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因别人的建议,屏蔽自己内心的声音
善于倾听永远是一种美德。不过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因为他人的话而迷失了自己,被他人的建议干扰。
“你这样会好一些。”
“你这样做不对。”
“你就该这样做。”
“这样才适合你。”
……
生活中你有没有被这样的声音所包围,是否也因此迷失了自己?
伊莎多拉·邓肯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她还很小的时候,母亲送她到去学芭蕾舞。当时芭蕾舞是西方舞台的主流,皇室贵族的妇人以此为荣。但是邓肯只上了三节课就再也不想去芭蕾舞学校了。她莫名地厌恶芭蕾舞的程式化,厌恶那种约束人的舞鞋和紧身衣。
在当时那个年代,她对芭蕾舞的观点简直惊世骇俗,然而相比于她的观点,她跳舞的方式更是让人吃惊。在排练室中,伊莎多拉常常由于思索而忘记了时间,伊莎多拉在脑海中努力勾勒着属于自己的舞蹈动作。演出时,伊莎多拉彻底抛弃了芭蕾舞传统的舞鞋和舞衣,改穿宽松裙袍,赤着双足,自由起舞。她坚信“最自由的身体蕴藏着最高的智慧”。
为了推广自己的舞蹈,伊莎多拉拒绝了权贵们用以寻欢作乐的高酬演出邀请,毅然决然地带着家人远走异乡,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可无论如何,她依然听从自己内心那坚定的声音,在无数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无疑给了她异乎寻常的生存勇气,使她在绝望的谷底浴火重生,终于大放异彩,轰动世界,也最终使她成为“现代舞之母”。
或许我们总在寻找生活上的捷径,一个万能的公式,一个前行的导师,想让我们的人生减少曲折,快速成功,但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经验、套路都适合你。你觉得有人这样做成功了,他就是我的榜样,你要模仿他的生活。但人生终归是自己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明白,拿着别人的地图,永远找不到自己的路。因此,不要效仿他人的生活方式,不要轻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人活着要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和主张,我们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也没必要活成别人所建议的样子。
李开复先生早年在苹果公司担任部门经理时,曾遇到了一次公司内部大的裁员调整,当时李开复的部门也受到波及,他必须从两个业绩不佳的员工中裁掉一位。
其中一位员工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是李开复的师兄。他十多年前写的论文非常出色,但加入公司后很是孤僻、固执,而且工作不甚努力,没有太多业绩。他知道面临裁员危机后,就跑来恳求李开复,说他年纪已经不小,又有两个小孩,希望李开复顾念同窗之谊,放他一马,甚至连李开复的恩师瑞迪教授都来电暗示李开复应尽量照顾师兄。
另一位则是刚加入公司两个月的新员工,还没有时间有足够的表现,但他是一位很有潜力的员工。李开复内心里的“公正”和“负责”的价值观告诉他,应该裁掉师兄,但是旁人都劝他应该留下师兄,裁掉那位新员工。
最后,李开复没有理会恩师和周围人的建议,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裁掉了师兄。
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
或许在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会有无数的声音在耳边不断地响起,它们就如路上的杂音,会左右我们做决定。这个时候,我们要坚定,顺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好。虽然那个决定可能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要知道,不是每个人的意见都有价值,大部分人的意见没有参考价值,他们所说的可行或者不可行,其实大多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的,跟你根本没关系。
明代书画家文征明一直想画一幅人见人爱的画。经过数月的辛苦和努力,他终于画好了一幅作品,便拿到街面上去展出。文征明在画的旁边放了一支笔,并附上一则文字:“如果谁认为这幅画有欠佳之处,请赐教,并在画中标出。”等到晚上文征明带着画回去的时候,他发现整幅画都被涂满了标记——几乎每处笔墨都被指出了不足。文征明心中十分不悦。
第二天,文征明决定换一种方法再去试试。于是他又画了一幅同样的画拿到市场上展出。但这次,他请观赏者将其最欣赏的妙笔之处做上标记。结果是,一切曾被指责的笔墨,却都换被上了赞美的标记。“原来如此!”文征明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了一个奥妙,那就是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去在乎别人的评价,只要有人认可就足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于文征明这样的糟糕困境,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会有人不高兴,我们在别人的言论里各种纠结,却忘记了自己原本的需要。
