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
64928700000002

第2章 《帝范》原序

我听说,令天地间万物繁荣昌盛的叫做大德;地位之高,无以复加的叫做大宝。既然天子已经拥有了大宝之位,就应该具备大德之行。身为一国之君,应当率先垂范,用礼仪来规范君臣的行为,并区别上下之异。只有明了此理,才可安定百姓,统御天下,使乾坤运于股掌之间。反之,眼不能明辨是非,智不能甄别贤愚,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则定不能承当江山社稷之重任、九五至尊之高名。上苍因为垂青,才赋予君王生杀予夺的大权,所以,凡事且不可懈怠,并应常存临渊履薄之心,勤政爱民,鞠躬尽瘁。决不可尸位素餐,徒有虚名,使自己的才德与名位不相称。

远古之时,翠妫之龟携上天的旨意负图投尧,于是我们有了贤明的尧君。大禹因治水之功而广播四海,惠泽万民,所以舜帝特赐以元色之圭,用以弘扬禹帝的伟绩。周文王因朱雀衔丹书而授以重命,开创了周代八百年的繁盛局面。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奠定了两汉四百年的深厚基础。从上述事实来看,自尧禹周汉以来,那些有所作为的雄主们,都是秉承了上天的符命,又积累了丰功厚利,凭借励精图治而臻于善境的。由此可知,天下的得来和基业的巩固,既不能靠机巧去谋取,更不能恃武力去争夺。

前朝的隋代,从文帝创业,到炀帝亡国,法度废驰,纲纪不行,荒淫暴虐,享国日浅。国家四分五裂,百姓生灵涂炭。高祖李渊废昏诛暴,定乱兴邦,以神明武略的雄姿,扫荡天下,重整山河。当时尽管天下大势未定,前程难卜,军阀争霸,乱贼四起,但高祖枕戈待旦,势在必得,在一片纷纭之中,所向披靡,勇往直前。

我从18岁起,随父亲兴兵讨乱,到24岁平定天下,胸怀大志,意气风发,为的是消除战祸,安抚黎民,挽狂澜于既倒,救斯民于水火。因此,常将生死置之度外,披挂上阵,出生入死,身先士卒,赴汤蹈火。尽管早晚面对的是重重的敌兵,却毫无惧色,英勇奋战。更不论敌人多么强大,装备多么精良,志之所向,豪气冲天,终于东征西讨,削尽了凶逆,厘清了四海,以励精图治的气象,登上了帝王之位。即位之后,在承袭和弘扬高祖遗风的同时,又始终不敢忘记自己肩负的重责。朝思暮虑,呕心沥血,勤政惧独,居安思危。位虽高而不敢自傲,权虽大而不敢自矜,对执掌天下的大事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仿佛临近深渊而惊惧,又如用旧绳驭马而惶恐,天天反省的只是怎样才能善始善终,永保大业的辉煌。

你从小生于深宫之中,长于慈母之手,因而阅历短浅,规矩缺乏。

在朝不懂得君臣之礼,在野不明白民生的疾苦。没有建立什么功绩,却拥有了封邑;没有树立什么威信,却获得了太子封号。每当我想到这些时,就禁不住替你忧虑,甚至常为此而坐卧不安,寝食俱废。考察从三皇五帝奠基以来一直到周朝隋代的历史,想想其中涌现了多少圣明的君王啊!

再看看其间兴亡治乱的轨迹是那样昭然若揭,又不能不令人深思不已!我之所以旁征博引,钩沉那些经典事例和人物供你学习和参考,既是为了让你明古知今,不至于胆大妄为,更是为了使你增长见识,提高才能,不辜负上天的眷爱和百姓的厚望。

李世民

于大唐贞观二十二年

注:本序直接采用宋钢、修远《帝范》之译本全文,并稍加改动。因未知二君通信,鲁莽之处,深盼二君能谅解为是。若有可能,盼两君能联系我们,以奉薄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