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64908800000002

第2章 识人篇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

——陆九渊

商汤辨味识伊尹

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荒淫无度,穷奢极欲,昏庸残暴,惹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当时,商汤是夏朝的属国商国的国君,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商汤看到夏桀已失民心,便决心推翻夏桀的统治,并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商汤手下虽然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大将,但还缺少一位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栋梁之材辅佐。为此,商汤想尽办法来搜罗人才,结果成效甚微,使得他心急如焚。

正在此时,商汤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近来吃的饭菜不是淡而无味,就是咸得发苦,于是就派人询问。调查得知厨师是商汤妻子的一个陪嫁奴隶伊尹,平时也算尽职,只是这些天伊尹做的饭菜都是忽咸忽淡的。商汤十分恼火,便派人把伊尹找来大加训斥。

伊尹却不慌不忙地说:“我当然知道做饭菜不能太淡,也不能太咸,只有咸淡适宜、五味调和,吃起来才有味道。这几天我做的菜时淡时咸,其实是有意借此提醒大王,治国与做菜的道理是一样的,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放松懈怠。只有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方能如愿以偿。”

商汤听了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做饭的奴隶竟能说出这番道理深刻的话,而且还深谙治国之道。商汤略加思考,愈发觉得此人肯定有来历,于是派人暗中了解伊尹的身世。他惊喜地发现,伊尹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还曾做过莘国国君女儿的宫廷教师,只是由于莘国灭亡,伊尹才辗转做了商汤妻子的陪嫁奴隶。毫无疑问,这是一位胸怀大志精通韬略的奇人。要实现推翻夏桀建立新政权的宏伟蓝图,伊尹正是难得的栋梁之材。

商汤大喜过望,当即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

此后,商汤根据伊尹的建议,先是广造舆论,历数夏桀骄奢淫逸、倒行逆施的种种罪行,号召那些被夏朝统治的部族部落反叛夏朝,归顺商国;对不听规劝的葛伯族出兵讨伐,予以消灭;对夏朝的羽翼,如韦、顾、昆吾等等,则各个击破,使夏朝孤掌难鸣。同时,商汤也采纳了伊尹的统战策略,对部族中的某些人网开一面,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改邪归正。这样一来,商汤美名远播,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拥戴。于是,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挥师伐夏,终于推翻夏桀,建立了商王朝。

【悟在当下】诚心求贤,不拘一格

今天看来,商汤获得伊尹帮助而成就大业的事件是有一些偶然性,但其中也有必然性,这就是商汤一心求贤。假如商汤不是求贤若渴,朝思暮想,像伊尹这样身份低贱的奴隶是不会进入他的视线的。正是由于商汤处处留意,诚心求贤,不拘一格,礼贤下士,才发现了伊尹,才成就了商朝大业。

周文王打猎求子牙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因为他后来被周文王号为太公望,又叫姜太公,姜望。千百年来,姜子牙的名字一直是家喻户晓,历代传诵。在历史的长河中,姜子牙已经被大家神化了,俨然是个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神仙。

姜子牙生活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之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然而在发迹之前,姜子牙仅仅是个在商朝国都朝歌以宰牛为生的人,过着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生活,怀才不遇,默默无闻。真正提供条件使他得以一展身手的,就是那位求贤若渴、欲揽天下英才为己所用的一代明主周文王。

盘庚死后商朝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纣。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气的人,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在长期战争中,消耗过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

纣和夏桀一样,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在他的别都朝歌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把搜刮来的金银珍宝都贮藏在里面;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作“巨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纣和宠姬妲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还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种刑罚叫作“炮烙”。他把酒倒满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

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周,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

周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就生活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

到了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周文王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纣王正相反。纣王喜欢喝酒、打猎,对人民滥施刑罚。周文王禁止喝酒,不准贵族打猎,糟蹋庄稼。他鼓励人民多养牛羊,多种粮食。他还虚心接纳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

周强大起来,对商朝是个很大的威胁。有个叫崇侯虎的大臣在纣王面前说周文王的坏话,说周文王的影响太大了,这样下去,对商朝不利。

于是纣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关在羑里这个地方。为了救出周文王,周部落的贵族把许多美女、骏马和珍宝,献给纣王,又送了许多礼物给纣王的亲信大臣。纣王见了美女珍宝,高兴得眉开眼笑,说:“光是一样就可以赎姬昌了。”立刻把周文王释放了。

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定讨伐商朝。可是身边缺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于是周文王想尽办法招揽这种人才。

当时,年逾古稀的姜子牙仍然未遇明主,听说周文王在招揽人才,便拿上钓鱼竿到渭水之滨,终日借垂钓来修养心志,磨炼毅力。姜子牙钓鱼从来不用鱼饵,且鱼钩是直的,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其实姜子牙并不是真的钓鱼,只是想看周文王是否识才,能否放下架子求才,进而决定是否为他效力。

有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带着他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巡视。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河岸上坐着钓鱼。大队人马过去,那个老头儿只当没看见,还是安安静静钓他的鱼。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车,走到老头儿跟前,跟他聊起来。

姜子牙说:“凡是河流源头渊远者,河水必然奔流不息,于是才有鱼群栖息;树大根深者必定枝繁叶茂,于是才能果实丰硕。同样的道理,人与人之间唯有相互理解,心灵相通,才有发展伟大事业的前提。比如在溪边垂钓,小鱼总是盯着小饵,若有若无的钓线使它放松了警惕;稍大些的鱼儿总是看好块大味香的饵料,即使是钓线就在身边,为求得香甜的美食,它也会忘掉危险而冒险一搏。而要想钓到大鱼,就要安上大块饵料,钓线也要粗壮结实,否则就会失之交臂,鱼饵两空。鱼一旦吞下钓钩,钓线就牢牢地牵住它;用人也是如此,人才一旦接受了相应的待遇,便会为施恩者尽心竭力地服务。用网捕鱼,还会有漏网的;可用饵钓鱼,却可以把水中之鱼陆续钓尽。同样的道理,提供相应的待遇,就可以把天下的人才都招揽而来。悬纶垂钓与治国平天下,虽事有大小之别,目标也有高下之分,然而其中的道理却是相通的。钓鱼的三大要领无非是钓点判断、饵料设计和提竿遛鱼,而治国平天下也有三大法宝:提供优渥的待遇是为了让所用之人贡献聪明才智,提倡视死如归的精神是为了让士兵英勇善战,设立高官厚禄是为了让贤臣良将帮助君王成就大业。”

经过一番谈话,周文王知道他叫姜尚,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非常高兴,说:“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的能人帮助我把周族兴盛起来。您正是这样的人。我已经盼望您很久了。”说罢,就请姜尚一起回宫。

姜子牙理了理胡子,就跟着文王上了车。

【悟在当下】留心求才,慧眼辨才

日月如梭,往事悠悠,三千多年的光阴已经逝去。在当今构建市场经济大厦的时候,我们备感人才缺乏,而历史的经验却是可以借鉴的。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固然重要,然而假如没有伯乐发现它们,识别它们,千里马也就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文王的留心求才,慧眼辨才,不是更值得我们称道吗?

子产识伯石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很有才干,精通政事,善于管理国家大事。子产手下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名叫伯石,平时交付他做的事总能让子产非常满意,然而伯石性格自私而虚伪,虽然非常能干,但其他人并不喜欢他,只有子产比较欣赏他的能力。

一次,有一件国事需要伯石去办,在交给他任务之前,熟悉伯石性格的子产先命人把他叫来,庄重地告诉伯石:“这次吩咐你去完成的事情非常困难,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如果你圆满地完成了这次任务,我就禀明陛下赏赐给你一座城邑。”经过努力,伯石最终完成了那项任务,于是子产就禀明郑国公给了他一座城邑作为封地。另一个官员对子产说:“事情是国家的事情,国家是大家的国家。大家都为国家办事,为什么单单送给伯石东西?”

子产说:“人和人不一样,像伯石这样的人,让他没有个人欲望是困难的。满足他的欲望而让他成功地办成所办的事情,这不也是国家的成功吗?城邑有什么值得吝惜的,难道它还会被搬走不成?”

后来,伯石听到众人的议论,非常害怕,于是就找到子产要交回封地,但子产说:“这次陛下赏你的封地是你功劳的体现,你受之无愧,以后只要你好好为国出力,赏赐还会更大!”还是坚持把城邑给了伯石。伯石以后在为国办事中,果然就如同子产所说的那样更加卖力。

【悟在当下】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水清了,缺少鱼类赖以生存的微生物和养分,鱼就无法在这样的水中存活;一个人对下属要求过于严苛,不允许他有一点毛病,一点缺点,他也就没有下属可用了。

用人,先要知人,知人越详,任用也就越恰当。知人就要了解人,了解人的长处与短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其长,避其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出于公心,如此,才不怕别人说长道短,才能名副其实地做到人尽其才。

姑布子卿识别赵襄子

春秋时期,姑布子卿是当时鉴别人才的能手。一次,他应邀去赵简子家做客。

在快到赵简子家时,姑布子卿看到一个小男孩在路边搬石块砌小小的城墙,旁边有一张帛,帛上仿佛是一座小城堡的草图。姑布子卿惊讶了一阵子,才去了赵简子家。

赵简子带着孩子们出门迎接姑布子卿。姑布子卿随便问了孩子们几个问题。

之后,赵简子问:“他们才能如何?”

“没有能当上将军的。”

“那赵家将要灭亡吗?”赵简子禁不住担心了。

姑布子卿想了一想,问:“还有其他孩子吗?”

赵简子说:“还有一个叫毋恤。”就叫人去找他。

姑布子卿说:“可能就是我在路上见到的那个小孩子。他会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

孩子进门来,正是姑布子卿路上所见的。

“未来的继承人肯定是他了。”姑布子卿说完,众人都非常惊诧,连忙追问原因。

姑布子卿解释道:“第一,赵简子家气数昌旺,必有杰才藏在府上;第二,那小孩非一般孩子,平常人家也不会有此小孩;二者相叠,多半是赵家公子了。至于出身,无关紧要。”

赵简子说:“可他母亲身份卑微,原是奴婢。”

姑布子卿说:“上天授予的,低贱也会尊贵。”

从此以后,赵简子就对他的儿子们一个个地进行考察,发现毋恤最为贤能聪明。一次,为了测试儿子们,赵简子说:“我在常山上藏了件宝符,谁最先得到它,谁就会获得赏赐。”他的儿子们都骑马到山上寻找,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只有毋恤回来说:“我已经找到宝符了。”赵简子让他讲出来。

毋恤说:“从常山上俯瞰代国,代国一目了然,我们应该攻取它。”

赵简子由此知道毋恤果然聪明,于是就废掉太子伯鲁,立毋恤为继承人,他就是后来赵国的开国之君赵襄子。

【悟在当下】鉴别人才先相面

鉴别人才就像挑选木材。伐木工人在选料的时候,先从外形上打量,看树木是否有笔直挺拔的态势;再考察质地,是缜密结实,还是疏泡松脆;从品种上看,要么敲敲打打听一听,用多种方法来判断树木是否能有大用处。品鉴人才也一样,总要见一见面,有一个初步印象之后,再进一步考察品德和才能。见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外形相貌上来考察、鉴别人才。

燕昭王屈尊抬贤

燕昭王名职,是燕王哙的小儿子。燕王哙晚年把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结果导致了燕国的一场内乱。齐国借口为燕国平定内乱而出兵燕国,一直打到燕国的都城,燕王哙和相国子之都被杀死。职先是流亡到韩国,后来流亡到赵国,被赵武灵王立为燕王,发兵护送回国。公元前311年,职继位,是为燕昭王。在“战国七雄”当中,燕国本来就比较弱小,这场内乱更使燕国山河破碎,百姓离散,内忧外患,雪上加霜。燕国遭齐侵略,刚即位的燕王意图雪耻,打算招募贤才,决心力挽残败的国势,他首先拜访了燕国的谋士郭隗,与郭隗做了一番有关人才问题的推心置腹的谈话。

郭隗说:“让天下人都归附自己的君主以人才为师,与其同朝共事;成就王业的君主以人才为友,与其同朝共事;成就霸业的君主以人才为臣子,与其同朝共事;让国家灭亡的君主,则把人才当作苦力来使唤他们。若能卑躬屈节地去伺候人才,把人才请到堂上虚心求教,那就会招来比自己强百倍的人才;操劳在前,休息在后,求教比别人早去,别人已经不问了,自己还求教不止,那么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那么和自己一样的人就会到来;靠着桌子、拄着手杖,横着眼睛指使别人,那只能招来一些干活的差役;要是吹胡子瞪眼、暴跳如雷地待人,就只能招来唯命是从的奴才。”在这里,郭隗把领导人的风格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指出不同的风格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今的企业领导人中绝大多数都有过这样的感叹:“看着求职的人一批又一批,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里实际上有一个人才观的定位问题:是把人才当老师、朋友,还是把人才当臣子、苦力。对人才的取向不同,结果自然会大相径庭。

郭隗告诉燕昭王,在战乱频仍的时代,君主为了保住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的强大,为了适应弱肉强食的现实,只有放下架子,虚心向人才学习,才能迅速吸纳人才。

郭隗紧接着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国君想要得到千里马,三年没有结果。手下有人自告奋勇说可以办到,国君很高兴,就派他做使者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使者在途中见一群人围着一匹死马叹息不已,使者觉得很奇怪,过去问是怎么回事。有人告诉他说:“这是一匹日行千里、奔驰如飞的千里马,可惜死了。”使者见状,竟用“五百金”买下死马的骨头,运回去见国君。国君见了大怒,说:“我要的是活的千里马,你却用重金买回一副死马骨头,这有何用?”使者胸有成竹地说:“国君爱千里马,但是国人并不知道。我故意用重金买回一副千里马骨架,众人肯定感到很稀罕,就会竞相宣传。死马尚用五百金收买,何况是活马呢?天下必以为王能买马,千里马必不日而至,请大王拭目以待。”果然不到一年,国君就买到了三匹千里马。