人生是自己的,做任何决定和选择之前,都要问问自己:我是否始终听从了心中的想法?我是否会因为他人的看法或质疑的眼光而埋藏自己心中最真切的声音?我是否会后悔没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2.不要活在父母的期待里
我们很多人都生活在父母的期待里。小时候,父母期待你考试拿个好名次,期待你比别人家的孩子懂事,期待你是一个顺从听话的乖宝宝……长大后,父母期待你学一个好专业,期待你考个公务员,期待你找个离家近的工作……其实你的内心总在反抗,你有你要做的事,你想踢足球,想出去玩,想睡懒觉,有自己想学的专业、爱好和追求……但说出来怕父母伤心,而不说出来便成了遗憾。
1988年,由彼得·威尔所执导的电影《死亡诗社》一经上映,便获得了无数赞誉。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学生之间的故事,该片荣获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在这部电影中,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的,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
在教学中,基廷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他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基廷有一个叫尼尔的学生酷爱表演,但是他固执的父亲却极力反对尼尔参加表演,强烈要求他听从自己的安排。
尼尔终于征得父亲的同意,参加了学校的一次表演,并且他父亲也来观看了演出。表演很成功,从尼尔的笑容里可以看出他真的很热爱表演,尼尔和父亲回去后本以为父亲会继续支持自己,可没想到父亲非但不支持,还变本加厉地要求尼尔转到另一个学校去读书。尼尔极度痛苦却无法倾诉,在当晚选择了自杀。
没有谁愿意活在别人的梦想里,哪怕这个梦想最终会被实现,哪怕这个梦想会令自己站在世界之巅。这部电影的结局催人泪下,尼尔的父亲用他强加给尼尔的东西扼杀了尼尔的精神和生命。
当我们心中所想与父母思想不同时,我们应该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可以找到一种好的方式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亲情并不是互相迁就那么简单,而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对方过得幸福。亲情不能凌驾于个人的独立人格之上。
美国超级巨星“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曾在一次专访中说:“我感到最痛苦的是失去童年。”布兰妮的母亲林恩是一位小学二年级的老师,对她的成长有极大影响。自布兰妮3岁开始,母亲就报名让她参加爵士乐、芭蕾舞、踢踏舞等各种训练班。不久,她又开始参加各种体操比赛、地区舞蹈比赛。4岁时她就参加了选美比赛,烫了头发,涂抹厚厚的唇膏,展示早熟的“性感”。
布兰妮的妈妈从小就有一个明星梦,但她自己没能实现,她决定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布兰妮2岁起,她就带着女儿四处奔波,寻找各种可能,将女儿送上荧屏。最终,她实现了这个梦想,她的女儿成为天后。
但是,这不是布兰妮的梦想。布兰妮说,她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普通女孩——有快乐童年的普通女孩。她的那些看似疯狂的举动,其实都指向一点——毁掉妈妈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梦想,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她与普通人合影时的灿烂笑容,是她在追寻自己的梦想。她剪掉秀发时说“妈妈会疯掉的”,其真实的意思是:“妈妈,我知道这样做你会疯掉,你就疯掉吧,无论如何,我的人生我做主。”
她毁掉自己一切看似正常而美好的地方,就是因为她将这一切与妈妈的意志画上了等号。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内心忐忑的,如果我没有达到别人的期望,他们是不是就会对我失望?是不是就会因此改变对我的看法?是不是就会不喜欢我?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重心,每个人都是疲惫而专注的舞蹈者,不会有太多观众关注你是不是按着他们预想的舞步来跳。你总是觉得很多人在关注着你、你辜负了别人的期望。可你的得失对于他们的生活,终究掀不起多大的波澜,他们可以简简单单一句“我相信你可以的”,也可以简简单单一句“你没做到情有可原”。既然没那么重要,那你又为何要因为无关的人而限制自己?
