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的逻辑(套装共16册)
64911700000016

第16章 感谢那些“逼”过我们的人

羞辱中伤你的人,促你迅速崛起

曾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的吴士宏最初在IBM公司北京办事处当清洁工。一次,她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被门卫拦在大楼门口,故意要检查她的外企工作证。当时,吴士宏还没有证件,只能僵在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人们投来的异样眼光。她内心充满了屈辱,暗暗发誓:“这种日子不会久的,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外。”

后来,一个资格很老,喜欢驱使别人做事的香港女职员把吴士宏当成了经常偷喝她咖啡的贼,还说:“如果你要想喝我的咖啡,麻烦你每次把盖子盖好!”这种人格的侮辱,让吴士宏顿时浑身颤栗。事后,她对自己说:“有朝一日,我要有能力去管理公司里的任何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香港人。”

受辱之后的吴士宏,想要改变现状,把自己从最底处带领出来。于是,她每天比别人多花6个小时用于工作和学习。吴士宏从蓝领严格考试转入专业队伍。接着,她仍然不断艰辛地付出,最终成为IBM华南区的总经理。

很多人都在抱怨,他人的异样眼光让自己失去了自尊。然而,捍卫自尊只有依靠傲然奋斗。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果别人对我们无情,那我们就要从这种无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含悲忍泪,发奋自强。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用蒲松龄的这副对联来说深圳装修装饰行业的传奇人物韦文军委实不过。韦文军说自己是“刷马桶出身的”。

当年,韦文军刚到深圳,在老板的拒绝和羞辱下,决定留在公司学电脑,免费打扫卫生和刷马桶。同事都瞧不起他,一位女同事甚至当众对韦文军说:“以后不要坐在我身边,你身上一股子垃圾的馊味搞得我想吐,难道你自己闻不到吗?”

是谁也受不了别人这样说,年轻的韦文军遭此奚落,只能跑到防火楼道里大哭了一场。面对同事的嘲讽和侮辱,他后来都假装没听见,因为他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有所成就。后来,他真的成功了。

弱者的自尊心是不值钱的,也不会有人在意你是不是伤了自尊。当别人把你踩在脚底下,对着你哈哈大笑的时候,在乎你的尊严的人只有你。

捍卫自尊靠什么?捍卫自尊不是鱼死网破,而是你站起来。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那你只有傲然奋起,为自己挣得尊严。勾践“问疾尝粪”,“三年不愠怒,无恨色”,终于复国;司马迁“含垢忍辱,发奋著书”,终于名垂青史;韩信忍“胯下之辱”,奋而发力,终于成就一番大业。

我的朋友早年在沿海打工。当时,一名白领发现他在打工之余居然还向《演讲与口才》等杂志投稿的秘密后,当着众人嘲弄他说:“你腿上的泥巴还没洗干净,就想当文人啦?”当时,朋友几乎气炸了,淹没在这巨大的侮辱中,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用自己的成绩证明自己,否定他的谬论。为了雪耻,他几乎玩命地读书写作,终于在国家级的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

我们经常因为各种原因遭受羞辱和中伤。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受人嘲笑;犯了低级错误,遭人讽刺;工作不体面,让人看不起……言语回击吗?这没有任何意义,弱者也根本没有反击的能力,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让对方闭上嘴巴。就好像打球时,面对对手的挑衅,最有力的回击不是言语的叫嚣,而是用尽全力,打出一个最好的球。挑衅的声音自然消失。

清末学者朱起凤曾经因弄不清楚“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可以通用,结果出现了对学生作文的误批现象,受到了人们的耻笑。从此,他奋发学习,收集了几万条词语,加以编排,博举例证,加以解释,著成了300万字的《辞通》。后来,这本书成为人们学习古文的必备工具书之一。

虽然,羞辱中伤我们的人,让我们感到自己没有尊严,也正因如此,为了有尊严,我们便可能立下志向,从失败的地方迅速崛起!