故事讲完后,郭隗便对燕昭王说:“君王若真心欲揽贤才,就从重视我郭隗开始。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受王礼遇,真正的贤才一定会不远千里而来。”

燕昭王觉得郭隗的话很有道理,先给郭隗建造了一座宫殿,尊郭隗为国师。同时,燕昭王还在易水河畔筑起一座高台,上面堆满黄金,专门供招来的四方贤士豪杰享用,高台取名“黄金台”,又叫“招贤台”。于是,赵国的剧辛、齐国的邹衍等名士相继来到燕国。尤其是魏国人乐毅,得知燕昭王高筑“招贤台”,也来投奔燕国。燕昭王了解到乐毅熟谙兵法,满腹韬略,就拜他为亚卿。燕昭王得这些贤才的帮助,不断充实国力。后来,乐毅为报燕昭王的知遇之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率领燕国军队一举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一直打到齐国国都临淄,齐王逃走,而珠宝珍器、车马辎重悉数归燕,终于破齐雪恨,为燕昭王报了大仇。

【悟在当下】不能忽视身边的人才

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往往都是从重用和珍惜身边的人才开始。领导者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忽视身边的人才,舍近而求远。榜样是最好的广告!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要想招贤纳士,激励来者,也应该树立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榜样,通过榜样力量的感召,激励更多的有用之材前来投效。

齐威王巧识即墨大夫和阿地大夫

战国时期,齐威王善于任用大夫来治理国家,同时,他也善于通过明察暗访等多种途径考察大夫的业绩。齐威王在朝中总听到有朝臣向他进言,说:“即墨地方的大夫,管理无能,把地方治理得一团糟,而且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应该把他革职查办。”还有人说:“阿地的大夫,为官清廉,在任期间,体察民情,一心为公,经常操劳,甚至生病卧床仍不忘政务。并且在赵国进攻我国时,寸土未失,守土有功,乃是大功之臣,能力卓越,请大王予以提升。”这些话齐威王都暗暗记在了心里。

有一天,齐威王微服出巡,特意到朝中大臣经常提及的阿地和即墨两地视察。当他来到即墨时,发现当地的情况和朝中大臣说得完全不同,田地里阡陌成行,劳作的农民满脸喜气洋洋,家家富裕安康,路不拾遗,门不闭户。齐威王又来到阿地,结果却看到了完全相反的一幅景象。这里民生凋敝,盗贼四起,齐威王又找来当地百姓了解情况后发现了更惊人的事情,原来赵国根本就没有进攻阿地,所谓的抵御外敌守土有功,却是阿地大夫拒不救援临近被围攻城池后的一种脱罪之法。

回到朝中齐威王把即墨大夫叫到朝中,对他说:“自从你治理即墨以来,不断有诋毁你的话传到我的耳中。但是,当我到即墨实地调查了解之后,却发现即墨的荒地得到开辟,人民富足,官府没有积压案件,地方安宁。你之所以受到诋毁,看来主要是没有贿赂我周围的人为你说好话。”为了表彰即墨大夫的成绩,赐封他万户之地。

接下来,齐威王又把阿地大夫带到朝中,对他说:“自从你治理阿地,不断有称赞你的话传来。可是我视察阿地之后,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民贫困。当初赵国进攻甄地时,你不去解救。卫国侵略薛陵,你又装作不知。你如此罪恶滔天,却一直受到表扬,这是因为你用金钱收买了我的左右,让他们帮你说话。”齐威王命人在大殿之外支起大油锅,烧起熊熊烈火,把阿地大夫投入锅中。曾经帮阿地大夫进谗言的朝臣也都受到严厉的处分。

从此之后,朝野震惊,不正之风顿除。

【悟在当下】识人不可偏听偏信

为什么不能轻易相信他人的评价呢?且不说恶意诽谤。众所周知,一等人才能识别一流人才,二等人才只能识别二流人才。如果领导者听到的评价多来自比自己级别低的人之口,他们难以识别比自己才能高的人,如果偏听偏信,那么优秀的人才就可能由此流失了。人们又有同类相倾、异类相却的特点,久而久之更会造成耳目闭塞。因此领导者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察人物,而且应亲自动口,动眼睛。

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历观各代政事,有哪一次不是由于人才考察和任用得宜而兴,小人得志而废呢?

楚庄王嬉游辨忠臣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即位,做了楚国国君。

即位之后,楚庄王白天打猎,晚上喝酒,欣赏舞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窝窝囊囊地过了三年。楚庄王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为了不让大臣劝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死罪。

有一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了,想要进谏,又碍于庄王的命令,于是只好设一谜语,代替谏言。当他去见楚庄王的时候,楚庄王正在殿内寻欢作乐,听见伍举要见他,于是把伍举召到面前,问道:“你来做什么啊?没看到本王正在欣赏舞乐吗?”

伍举说:“有个人让我猜个谜语,可是我一直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的人,我想请您来猜猜。”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语,很是感兴趣,就笑着说:“你说出来让大家都听听吧。”

伍举整整衣冠,然后说:“楚国的山头上有一只身披五彩、神气十足的大鸟,但是它三年之间不鸣不飞。请问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心中明白伍举指的就是自己,所以即刻答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鸟啊,这只鸟虽然三年不鸣不飞,但是一飞将要冲天,一鸣将要惊人啊。你去吧,寡人已经明白了。”

伍举明白楚庄王的深意,转身离去了。但是在以后的数月中,楚庄王这只“大鸟”依然照旧,既不“鸣”,也不“飞”,不但不改恶习,反倒变本加厉,整日打猎、喝酒、欣赏歌舞。有些阿谀奉承的大臣为此不停地出新花招和新点子,让庄王嬉游,讨其欢心;而另一些忠良之臣则不管楚庄王游逸与否,仍恪尽职守,清廉刚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后,另一大夫苏从见楚庄王没有动静,终于忍无可忍,冒死进谏,劝说楚庄王。他才进宫门,便大哭起来。楚庄王说:“先生,为什么事这么伤心啊?”

苏从回答道:“我为自己就要死了伤心,也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楚庄王很吃惊地看着苏从问道:“先生为何如此说呢?你怎么会死呢?楚国又怎么能灭亡呢?”

苏从说:“我一直想劝告您,但您听不进去,所以肯定要杀死我的。您整天观赏歌舞,游玩打猎,不管朝政,楚国的灭亡不是近在眼前了吗?”

楚庄王听后大怒道:“你难道不知寡人所颁的命令吗?”

苏从说:“我知道。但若我的建议能够唤醒国君,我就是死了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此时转怒为喜,动情地说:“说得好。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里会不明白呢?”

从此之后,楚庄王就改变了以前骄奢淫逸的生活,决心改革政治。他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此后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了一次大检阅。

之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逐渐成了一代霸主,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齐名。历史上通常称他们为“春秋五霸”。

【悟在当下】要重视人的气节和品德

伍举、苏从能在国家危难、君王荒淫的紧急时候挺身而出,果敢坚毅不顾个人安危地向君王进谏,充分体现出了他们的气节和品德。而楚庄王三年“自我堕落”的苦心计划和听取贤臣果敢谏言后的欣喜,说明了楚庄王是一位会识“可用之臣”与“不可用之臣”的明君。所以,用人者一方面要培养自身在辨别人才“真伪”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用人时也一定要注意被选者在关键时刻及重大原则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气节和品德方面的坚定性。

孟子辨识人才

孟子拜见齐宣王,对他说道:“我们平常所说历史悠久的国家,不是说它有参天的古树,而是指它有累世功勋卓著的贤臣。大王如今已经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所任用的人,没有想到今天都已经不在位了。”

齐宣王问孟子:“我怎样才能识别那些庸才进而将他们罢免呢?”孟子回答说:“国君选拔贤才,如果实在需要任用新人,就有可能使地位较低的人超过地位较高的人,关系疏远的人超过关系亲近的人,这样的事能不慎重吗?因此,左右亲信都说他好,这不足以凭信;朝廷臣僚都说他好,仍不足以凭信;全国百姓都说他好,然后对他进行考察了解,发现他确有才干,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他不好,这不可听信;朝廷臣僚都说他不好,也不可听信;全国百姓都说他不好,然后对他进行观察了解,发现他确实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他该杀,这不可听信;朝廷臣僚都说他该杀,也不可听信;全国百姓都说他该杀,然后对他进行观察了解,发现他确实该杀,再杀他。所以说这是全国民众杀的。这样,才可以做百姓的父母。”

齐宣王即位后,撤换了大部分过去齐威王在位期间任用的大臣,而任用了许多自己身边的侍从之臣。正是针对这个问题,孟子对齐宣王谈起了辨识人才的方法。孟子认为,人才的取舍不能只凭君主个人的好恶或身边近臣的褒贬而决定,而应该由百官庶民去判断,进退官吏必须十分慎重地去裁断。

【悟在当下】不能只凭个人好恶识人

孟子建议齐宣王在辨别人的过程中要克服个人好恶和心理偏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客观地识别和发现人才。因为识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人的品质显露也具有曲折性,用人者如果只凭只言片语和道听途说就轻易地对一个人下判断,则判断的准确性令人担忧。所以,用人者在识人的时候应该广听言论,从多方面、多角度,克服自身的好恶和心理偏见,坚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考察人。

楚文王知贾禧

贾禧和申伯侯都是楚文王身边的大臣,共同辅佐楚文王管理朝政,治理国家。贾禧这人的性格比较刚正不阿,凡事喜欢直截了当,不太懂得人情世故。所以,每次在朝堂之上只要是看见楚文王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总是不顾忌周围的环境当着很多大臣的面直接指出楚文王所犯的错误。时间一长,楚文王自然就对贾禧的这种做法很不满,对贾禧也颇有微词。他总是认为贾禧经常在众大臣面前直接说出自己的错误之处,使自己丢掉了很多颜面,影响了自己君王的尊严和神威。对贾禧的态度也变得很是恶劣,心中充满了厌恶的情绪,讨厌见到贾禧。

相反,楚文王的大臣中有一名叫申伯侯的人就很得楚文王的欢心。因为申伯侯不论楚文王对错与否,任何事情都顺着楚文王的意思来做。而且善于察言观色,时刻注意着楚文王的一举一动,揣测楚文王的心意。任何时候,楚文王想说想做的还没有开口吩咐,申伯侯总是可以先说先做,替文王说想说的话,替楚文王做想做的事情,把楚文王服侍得非常开心。因此,楚文王很满意申伯侯的表现,觉得有申伯侯在身边真是顺心,凡事都不用自己太多操劳和关注。

可是,时间久了,楚文王经过多次的观察和实践验证逐渐感觉到:贾禧在朝堂上当面向他指出的错误、提出的建议都是正确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少犯错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贾禧才是真正地在辅佐自己啊!而申伯侯凡事都只是一味地顺从自己,溜须拍马,不论对错都不提出异议。申伯侯最大的目的不是为了辅佐自己也不是为国家的发展,而是为其自身的荣华富贵着想啊。

直到这时,楚文王才真正意识到贾禧才是贤良忠臣,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应该委以重用。于是,便重重地提拔贾禧,给其加官晋爵升为五大夫。至于申伯侯,楚文王在认清了他的真面目和目的之后,认为这种喜好阿谀奉承的佞臣不能再留用在自己的身边了,否则会祸国殃民。于是便将申伯侯驱逐出楚国的国境。

【悟在当下】实践是知人的标准

听舆论对人的评价,对辨别贤佞虽有参考的作用,但难以确定,因为言论如果出于别有用心而颠倒是非的人之口,好人可以被说成坏人,坏人也可以被说成好人。所以知人要务实,即要实事求是地弄清其人的行为,在事实面前,贤佞自可辨明。因此,看人要重在实践,从实践中就可知其人如何。

重在行,即重在实践,历史上无数知人善任的事实都说明,实践是知人的标准。

孟尝君重用鸡鸣狗盗之徒

春秋战国时期,有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四大公子,其中以孟尝君最负盛名,他下面养三千名门客,其中也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当鸡鸣狗盗之人来投孟尝君时,孟尝君并不轻视他们,而是将他们列入门客之中。

孟尝君入秦,秦昭王准备任他为相。有人对秦昭王说:“孟尝君贤,但他是齐国的宗族,让他相秦,他必先为齐谋利益,不会顾及秦的利益,这是很危险的。”

秦昭王便不让他为相,反而将孟尝君关进监狱,准备把他杀掉。一个门客向孟尝君进言,说:“秦昭王现在十分宠爱一个妃子,对其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君上可请那个宠姬出面帮忙,倘若如此,大事可成。”

于是,孟尝君便派人求秦昭王的宠姬帮助,宠姬说:“我早已听说君上有一件白狐裘大衣,十分神奇,能否得偿一见,了却我的心愿?”

使者回来之后告知孟尝君,孟尝君就开始发起愁来。他原来确实有一件白狐裘大衣,价值千金,天下无双,但早已献给了秦昭王。现在没有白狐裘大衣,孟尝君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使人遍问门客,门客都束手无策。门客中有一狗盗之徒说:“我愿为君上效劳,盗得白狐裘大衣。”

当天晚上,这个门客在夜间装作狗,潜入秦昭王的府库,偷出白狐裘大衣。孟尝君非常高兴,赞叹不已,第二天便将白狐裘大衣献给了秦昭王的宠姬。宠姬便向秦昭王说情,于是秦昭王释放了孟尝君。

被释放后,孟尝君怕再发生变故,立即设法逃离秦国。他准备改变姓名出关,夜半行至函谷关。此时,秦昭王后悔释放了孟尝君,派人抓捕他,发现孟尝君已逃走,便命人连夜追捕。函谷关关法规定鸡鸣时刻才开城门,孟尝君很是焦急,恰巧此时门客中有人善用口技,会学鸡鸣之声,于是便用学鸡鸣来诱使群鸡鸣叫,一时,函谷关群鸡鸣叫声大起。守关人员听到鸡的叫声,随即打开城门。城门一开,孟尝君与其追随者便出了关,秦国追兵只得望关兴叹了。

回到齐国之后,孟尝君当即重赏了盗得白狐裘大衣和学鸡叫骗开函谷关城门的门客。在秦遇难时,众门客都无法相救,只有此二人解救孟尝君于危难,众门客很是佩服孟尝君的眼光和魄力。

【悟在当下】三十六行,行行有能人

孟尝君在秦国有难,追随者中有许多能人,却不能解其难,最后是一些平时被称为鸡鸣狗盗之徒为其解难。所以说,三十六行,行行有能人,对他们决不能轻视,不然,就可能与成功失之交臂。

有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才有能让人才闪闪发光的环境。

九方皋相马

伯乐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名的相马能手,他一眼就能看出千里马来,他的相马技能是天下闻名的。

有一次,秦穆公把伯乐召来,打算让他去找一匹千里马,但是,伯乐这时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于是,秦穆公对伯乐说:“本来寡人打算让你去找一匹千里马的,可是你年事已高,不知道你的弟子后辈中有没有人也会相马?”