你是为自己而活,只有你最有资格决定想做什么样的自己,这样的你可以不用强颜欢笑、不用瞻前顾后、不用肩负着别人的期望,只要你足够喜欢自己就好了。
3.选择自己热爱的,而非别人热爱的
生活中有太多盲从的人,别人买了新衣服他也跟着买;别人旅游、健身他也跟着一起;别人选择了学这个专业,他也学;别人面试这个职位,他也去面试……在他的生活里,别人就是他的榜样,别人怎么做,他也会怎么做,从不会考虑这到底适不适合自己,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小胡从朋友那听说在网上写小说可以赚钱,于是他四下打听,终于注册成功。可以写些小说来赚钱了,他心里暗喜。
可是写什么样的题材他犯了难,写青春校园爱情故事?一个大男生写这个!他摇摇头,否决了。写家庭伦理?都市职场?魔幻穿越?他都一一否决了。他向身边的同学好友寻求帮助,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选择了仙侠题材,小说也在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第一章并上传成功。
小说的点击量不断增加,留言也不断增加,有人说男二应该和女一在一起;有的人说这题材不行,太老套;有人说,我想反面人物是魔兽中那样的……说什么的都有,他开始犯了难,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建议。第二天,他坐在电脑前反复地打出字,又删掉,就这样始终没能写下去,错过了交稿日期,小说被禁了,不但没拿到钱,还赔进去很多时间。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有自己想要为之前进的梦想。为什么不走自己的路,迈着自己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坚持走下去呢?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计划前行而抛弃自己的想法呢?做自己,不盲从,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我们不必盲从,正确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认真按照自己的计划来生活,按照自己本身应该有的节奏来前进。
大胆做你自己,去做其他人不敢想的,不随波逐流,你不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之中的一个,你就是你,要坚定自己的想法。
马友友的父母都是毕业留美的高才生,都在证券中心有一份体面而且高薪的工作。或许因为两人都是名校毕业,从马友友出生后,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就为马友友设计好了一条人生路线:“做一位出色的经济师!”马友友两岁时,他的父母就开始教他算术。他在一种受命式的努力中,机械地过完了自己的童年。
有一天傍晚,马友友在放学的路上听到一种极为美妙的音乐。他停住脚步往院子里面看去,只见一位老人正在拉大提琴,那位老人拉大提琴的神情无比陶醉,身体随着音乐轻轻晃动,就在这一瞬间,马友友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并不是数学,而是音乐!
他在门口站了好久,直到那位老人发现了马友友,并把他请进了院子。老人演奏了许多美妙的曲子,还讲了许多关于音乐的动人故事,这一切,使马友友完全迷恋上了音乐。
马友友回家后兴奋地告诉父母关于那个大提琴老人的事情,也说出了自己对于大提琴的喜爱,父母听后不但没有支持他,反而给了马友友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马友友痛苦地反驳:“为什么一定要学习数学?我并不喜欢数学!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们走同一条路呢?我觉得音乐是最能让我开心的东西,而且我认为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那样我会更开心!”
