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套装共9册)
64912400000022

第22章 后记

当离开《三体》中残酷黑暗的宇宙环境,回到人类现实的商业世界时,我想到的是《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告诫我们的一段话。他说:

“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你们要知道,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开发视窗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佩奇不会再研发谷歌搜索引擎,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建脸谱社交网络。如果你照搬这些人的做法,就不是在向他们学习。最成功的人士总是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真正的价值,他们遵循的是商业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什么秘籍。”

在今天,几乎所有的优秀企业和它们的高层管理者都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全球的市场环境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早就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而且也正在对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地造成极大的冲击。每天都有新的产品,新的观念,新的机遇,它们为市场提供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这些新的东西很可能几天后就失去了价值,因为已经被更新的东西取代了。

但是,无论技术、平台和消费的风向如何改变,商业的基本原则都是不会变的,它亘古未变,就像宇宙的维度一样。那就是它所包含的与市场有关的维度理念。你所占据的维度决定了高度,而你所拥有的升维与降维的能力则决定了最后的成败。

商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我看来,商业就是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公司价值,并用市场反馈它变现能力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不同的维度构成,每一个维度代表一个环节。但总的来说,所有的维度都无法离开四个最基本的元素:

第一:服务——你可以给客户提供的产品(服务),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

第二:盈利——在给客户带来价值之后,你如何赚钱?

第三:资源——你有什么资源来实现前两点?

第四:手段——在获得资源以后,你又如何去实现前两点?

不管我们的商业模式如何发展,它均以这四个基本元素为核心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卓越的企业将产品服务、盈利模式、资金、信息、平台等维度高度地整合,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运营系统,用最优的实现形式去占领市场,满足用户的需求。企业整合后的维度越低,执行起来也就越高效,这是因为最简单直接的也总是最有力的。就像我在书中讲到的,降维的本质就是整合多重的商业维度,用简单击败复杂,用最直接的途径达到目的。

问题:为什么传统企业越来越困难了?

这是近几年来人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我们在商业评论和金融报刊中时不时就会看到传统企业家的诉苦。仍然活在30年前的商业观中的人,现在感觉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坏消息也总是越来越多。他们惊讶地发现企业的经营在每一个层面都开始崩坏,产品的设计落后于潮流,管理的模式跟不上需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缓慢无比,利润十分的微薄,市场前景更是黯淡无光。甚至于在10年前仍然叱咤风云的今天也成了末路英雄,很快就感觉自己过去那套行之有效的策略现在已四面楚歌,传统的方式不断地撞墙,新兴模式则攻城掠地。

传统企业的商业维度过于复杂,整合力差。规模大、人员多、渠道健全等以前的优势现在反而成了巨大的包袱和累赘。新兴公司用精干的小团队和没有中间环节的互联网渠道,很轻易地就降维KO了传统商业。不得不说,给出答案的过程同时也是艰难的转型之旅。不能及时转型并且成功,就必然死于对手的降维攻击。

必须具备的心态:在转型之路的尝试,失败就像喝水一样必不可少

为了赢得未来的战争,我们需要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完成转型。当提到转型时,有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曝光度最高的商业名词——电商、微商、微博、微信、百度、阿里、谷歌等,认为自己的企业只要像它们那么做也一样能够成功。比如把产品放到互联网平台销售,自己建立一个公司网站,或进行社群营销,觉得做到这些就算是成功转型,拥有了降维的手段。这将大错特错,对理解并贯彻本书的主题没有一点帮助,也不会利于你接下来的事业。

就像彼得·蒂尔的观点,任何成功的尝试都是创造性的,而不是基于模仿的。毫无创造力并教条地学习成功者总是会导致自己最终的失败,并且引发人们的焦虑:“为什么他们可以成功,而我不可以?”在跨向未来的尝试中,失败是这么的平常,同时也无可避免。转型的焦虑是因多数人对于互联网的错误认知和对商业进化的误解造成的。如果你不能从观念上改变错误的认知,不能从精神上具有坚韧的意志,不能从创新层面理解未来的“不确定性”,转型就不会成功,也无法找到实施降维战略的入口。

必须具备的认知:降维既是传统的颠覆,也是传统的重生

通过本书,我们借助《三体》对于宇宙文明的残酷搏杀的描述洞察到了商业竞争的本质,我们也比过去更加充分地理解了互联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降维攻击”并不仅是一种颠覆传统的策略,也不是单纯的用以商业竞争的手段,而是代表了商业传统的重生——经过合并不同的商业维度,我们学到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原则。

降维是文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同时也是商业进化到互联网时代的必经阶段。它要求我们从宏观和系统性的角度看待问题,也看到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巧妙联系。为了成长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公司,我们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用维度理论去解构商业,去建设自己的商业逻辑。从重视资源到重视数据,从重视产品到重视用户,从线上到线下,我们向前迈出的第一步都是在升维思考,并且蓄积足够的降维力量。

在不可知的将来,我们需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可以穿梭于不同商业维度的生命体。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本书可能提供不了最好的途径。但我相信,你一定从中找到了最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