伯乐微微想了一会儿,就回答道:“对于一般的良马,它的特点很明显,就是看马的外形筋络、体格、骨架,是可以从其外表上观察得出来。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呀,它看起来与一般的好马差不多,论其特征,也是很难言说,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不过,千里马奔跑起来,又轻又快,刹那间从你眼前一闪而过,不一会儿奔跑得无影无踪,让人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寻不着它奔跑的蹄印儿。我的儿子们虽说也有会相马的,但是他们只能看出一般的好马。因为对于好马的特征,我可以告诉他们,可是对于千里马的特征,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仅凭自己相马的经验来判断,他们是无法掌握的。不过,在过去同我一起挑过菜、担过柴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九方皋的人,他相马的能力一点也不比我差,如果把他请来,一定会找到千里马的!”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叫他到各地去寻找千里马。

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见秦穆公,秦穆公非常高兴,急忙问:“不知道你找到千里马没有?”九方皋说:“找到了,那匹千里马现在沙丘那里。”秦穆公问:“那匹马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于是派人去把马牵回来。不料,秦穆公看到马以后,却十分不高兴。原来,那是一匹黑色的公马。

这时候,秦穆公生气地把伯乐叫来,对他说:“你真的是老糊涂了!你推荐的九方皋连马的毛色与雌雄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认识出千里马呢?”

伯乐这时长叹一声,感慨道:“想不到九方皋相马的技术竟然高到这种地步了啊!这正是他相马的能力比我高出千万倍的地方。九方皋看到的,是马具有的精神和机能,他看马时,眼里只看到了马的特征而看不着马的皮毛,注重它的本质,去掉它的现象;他只看那应该看到的东西,不去注意那不该注意的东西;他审查研究时,只注意应该审查研究的方面,抛弃了不必审查的方面。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千里马的价值,而九方皋相出来的马,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千里马!”

于是,秦穆公叫人把马牵来,伯乐一看,果然是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悟在当下】把握本质,由表及里

九方皋相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择才选士要从现象到本质,不要为表象所迷惑。相马是一种艺术,择人也是一种艺术;相马的艺术就在于去浮饰、看本质,择人的艺术就在于去外表、观内在;千里马不是依靠体格、毛色、雌雄这些外在特征来赢得“千里马”的美誉,它的品格就在于耐力、毅力和韧劲,这些品质只有从看不见的地方看到,相马的奥妙就在这里;真正的人才不是依靠言行、外表、出身等外在的秉性被公认为人才,他的品格同样是与做人分不开的,徒有华丽外表的是绣花枕头,朴实无华恰恰光芒四射,择人的矛盾也就在这里。

把握矛盾,由表及里,慢慢地摸索出一套取舍的经验,触类旁通,现代的九方皋就是在积累一套宝贵的“人学”,有了这一套“人学”,何愁没有“千里马”。

淳于髡知才日荐七贤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大臣叫淳于髡。他是赘婿出身,身高不满七尺,滑稽多辩,但是,却很有智慧,又善于识别人才。齐威王在稷下招揽学者,任他为大夫。他曾用“一鸣惊人”的隐语进谏齐王戒淫乐和长夜之饮,亲理政事,振作图强。又与邹忌论政,支持其改革。楚攻齐,他求援于赵,使楚王主动撤退。后来到魏国游说,魏王欲任淳于髡为卿相,他辞谢而去。

齐宣王执政后,为了巩固其政权,加强统治,期望得到大批人才为其出力,因淳于髡素来以善于识人著称,就让淳于髡为其推荐。淳于髡接受任务后,竟然在一天之内就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个贤士。齐宣王对淳于髡一次能找来这么多的贤士很是不能理解,不敢放心使用。于是齐宣王向淳于髡问道:“我听说人才十分难得,千里之内能选择一个贤士就是相当多的了;百年之中,出现一个圣人就是很难得了;你怎么竟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向我推荐七个贤士呢?看来天下的贤士太多了。平时大家的传闻也不可尽信啊。”

淳于髡对齐宣王说:“君主,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同类的鸟儿总是集在一起的;同类的野兽也是一道行走的。比如要找到柴胡、桔梗这些草药,你若是到洼地去找,那是一辈子也找不到的;可是如果到黍山、梁父山北面去找呢,那就可以车载而归。天下的东西都是同类相聚的,人也是如此。我淳于髡总算是一个贤士吧,你让我去挑选贤士,正像到河边去汲水、用火石取火一样容易。我还准备再给大王推举一批贤士,何止这七个人呢?”

齐宣王听后非常高兴,明白了淳于髡之所以能够在一日之内向自己推举七个贤士,关键在于他善识人才。因此不但重用了他找来的七名贤士,而且命令淳于髡继续去寻访贤士。

过了一段时间,淳于髡果然又给齐宣王找来一批贤士。这些人各有所长,又是各地知名的贤士、学者,接纳了这两批贤士后,齐国果然国威大震,齐都也成为各国闻名的文化之都、学者之都。

【悟在当下】先识人而后知人

淳于髡通过平常与各方贤士的接触交往,了解掌握了他们的贤德才能。所以,一旦需要,便能一日荐七贤。人才毕竟是一种客观存在,能否发现他们,能否合理使用他们,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关键在于领导者能否爱惜人才、尊重人才,是否认识到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所以说,用人首先是识人,识人就要具备识人之慧眼,就要知人之情况。

一个单位需要的各种人才固然十分重要,但善于识别人才的领导者更加难得。古人所说“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公孙痤识别商鞅

战国时期,有一个能人叫商鞅,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研究治国强兵的理论,长大之后,当了魏国丞相公孙痤的家臣。

公孙痤深知商鞅的才干,但因为商鞅年纪轻,阅历尚浅,就没有及时向魏惠王推荐。当公孙痤病倒之后,魏惠王来探望他,问:“您病倒了,有没有想到,在您之后由谁来继承您的职位啊?有谁能够接替这担负国家的重担呢?”公孙痤回答说:“我下面有一个名叫商鞅的家臣,年纪虽轻,然而他思维敏捷,才智过人,可以担当大任,将国家大事交给他,肯定万无一失。”

魏惠王听了之后,没有说话,好像有一点犹豫。

就在魏惠王准备离去的时候,公孙痤叫住魏惠王,非常恳切地说:“大王一定要相信我的话,商鞅的确是个贤才。假如大王不想任用他,请大王一定要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让他离境,否则别的国家一定会重用他,这样就会对魏国不利。”

魏惠王答应了公孙痤。回到宫中,魏惠王对左右的人说:“公孙痤真是病糊涂了,说的话如此荒唐!他竟然要我将国家大事交给商鞅这样的人来管理。这个商鞅,年纪轻轻,头脑简单,不明事理,怎么可以委以重任?”

魏惠王走了之后,公孙痤召见商鞅,向他请罪说:“刚才大王问我谁可以继承相国之位,我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推荐了你。但是大王没有当着我的面答应下来,估计是对你不够信任。于是我站在忠君爱国的立场,建议大王如果不用你,就把你杀掉。大王已经答应我了,你赶紧逃走吧,否则就招来杀身之祸。”

但是商鞅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对公孙痤说:“大王既然不听您的话来任用我,我想您建议他杀我,他应该也不会照着去执行的。他不是一个肯听劝说的人,所以我并没有危险,也没有逃走的必要。”

于是,商鞅始终没有离开魏国,而魏惠王也始终没有杀他。

但是,在公孙痤去世后不久,商鞅就听说秦孝公打算恢复秦穆公时代的辉煌,正四处寻访人才,于是前往投奔秦国,结果受到秦孝公的重用。

商鞅提出开垦荒地鼓励耕种,奖励多生产,使得秦国的土地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商鞅死后的十九年时间里,秦国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的国家,不但多次打败魏国的军队,还让魏惠王割地献城。

魏国连年战败,不断割地献城,国家处于一片动荡之中,人心惶惶。魏惠王时不时地感慨道:“不听公孙痤的劝告,是我的错啊!”

【悟在当下】不因名利而取人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一匹好马因为看上去瘦弱就被错认为是一匹劣马;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只因为贫穷和没有地位而被认为不可取。世界上,“势利眼”多,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同样,在识人上也容易犯类似的错误。识人者如果因名利地位来取人,就会将人才当作无才之人,也会将无才者看作人才。有的人物色人的视角是向上的,所以那些虽有真才实学,但地位低的人就不在他的视野范围内。公孙痤眼光独到,善于识人,可惜他遇到了眼光短浅的魏惠王。魏惠王正是因为看不起商鞅,有人才不用,将他让给了敌国——

秦国,这就相当于送给敌人一把利剑,让他来砍杀自己。

刘邦识萧何

萧何,年轻时曾担任过秦朝沛县的狱吏,后来帮助刘邦起兵反秦,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因而深得刘邦的信任。事实上,萧何也确有过人之处。

当起义军攻克咸阳后,诸将都争夺金银财宝,萧何却忙于接收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这样就掌握了全城的户口、战略要地和社会状况,为以后国家的重建做了准备。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之所以能够全力攻战而无后顾之忧,全赖萧何经营关中、巴蜀,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使前线的兵源粮饷得到及时的补充,从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由于萧何功勋卓著,所以刘邦在即位之后论功行赏,列萧何为第一。当时有人不服,说:“我等亲自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功劳不一。而萧何不曾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并未参战,反而位居我等之上,是何道理?”

刘邦道:“诸君知道打猎之事吗?”

“知道。”

“知道猎犬这种动物吗?”

“知道。”

“打猎时,由猎犬负责追杀猎物,但却由猎人施放猎犬,指示猎物。诸君转战山野,杀敌无数,建的是猎犬之功。萧何解开狗链,指示敌军方向、行动,建的是猎人之功。即便如此,诸君仍以为自己的功劳大于萧何吗?”

群臣惶恐,再不敢任意议论。

【悟在当下】用人需“慧眼”

常常有人感叹:“我怎么就发现不了人才呢?”善于发现人才确实是一门学问。一般来讲,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才的宝贵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茫茫人海中识得英才,如何能把真才与庸才区分开来,使真正的人才有机会施展他们的才能,而不致让庸人占据其不能胜任的职位,这就需要一双“慧眼”。在这方面,刘邦对人才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

刘邦巧识陈平

陈平的故乡户牖是一片黄土的农村,土质贫瘠,农产很不丰足,地势蜿蜒曲折。陈平的家在村子的最外围。陈平双亲早故,兄长陈伯耕种了三十亩旱地。长得斯文俊雅的陈平总想为哥哥分担一些辛劳,可是,每当陈平拿着农具走向农地时,哥哥总会制止他说:“弟弟,这儿有我,用不着你来帮忙,快读书去。你的任务就是把书读好,我们陈家将来就靠你了。”

陈平的学问一直都是出类拔萃的,在这方面,同乡的人对他都非常佩服。

由于陈平知书懂礼,当人们遇到文字上的困难时,都不时找他求解。逐渐,就有人来找他给家中主持丧葬仪式,陈平也乐于帮忙。慢慢地,陈平主持丧葬仪式竟然名声大噪,成了远近闻名的主持丧礼的能手。

村里有祭礼时,分割祭肉的工作一向由陈平负责,陈平分配时非常公平,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于是乡中父老都称赞道:“善,陈孺子(小叔)之为宰。”陈平也自信地说:“如果我有机会为天下宰,也一定会分配得公公平平的。”

或许就是由于这样,陈平才将自己的名字取了一个“平”字,以代表自己特别的形象。

陈胜、吴广起义后,在陈称王,并派周市去平定魏地,封魏咎为魏王,和秦军在临济交战。为了建功立业,陈平告别了兄长,带领一群年轻人加入了魏王咎的反秦队伍。陈平积极上进,便以各种谋略游说魏王咎。魏王咎很欣赏陈平的仪容风度,命他掌管车驾。他多次向魏王咎献良策,魏王咎不但不予采纳,反而听信有些人散布陈平的坏话。陈平知道后便离开了魏王咎。

后来,陈平听说项羽在黄河边上与秦军作战,于是又投奔了项羽,被赐爵为卿。殷王反楚,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陈平打败殷王受降而归。过了一段时间,楚汉战争爆发后,殷王反楚投汉,项羽因为陈平是定殷的将领之一,所以企图杀害他。陈平得到消息后,急忙把将印和项羽赐金封好,命人送给项羽,独自佩剑逃走,去投奔汉王刘邦。

陈平经好友魏无知的推荐,得到了汉王刘邦的召见。经过与其交谈,刘邦知道陈平很有谋略,是个奇才,于是就拜陈平为都尉,并兼任自己的侍卫和参谋,监督军队。

灌婴对汉王刘邦这样重用陈平感到不满,便在汉王面前说陈平的坏话:“别看陈平相貌堂堂,气度不凡,但他没有什么才能。听说他先跟魏王咎,魏王咎不容,后又投奔项羽,项羽不用,才来归汉。现在大王授陈平以重任,命为典护军。我们听说他曾经收受诸将的钱财,谁送得多他就对谁好,谁送得少就对谁不好。像这样反复无常的乱臣,你应该警惕。”

于是汉王刘邦召见陈平,并责骂他说:“听说先生过去侍奉过魏王咎,不合意又到项羽那里,现在又到我这里来了。请问,守信用的人怎能这样三心二意?”