马友友决定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绝不能让他人来操控自己的一生,哪怕是自己的父母。在那次与父母不愉快的谈话之后,马友友就经常去那位老人那里学习音乐。
任何人一旦做起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进步都是特别快的,到马友友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就在曼哈顿得了全市学生音乐会的一等奖,并成功前往哈佛大学就读。直到这时,他的父母才放下自己的成见,全力支持马友友的音乐梦想。后来,马友友的音乐名声逐渐大了起来,许多重要的交响乐团,包括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在内的音乐大师都向他发来邀请,与他一起演奏和表演。
凭借自己在音乐上的天赋,马友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并获得了多项殊荣。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了授勋仪式,为马友友等颁发了代表美国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有句话说得好:“当你坚信自己是对的时候,你的世界都是对的。”许多人相信别人很容易,却在“相信自己”这个问题上优柔寡断。有很多失败的创业者在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时,其中关键的错误之处就在于他们拥有大多数人盲目从众、随大溜的心理。持这种态度的创业者不敢拟定和选择有自己想法的方案,而是习惯跟在别人后面,盲从、模仿、抄袭。
马云曾对年轻人建议道:“人必须要有自己坚信不疑的事情,没有坚信不疑的事情,那你不会走下去的,开始坚信了一点点,会越做越有意思。”
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若总是一味地追随别人的步伐,那么你永远都是别人的影子,找不到自我。没有主见的人是可悲的,他们没有思想,不分是非,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指使和利用,最终只能步入绝境。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唯有如此,你才能够发现别人不曾发现的东西,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4.你被别人的“道德观”绑架了吗
2016年夏天,一个名为《阿姨,对不起,我不能给你让座》的公益广告刷爆了朋友圈,很多网友在视频下留言说,看后内心莫名得爽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太多的“道德绑架”。你去买东西,一个比你岁数大的老人插队在你前面,如果你和他争吵,可能就会有人说你斤斤计较。
你的工作伙伴不负责任,给你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而你发飙的时候,她抹着眼泪从你的办公室里一路飞奔出去,很快,你“嘴上不饶人,把人活生生骂哭”的名声就会传遍全公司。
如果你经济基础还算不错,而一个穷人侵犯了你的利益,那么在你对他追究责任的时候,就可能会有人骂你为富不仁。
生活中总会遇到以上的类似情况,而被一些站在道德至高点的人说教,我们是否就要去做一些违心的事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016年的“十一”小长假,有一对父子去桂林自驾游,在他们途径一片湖泊时,儿子说想下车拍张照片,父亲便将车停在路边,带着儿子下了车。儿子对着镜头摆着POSE,这时父亲的电话响了,父亲发现是自己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打来的,便放下手中的单反,走去一边听起了电话。
电话里,父亲和他的朋友正聊得火热,突然听见“扑通”的声音,自己的儿子与另外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一同掉进了水里。孩子的父亲赶紧放下电话,冲到了两个孩子落水的位置。两个孩子都在水里挣扎,陌生孩子的母亲也冲到河边,但她不会游泳,一个劲儿地喊“救救我的孩子”!不由多想,男人跳下水,游向了自己的孩子,当他将自己的儿子拖到岸边,再想返回去救陌生小女孩时,陌生小女孩已经不见了踪影。
当陌生小女孩被捞出的时候,小女孩的妈妈在一旁痛哭:“我的孩子本来只要他一伸手就能抓到,没想到他游去救了自己的儿子,我的孩子离岸边近,他救完我的女儿肯定能来得及救他的儿子……”
当这个父亲抱着自己获救的儿子遭受众人的谴责时,他含着泪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能违背自己的心,孩子是自己的肉,放弃自己的孩子去救别人的孩子,大多数人是被社会道德所绑架,一个连自己孩子都不能保护的父亲,不是一个好父亲。我宁愿做一个好父亲,也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违心的事情。我愿意接受大家的谴责。”
人之初,性本善。心存善念固然重要,但如果因为怕别人指责而做违背自己内心想法的事,完全没有必要。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要对站在道德至高点咄咄逼人、慷别人之慨的行为说不,拒绝道德绑架,遵从自己的内心。
乔布斯说“Listen to my heart”(听从自己的内心),不为别人而活,不被别人的眼光和言行所左右,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2016年5月,四川达州八旬的老人连同她的女儿一起坐高铁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坐票。火车到达南充后,老人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座位的主人是一位女大学生,老人的女儿恳请她和母亲挤一挤,遭拒。
老人的女儿挽扶着母亲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视而不见。大约5分钟后,一名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这时,老人的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大学生委屈地回答道:“我坐自己位置错了吗?”感觉委屈的女生流着泪给朋友打电话讲她的遭遇。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不少网友投票并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两万多名网友中,仅有不到500名网友觉得女生拒绝让位的行为不近人情。更有网友表示,“不关乎对错!尊老爱幼的精神幼儿园就该学习,记住!”