批评你的人,让你看清自己的弱点

表妹工作以后,经常在天涯、人人、新浪上“诉说冤情”“痛陈不幸”,说自己的上司尖酸刻薄,自己稍有不慎做错一点小事都会遭到上司毫不留情的批评责骂。

据她说,上司批评自己时竟然都有口头禅的,比如“你怎么一点小事都办不好”“你每天到底在干什么”“我都不知道请你回来做什么的”……虽然她每次做错事情之后已经很后悔了,但上司还是批个不停,这让她很是难受和怄火。

职场新人对于上司的批评和指责总是无所适从的,这点从网上那些发泄帖或求助帖可窥见一斑半点。我们喜欢听到上司对自己的赞誉和表扬,但是很害怕听到上司当面或者私下的批评,尤其职场新人往往心灵很脆弱或者自尊心很强,受不得半点批评。

我们部门有个新人曾私下问我:“是不是受过几次批评上司就再也不会赏识我了?我是不是在公司没前途了?”当时他一蹶不振,神情很不安。说实话,如果他这样看待批评,那只会让上司更瞧不起。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致于犯错误。”你被批评了,正是因为你做了事情,尽管这件事你目前还没有做好。不过话说回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这一点心理建设,面对上司的怒火时你就不至于那么紧张或愤怒了。

虽然有人说“树大自直”,但是现实是“小树不修不直溜”,没有修枝打杈的过程,小树是很难长成参天大树的。同理,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只有及时批评才能清除身上的“细菌”。这就像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

我曾听同事说,在我来公司之前,部门里有一个性格很孤僻的人,很难和人相处。上司本是看他有才能才招他进来的,结果上司几次三番指出了他工作时的毛病,他却还不听。渐渐地,上司也不理他了。后来,他就开始偷懒、作弊走捷径,但是上司还不说他,完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忍受不了,他自己辞工走了。

你看,没批评无异于皇帝的妃子被打入了冷宫。当老板对你不管不问的时候,你可能在老板那里被贴上了“无药可救”的标签了。所以,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有人骂是幸福。任何人都是因为挨骂,才能向上进步。挨骂的人,应有雅量把别人的责骂当作自己追求上进的依据,这样的责骂才能发生效果。如果对挨骂反感,表示不愉快的态度,就失去了再次挨骂的机会,以后你的进步也就停滞了。人家既然不骂你,也就不再关心你。所以,别怕挨批评,上司批评了你,那证明上司还看重你,对你有期待有希望。你应该拍拍胸口表示庆幸。

有人把批评比作“上司伸向我们的一根栏杆”,我觉得“跳杆”或许更正确一些。因为你只有面对上司的批评,并不断跳跃过它们,你才能越来越优秀。也就是说,多批评,你才能看清自己的弱点,才能多进步。

很多人最怕的上司大概是要求很多,天天还把批评挂在嘴边,时不时就刺你一下的那种。比如,刚开完会,他就要你把整理好的会议记录交上来,还批评你整理得不到位;你辛苦做好的市场调查,他说没针对性,你就要一遍一遍地改……

好友雪梅当年在一家大型企业做技术员,她的上司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刚工作时雪梅可以说是承受了上司最密集的“火力攻击”,她一件小事出错就能被上司毫不客气地训斥了一顿:“怎么搞的,这么一点事都做不好。这样下去工作还能干好吗?”正当年轻气盛的雪梅听完之后,自尊心很受伤。不过看在工作和工资的份上她还是忍住了,然后按照上司说得改正了。

就这样你“批”我“改”了几次,雪梅就发现虽然上司训斥她时十分严厉,但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每次都是安排她去做,对她的信任丝毫没有减弱。而且,在训斥雪梅的时候,也常常向她灌输不少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这下,雪梅不愤慨了,反而因为上司对自己的“特别垂青”而高兴。很快地,雪梅就在上司的批评之中,成为了技术骨干。

俗话说“脊背上的灰我们是看不见的”,自己的毛病如果没有别人指出来自己也是不知道的。所以,上司的批评就好比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是针对我们工作或者待人处世,甚至是思想上存在的“病灶”进行的开刀或者施药。因此,当听到批评,我们第一时间不应愤怒而应该分析。分析事情,找出问题所在,该沟通的沟通,该改正的改正。

同事们戏称“挨骂”是一个下属与上司相处时必须练就的一种能力。如果你能正确看待批评,能把上司那让人自卑有消极的否定性批评当成上司给你提出的一项具有肯定性的建议,那就便于自信地接受上司的批评。谁能闻过则喜,谁就能在职场中进步得分。

逼你加班,是在提升你的能力

大学同学阿沐自从换了新工作,微博发言就没离开过“加班”这两个字。我记得其中一条微博这么说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上班;比上班痛苦的,莫过于天天上班;比天天上班痛苦的,莫过于加班;比加班痛苦的,莫过于天天加班;比天天加班痛苦的,莫过于天天免费加班!”这段话看似调侃,可真是道出了阿沐对于加班的反感和无奈。可有什么办法呢?身在500强企业,加上有一个总是让下属加班的上司,阿沐只能是“加班没商量”。