陈平非常坦率地回答说:“魏王咎非常固执,不纳忠言,我才投奔项王;项羽志大才疏,任人唯亲,他所信任的人,只是他的本家兄弟子侄,姻亲好友,即使无能也把他们当成栋梁之材。对于其他人,即使是天才、奇才,他也不予重用,所以我就离开了项王。听说汉王重视贤才,任贤使能,所以我才来投奔于你。离开项羽时,我把他赏给的东西和钱财,全部送还了他,现在我两手空空,不接受别人的钱财我就无法生活,这难道是我的错吗?如果大王认为我的计策有可取的,就把我留下;如果听信别人的传言而不用我的计策,请大王准许我回家。这些金钱都还未用掉,我原封交回好了。”

汉王刘邦听后,觉得陈平的话很有道理,便向陈平道歉,又赏赐了陈平许多钱财,并拜他为护军中尉,让他监督和考察诸将。从此,诸将不敢再说他的坏话了。

【悟在当下】不因谣言否定人

刘邦是一位十分惜才爱才的君主。当有人中伤陈平时,他并没有轻易相信,而是坦诚地和他交谈,进而澄清了事实,避免了偏听偏信。

在任用人才时,人们往往把他人的评价当作一个重要的参考,殊不知,这可能会使人偏听偏信,扭曲事实,混淆是非,让人才蒙受不白之冤。其实,惜才爱才并不仅指善待人才,从生活的细微处关心人才的成长,还意味着不要因为某些谣言而否定人才,应努力去了解其最真实的一面,有时甚至要接纳其缺点和不足。

刘邦识别郦食其

郦食其本是当地的一个穷儒生,自小酷爱读书,因家道中落,以做看门人为生。郦食其人穷志不穷,他从不把富贵人家放在眼里,既有抱负又有几分豪气,县中的地痞无赖都不敢欺负他,因其人性情与一般人格格不入,人们都称他为“狂生”。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响应,经过高阳的各地将领有数十人之多,郦食其与之接触,觉得他们眼光短浅,心胸狭隘,只顾眼前利益而没有远志,讲究烦琐礼节还无视他人,自以为高人一等,通过跟他们交谈,发现道不同志不合,因此,郦食其深自藏匿。

此时,刘邦急需人才,平时经常向部下们询问,让他们推荐人才,刘邦手下的一名大将,是郦食其的同乡。一次行军经过高阳,顺道回家探视,遇到了郦食其。

郦食其对同乡说:“我听说沛公为人傲慢,瞧不起人,尤其是对儒生。但他胸有大志,这种人才是值得追随的英雄。我想见见他,缺少一个引路的人,想请先生帮助引荐。”

同乡劝阻说:“你这么大年纪了,他可能不感兴趣。”

郦食其说:“你回去告诉沛公,我虽六十多岁,身体还很好,身高八尺,人称狂生,可惜他不认识我。”

同乡说:“沛公最不喜欢儒生,平时只要有人跟他提起儒生这两个字,他就要把儒生臭骂一通。你要是想去见他,就得把你那儒生的一套收起来,千万别自讨没趣。”

郦食其仍然很自信,并叮嘱说:“你只将我的话说给沛公就是了。”

朋友见郦食其固执不听其言,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刘邦那里一趟。他也是聪明人,趁刘邦很清闲、心情又好的时候按郦食其所讲的内容,向刘邦推荐了郦食其。

刘邦对这样的儒生,哪里提得起兴趣,可是碍于这位手下和自己的交情,却不得不给个面子,敷衍一下,就勉勉强强答应见郦食其一面。这人当然看得出刘邦的心思,回去转告郦食其,并劝他说:“沛公工作繁忙,很难抽空见你一面,即使见了面也不一定喜欢你读书人这一套繁文缛节。”

郦食其生气了,他让同乡告诉刘邦:“你就说高阳酒徒来了。”

后来,刘邦终于答应见他了。

郦食其进门后,只站立着懒洋洋地冲刘邦打了个招呼。刘邦看见面前的这个儒生如此大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才,于是他睁大眼睛把郦食其仔细打量了一番。

郦食其问刘邦:“请问,将军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刘邦生气地说:“我是来替天下受苦的百姓打秦国的,这还不明白吗?”

郦食其笑了,之后又质问刘邦:“率队伍打仗要讲得民心,也要讲礼义,你不讲礼义,何以得人心呢?”

刘邦笑着说:“请,请您老人家坐下来说话吧。”

从谈吐来看,此人虽然年事已高,但的确是一个人才。他所讲的治军之道,深深地打动了刘邦的心。于是,刘邦就将此人留在了身边。

郦食其分析了秦王朝的现状,及刘邦军团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建议刘邦应暂时将军队驻扎下来,伺机攻打陈留。为什么要打这个地方?因为此地交通方便,城中有不少粮食,这正是刘邦所需要的东西。

刘邦攻克陈留后,果然获得了不少粮草,大获全胜。在后来的作战中,郦食其向刘邦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并主动担当起联系诸侯的使者,到处游说诸侯,来配合刘邦的西征。

后来,郦食其又向刘邦引荐了他的弟弟郦商,郦商这时已集聚了四千多人的小军团在附近活动。刘邦接纳他后,封他为将军。在刘邦争霸立业中,郦食其和郦商各自都做出了无人可代替的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悟在当下】知错就改,礼贤下士

刘邦在郦食其的责问和指点下,知错就改,礼贤下士。他的真诚和坦率使他获得了人才。正是因为这样,经过政治与军事斗争的反复考验,刘邦才成长为反秦起义武装中的一个非凡将才,肩负了直捣秦王朝心脏地区、推翻暴秦统治的历史重任。经过前倨后恭与郦食其的一番交谈,并在尝到大大的甜头后,刘邦懂得了人才的重要性。

领导者要想成功,需要团结和谐,善于识别和使用五湖四海的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当众才智之士为其出谋献策时,他能采纳。

汉文帝军营识将

汉文帝后元六年冬,匈奴骑兵分两路侵犯边境,一路侵入上郡,一路侵入云中。六万多匈奴骑兵,来势迅猛,沿途掳掠。防守边境的将士,已有好多年不习军事,没有打过仗了,突然听说匈奴骑兵南侵,完全没有思想准备,顿时慌了手脚,忙点起烽火,向远近各处警报。就这样一处举烽,各处并举,火光冲天,一直传到甘泉宫。

汉文帝接到警报,急忙调集三路人马,驻扎在长安附近,准备以逸待劳,迎击前来进犯的匈奴军队。河内太守周亚夫率领一支大军驻扎在长安西南的向都;刘礼率领一支人马驻扎在长安东边三十里的霸上;徐厉率领一支军队驻扎在长安北边的棘门。三路大军成鼎足之势,守卫长安。

过了几天,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乘车到各处慰问。先到霸上,再到棘门,一路都是径直进入军营。刘礼、徐厉两位将军,深居帐内,直到为汉文帝出行清道、禁止行人来往的卫队进入营里之后,才急匆匆出来迎接。脸上都带着惊慌的神情,显得紧张不安。汉文帝看在眼里,并未加责备,简单慰问几句就走了。两营将士,统统送出辕门,拜辞车驾,然后才回到营中。

当汉文帝的车驾来到向都军营时,远远地就望见营门外面,甲士森列,或持刀,或执戟,或张弓挟矢,如临大敌,一派战争气氛。汉文帝从没见过这样军容整齐、斗志旺盛的队伍,不禁暗自称奇,便叫打前站的随从前去通报,说:“皇上马上驾到。”

不料守营兵士却端立不动,喝令停车,并正气凛然地拒绝说:“军中只有将军的命令,不知道天子的诏书!”打前站的随从只好返回报告汉文帝。

不一会,汉文帝的车驾浩浩荡荡来了,守营兵士依然不许入营,汉文帝只好派出使臣到军营中向周亚夫宣诏:“天子圣驾亲来劳军。”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入营时,守门将士说:“将军有令:军营之中,车马不得奔驰。”汉文帝听了,也只好拉着缰绳慢慢地走。

到了营门里面,才见周亚夫披甲佩剑,从容出迎。周亚夫作了一个长揖,说:“甲胄之士不拜,臣照军礼施行。请陛下见谅!”

这种威严的军纪,使得汉文帝也不由严肃起来,他站在车上,躬身答礼,并派人传过话去:“皇帝敬劳将军!”

慰劳完毕,离开军营,随驾的大臣都惊奇于周亚夫治军之严。汉文帝称赞道:“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前面那两所军营,简直如同儿戏,他们那里的将军,会很轻易地遭人袭击而被俘虏,至于周亚夫,谁能侵犯得了!”不久,军营撤防,周亚夫被提升为中尉。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病重,把太子刘启叫到床前叮嘱说:“国家如果有危难,周亚夫可以信任,命其将兵。”汉文帝死后,周亚夫被拜为车骑将军。汉景帝刘启即位后第三年,即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带兵叛汉,爆发了“七国之乱”,形势十分危急。这时,汉景帝想起了汉文帝临终的嘱咐,便命周亚夫为太尉东击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

周亚夫率精兵大破吴、楚军队,斩了吴王刘濞,降了楚王刘戊。之后,周亚夫又率军去援助攻打另外反王的汉朝军队。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平息了吴、楚等七国的叛乱。

在平定七国的叛乱当中,周亚夫出奇制胜,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这,正是汉文帝巡营向都,慧眼识“真将军”,重用其能的结果。

【悟在当下】注重实事求是,切忌主观片面

识才,还必须走出一系列认识误区:不要把有主见、不轻易附和别人的意见看成是骄傲;不要把开拓创新、独立思考看成是出风头;不要把不安于现状、勇于进取、标新立异看成是有野心;不要把敢提意见、不人云亦云、敢发表不同意见看成是抗上;不要把口才好、善表达看成是夸夸其谈,等等。

必须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人才,切忌主观片面。具体地讲,就是不以偏概全、“爱屋及乌”;不先入为主、“一见钟情”;不把人看死、轻易下定论;不求全责备、“因瑕废玉”;不偏听偏信、人云亦云;不忽视事实、只凭印象;不死搬教条、脱离实际;不唯我是则、凭个人好恶取人。

汉武帝识颜驷

汉武帝即位后对汉初的用人政策做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汉初用人看重资历,担任一定的官职还要有相应的财产标准,凡是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都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做官。这种用人唯钱唯亲的制度,造成了人才的退化,压制了优秀人才的崛起。在继续推行汉初的察举制的同时,汉武帝扩大了察举的范围。在汉朝初期只有贤良和孝廉两科,汉武帝增加了儒学、明法以及德行、学术等科。他还下了一道“兴廉举孝”的诏书,宣布不讲出身门第,“唯才是举”,并把它制度化,哪级官吏“不举孝、不察廉”就免职罢官。同时允许官吏和百姓上书评议政事。汉武帝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选拔出了有德有才的人。

汉武帝未曾在战场里实际指挥作战,但是他知人善用。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又是卫青的外甥,都以外戚创立不世军功。

一次汉武帝到朝中各部门视察,当他来到郎署时,见到一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衣衫不整的老翁。武帝感到很奇怪,因为一般郎官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而这个人都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当郎官呢?于是汉武帝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做郎官?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做郎官呢?”

老翁回答说:“臣叫颜驷,江都人也,从文帝时就在此做郎官了。”

汉武帝又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

颜驷回答说:“文帝喜好文而臣喜好武;景帝喜欢年纪大的成熟稳重者,可是臣那时很年轻;陛下您喜欢年轻有为者而臣却已经老态龙钟了。因此三世都没有得到帝王的恩遇,一直老于郎署。”

听颜驷这么一说,武帝深为震惊,这么一位三朝为官的老者,就是因为不合皇帝所好,总也得不到提拔重用,干了大半辈子还是个郎官。假如文帝好武,景帝喜好年少,武帝喜好年老的话,颜驷的机遇和命运一定大不一样。看来这不是颜驷的过错,而是用人上的疏误。真是造化弄人啊!

于是武帝命人考察了颜驷的才识,发现颜驷确实是一个有才能的官吏,因种种原因而一直未得到提升,现在虽然年龄偏大,但依然胸怀大志,不忘报效国家,是可用之才。汉武帝了解到考察结果后即任命他为会稽都尉,也就是会稽郡的军事首领。而颜驷也果然不负众望,把会稽郡治理得有声有色。

【悟在当下】把准用人的时机

以己观人的一个缺点就是以个人好恶为判断标准,这样的后果往往是造成巨大的损失。以个人好恶为标准,往往会拔高所喜欢人的优点,夸大所厌恶人的缺点,或是在喜欢时把他的缺点也当优点,一旦讨厌就贬低得一无是处。这样识人自然就会亲小人,远贤臣,埋没人才,荒废人才。

用人能否把握时机,与领导者的素质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用人的时机把握不好,就会错用人才。时至今日,我们的一些单位仍然在论资排辈,使用人才不是靠能力,而是需要熬年头。这种状况虽然已在逐步改善,但其惯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魏勃扫门求见

魏勃年少的时候,曾经十分崇拜齐国丞相曹参,非常想见他一面,无奈家境贫寒,没有地位显赫的亲朋好友帮忙引见。于是聪明的小魏勃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天不亮的时候就悄悄起身,来到宰相侍从的家门前,轻轻打扫门前的庭院。

一连好几日,侍从早上起来准备打扫的时候,发现庭院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完全没有打扫的必要,这使他感到非常纳闷。而且门前的街道也被打扫得洁净如洗。

于是,有一天,鸡还没有打鸣,侍从就爬起来,躲在暗处偷偷往外看,准备一探究竟,看到底是什么人在帮他打扫庭院。

天空中繁星点点,太阳还没有出来,隐隐约约地,他看到一个小男孩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把扫帚,轻轻地打扫着。突然,侍从从门口跳了出来,一把抓住了这个男孩。

“你是谁?谁让你过来的?为什么过来帮我打扫庭院,你到底有何居心?”