而另一方面,却有接近两万名网友认同该女子做法。很多人表示:“让不让是自己的权利,不让无可指责。”网友柠檬说:“平时会看情况让座,但越强迫我让,我就越不让。”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公交车上老大爷、老奶奶一上车就有意无意地让年轻人让座,否则就是恶言相向、谴责对方不道德,甚至殴打。火车上一家三口带了小婴儿,因他们买的是上铺,由于不方便就占了下铺,当对方说自己提前两天排队才买到下铺而要求其归还时,这对夫妻谴责别人没爱心。
不要用道德绑架一个人的行为,比如让座、救人。就像有网友说的,“阿姨,我之所以不让座,可能有我的理由和苦衷,请您别强迫!”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在上帝的能力和善心之间没有一种永久的平行,那这种善心乐意就既不是善心也不是乐意了。如果所谓的‘善心’要剥夺了他人的权利和幸福,这就更不可取了。”道德是用来约束有错的人,不是用来禁锢无辜的人。制定自己的准则,绑架别人的道德,这是一种畸形的价值观。
当你面对道德绑架时,如果能够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的干扰打乱你的节奏;当你如水般平静又汹涌,温柔又无坚不摧时,你已经是最大的赢家了。
5.发朋友圈,不必太在乎别人有没有评论和点赞
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微信、微博、QQ等各种聊天交友的软件都成了装机必备。我们经常会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条的动态,如心灵鸡汤、情感控诉、搞笑日常、秀恩爱、秀娃……这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但渐渐地有很多人会因为评论或者点赞而变得焦虑,其实发动态和朋友圈只是表达自己的一种心情,又何必在乎别人是否给你点赞和评论呢?
小赵的女朋友是个自拍达人,无论吃饭、逛街、学习……生活的日常点滴她都会自拍,并上传到朋友圈。
一次课前她又发送了一张自拍到朋友圈,并暗示小赵去点赞。之后的时间里每隔几分钟都会翻看手机,嘴里还嘟囔着:“怎么没人点赞。”
小赵为此很不解:“为什么要逼着我点赞?别人的点赞有那么重要吗?”
小赵的女朋友听到他这么说,脸色立刻阴了下来,与小赵大吵一架。
其实,在乎别人的点赞和评论,不过是想得到他人的认同,但肯定和支持是源于内心的,而不是朋友圈的赞。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没有人可以赢得所有人的心,又何必硬要有友无类呢?
不管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让你身边所有人都成为你的朋友,即使有敌人也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所以完全没必要在意别人的诋毁或是赞美,坚持自己内心,用能力证明自己。
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在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因为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中优越的人,从未料到他们的总统会是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于是,林肯首度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计划要羞辱他。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却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
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林肯不卑不亢地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也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参议院立刻陷入一片静默之中,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曾经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是我从小就跟父亲学会了做鞋子这门手艺。”
然后他用温暖的目光扫视着全场所有的参议员:“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正,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顿时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林肯以自己是一个鞋匠的儿子为自豪,这种伟大的品质震撼了那些轻视他的“出身高贵者”。林肯用自己的一生来证明:起初你可以耻笑我,但最后你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伟大的总统、一个令人敬慕的巨人。