身在职场中,哪能不加班,“朝九晚五”总是变成“朝九晚无”。作为历来让众多职场中人痛恨的事情,加班是司空见惯,是家常便饭。没办法,不管你有任务没任务,摊上个总是让你加班的上司,那你就把加班进行到底。如果你面对上司要你加班的明示暗示而不理,那你很可能在上司心里被打上标记。

侄子慕夏的女朋友乐欣在广告公司上班。她的上司是个30多岁的工作狂,每当快下班的时候,上司就派活儿。今天做文案,明天做调查,一星期加了四天班,天天到晚上十点。一天,上司让乐欣做一个报表,但是乐欣真不会做。积压已久的乐欣就对上司说:“我真的不会做,您能不能让我准时下班?”结果,上司那个表情,乐欣一辈子都忘不了。

乐欣年纪小,在职场待人处世方面还嫩着呢。那些职场上混久了的人都知道办公室里比较禁忌的话乐欣都说了。这样的话一出口,在上司眼里,你就可能是傲慢自大或对工作没有激情的人。更糟糕的是,他可能认为你是对他很有成见,其结果可想而知。以后,你可能很难入选提升员工的名单。

而且,不可否认,这种因为加班和上司发怒,弄得两败俱伤的不明智的行为跟工作态度脱不了关系的。试想,既然你碰到了喜欢加班的上司,既然你知道你有不会做的事情,那怎么不利用加班时间加把劲学习呢?一个报表的制作,也许只有一个晚上你就能学会,但是你拒绝加班拒绝学习,那怎么可能令自己有长足的发展呢?

我曾看过一个在泰国企业做事的年轻人写的职场实录。学历不高,刚刚毕业的埃里克那时在公司是个职位很低的小职员。埃里克觉得自己找份工作不容易,就决定尽心尽力地为公司干活。

当时,公司没有加班的习惯,一下班大家都回家了。但埃里克的顶头上司却仍然留在办公室里加班到很晚。因此,埃里克也决定在下班后留在办公室里。埃里克说:“当时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但我认为应该有人留下来,必要时我的上司会需要我的。”果然,埃里克的上司经常需要人替他把某个文件找来,或做其他事情。而在这时,他总会发现埃里克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随时等待着他分派任务。于是,埃里克就开始和上司一起加班。

那时,埃里克从来没想过得到什么额外的报酬,更没想过这样做会为自己的职场生涯带来什么好处。但是,埃里克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熟悉公司的业务,更重要的是埃里克得到了上司的垂青,他的上司养成了需要帮忙就找埃里克的习惯,并把越来越多的工作交给埃里克。

你看,一样是加班,有人是在痛苦进行着,有人却是通过加班在学习和进步。说实话,如果你的上司直接要求你留下来加班,那表示他喜欢爱加班的员工。而你要是想在这样的老板下面大展宏图,那我希望你利用加班的形式和时间学习充电,提升自己的能力。

很多年轻人虽然知道加班有好处,但是仍不想加班,觉得加班占用了自己的私人时间,自己没时间和恋人约会,也没有时间和朋友聚会。可是,这是一个有付出才有收益的时代,而加班正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途径,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任何基础、背景的年轻人来说,加班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如果你不想加班却想得到更多收益,那么这怎么可能呢?而且有句话不是说“年轻的时候过得舒服,中年的时候过得糟糕”吗?现在不拼搏奋斗一下,还等到什么时候!

我在外企工作时的同事朱蒂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外企快节奏的生活。加上朱蒂的上司是有名的“工作狂”和“加班达人”,于是朱蒂更是累得不行。每当加班的时候,朱蒂的心里都像受刑一样。

一次,她向朋友诉苦,结果对方却说羡慕她这样的生活,因为有班可以加说明一个人有社会价值。说不定,年纪轻轻的时候搏一搏,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呢!听了朋友的话,朱蒂就不把加班当成负担了,反而把它当作是一种快乐。每天朱蒂做完自己的工作,就准备一下明日的事情,或者学习一些自己不会的,提高自身的知识。这样一来,朱蒂的业绩就提升得很快,两年后她就成了公司主管。