一连串的问题吓得小魏勃傻了眼,当小魏勃睁大眼睛看了看,发现是侍从的时候他才缓过神来,羞答答地说:“我很想见丞相,恨没有机会,只有为您效力,望能帮我引见。”

侍从被小魏勃的诚意和精神所感动,上午的时候就把小魏勃领去见了曹参。

丞相坦诚和蔼,平易近人,不是那种防范如崖岸的人。侍从原原本本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丞相,丞相看到眼前这个年少之人有如此诚意和胆量,非常欣慰和佩服,随即与他深谈,发现这个小男孩不但有勇气,有见识,而且对人诚恳,顿时对他刮目相看。从此就开始特意地培养魏勃的各方面能力,意图使其成为自己的理想接班人,魏勃也果然不负期望,最后成长为一个著名的贤臣能吏。

【悟在当下】识人才于未名时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联系到社会上纷纭的人才现象,“马太效应”可以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惯性。已经成名的“显人才”,社会更加给他越来越多的荣誉、职位、待遇以及特权等;而尚未成名的“潜人才”,历经艰辛搞出点成果却无人问津。这就给我们的领导者提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责,就是要识人才于未名时,支持人才于逆境时,形成人才的梯队态势,保证事业后继有人。

刘备识庞统

庞统,与三国时期被称为“卧龙”的诸葛亮齐名,人称“凤雏”。然而,诸葛亮一开始就得到了刘备的仰慕和器重,而庞统虽然与诸葛亮齐名,却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重视。庞统曾经被鲁肃介绍给孙权。鲁肃对孙权说庞统是个旷世奇才,于是孙权就召见他。庞统来到孙权的宫殿,孙权仔细打量了一下庞统,但见这个人面孔扁平,形容古怪,黑皮肤,短胡须,两眼深陷,鼻孔上翻,心中不大喜欢,就问:“庞先生所学以什么为主?”

庞统说:“没有专攻哪一门,随机应变而已。”

孙权又问:“先生和周瑜相比,以为自己如何?”

庞统笑笑说:“无法相比,大有不同。”

孙权平生是最敬重周瑜的,见庞统这样小看周瑜,出言不逊,心中十分讨厌他,就说:“庞先生,等我需要您的时候再请您吧!”于是,庞统怅然离开了吴国,去荆州投奔刘备。

刘备是最爱才的人,但是看见庞统这副尊容,就觉得他大概不会有什么惊世之才,就说:“现在战争紧急,没有什么闲散职务,离荆州一百三十里的耒阳县缺一个县令,您就到那里去吧!”庞统听了,很不高兴,但毕竟刘备给了他一个职务,比起孙权强多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去上任了。

庞统到任后,刘备派人去了解庞统的情况,有人说,庞统到了耒阳,终日饮酒作乐,从没有见过他升堂办案。刘备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决定好好整治一下他。于是,就派张飞去耒阳调查情况。张飞行前,刘备特意交代:“如果庞统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你就当场把他查办,不用向我报告。”

张飞来到耒阳,官吏们都出城迎接,毕竟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地位非常,况且张飞的大名远扬,谁不敬畏,而在迎接的官吏队伍中唯独不见庞统。张飞便问其他官员,庞统是怎么回事。大家纷纷说:“这个庞统,整日饮酒,天天喝得烂醉,今天恐怕酒还没醒,所以不能来迎接您啊!”张飞顿时火冒三丈,疾步走到县衙,没想到庞统依旧在喝酒,而且嘴里还不住地说着。张飞上前一把抓住庞统,怒气冲冲地问道:“你这人,好没良心,我大哥派你到耒阳主事,为何整天在此饮酒,荒废公事?”庞统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之色,答道:“请将军明示,我荒废了哪些公事?”张飞说:“你来到耒阳一百天,没见你升过堂,办过案,这不是荒废公事是什么?”庞统哈哈大笑,说:“耒阳这个小地方,没有什么政事,这一百天的事情,只需一天就可以处理完了,何必日日升堂?”

说着,招呼左右官员,拿来文书,处理公事,要监狱官拿来案件材料和拘留的被告,一一发落。他处理案件的时候条理清晰,井井有条,一点都不像刚喝过酒的样子。不一会儿,他就把这一百天的案子都处理完了。在场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张飞看了,也是惊讶得张开大嘴,连连称赞道:“先生乃真人才也,把您放在小小的耒阳,真是大材小用了。我一定向主公推荐您。”

张飞回去一五一十地向刘备禀报了情况,刘备很后悔当初不该以貌取人,无知人之明,要张飞把庞统请回荆州。庞统还没到府门,刘备就迎上前去,连连向庞统赔罪。庞统见刘备这样爱惜人才,也觉得自己投对了明主,心中十分高兴。不久,刘备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让他和诸葛亮共同主持军机大事。从此以后,庞统与诸葛亮一起,为刘备策划方略,教练军士。

公元211年,刘备让诸葛亮留守荆州,自己领兵数万,以庞统为军师,进取益州。刘备和益州的刘璋在涪关相会,庞统针对刘璋懦弱无能的弱点,给刘备上了三策:“暗中挑选精兵,日夜兼程,抄小路,袭击成都,刘璋部队既不习武,又无防备,大军突然到达,益州唾手可得,这是上策;刘璋的名将杨怀、高沛曾多次向刘璋进谏,要设法让我们回到荆州,我们可以假装回到荆州,当他们乘轻骑来送行的时候,乘机拘捕他们,收其余众,进攻成都,这是中策;退回白帝城,同荆州加强联系,再慢慢地设法进取益州,这是下策。”

刘备认为上策太急,下策太慢,决定采取中策,结果很快就占领了益州,实现了诸葛亮最初提出的取荆州进四川的第二步,为刘备后来“三分天下,虎窥中原”的方略奠定了基础。可惜的是,公元214年5月,庞统率领大军攻打雒城的时候,不幸中箭,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人世,时年36岁。刘备十分痛惜,后来追封他为关内侯,赐给他“靖侯”的谥号。

【悟在当下】不以貌取人

通过相貌和表情来了解人,是“知人”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如果把它绝对化,把“知人”变成以貌取人,就会错识人才,乃至失去人才。

要真正识别人才,就需要对这个人进行全方位的审察,看其是否具有相当的能力,是否有发展前途。如果不注重一个人的学识、智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使用,不注重其专长的发挥,而是仅凭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其能力的大小,甚至由此来进行人才的取舍,那么,必将导致人才埋没。

孙权识别伪人才

三国鼎立之时,孙权继承其兄孙策的位子成为东吴霸主,孙策其人才高志大,为人处世难免有点盛气凌人,严厉而又刻薄,人称“小霸王”,因此最后死于非命,孙策死前,遗憾地告诉继承他位子的弟弟,说:“论才能,你不及我;论用人,我不及你远矣!以后统一大业要由你来完成了。相信你会比我做得更好。”孙权虽然没有完成其兄的统一中国的愿望,但在强敌环绕,群霸争雄的三国时期做到三分天下,其用人才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时北方青州一个叫隐蕃的人,从魏逃到东吴,对孙权说道:“久闻陛下最能识人、用人,又以仁义慈悲冠称天下,我综观现今的帝王,乃至过去的明君,没有能比得上陛下的。我在魏地就已向往陛下这里,今天终于能为陛下效忠,真是我的荣幸啊!”同时也对时局政事做了分析,辞色严谨、态度诚恳地说:“当今虽三国鼎立,但面对强魏,我们只有联合蜀国才能与之抗衡,因此,现在重要的是搞好和蜀汉的关系。”听完这些,孙权有点动心,隐蕃退下后,他就问陪坐在一旁的胡综:“爱卿看此人如何?”

胡综说:“他的话,大处有东方朔的滑稽,巧捷诡辩有点像祢衡,但才不如二人。倒有一种滥竽充数的感觉,陛下不妨仔细考察后再加以重用。”

孙权又问:“爱卿认为应当给他什么职务呢?”

胡综回答道:“不可让他直接治理臣民,只可先派他去做小官试试。”

考虑到隐蕃大讲刑狱之道,孙权派他到刑部任职。左将军朱据等人听说此事,都说隐蕃有王佐之才,都到孙权面前为他的大材小用叫屈,并亲为接纳宣扬。因此,隐蕃门前车马如云,宾客云集。甚至一位曾在关羽败走麦城时擒住关羽的大将之子也与隐蕃往来密切,大将听闻此事后,把他的儿子叫到家中,大骂一顿,而后又拿出家法狠狠地打了儿子一顿说:“我家深受国恩,你却与降虏往来,打你一百鞭子。以后不许再同那些人交往!”

于是当时人们都非常奇怪,隐蕃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实在是难以辨别。到后来,隐蕃作乱于东吴,事发逃走,被孙权搜回而诛杀。于是人们才感叹对似是而非之人的辨识的确不易。与隐蕃交往密切的左将军朱据等人对于与这种人交往后悔万分,同时对孙权一直对隐蕃的不加重用佩服不已。

【悟在当下】博而不精,欺人耳目

看似博学的人多少有一些才华,也能旁及其他各门各类的知识,泛泛而谈,也还有些道理。但是,如果是博而不精、博杂不纯,未免有欺人耳目之嫌。

这一类人多少有一点才干,但总嫌不足,用一些旁门左道的办法坐到了某个职位上,比如行政官员与教授等,都有可能。当面对实质性的挑战时,比如现场提问,现场办公,因无力应付,就很圆滑地采用避实就虚的技巧处理。按理说,这也是一门本事。这种人当副手也还无大碍,但以不贪心为前提,否则会悄悄地捅出一个无法弥补的大娄子来。

刘备求贤知卧龙

刘备在创业初期,先投奔公孙瓒,后投奔曹操,又投奔袁绍,最后依附于荆州刘表手下,虽然他有成就事业的大志,建功立业的雄心,但是屡遭失败,甚至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残酷的军事政治斗争,冷酷的现实,使他深刻认识到,要实现得天下的愿望,没有智能之士的帮助是不行的。因此,他思贤若渴,积极招贤纳士,到处网罗人才。由于他出身低微,年轻时就与一班中下层人士有接近,养成了平易近人的良好作风。他谦恭待人,真诚感人,屈身求访,从而赢得了士人对他的信赖。就在他依附刘表、处于“寄人篱下”的情况下,荆州豪杰归附刘备的人蜂拥而至。

襄阳有位名士叫司马徽,擅长识别人才,人称“水镜”先生。刘备登门拜访,诚意邀请他出山相助。他说:“我乃一介儒生俗士,不识时务,如果让我做事,不仅白费您的一番苦心,还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啊!号称‘卧龙’和‘凤雏’的诸葛亮和庞统,才是世间的奇才。只要找到卧龙、凤雏两人当中的一个,定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帮你有所作为。”

当时,已经归附刘备的徐庶,也向刘备举荐诸葛亮这位年轻的俊杰。这两人不约而同的介绍,引起了刘备的极大兴趣。刘备一回到新野,便对徐庶说:“你去把卧龙请来。”

徐庶沉思了一下,说:“此人需要主公亲自求见,不可下命召见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大驾前去拜访。”

当时刘备已领有豫州牧和左将军的头衔,而诸葛亮却是一个布衣百姓,但刘备二话没说,放下架子,马上准备和关羽、张飞前往南阳拜请诸葛亮,屈身求访。

【悟在当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如果说刘备得到诸葛亮这样一位雄才大略之人是机遇的话,那么把握住这种机遇的却是刘备的屈身求贤精神。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就在刘表的辖区内生活着,作为父母官的刘表却置若罔闻,没有收用;而刘备当时“寄人篱下”,可以说一无所有,却能在家无“梧桐树”的情况下,引得“凤凰”来,为什么?就是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德使然。

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刘备在以后的军事、政治生涯中,正是得益于诸葛亮的鼎力相助,才使他奠定了三分基业,建立了蜀汉政权。在刘备身上,起码有三点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其一,爱才之心;其二,敬才之志;其三,用人之胆。

郗超重大义举谢玄

东晋孝武帝时,谢安任宰相,郗超任中书侍郎,两家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但是,彼此之间却互相猜疑,矛盾很深,处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有一次,王文度约谢安一起去看望郗超,他们俩午后来到郗府门口,但是一直等到傍晚也没有见郗超出来。谢安受此冷落,心里自然充满怨恨。于是,两家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了。郗超还曾公开向人说:“我的祖父、父亲都是本朝名士,我的地位应该在谢安之上。谢安有什么资格任宰相,掌大权?”其实,尽管担当丞相的是谢安,但是郗超的实权也很大,他曾和桓温策划过废立皇帝的事。

当时,前秦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很快占据了长江上游和黄河流域。苻坚为了实现统一全国的心愿,兵分两路攻打东晋。西线攻占襄阳,俘虏了东晋的梁州刺史朱序,东线占领彭城等重要城镇。在此情况下,苻坚决定乘胜前进,一举灭亡东晋。为了积聚力量,他下诏在全国征兵,每十人出一丁,连同现有的军队,共拥有戍卒60万、骑兵27万的近百万大军。兵马准备齐全后,他自己亲自督战,派苻融等率兵25万作先锋,在千里战线上水陆并进,直指建康。