有时也许就是一句蔑视的话,会如冰冷、犀利的针锥一样扎在你的灵魂里,让你难堪、痛苦,甚至成为你一生都走不出的阴影。但可能也就是这句话,成为你人生最大的动力,你会因此而勉励自己:我要做得更好。
人生在世,如果总是患得患失,过于在意别人的态度,将自己的得失建立在别人的言行上,又哪会有开心的日子过呢?别人要误会,让他误会好了,何必在乎?如果有人看不清事实,那纯粹是这个人的损失,与你无关。
别人漠视你,并不意味着你的价值不存在;别人看轻你,你只需自己看重自己即可。如果对方肆意侮辱,而那些侮辱的言辞又都是毫无根据的,你或机智幽默地反唇相讥,或置之不理,或付之一笑,倒越发会显示出你人格的魅力。
6.做自己而不是演自己
我们面对家人、爱人、朋友的要求时,虽然我们不愿意,但也常常会妥协答应。
当我们感到恐惧而失去信心的时候,别人问:“怎么了?”我们会笑笑说:“没什么。”把自己伪装得很强大。生活就像一个剧本,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然而很多人都是在演自己,而不是做自己。
快到30岁才发迹的汤唯,之前一直演出一些小角色,在话剧团打打工。但她追求理想的热情并没有消失,而正因为她的这份淡定和坚持,才让她赢得了《色戒》这部电影出演的机会。
有人说,汤唯一举成名,靠的不是导演,不是剧本,而是靠她自己的大胆出镜,如果这个角色让现在当红的大牌女星去演,估计会无人问津,原因很简单,大明星都考虑得太多,而汤唯之所以无后顾之忧,是因为她的真性情,愿意展示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汤唯从默默无闻到红透半边天,性格却没太大变化,她大大咧咧,随和依旧。2015年,汤唯在与冯小刚导演合作拍摄的《命中注定》电影发布会上,导演冯小刚在谈到汤唯时称赞了她的真性情,冯小刚说:“经常一个人(汤唯)背个包就过来,聊剧本的时候,她都是抽着小烟,很真实的一个女孩,一点都不掩饰。汤唯在中国的女演员里头是非常特立独行、真性情的一位,我觉得需要给她一部这样的电影,来表现一下她演绎浪漫爱情故事的才华。”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少物质的恩赐,缺少的是心灵与精神上的抚慰,而当越来越多的人朝着物化生活前进时,人们在心理层面上也会越来越多地选择矜持与沉默,为了不使自己受伤,就只好把自己隐藏得很深,有时深到连我们身边的人也感受不到我们真实的存在。
这个世界上有几十亿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个体差异才使得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美好无比。为了迎合别人而抹杀自己个性的人,就如同一只电灯泡里面的保险丝被烧断了一样,再也没有发亮的机会。无论如何,你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坚持做自己。
对每个人来说,凡事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在面对双向甚至多向选择时,决定权永远在自己手中,也许有时候我们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最好的,但这就是人生。让自己成为掌舵人,即使这艘船在我们的生命里行驶得有点颠簸,我们也会在航行的快乐中到达自己的生命彼岸。如果总是因为他人的看法改变自己,就会活得越来越没有自我,生命也会随之失去意义。
有着民国“四大才女”之称的林徽因在生活中是一个从不矫揉造作的人,她为人处世的坦诚和率真打动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吸引着每一个人。
1923年5月7日,北京的学生举行“五四国耻日”游行,林徽因的男朋友梁思成被军阀的汽车撞伤。林徽因很快得知车祸的消息,她心如刀割,突来的灾难非但没有把两人分开,反而将两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她天天来看望梁思成。
每个下午,林徽因都坐在病床边,热心地和梁思成说话,或者帮他擦汗、扇风、翻身。患难见真情,对于相爱的人来说,这次的车祸升温了两人的爱情。
然而,林徽因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梁母的赞赏,她认为未嫁人的大家闺秀这样做太出格了,不成体统。尽管林徽因得知梁母的想法后很是苦恼。但她还是天天来照顾梁思成,直到他出院。
相信现实中有很多人都会不切实际地羡慕偶像剧里的男女主角的多彩多姿、丰富多变的生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谁也无法被他人复制与取代,如同世上没有两个同样指纹的人一样。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无论这一路上会遭遇什么样的喜怒哀乐,都是生命量身定做、只适合你自己去体会的戏份儿。
通常,大部分人都只是选择性地挑选自己羡慕的对象以及想要模仿的部分。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所钦羡的对象在你看不到的背后,有什么样的烦恼与缺憾,你不会知道,你也不会感兴趣。