所以说,上司让你加班并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关键是怎么加班。我曾经的一位上司在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提出了“用学习的态度加班”的说法。据说,学习的态度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毕竟学习是给自己的学的,自己得,工作也得。这样的话,即便是累,我们的累也是有价值的。

当然,加班的一个大前提是千万不能损害身体健康。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因为过度加班导致身体不适要请病假休息的情况,那绝对是一种损失。

今天你的上司还在逼着你加班吗?别恼,别怒,调整心态,用学习的态度快乐地加班吧。

向你“泼冷水”的朋友,给你最有价值的忠告

好久没有动笔了,前几天,心血来潮写了篇评论文章,拿给朋友看,本想让他夸奖夸奖我的。但是几天后,等到文章回到我手中时,打开一看,顿时傻了眼,八百来字的小文上竟然被红笔圈了十来多处,而且每一处上面都布满了的红色评语,快要把我原来写的黑字给淹没了。

刚开始我有些生气,但是仔细看完他的评语,我不禁感叹他的用心,他连最细小的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一一指证出来,那一刹那,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我们常问:什么样的朋友才值得交往呢?有人说是那些在我们身感寒冷之时给我们生火取暖的人,也有人说是在我们失意之时第一时间出现在跟前给我们鼓励和信心的人。但是,我想说,在我们“自鸣得意”之时给我们“泼冷水”的朋友更值得我们交往,因为他们往往会给你最有价值的忠告。

小品《不差钱》让小沈阳一夜爆红。但是,作为良师益友的赵本山,却总是泼徒弟们的冷水:“忘掉你这个火,你这火得有点太突然了,要把自己按照原来那个,我就农村小孩出来的,要平实,别拿你自己当大腕当明星了。”他很怕他飘飘然,所以经常告诫他要谨慎,不能太骄傲了。

当一个人事业有成,受人追捧的时候,往往会脑门发热,沉浸在自我膨胀和幻想的泡沫中难以自拔。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没有人给你泼盆冷水,你可能一直飘飘然,直到遇到大灾难才会清醒。所以说,这时候给你敲警钟泼冷水的朋友是在告诫你不可得意忘形,能将你拉回现实世界。

大文豪萧伯纳凭借出众的才华和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与仰慕。这也让他变得自负自大,尖酸刻薄。后来,一位朋友私下给他敲警钟,说虽然萧伯纳幽默风趣,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他不在场,大家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萧伯纳。朋友问萧伯纳:“你的才华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

听了朋友的话,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改变自己的尖刻,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于是,他下定决心,改变自己,要把才华发挥在文学上。果然,这一转变造就了萧伯纳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

没有人喜欢被“泼冷水”,因为当收到“一盆冷水”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没有面子,会觉得很不舒服。但不被“泼冷水”,人怎么可能醒悟呢?不接受冷水,结局往往是悲剧。

朋友给我讲过他老家一个男人的故事,这个男人脑瓜子特灵光,不安于当教师,就辞职做生意。但是他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妄念太多,而最终一事无成。穷困潦倒之际他向好友求助。好友念及多年交情,决定给他机会,让其担任了营销经理。不久他时来运转,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挣了许多钱。

好不容易发达了,怎么能不炫耀?他时常和酒肉朋友聚会狂欢。好友知道他有高血压,不能喝酒,就时常劝他戒骄戒躁,不要与狐朋狗友喝酒。但是,好友几番警告,他都不听。最后这位男子因为饮酒突发了脑溢血。人是救回来,以后却只能瘫痪在床了。

三国时,关中豪强许攸拒绝率部归顺曹操,还谩骂曹操。曹操大怒,准备下令讨伐许攸。群臣纷纷劝曹操宜用招抚的办法使许攸归服,以便集中力量对付蜀、吴军队的侵扰。曹操一点儿也听不进去,横刀膝上,群臣们吓得不敢做声了。

这时,杜袭上前劝解到:“像许攸这样的凡人,怎么能了解殿下非凡的为人呢?所以,你犯不着跟他生气。现在大敌当前,豺狼当道,你却要先打狐狸,人们会议论你避强攻弱。这样的进军算不上勇敢,出兵也算不上仁义。我听说张力千钧的巨弩,不会对小老鼠扳动扳机;重量万石的大钟,不会因为小草棍的敲打而发出声音。现在小小的许攸,哪里值得烦劳殿下的大驾呢?”曹操听了,觉得言之有理,就接受了劝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古人常说“诤友”,而“诤友”就是常常向自己“泼冷水”的。三国时期吴国的徐原,一看到好友吕岱有过失就直言批评,因而被吕岱引为诤友。当徐原去世时,吕岱跪倒在诤友墓前痛哭流涕。