这时,一份份告急文书传到东晋朝廷,朝野顿时一片紧张。为有效地抵抗前秦的进攻,东晋必须立即选定出兵统帅。谁是合适人选呢?孝武帝征询群臣,群臣面面相觑,没有主张。值此关键时刻,谢安保举自己的侄子谢玄为帅。群臣立刻交头接耳,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孝武帝不知所措。此时,郗超站了出来,人们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基于谢、郗之间的关系,大家都认为郗超会反对谢安的提议,赞成者自然以为又多了一大阻力,反对者则沾沾自喜。正当人们密切注视事态发展时,只听郗超说:“谢安举谢玄,说明他有知人之明,谢玄确属帅才,我全力支持,相信他一定能够成功!”此话一出,顿时震惊了整个朝堂:反对者中不少人开始动摇、分化;赞成者随之愈来愈多。孝武帝欣喜无限,即召谢玄入殿,封他建武将,负责江北的军事指挥。

谢玄果然不负众望。上任后,他认真了解敌情,反复分析、论证双方的优势和弊端,制定了严谨的战略战术。谢玄认为:前秦军人多势众,只能智胜,不可力敌。若趁其立足未稳而迅速出击,打垮其前锋,搅乱其阵营,其百万大军将会随之溃败。

于是,待两军在淝水对峙之际,谢玄等以“兵不厌诈”的手段,先派人求见前秦的将领,请前秦军稍稍后退,以便晋军渡水作战。苻坚得知后暗自高兴:这下他可以用“趁火打劫”之计,待晋军半渡时而击之。于是,立即答应了晋军的要求。不料,前秦军一听到后撤命令,还以为前方溃败,阵容大乱。谢玄即令晋军大举进攻、紧追不舍。前秦军队节节败退,失去控制,自相践踏,死伤无数。一直待退了数百里,尚惊魂未定,一有风吹草动就疑为埋伏的晋军!而晋军一路士气高涨,所向披靡,最终创造出以区区八万之众而胜百万大军的奇迹。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在这场战争中,谢玄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谢安知人善任传为佳话,而郗超弃嫌举谢玄,更成为千百年来的美谈。

【悟在当下】冰释前嫌,用对的人

国难当头,郗超能摒弃私人恩怨,冰释前嫌,为国家的安危举荐适当的人才,这是一个忠良之士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开明大义的气概。

举贤任能容易,但是选拔和任用敌人和对手则不那么容易。在选才和用才的过程中,很多政治家和领导者很难撇开与对手的矛盾和冲突,毫无芥蒂地唯贤是用,而往往掺杂着个人感情和恩怨地对对手进行打击报复和遏制。只有坚决地避免了这一点,才能成为一个开明大度的领导者和政治家。

蔡邕对王粲礼遇有加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个人。他早熟早慧,少年时代便博览群书,才思出众,文笔极好,过目不忘。因此,小小年纪便声名远扬。

王粲13岁时来到长安,在长安,有一个文官蔡邕,人称蔡中郎,博学多才,文笔细腻,生性儒雅,慷慨好施,礼贤下士,是一个人心归向的大名士。尽管时局动荡不安,但蔡邕的府邸依然门庭若市,从早到晚上门求见和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以致门前的道路,常常被来访客人的车马所堵塞。

这天,王粲也去求见蔡邕。当时蔡邕的府上宾客盈门,高朋满座,蔡邕正与来宾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这时,只见一个家人凑上去对蔡邕轻轻说了几句话。蔡邕对家人连声说:“快请,快请!”说着站起身来,慌忙之中也来不及穿好鞋,便倒拖着鞋出门去了。满座的宾客从未见过蔡邕如此紧张的神情,心里纷纷猜测起来:“来人是谁呢?此人的来头可不小啊!”

当蔡邕把王粲带进来与大家见面时,宾客们无不流露出惊讶的目光,有几个人还下意识地用手背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原来是一个13岁的小毛孩,文弱矮小,皮肤黝黑,相貌不扬,体格不壮,非常不起眼,而此时的蔡邕已年近60,又是文坛泰斗,却如此礼遇一个小孩,实在让人费解。

蔡邕意识到了大家的疑惑,于是,拉起王粲的手对大家说:“这位客人可是个举世无双的神童哩!他叫王粲,虽然只有13岁,诗赋文章却无一不精。他才情出众,悟性极高,我有很多方面都不如他呀!不用说,将来他一定会超过我十几倍啊!”自古文人相轻,蔡邕如此谦逊,难能可贵,经蔡邕一番介绍,众人无语,既然文坛泰斗都这么说了,他们也只有拭目以待了。

当时蔡邕的私人藏书原有一万多卷,虽在兵荒马乱中损失了不少,但的确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

蔡邕对王粲很是赏识,有意将所藏图书赠予王粲,感慨地说:“我将把一生珍视、收藏的图书典籍,全部赠送给你。这些藏书给你,比放在我这里,更能发挥作用!希望你再接再厉,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心意啊!”

王粲16岁时,被朝廷授职黄门侍郎,但他见政局混乱,朝廷徒有其名,便南下荆州,去依附地方实力派刘表。刘表的门客众多,其中不乏才智之士,但年纪尚轻的王粲,居然很快便脱颖而出,被荆州文人公推为文坛盟主。这之中也有蔡邕慧眼识才的功劳。

【悟在当下】重视他人的荐举

王粲是建安文坛上的一颗明星,当他的才华还没有被世人认可的时候,蔡邕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了。然而蔡邕却能够居才不傲,慧眼识才,对毫无名气的王粲礼遇有加。

在今天,有的领导者依然缺乏人才观念。他们可以向上级罗列资金、项目、投入等一大串申请,就是想不起最重要的是人才。还有的领导者既缺爱才之心,又无辨才之道,在选才上画小圈子;别人举荐贤才,他听不进,不相信,不放心,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总感到缺乏可用之才。殊不知天下人才众多,就看你是否有求才之心,是否重视别人的举荐。

拓跋嗣器重陆俊

北魏太宗拓跋嗣即位后不久,北部边区怀荒镇中高车族的一些部族首领就来京求见。这些将领说:“陛下呀,平东将军、镇将陆俊不但对部下刻薄寡恩,对我们高车人更是苛刻冷酷,我们再也无法忍受他了。我们带着族人的请求来见陛下,请陛下把他撤了,将宽宏仁厚的前任镇将朗虎再调回来吧。”

当时北魏的北部边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这次高车族人进京请求,拓跋嗣唯恐小不忍则乱大谋,就不问情由,也没有调查就立即下诏,把陆俊召回,让朗虎即刻去怀荒镇守。

陆俊回到京城后,晋见拓跋嗣,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他说:“高车族以放牧为生,缺少文化,不懂礼法。臣治理那里的时候,临之以威,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又教给他们礼仪,目的就是想渐渐感化他们。他们现在赴京告状,这足以证明他们野性未改,还没有驯化好,不愿意做朝廷的顺民。臣恐怕他们还有反叛的企图,朗虎软弱无能,又极为注重虚名浮誉。这次重新返回怀荒,定然陶醉于高车人对他的拥戴之中,一味地宽厚放纵,而疏于防范他们的叛乱呀。”

陆俊继续说下去:“臣以为,不过一年,高车人羽翼一丰,必然要借故闹事。那时候,朗虎措手不及,毫无对策,又好走极端,必然大加鞭挞。如此一来,高车人怨恨高涨,只怕是朗虎有杀身之祸,大动乱也不可避免呀。臣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让臣重回怀荒效力。”

拓跋嗣哪里肯轻信陆俊的“一面之词”,认为陆俊是因为不满调动而危言耸听,信口开河。魏太宗看着陆俊那身材矮小而又自信十足的样子,忍不住讥笑他说:“瞧你,人不过三尺,还能有什么高见吗?不要再说了,退下去吧。”

不出陆俊所料,第二年高车人果然发动了叛乱,杀了朗虎。拓跋嗣听到这个消息,想到一年前陆俊的话,立即召见了陆俊,对他大加称赞,愧疚地说:“看来,你虽然身材矮小,见识却是十分高远啊!”

这件事情以后,拓跋嗣对陆俊十分器重。不久,就把他提升为平西将军、长安镇将军。陆俊也不负拓跋嗣所望,在镇压虚水胡革吴起义中,以收买、分化敌人等计策,辅助军事行动,取得了成功,使北魏王朝渡过了一次危机。

【悟在当下】发现对人才判断失误要及时改正

拓跋嗣由起初对陆俊的不了解甚至对他轻视,转而为委他以重任,其中经历了一个转折和时间的考验。我们最佩服的并不是陆俊的先见之明,而是拓跋嗣的勇于认错,及时地发现、培养人才,终于弥补了损失。

对人才的认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领导者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接触就全面认识一个人。有时候领导者也会对人才判断失误,这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发现失误之后要及时改正。不善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发现失误还一意孤行的领导者是最要不得的。

唐太宗阅卷识马周

唐太宗李世民思贤求治心切,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不遗余力地亲自选用适合做刺史等地方官员的人才,为发现那些出类拔萃的、可以为他所用的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贞观五年的一天,李世民让官员议论朝政。次日,当李世民看了常何的奏章,件件言简意赅,有理有据,完全符合自己的意图时,真是又惊又喜。但他突然意识到,常何是位武将,读书甚少,是写不出这样的奏章的。于是便问常何:“这样的见识议论,你是写不出来的,你从何得来?”

常何说:“这些提议并非出自我之手,是我家的客人马周建议的。”

马周是山东博州茌平人,自幼父母双亡,家贫如洗,年过三旬,尚未婚娶;但他刻苦好学,精通书史,志气谋略,样样过人。他曾应聘做过博州助教,后因酒后失言而受责。于是愤而出走,西游长安,到中郎将常何家中做食客。常何因出身行伍,带兵打仗堪称英杰,而舞文弄墨则一窍不通。为了落实唐太宗的旨意,他只好请马周代笔。马周凭其雄才大略,连夜挥毫,竟然替常何论述了二十多项大事。

李世民听后,当日召见马周。因马周一时未到,他竟一连四次派人去催。等到同马周交谈,李世民十分喜悦,下令把马周安置在门下省任监察御史,后提拔为中书舍人。

作为意外所得,李世民将马周视若至宝,马周也的确很有辩才,善于奏事,对事物洞察深刻,每次上奏都切中要害。李世民爱才心切,私下曾对人说:“我一日不见马周,就十分想念。”

贞观十八年,经多次提升后,马周受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虽然兼任两宫官职,但他处理事情十分公正,深得人们的赞誉。后来他又代理吏部尚书。

李世民多次对身边的大臣说:“马周识大体、顾大局,敏感性强,观察事物敏锐,做事果断,品性忠诚正直,品评他人,都能秉公而论。我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能合我意。他尽忠尽节,又亲近归附我,确实可以借助于他,使我更好地治理国家啊!”

久而久之,马周被先后任命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最后做到中书侍郎、中书令要职,成为贞观时期著名的枢要大臣。

马周没有辜负李世民对他的厚望,为唐代的兴盛出了不少力,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宰相”。

【悟在当下】言语和思想的重要性

古语云:见字如见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字体,就可以判断此人的性格是大方还是小气,是老实还是圆滑;通过对其所写内容的分析,则可判断其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言语和思想是其本人各个方面最真实的写照。

唐太宗通过大臣上书批评时政的言论,就能够从中断定出贤良之才。审阅了马周言简意赅、有理有据、鞭辟入里的分析言论之后,唐太宗认定马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并委以重任。事后,马周敢于直言以及识大体、顾大局的种种做法也证明了唐太宗慧眼识人的正确性。

唐太宗求贤若渴

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一生对人才有着特殊的偏爱和执着的追求。在起事之前,他就曾礼贤下士,散财结客,并且亲临牢房去求访有识之士刘文静;他亲身经历了隋朝末年的风云变幻,吸取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的人才观,认为得贤是“天下大端”。他形象地说道:“车子如果没有轮子,就无法行走;舟船如果没有船桨,就无法航行。国家如果缺乏人才,就无法治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求贤若渴,多方求才。所下的求贤诏就达五次之多。为了广泛求贤,他还责成臣下选贤;要求中央官员,特别是宰相,要把发现和推荐人才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在防边御敌上,唐太宗认为得一良将胜过修筑万里长城。特别是他给太子李治的《帝范》一书中,广征博引,从治理国家、皇帝为政等不同角度,论述了选贤任能的重要性,并着重指出:“商汤不以伊尹是个厨子为羞,周文王不以姜太公杀猪、钓鱼为耻,终于成就了大业。”鲜明而又富有远见地阐述了他的用人思想。

公元628年,唐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你们身居相位,应当替我分忧,广开耳目,求访贤才。我听说你们每天断案数百,光是读公文都来不及,怎能帮我求贤呢?”他要求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把琐碎事务都交给左右丞,从一般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帮助自己求访贤哲。唐太宗多次对大臣们说:“你们公务繁忙是肯定的,但是不能只忙公务而忘记举荐贤才。”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右仆射封德彝说:“要想使国家从根本上达到安定,唯有得到贤才。最近我命你举荐贤才,却没见你推荐一个。治理天下,政务繁重,你应当分担我的忧虑和辛劳,你不推荐人才,我将托付给谁呢?”

