耳旁风”。而如果你对批语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这种效果也许比当面顶撞更糟。因为,你的眼里没有领导。

对批评不要不服气和牢骚满腹。批评有批评的道理,错误的批评也有其可接受的出发点。更何况,有些聪明的下级善于“利用”批评。也就是说,受批评才能了解上级,接受批评才能体现对上级的尊重。所以,批评的对与错本身有什么关系呢?比如说错误的批评吧,对你晋升来说,其影响本身是有限的。你处理得好,反而会成为有利因素。可是,如果你不服气,发牢骚,那么,你这种做法产生的负面效应,足以使你和领导的感情拉大距离,关系恶化。当领导认为你“批评不起”“批评不得”时,也就产生了相伴随的印象——认为你“用不起”“提拔不得”。

受到批评时,最忌当面顶撞。当面顶撞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公开场合,你下不了台,反过来也会使领导下不了台。其实,如果在领导一怒之下而发其威风时,你给了他面子,这本身就埋下了伏笔,设下了转机。你能坦然大度地接受其批语他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歉疚之情,或感激之情。

受到上级批评时,反复纠缠、争辩,希望弄个一清二楚,这是很没有必要的。确有冤情,确有误解怎么办?可找一两次机会表白一下,点到为止。即使领导没有为你“平反昭雪”,也完全用不着纠缠不休。这种斤斤计较型的部下,是很让领导头疼的。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不受批评,当然可以“寸土必争”,“寸理不让”。可是,一个把领导搞得精疲力尽的人,又谈何晋升呢?

受批评,甚至受训斥,与受到某种正式的处分、惩罚是很不同的。在正式的处分中,你的某种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或剥夺。如果你是冤枉的,当然应认真地申辩或申诉,直到搞清楚为止,从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但是,受批评则不同,即使是受到错误的批评,使你在情感上、自尊心上,在周围人们心目中受到一定影响,但你处理得好,不仅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甚至会收到更有利的效益。相反,过于追求弄清是非曲直,反而会使人们感到你心胸狭窄,经不起任何误解,人们对你只能戒备三分了。

如何让上司接受批评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被批评尤其是当众批评,更何况批评的又是你的上司呢?那么,如果你的上司真的有错,如何才能让他既接受你的批评,又能保全你自己呢?这需要一些技巧。

以提醒代替批评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上司,他曾与某个客户约好了中午吃饭,可自己却忘记了,他反过来责怪下属没有提醒他;再如,本来是上司自己将你整理好并已交给他的文件放在一边,忘了翻阅和签字,当有关部门追要时,他反而质问下属为何不提醒他或早点给他。若遇到了这样的事,你会非常气愤,明明不关你的事,上司却滥用职权,将责任推到你身上。

如果你的上司三番五次犯同样错误的话,你应以提醒代替批评,且不能因为太气愤而反唇直辩或直指其非。因为你的上司碍于面子,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你不能点破,不能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你每天像很关心上司似的提醒他有个约会,或是有份文件还没签。在你故意提醒下,你的上司为了免得再忘记,就会主动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样一来,每件事情都会做得井井有条,也顾全了上司的自尊,同时也让他觉着你的重要。

以关心体谅代替批评

不是说旁观者清吗?如果身为旁观者的你,只看到上司的缺点,却无法看到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就会造成上下关系的紧张。因此,你虽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清了上司的缺点,但不妨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过这样的错误,那么你在批评上司的时候,就可以设身处地地为他考虑,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也许他可能有种种的苦衷,就同你一样。那么对于一些小错误,你应以关心体谅代替批评,这样你的上司更容易接受,同时对你会心存感激。

私下批评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如果这种话是当众听到的,他就会更加觉得有面子;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被批评,尤其是当众批评他的错误,所以,有关批评的话要私下说,这样既顾全了上司的面子,又有利于你本身的形象。另外,还要注意批评的语气,人们常说,吃软不吃硬,所以,用委婉的语气批评更能让人接受。

“得罪”了上司如何化解

1.千万别跟同事诉苦

无论因何种缘故“冒犯”上司,你往往想向同事诉说苦衷,同事既不愿介入你与上司的争执,也不忍心说你的不是,让他们如何安慰你呢?假如有居心不良的人反馈到上司那儿,你与上司之间的裂痕反而会加深。

2.尽快沟通

消除你与上司之间的隔阂是很有必要的,出现“裂痕”之后,要找个合适的时间把自己的想法与对方沟通一下,这样既可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又可以给双方提供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3.表示对他的尊重

当你与上司冲突后,最好让不愉快成为过去。你不妨在一些轻松的场合,表示你对对方的尊重,上司自会记在心里,排除或是淡化对你的敌意。

如何对上司说“不”

人总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当你发现你的上司错误地制定了一项方案或发出错误的指示,作为下级,你会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按照上司错误的方案和指示工作,势必会导致失败的结局。这样的结果会对你造成伤害。如果直接指出上司的错误,会使上司感到丢面子。为了保全面子,“有些上司”会坚持自己的错误在相反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而破坏了你与上司的关系。因此学会如何对上司说“不”是非常重要的。

1.要与上司同舟共济

不要站在上司的对立面。要以事实为依据,使上司做出新的正确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试图让上司否定自己的上一决定。

2.选择合适的对上司说“不”的场合

不要当众指出上司的错误,当众对上司说不。亦不要当场迫使上司表态。寻求与上司单独相处的机会并在适合做个人单独交谈的场合对上司提出你的不同意见。

3.选择适当的时机

如果上司的方案或指示刚一出口,你就立即表示反对会使上司产生逆反心理。可以静观事态发展,等上司的错误使他陷入困境急于寻找出路时,提出你的意见。也可以在上司心情好的时候,把你的不同意见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