一味偏袒你溺爱你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朋友,那些明知你有缺点而不说的人甚至“鼓励赞扬”你的人更有可能别有居心。敢于向我们“泼冷水”的“诤友”才是最有价值的朋友。诤友总是会在我们被热情、荣誉、美名、成就等烧得头脑发热时对我们泼一盆冷水,以便让我们清醒头脑、振奋精神。如果,身边总有一位这样的朋友,那接受泼来的冷水能让我们更睿智。

上司因为欣赏你,所以才折腾你

小学的时候,同桌男生顾北特别喜欢欺负他前面的女生。扯她的长头发,藏她的课本,在她的作业本上画画……女生反抗,怒气冲冲地问他为什么这么欺负人,顾北总是回答说很好玩。很多年后,两人结了婚。我们问起这些事情,顾北带着笑,很认真地说:“因为喜欢她,才欺负她。”

放在爱情里,这种状况是“打是情,骂是爱”。放在职场上,如果上司折腾你、欺负你,你肯定对他怀恨不已。因为正如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曾说过的,时下的年轻人太急于求成,总是希望“春种秋收”,不喜欢折腾。可是,一位老板在讲述自己培养骨干人才的心得时,对于“折腾”这两字,那是青睐得很,并誓要将“折腾”进行到底。

怎么,上司折腾我,是因为欣赏我,要培养我?这绝不是愚人节的玩笑。事实上,不管在任何企业里,一个真正优秀、能让下属佩服的员工或者骨干,势必有过在最基层工作的经历。而这些充满了酸甜苦辣涩的经历也势必成为他做部门或者企业一把手的最有利武器。

联想总裁柳传志曾在一封给杨元庆的信中说道:“你知道我的‘大鸡’和‘小鸡’的理论。你真的只有把自己锻炼成火鸡那么大,小鸡才肯承认你比他大。当你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服。只有赢得这种‘心服’,才具备了在同代人中做核心的条件。”联想集团的CEO杨元庆是联想总裁柳传志的优秀接班人。翻开他在联想的发展简历,你会发现,他基本上是被柳传志折腾成功的。一年一个新岗位,在柳传志十几年的折腾和考验中,他熬成了联想的将帅之才。所以说,上司欣赏你,于是他折腾你,因为他知道折腾你能使你成长。

关于“折腾”对于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先贤孟子老早就在他的经典之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了,因此才有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此,当你备受上司折腾的时候,何不念念这几句话呢?想一想,老板给我这么难的工作何尝不是一种重视呢?

我的一位朋友钟越在外企做销售。刚进公司那会儿,他深受管理层的“蘑菇定律”打磨,最明显的一点是他常挨批,受追问。上司常常责问道:“你解释一下这个促销活动为什么没有实现预期结果?销售进度为什么跟不上时间进度?这个广告的投资回报率怎么这么低?给我分析这个产品为什么不好卖?……”这些问题经常让他绞尽脑汁,有时候甚至是很厌烦。但是又没有办法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他只能自己在内心痛苦了。可是朋友后来说,正是逼着自己去思考这些问题,他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看问题的角度才会有所提升。而且,承受住了批评甚至责骂,对于公司里的那些冷嘲热讽都会看得很淡,也更能忍。

其实,很多上司对你的折腾都属于心志上的。他们给你出难题,让你做又多又不好处理的工作。你不要抱怨。你想想,工作难,压力大是事实,同样你得到的回报和收获也很多,你比别人成长得更快。所以,不要怕折腾,要勇于挑战自我。

如果你具有发展潜力,当老板有意培养你成为管理层时,他肯定要多方考察你,那新一波的折腾就来了。你的工作量可能会突然增加或者突然减少,老板对你的态度也可能是忽然很热情然后过一段后故意很冷落,甚至有可能是突然调你的职。

说实话,职位调动是上司或老板常用的折腾手段之一,要不杨元庆也不会一年一个岗位了。我认识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板,他曾经有意培养一个人升骨干,为了让其适应和学习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工作,他决定调这个人的职,让他先到一个效益不好的部门做出一些成绩。不过,虽然这位老板跟对方沟通时,暗示这是在考察能力,并让对方看到好的前景,可是这个人还是没能耐得住外界的“诱惑”,平职调动不久,他就选择了另谋高就。这位老板很是遗憾,但是却也为淘汰了一个不合适的人而感到安慰。