封德彝回答说:“臣虽然愚昧,但是怎敢不尽心尽力办这件皇上交给的事呢。只是至今所见,天下的贤才都已经被举荐完了。”

对于这种推卸责任的托词,太宗十分生气,驳斥他说:“前代圣明君王,使用人才就像使用器物一样,不惜才于异代,皆取才于当时。难道我们能等着去梦见傅说、吕尚这样的贤才,然后再去治理国家不成?况且,哪一个朝代没有贤才,恐怕只是我们遗漏而不知道罢了。”

唐太宗的批评十分中肯,使封德彝无地自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唐太宗时常责令宰辅大臣“广开耳目,求访贤哲”,不要只知道埋头于政事。这足以看出唐太宗当时对举贤荐能的决心是何等的坚定。

【悟在当下】不惜才于异代,皆取才于当时

唐太宗有一个重要的用人思想,就是取当世之才治理天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管理者总是埋怨身边没有人才,认为不是自己没本事,而是身边的人没本事,只把人才与历史的名哲圣贤相比,而不善于从身边、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因此犯了与封德彝同样的错误。

辨识人才不能一味地遵循书本上所规定的标准。关于人才的特征和标准,尽管在理论上有各种研究和规定,以供各级领导者参考,但人才毕竟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理论上所给定的规定和标准是很难准确把握的。如果硬要把活生生的人予以僵化、呆板地看待,并用事先准备好的“人才框架”去套,其结果要么找不出人才,要么找到的只是“庸才”,还会闹出类似于“按图索骥”的笑话。

魏征敢于进谏赢得信任

唐代魏征固然是敢于死谏的忠直大臣,如果他遇到的是一个不能明辨是非的昏君,那魏征就可能脑袋落地了。

一次,魏征问唐太宗:“隆下,听说您准备出巡,车马都已备好,为什么又取消了呢?”唐太宗说:“想到你会批评我奢侈、张扬,就不去了。”君臣二人哈哈一笑,相视而去。

魏征是巨鹿人,出身低微,做过道士,早年参加过瓦岗军,归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属官,为太子做事。见李世民与太子暗中倾轧,争做帝位继承人,他常劝太子李建成早除秦王李世民,以便铲除政敌,顺利登上皇位。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把魏征召来责问他:“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

魏征从容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了我的话,一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

在场的人看到魏征态度这样固执,都以为他必死无疑。但唐太宗被魏征对李建成的忠诚所打动,赞赏魏征为人刚直。从魏征这种至死不悔的态度中,唐太宗看到魏征有经国之才,并能忠诚奉国,所以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厚加礼遇,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唐太宗还多次召他进入寝宫,询问治国的得失。魏征颇具治国的才能,性格又刚正不阿,没有什么能使他退缩、屈服。唐太宗常常把魏征引到卧室内,就一些重大问题向他征询得失,鼓励他犯颜直谏,并把他比作明得失的“人镜”。

贞观三年,魏征升官到秘书监,参与朝政,他深谋远虑,对国家的治理多有裨益。太宗曾对魏征说:“你所劝谏我的,前后共二百多件事,都很合我的心意,若不是你忠诚为国,哪能这样?你的罪比射中齐桓公衣带钩的管仲还大,我对你的信任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有像我和你这样的吗?”

【悟在当下】外举不避仇

唐太宗非常赞赏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举人胸怀。他一贯主张:“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即便是子弟和仇人,也不得不举。”在唐太宗的主要助手中,有相当一批人原先都是他的仇人或政敌。

识人要学会容人之过。所谓容人之过,并不是说要袒护、纵容别人的过错,而是说不要求全责备,要在维护原则的前提下对别人的过错有所容忍,因为越是在某些方面冒尖的人,其短处往往也越显眼。古人常说的“以人小恶,忘人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武则天重用狄仁杰

曾经严厉镇压政敌、弊政颇多的武则天,也十分重视使用贤才。武则天思贤若渴,她曾经多次下诏求贤,要求京官九品以上者和各州长官每人推荐一名人才,而且要求必须是真正的人才,不能弄虚作假。

为求得贤才,武则天先后颁布了《求贤制》《搜访贤良诏》《求访贤良诏》三篇诏令。她反复说明:过河得用舟船,盖房须待栋梁,天子治理国家,必须依靠一大批能干的文臣武将。她多次向大臣们说:我唯恐那些杀猪捕鱼的人中有贤才被埋没,山泽园林里有贤才被遗弃,望各州长官都要举荐一名贤才。

正是由于武则天大力提倡和鼓励举荐贤才,宰相大臣们才都能以荐贤为己任,处处留意,发现人才及时推荐,从而使得很多有才干的人被朝廷重用。居官30年,出为将、入为相的娄师德,大胆向武则天推荐了豫州刺史狄仁杰,娄师德说:“狄仁杰办事公正,秉公执法,很受当地百姓称赞,陛下可以重用他。”武则天即将狄仁杰召进朝宫,亲自与他谈话。

武则天说:“听说你在豫州很受人称赞,但是也有人在我面前告发你的短处,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狄仁杰说:“有人告发臣是好事。只请陛下指点我的短处是什么,如果有,臣一定改正,如果没有,臣今后可以多多加勉。至于告发人是谁,臣从来不想知道,也不打听,也不想要求皇上告诉我。”

武则天早知狄仁杰很受豫州人赞赏,听了娄师德的推荐,就更坚信不疑地要重用他。至于用他做什么官,还想看看他到底有多大度量,能不能容忍人家说他的坏话。

狄仁杰的回答让武则天非常高兴,说:“你度量似海,实是钦佩。为官者就该有你这样的度量,你真是个肚里能撑船的人。我并没有听到人家说你短处,刚才我只是试探你罢了。”武则天当即提升狄仁杰为宰相。

【悟在当下】化作春泥更护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不仅是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大自然的辩证法。能够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固然了不起,但能使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的人更加伟大。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以全局为重,勇于把比自己强的“可畏后生”推上去,精心扶持,待其“羽丰翼满”就让其从自己的肩上踩过去,接替重任,而自己则甘作一片“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落叶”。这样做,不仅仅可以体现一个管理者的宽广胸襟,而且对事业的发展也极为有利。一个想赢球的队长是不会把一个比自己更强的队员排除在球队之外的。同理,一个以事业为重的管理者也决不会把比自己强的人踩于脚下。

武则天识上官昭容

武则天自从掌权以后就广开选举人才之门,不仅不计较被选者的门第高低,不欺压平民百姓,而且更重要的是不避讳与她有仇怨的人,对仇人之女上官昭容的任用便是其大度、识人用人的很好一例。

上官昭容名婉儿,陕州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庭芝的女儿。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废黜武则天的诏书一事被揭穿,而招致武后的残杀,并最终株连到整个家族的没落。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发配到掖庭沦为奴隶。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官婉儿在她14岁的时候,已经出落得妖娆艳丽,秀美轻盈了。她的一笑一怒都很有教养,再加上天生聪秀,具有过目成诵的本领,因此文采和文笔在同龄甚至比她年长的人中也显得出类拔萃。她的诗作不论是记游写景的,还是抒怀言志的,诗风都很清秀、独特,是唐诗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上官婉儿14岁时曾作了一首《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女孩儿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席作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婉儿略加思索,就很快写出:“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出,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武则天看后,连声称好,并夸她是一位才女。但对“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一句装作不解,问婉儿是什么意思。婉儿答道:“是说假的花,以假乱真”。“你是不是在有意含沙射影?”武则天突然问道。婉儿十分镇静地回答:“天后陛下,我听说诗是没有一定的解释的,要看解释的人的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说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答得好!”武则天不但没生气,还微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倔强的性格。”说着,拉着上官婉儿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给她讲起了当年自己14岁入宫当才人时制伏烈马狮子骢的故事。接着又问婉儿说:“我杀了你祖父,也杀了你父亲,你对我应有不共戴天之仇吧?”婉儿依旧平静地回答:“如果陛下以为是,奴婢也不敢说不是。”武则天又夸她答得好,还表示正期待着这样的回答。接着,武则天赞扬了她祖父上官仪的文才,还说自己杀上官仪也是形势所迫,如果上官仪不帮助皇帝起草废后诏书也就不会有杀他全家的事情发生了。武则天看着上官婉儿,心中十分喜爱,希望婉儿能够理解她、效忠她!

然而,婉儿不但没有效忠武则天,却出于为家人报仇的目的,参与了政变成了罪人。按照当时的法律上官婉儿是要被处以绞刑的。即使念及她年幼无知,也要发配到岭南。而武则天则认为:按照她的罪行,应判绞刑,但是念她才十几岁,若再受些教育,是可以变好的,所以,不宜处死。而发配岭南,山高路远,环境恶劣,对一个少女来说,也等于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太重些。尤其是她很有天资,若用心培养,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鉴于此,武则天决定对婉儿处以黥刑,即在她的额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涂进去。并把婉儿留在自己身边,要亲自感化她。而且还说:“如果我连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么能够以德感化天下呢?”

慢慢地,在武则天愿用人、能识人的感召之下,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的态度由极度的仇视和厌恶转化为细心地拥护和辅佐。武则天对上官婉儿的爱护和信任,也促使上官婉儿在日益精心侍奉武皇的同时能进一步细心体会武则天的思想和谋略,真正成为武则天身边不可或缺的助手。从圣历元年开始,武则天在称帝时期的许多文书和昭告,大多是上官婉儿起草和书写的,极大地促进了武则天帝王事业的开拓。

上官婉儿,这位才华绝代的才女,在武则天的重用和熏陶下,对唐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悟在当下】不记仇怨,诚心用人

武则天是一位有创新意识的政治家,她果断废黜旧的用人制度,广开言路,不计门第,不欺无名,不计仇怨,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贤能之人,并将这些人称之为“诚臣”,还依其不同的特点而重用他们。真正做到了慧眼识人,诚心用人,在自己的周围聚集了众多的贤良之士,也为自己筑就了后人景仰的千古功业。

因此,武则天的用人故事告诫用人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应该摆正心态,察言观色,广开言路,不计仇怨,真正用发掘人才的思想和敏锐的眼光来正确对待用人问题。

玄宗识宋璟

开元四年,姚崇因其子受贿等事多次请求辞去相位,并且推荐广州都督宋璟代替。

玄宗接受了姚崇的辞请,任命很有威望的宋璟为相。

宋璟入仕后刚正不阿,持法严明,颇为武则天看重。他敢于与武则天宠信的“二张”斗争,疾言厉色,充满堂堂正气。中宗时,他又拒绝恃宠掌权的武三思的托请,以刚正著称。

睿宗在位,他力革弊政,与太平公主的党羽抗衡,维护处境艰难的东宫太子李隆基。接着与姚崇共同奏请迁太平公主到洛阳而被贬出京师外任。

在任广州都督时,他改造民间竹茅旧屋,令人烧瓦建房,免除火患,使人民深受其惠,人们立颂德碑以记其政。他爱民恤物,朝野上下很有人缘,当时赞美他的人很多,因此,玄宗以宋璟接替姚崇任相,实在是明智之举。

这年冬,玄宗派内侍将军杨思景前往广州迎接宋璟。杨思景是玄宗身边极受宠信的宦官,朝中许多人唯恐巴结都来不及,可宋璟与之相会后,在赴京的整个途中,竟不与杨思景交谈一言,更不用说去巴结讨好。

杨思景回到京城,感到不平,向玄宗申诉,玄宗听后长久发出嗟叹,更加敬重宋璟的人品。

【悟在当下】事不成无以知君子

俗话说:“事不成无以知君子。”判断一个人才能大小,最可靠的标准是看他做成事情的多少与难易。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将其概括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成无以知君子”。一个领导者也应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和熟悉人才,了解其工作表现和工作成绩,并以此作为根据,鉴别他是不是人才,是属于哪一层次、哪一方面的人才。识人要大胆,但又必须慎重,因为人才与事业是紧密联系的,用人不当,必贻误事业。所以必须多在实践中对人才进行全面考察。

赵匡胤以细节评判人才

赵匡胤起于草莽,兴于行伍,周围武人居多,身边缺少能规划天下、崇文兴礼的人才。加之五代时期,世风堕落,很少出有品德、有才能、有学识的治世之才,所以赵匡胤初得天下后十分爱惜人才,对臣下优厚,绝少滥杀,并注意从下层选拔优秀的人才。

赵匡胤备有一个小记录本,用于对臣僚的考察与了解,不论是朝中官员还是地方官员,只要有一才一行可取者,不问资历和级别,都默默记下来,等到某部门缺少官员时,就翻开记录本,从中选用。赵匡胤对那些职位高而无真实才能的官吏,多处以无实际执掌的散闲之官,而品位低下的官员,只要有突出的才能,则多委以重要部门的政务。

赵匡胤识才别具慧眼。他并不看谁和他走动亲近,也不看谁是哪个派系的,而常根据一些细节评判人。曹彬是赵匡胤手下第一儒将。不过,曹彬发迹前只是个管茶酒的小官,又是后周皇妃的亲戚,似乎有些裙带关系。赵匡胤统率禁军时,曹彬不怎么接近他,没有公事从不拜访。有一次,身居高位的赵匡胤家里办酒席,向曹彬要酒。曹彬拒绝了:“这是官酒,不敢给你。”反而自己出钱买酒送给赵匡胤。这是小事一桩,但赵匡胤却非常感动。即位后不久,他在一次公开场合中说:“周世宗的旧臣中,不欺主的唯有曹彬一个。”赵匡胤个性豪迈,却很喜欢这个清廉谨慎的人,于是便命曹彬掌握军权。曹彬最终成了一代名将。

【悟在当下】通过细节考察人

细节决定成败。管理者考察和识别人才,往往不是依据一些大的事件,毕竟大的事件是有限的,考察人才的成本也是昂贵的。相反,管理者倾向于通过细节和侧面来考察人才的德行和学识,例如应聘时主考官常常设置小的情境来考察被试者的德行,领导在识别人才时常常会通过自荐者的言谈举止来判定此人的修养。因此,在识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的重要作用,不要忽视小事情,因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宋太祖识秦再雄

宋太祖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自从黄袍加身后立志统一天下。当时荆州、湖州居住的大多是少数民族,他们被中原人称为夷人,夷人野蛮凶残,经常聚众滋事,不服中原朝廷的管辖,历朝历代的中原朝廷都对此很头疼。宋太祖率大军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而后又指派相应的文职人员来管理这些地区,但是缺少一个了解荆州、湖州二地少数民族情况,而又曾经多次战胜当地这些少数民族,并且智勇具备的人来镇抚这些少数民族。