什么叫作平淡无奇的日子?每天固定地坐同一班公交车上下班,或许当天出门前还在跟妈妈怄气;中午吃10块钱的便当;工作中与同事发生些小争执;到了周末跟朋友看场电影;在假日的夜晚上网聊天,或者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等。而这些才是生活的主要部分,不是吗?以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全部加起来,就已经是一部人生戏剧,你已经在演以自己为主角的偶像剧了。
生活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才叫精彩,感情也并非一定要有山盟海誓才算真爱。不要一直抱怨自己不能控制与拥有的一切,不要把最真实的自己掩盖,每个人都应演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一面。你的角色与戏份没有人能够取而代之,你若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自己现在所能拥有的一切,包括外貌、身材、学历、朋友圈跟工作环境、家世背景,还有所交往的对象,等等,你就会永远没有快乐的一天。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愿意做自己。
7.不必讨好所有人
我们身边总会有这样的人,每天为了讨好朋友、老师、上级而活着。他们的行为被身边的人当作理所当然,使得他们自己的处境变得被动。但在讨好别人的同时又会有人说闲话,不被别人接受。与其这样,还不如潇洒地活。其实生活中我们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去刻意地讨好一些人呢?
欧阳娜娜在小学时,她的成绩总是年组第一名,却被说是因为她妈妈和校长关系好;2011年,她赢得全台湾大提琴比赛第1名,又马上被人说“走后门”。
2013年,欧阳娜娜13岁,她考取世界著名的顶尖音乐学校——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但因其私人原因她决定休学自修。但外界指她因成绩不佳被退学,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比如赚钱比拉琴好玩、演技差……
但欧阳娜娜从来不觉得委屈,她说自己小时候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喜欢她,懂事后才发现不可能。她参加了湖南卫视的“女神生活体验秀”——《偶像来了》,与11个前辈相处让她学到很多东西,同期参加节目的赵丽颖对欧阳娜娜说:“不用浪费时间和讨厌、排斥自己的人讲话,因为他们对我们的人生不会有影响。”
生活中不喜欢自己的人有很多,无论你怎么努力、怎么讨好,不喜欢你的人终究还是不喜欢你,你只需要做到无愧于心就好。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最终的结果都是有满意和不满意之分,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会有人对你不满意。要想有精彩的人生,就要去拼搏、进取,吾辈乃凡人,世间没有几人能达到老庄“无用之用”的大境界,任何人做事情时,总会有人指手画脚,有赞有弹。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磨坊主骑着驴和他的儿子一起去逛市集。
一位过路人看见这爷俩儿,便说:“这个当父亲的真狠心,自己骑驴子,却让儿子在地上走。”父亲一听这话,立马从驴背上下来,让儿子骑驴,他牵着驴走。
没走多远,又一位过路人说:“这个当儿子的真不孝顺,老爹年纪大了,不让老爹骑驴,自己却骑着驴,让老爹跟着小跑。”儿子一听此言,心中惭愧,连忙让父亲上驴,父子二人共同骑驴往前走。
走了不远,一个老太婆见父子俩共骑一头驴,便说:“这爷俩的心真够狠的,那么一头瘦驴,怎么能禁得住两个人的重量呢?可怜的驴呀!”父子二人一听也是,又双双下得驴背来,谁也不骑了,干脆走路,驴子也乐得轻松。
走了没几步,又碰到一个老头,指着他们爷俩儿说:“这爷俩都够蠢的,放着驴子不骑,却愿意走路。”父子二人闻此言,呆在路上,他们已经不知应该怎样做了。
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件事情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其结论也会不同。对个人而言,选择基于自己的学识与经验而作出。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认为自己表现非常出色的时候,如果有人肯定你的行为,你会相当满足;如果所有的人都说你做得并不好,你在沮丧的同时也会随之否定自己。人类具有一种先天性的趋同心理,即使是无聊的事,如果是大家一起做也会显得有意思许多。我们往往不是怕自己错了,只是害怕只有自己一个人错了。
所以,一心前行吧,不要被身边的言语所左右,要坚信自己的方向与选择,时刻向着自己的理想进发,相信自己!在世间纷扰的嘈杂中学会淡定从容、宠辱不惊,你不可能讨好所有人,也不必理会他人的指手画脚。
8.没必要因别人的不理解而自怨自艾
在生活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总会有一些人有看法,如果介意所有人的看法,很多事情都没法进行,而你也会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后悔、懊恼、怀疑自己。
“我这样做是不是不恰当?”