美国一所著名军校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口号:给我一个男孩,还你一个男子汉。试想,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任何人生挫折的男孩在军校里不断被那些超乎常人毅力的训练所摧残,然后不断地强大起来。我相信,一个男孩正是这样被折腾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的,而这样一个男人在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苦难时,必然能坚韧和从容。所以,上司折腾你没商量的时候,可能正是他欣赏你、培养你的时候。那么,不妨“看破红尘”,用一颗平常心在被折腾后要求自己战胜和超越这个环境吧。

陷害你的人,唤醒你冷静明智的头脑

身为新人,你认真踏实,从不偷懒,还按领导的指示帮别人做事。可你自己越来越累,无奈拒绝了同事一两次。结果,那个昨天还与你要好的女同事就跑到领导那里打了你的小报告:“她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同事们要她帮忙她也不做。”

前辈让你根据资料做报表,熬夜做好,你却遭上司批评,因为你漏了几张重要资料。可是你手里明明没有,前辈却坚称已经给你了,还在老板面前说你一向马虎。

马上就该升职了,结果同事却散布谣言,说你贪污公款。明明没有的事情,但是上司还是决定暂停你的升职。查来查去,半年后,清白是有了,但是这件子虚乌有的事情却让你的官场生涯蒙上了阴影。

你明明是因为和上司不好相处才决定离职的。但是离职后,你才知道上司在向老板提交你的辞呈,解释原因时,说的却是你对奖金不满意,想另谋高就。

办公室政治有多黑暗,别人有心多说一句或少说一句,那你就遭殃了。背黑锅,当替罪羊,被骂被炒,都不在话下。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女孩汪萱,刚毕业,英语很一般,但在外企里当助理。一次,她把一份重要材料弄丢了,如果不及时找回,项目的进度就会被拖慢。好在资料第四天就找到了,项目进度也没受影响。

这事情本可以不上报,但是平日里就看她不顺眼的张姐表示要往上报,连邮件都写好了。汪萱想资料已经找到了,上司知道顶多怪自己没有保存好。她看过邮件,觉得没问题就同意了发送了。谁知,邮件刚发,汪萱就被上司叫到办公室里臭骂了一顿。

问题就出在这封英文邮件上。关于丢文件这件事,英文应该用一般过去式表示,但是邮件里却用的是现在完成式,这下意思就变成了“文件丢了,还没有找回来,结果项目进度被拖慢了”。

被诬蔑、攻击、造谣,生活中可说无奇不有,在有利害关系、人际关系复杂的职场、商场和官场里,对手的设套,敌人的故意栽赃,更是难以预防。有心计的人,哪怕是用一个简单的英语时态,一个不注意签错了的名字,都可以为你挖一个陷阱。

怎么办?抱怨?愤怒?找人对质?找上司陈述冤情?运气好了,有票据、文件或证人能帮你解围,运气不好,那真的会遍体鳞伤。甚至,还有人选择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结果,他不但丧失了挽回事业、家庭的机会,那些怀疑他的人反而都会认为他是畏罪自杀的。人生清誉毁于一旦!

此时,唯有如履薄冰、谨言慎行,智慧冷静地分析之后再来解决。

当你被陷害,一定不能一味忍让,而是要抓住机会证明自己的清白。网友把自己的策划案交给上司,却得到了“抄袭其他同事创意”的严厉批评。面对上司的不满和经常主动帮助自己做工作的好姐妹兼同事的那份策划案,她哑口无言,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后来,她在做另个案子的时候,明面上还是和那个同事一起做,但是暗地里她把早就做好的策划书交给上司。这次,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她才得以证明了自己没有抄袭。

当被陷害,不要气急败坏,如果不冷静,那就会说出些鲁莽的话。很多人面对上司的指责,往往会说失去冷静地随意指责其他人,或者说上司不辩是非,颠倒黑白。这样会让人更加地不信任你。你今天所说是一切都可能成为以后的呈堂证供。一定要冷静之后,再开口,否则,就保持沉默。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怀疑人很累,但是如果不去怀疑,不留个心眼,那么等你遭遇了“陷害门”事件,那就更累了。对自己的言行要怀疑,你的电脑是否有密码保护?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需不需别人知道?需不需要准备备份?我说这些话,会不会让人觉得我骄傲,难相处?我这么冲动,会不会被人利用?对别人要做的事情怀疑。他这么好心,会不会有什么企图?他帮我接待客户,变我的客户为他的?这不是要我们整天疑神疑鬼,而是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万事留个心眼,谨慎待人处事,争取做到防患于未然。