“我这样是不是伤害了别人?”
“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所以他才不理解?”
……
因别人的一句否定、怀疑、不理解而抱怨、后悔是愚蠢的。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大胆去做你应做的事。
20世纪90年代,袁立以演员的身份进入公众视野。1998年,袁立主演警匪电视剧《永不瞑目》,荣获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
自出道开始,袁立就一直“不按常理出牌”,她直言娱乐圈的问题。在她看来,微博是个交流思想的地方,就像罗马广场。她尊重知识分子与自由表达,但对一些无厘头的辱骂,也会“激烈”地回呛。
有一次采访时袁立穿了一双波点高跟鞋、一件米黄色短装,一副江南女子的温婉模样。但一开口,她直冲冲的性子便暴露无遗:“为什么要来采访我?我有什么不一样?”
访谈中,放松后的袁立脱了高跟鞋,赤脚盘腿,身体后仰窝在沙发上。裤子略短,她随手拿起方形沙发靠枕,盖在腿上,丝毫不顾忌随时抓拍的摄影记者。她说,自己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无论批评还是夸奖。
最近几年,袁立渐渐淡出荧幕,将她更多的精力投入公益活动中。袁立表示,自己进入演艺圈与做公益,是不同的阶段听从内心做该做的事情。她给自己的“演员”身份打99分;对自己参与的公益活动,打分却刚刚及格。她期待着沉淀之后重回荧幕,同时继续业已开始的公益路。
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有意义的事,每个人都不必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怀疑自己,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没有伤害任何人,这样做不犯法、不违背道德、对得住天地良心,这样做会开心快乐,就足够了。
“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程维在创业之前曾在阿里巴巴集团任职八年,于区域运营和支付宝B2C业务上取得成功的管理经验。而他也做到了事业部副总经理的级别。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每次看到有创业者在商海里拼杀,他的心就会泛起涟漪。
2012年6月,程维正式从支付宝离职,打算自己创业。在其创业的过程中,程维先后否决了6个项目。有一次,他从媒体上看到有关国外租车软件的报道,但没有搜索到国内有打车软件,便对打车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程维咨询了很多专家,但大多数人都说,这个怎么可能做得起来?
最主要的理由是司机不缺订单,路上都是活,为什么要抢你的单?第二个反对理由是,司机都是郊区的农民,哪有人用智能手机的?
程维不信,于是自己打车,接连问了五六个司机,果真没有一个有智能手机,这让他很受打击。但程维并没有因此止步,因为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依然看好这个项目的前景。
2012年6月,29岁的程维创办了小桔科技,在北京中关村推出手机召车软件——滴滴打车。从开始的艰难发展,到现在滴滴拥有数亿的广大用户量,他证明了自己。滴滴打车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与财富,在2016胡润IT富豪榜上,程维以120亿元排名第28位。
美国专栏女作家的《人生三十三节课》的其中一课是“别人怎么想,与你无关”。这样做需要一点勇气,但的确有道理。也许我们都有过受迫害的青春——在那段时间里,我们不被理解,活得很难受,就像是一条离开了水的鱼。
可是当回顾曾经的生活时,可以发现,我们并不是一无所有的。感情受挫有友情来弥补,友情受挫有亲情来弥补,亲情不够则爱情来填。其实谁都没有输光手里的最后一张牌,下一步怎么出牌,全在自己手里。幸福总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