看你不顺眼的人,促使你不断完善自己

网友桃子说自己的男友看她不顺眼,总是在挑剔她,就像在石头里找鲜花。她觉得自己很受伤,这样叫什么谈恋爱。于是她决定分手,称早点离开这种男人才是幸运。

有一类男人,可以叫做挑剔男,他们的挑剔本身没有恶意,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催促你成长,让你变得更完美。但是,不学不变不说,还怪他太挑剔,那就太不对了。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两个男人喜欢一个女人。女人喜欢A,但是A总是挑剔这个女人,见面就说她胖,数落她浑水摸鱼、不好好上班等等。而B呢?他总是夸这个女孩,哪怕女孩做的不对,他也赞美。女人理所当然选择了B。婚后,女人在B的影响下,觉得自己一切都好,就停止了美容、健身、学习充电,安于现状。三年后,女人就像脸黄发福的中年妇女,B弃之而去。

这时候,A出现了,他还是不停地挑剔她。女人化悲愤为力量,为赌一口气,把A说的毛病都改了。结果,看着镜子中新生的自己,女人才发现挑剔有时候也是对的,也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

很多男女都会抱怨另一半看自己不顺眼,询问是不是对方已经不爱或者变心了。要是已经不爱,那谁还会在乎你丑不丑,胖不胖,邋遢不邋遢呢!不要抱怨另一半的挑剔,你看不到自身的改变,也许他已经洞察到,并为了你们的未来督促着你优化自己。

每个人都会遇上你一见就不喜欢的人。同理,你也会遇上一见就不喜欢你的人。你有原因不喜欢对方,对方也有。这下,被别人看不顺眼,嫌弃了,这里面就有了值得你注意的问题。一般来说,喜欢我们的人会包容我们的缺点,所以在他们眼里,我们是完美的。但是,不喜欢我们的人,因为看不顺眼,所以总是会揪着我们的错处和短处,动辄得咎。

公司有一对冤家,不知什么原因就是看对方不顺眼。两人一遇往往话不投机,逮到机会就奚落对方。一个说对方冲动鲁莽,脾气大,总是坏事;一个说对方面瘫,面无表情,吓坏客户。其实,这两个人说的确实是对方的缺点。但是盛怒之下,谁还注意这一点。后来,冲动的人和客户谈判想发火,但是看到面瘫冤家也在,就忍住了。为了打击对方,他不但没发火,反而和和气气地谈判成功。结果,他的这一改变获得了上司的表扬,因为上司一直觉得他以前冲动不成熟。

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的缺点是什么,那么不妨听听那些看你不顺眼的人的说法。

职场菜鸟章珊觉得前辈讨厌自己,根本不给她安排工作,就连开会也把她当成透明人。章珊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每天惴惴不安。原来半个月前,章珊当着上司的面,指出了前辈方案的缺陷。作为新人,章珊的行为使前辈的受尊重感受挫,还给人留下了爱出风头的印象,也难怪会被同事们孤立。怎么和上司或者同事相处,什么话该什么时候说,怎么说,什么事情该做,怎么做都是一门学问。

曾经的同事黄希虽然工作勤恳,但是能力不高,老实固执,上司对他很不满意,安排的工作是最初级,涨薪幅度也是最低。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黄希决定给自己充电,多学一点新鲜的知识,让自己快速发展。上司或者同事看你不顺眼,有时候不是无缘无故的,除了你能力不足,还可能是你不会待人处世。你不想被人冷落,那就审视自己,提升自己。

职场上也有“爱之深责之切”的事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将”。有段时间,秦风工作不在状态,大意之下丢了几个本应该拿到的客户。上司为了激励他反思和上进就把他“冻起来”了。然而,秦风却觉得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看他不顺眼,一咬牙就准备辞职。拒绝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个缺口还会跟着他。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我们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看自己。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要我们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被那些闲言碎语所影响。做事要有主见。别人的评价有对有错。你要做的是其中对的、值得你去改变自己的那部分。其他的,你无需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