这时正好辰州当地的官员向他举荐一位名叫秦再雄的瑶族有志之士,秦再雄身高七尺,精通武艺,相貌英俊神武,而且足智多谋。在作战时屡立战功,曾经带领少数的宋兵面对兵力占优势的敌人不畏艰险,英勇作战,利用奇兵出奇制胜,最终取得以少胜多的不易战果。因为秦再雄本人同为少数民族,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老百姓爱护有加,行军作战中对群众秋毫不犯,因此在少数民族当中享有盛名。宋太祖可谓慧眼识英雄,立即将秦再雄召为己用,加上秦再雄战功赫赫,宋太祖迅速将他提升为辰州刺史,掌管地方军政大事,赏赐俸禄甚为丰厚,同时由他自己任命部属下吏,且一州租赋任由他调度。

秦再雄知恩图报,一身雄才不负宋太祖之望,从走马上任的那一天起即开始细心训练士卒,这些士卒们个个能够披甲渡水,历山飞堑。秦再雄又选择自己身边的军官二十人,将他们派往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传达朝廷的善意,使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归顺。宋太祖非常高兴,再次将秦再雄召到身边,亲自予以奖赏激励,改封他为辰州团练使。秦再雄鞠躬尽瘁,恪尽职守为老百姓谋福利,他所在的地方有五州,地广千里,而朝廷没派一兵一卒,他也没用朝廷一分钱,完全靠自己的雄韬伟略让方圆数千里一片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直到宋太祖驾崩,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非常平静。

【悟在当下】眼光放长远,从发展中去把握

白居易有一诗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就是说,辨识人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放长眼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从发展趋势中去把握,不要被表象迷惑,更不要轻下结论,主观武断。

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根据这些素质识别人才,要求领导者具有一种特殊的或者说是近乎潜意识的洞察力。

吕蒙正识人

北宋的吕蒙正质性淳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襟怀博大,度量如海。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吕蒙正考中进士,名列第一,后来官至宰相。

做宰相手中有用人的大权,吕蒙正的同窗好友温仲舒,两人同年中举,在任上温仲舒因犯案被贬多年,吕蒙正当宰相后,怜惜他的才能,就向皇上举荐了他。后来温仲舒为了显示自己,竟常常在皇上面前贬低吕蒙正,甚至在吕蒙正触犯了“龙颜”之时,他还落井下石,当时人们都非常看不起他。有一次,吕蒙正在夸赞温仲舒的才能时,太宗说:“你总是夸奖他,可他常常把你说得一文不值啊!”吕蒙正笑了笑说:“陛下把我安置在这个位置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样欣赏别人的才能,并能让他人当其任。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这哪里是我职权之内所管的事呢?”太宗听后哈哈大笑,从此更加敬重他的为人。

吕蒙正对于个人是非从不计较,但对于有关国家和人民的事,就很认真,一点不马虎。有一次,宋太宗要派一官员出使北方,并令中书选一个能够胜任的人担当此任。吕蒙正经过考察了解后发现一个人才,认为是出使北方的合适人选,便向太宗推荐,结果太宗不太满意。过了几天,宋太宗询问推荐人选如何,结果吕蒙正仍然坚持原来的推荐意见,当第三次询问,还是坚持第一次上报的那个人选,宋太宗非常生气,愤愤地说:“你为什么这么固执己见呢?”

吕蒙正回答说:“并不是臣要固执己见,明明是陛下对这个人有偏见嘛。”并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又进一步解释说:“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的人都不如他。臣不想阿谀奉承,胡乱顺从主上的意见,以贻误国家大事。”

同僚们见吕蒙正如此向太宗荐举人才,吓得低头屏气,不敢作声。宋太宗气冲冲走下朝堂后,又回过头来说:“罢罢罢,吕蒙正气量如此之大,我完全比不上他啊!”后来,宋太宗终于任用吕蒙正所推荐的那个人出使北方,结果非常成功。吕蒙正荐人不论亲疏,决定于其人有否才能和能否称职。他常赞许吕夷简、富弼有宰相之才,后果如其言。他能知人,也因他选才出于公心。

吕蒙正为相期间,善于识别人才,并能积极为他们创造建功立业的条件和机会。景德二年春,即位不久的宋真宗赵恒询问吕蒙正:“你的儿子哪个可以任用?”吕蒙正回答说:“愚臣之子都不足以担当重任。只有一个侄儿吕夷简,现任颍州推官,是个当宰相的人才。”吕蒙正对于自己的儿子一个也未推荐重用,而吕夷简则得到重用,成为宋代名相。

吕蒙正有一个客人叫富言,有一天,富言对吕蒙正说:“我的儿子富弼已经十几岁了,很想让他到书院去上学,拜廷评、太祝为师。”吕蒙正答应了富言的要求。等见了富言的儿子,吕蒙正非常惊喜地对富言说:“你儿子聪明伶俐,天资聪慧,经过培养,将来一定会成为贤德之才,功业将会远超过我。”于是,吕蒙正不顾富弼出身寒庶,便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一起学习,并供给他全部费用。后来,富弼两次入相,最后以司徒退休。

【悟在当下】有求贤爱才之心

吕蒙正识才爱才,把人才当作事业成败的根本。更加可贵的是,只要他看准了确实是个人才,哪怕皇帝不同意他也坚持推荐,从不顾忌个人得失安危。如果不是人才,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予以重用。由于吕蒙正具有这种求贤爱才之心,因此发现并培养出了一些像富弼那样胜过自己的人才。

吕蒙正推荐人才,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值得学习和赞扬。

宗泽慧眼识岳飞

在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山的岳王庙门上,有一副对联,上面写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人们为纪念抗金英雄岳飞而设的。

北宋末年岳飞投军,但他那时的才干尚未被人所知,只被任命为下级军官秉义郎。对于朝廷委曲求全的政策,岳飞极为不满,多次上书建议以武力收复失地,并严厉抨击了投降派,为此,他得罪了当朝权臣。但是,岳飞的言行深得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兼东京留守宗泽的赏识,他让岳飞带兵杀敌将功补过。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人而还,遂升为统制。”

尽管宗泽很欣赏岳飞的勇敢和才干,但认为他的军事素质较差,不懂兵法。宗泽对岳飞说:“你的英勇和智谋,武艺与才气,就是古代的良将也不能超过你。但是你只擅长野战,还不是完全之计。”因此,便有意对其栽培。为了使岳飞了解、精通更多的作战方法,便送给岳飞一张作战的阵图。岳飞接过阵图仔细看了以后,没有随声附和任用提拔自己的前辈和上司,而是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古今时代不同,平原和山地不同,怎么能够按照一定的阵图用兵?布阵之法,不过是用兵的一般常识,能否运用,全在临阵时因地制宜,相机行事。”宗泽对他的独特见解深表赞赏。

但是,宗泽仍然认为,古之兵家吴起、孙子、曹操等人,深有谋略,精心总结、研讨战略战术,兵书传于后世,总是有用处的。岳飞则以为,古人兵法自有可取之处,但不宜盲目搬用,因为时世不同。古时战争以步兵、战车为主,今日金军多是骑兵,千里逐鹿,疾如风火,这既不同于春秋战国,亦不同于东汉三国。因此,用兵之妙,在于随机应变,不能拘泥于古代兵法。宗泽听了岳飞的慷慨陈词,没被岳飞的后生之言激怒,反而更认识到岳飞是一个有见识的将才。

岳飞在宗泽麾下屡立战功,很快就被宗泽提拔为留守司统制,成为宋将中出身最低、年龄最小的将领。在南宋时,他多次打败金兵,收复了很多失地,战功卓著,成为南宋抗金的重要将领,他所率领的岳家军,更是使金兵闻风丧胆,岳飞也因功绩显赫官至枢密副使。岳飞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与当年宗泽的赏识提拔是分不开的。岳飞后因为主和派秦桧的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但其美名永留后世。

【悟在当下】善于接受和听取不同意见

面对当朝权臣对岳飞的反对和不满,宗泽没有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按照自己的判断,赏识和提拔岳飞。对于岳飞与自己迥然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宗泽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更加赞赏岳飞的胆识和勇气,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宗泽识才惜才的优秀品质。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领导者,能够不屈从众意,敢于坚持己见,并且对于下属的不同和反对意见,能够持欣赏和赞扬的态度是相当难得的。如果抛弃甚至扼杀这些反对的意见,有可能浪费了有用之才,甚至是不可多得之才,而且还会使众多的贤才对其望而却步,所以任何开明的政治家和管理者都要善于接受和听取不同意见。

成吉思汗以诚信识人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了很多英勇善战的勇将,他知人善任,胸怀宽广,注重忠诚信义,因而能得人心,众人愿意归服于他。成吉思汗的胸襟是一般人不能比的,他的长子术赤,是他的妻子孛儿帖被蔑儿乞人掳掠后怀孕而生的,但他仍将术赤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子,重用他,并且要求其他儿子尊重他。

成吉思汗降生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世界翻转,诸国攻伐,连安稳睡觉的工夫也没有,互相争夺、杀伐;没有思考余暇,只有尽力行事;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在当时的蒙古草原根本没有道义可言,有的只是欺诈和战争。成吉思汗也很早就懂得了仇恨和厮杀,仅仅因为一条鱼就射杀了他的异母弟别克帖儿。然而在后来的实践中,他逐渐懂得了只有讲求忠诚、信义,才能壮大自己,才能走向胜利。

成吉思汗在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中,始终把忠诚、信义作为最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论对家族成员,还是将士,他都能以诚相待。他的忠诚天地可鉴,他的忠诚折服了所有的人,草原上的部民辗转相告:铁木真领主拿自己的衣服给别人穿,拿自己的马给别人骑,真是我们的英主啊!出身于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人们看到,他是一个知道如何享有国家、供养战士和在他的“兀鲁斯”维持良好秩序的人,并且能够为他们夺取到牧场、奴隶、牲畜、美女和骏马,所以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成吉思汗的麾下,在他的身边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隶属阶层——那可儿集团。

成吉思汗对他的投奔者并非来者不拒,他依然要用忠诚、信义的标准来衡量。他认为只有对可汗、对主人忠诚、讲信义的人才可以做同伴。在战争中,对于背弃帮主或杀死故主前来投降的人,一律斩首。如王罕之子桑昆的马夫阔阔出弃主人于荒原,前来投奔他,结果被斩首。相反,凡是放走故主或者为掩护故主与敌人浴血奋战的,都与之做那可儿,加以重用。如王罕部将合答黑巴阿图为掩护主人与成吉思汗激战三昼夜,最后力竭投降,非但没有被杀,还受领一百人,得到重用。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对人才的选择非常谨慎,诚信是他选择人才的重要准则。

泰赤乌部的一个将领哲别曾经一箭射中了他脖子上的血脉。后来哲别来投诚,他对成吉思汗说:“从山上射箭的人就是我。现在可汗要杀就杀。你杀我不过是玷污了像手掌大的一块地皮。倘若饶我,赐我一命,赴汤蹈火,我也愿意。横断黑水,粉碎岩石保可汗。征讨外敌,横断深渊,全心全意,辅佐可汗,叫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去粉碎坚石,去挖取人心。”

成吉思汗不计前仇,嘉奖他的诚实,认为他不隐瞒伤害人的事情,能够如实地讲出来,这种人是可以交朋友的,就把他留在身边,收他为部将。此人后来成了一员名将,在西征中立下赫赫战功。

【悟在当下】以诚信识人,以诚信律己

成吉思汗的识人原则吸引了千千万万崇尚忠诚、信义的人,而成吉思汗的所作所为又影响和感召着自己的部下和属民,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比如成吉思汗收用哲别的举动,一能充分显示自己的宽容大度,二使被收用的哲别感激而以死相报,三在部众的心灵深处刻下了“为人要正直”的烙印。同样,对阔阔出和合答黑巴阿图截然相反的处置方法,也有着极深的教育意义,巩固了部属的忠君观念。

不论是高超的用人政策,还是忠诚、信义的选才标准,都是外在的表现,这些固然重要,然而最为可贵的是内心的诚信。管理者不仅要以诚信识人,更要以诚信律己。

元世祖用郭守敬治水

中统三年,元世祖忽必烈召见中书左丞相张文谦,商议兴修水利的事宜,需要任用水利人才。张文谦推荐说:“要用熟悉水利,巧思绝人的智者。”接着谈到了他巡视河南、河北一带时的所见所闻,并带回了一名叫郭守敬的年轻人,此人知识渊博,精通地理,熟知天文,熟悉水利,思想精巧,超过常人,对所到之处的地形、水系都仔细勘察,了如指掌,提出的水利方案合情合理,令人赞叹不已,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郭守敬,出生在天文水利世家,他聪明好学,年轻时学问就超过祖父郭荣。张文谦带着29岁的郭守敬觐见元世祖。元世祖让这位年轻人畅所欲言。

郭守敬说他近年来仔细考察过北方水系,同时也研究过相关的历史,有六件事情需要兴办:第一,从大都到通州之间开通一条运河,使大都和通州之间车船来往更加快捷、方便。第二,把顺德附近的达泉分三条支渠引经城中,可浇灌一大片农田。第三,疏浚旧沣河河道,把沣河引入滹沱河进而并入大运河,可通船运。第四,从磁州东北引水入沣,流经滏阳、邯郸等地,既可灌溉,又可分洪。第五,引怀河、孟河余水和丹河余水汇合,可浇灌武陟县两千多顷土地。第六,将黄河水从孟州西南引出一条渠,到温县南再导入大河,可浇灌两千多顷土地。

元世祖听后连连点头,对郭守敬为国为民干事业的精神非常敬佩,感慨地说:“如果所有的大臣官吏都能像郭守敬这样去做事情,百姓就有盼头了!”

于是,立即任命郭守敬为统管河渠事务的提举,决定采纳以上六条建议,诸项付诸实施。第二年,又加封郭守敬为副河渠使。这时郭守敬才33岁。

郭守敬任职期间,除了主持完成了上述六项工程之外,还修整了宁夏一带沿黄河的八十多条古渠,勘察了黄淮平原的地势和通航水路。郭守敬以海平面为测定陆地高度的标尺,也是世界上最早运用了“海拔”这一科学概念的人。

【悟在当下】让预用之人畅所欲言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谈话是进行思想沟通、发现人才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谈话时要端正态度并把握一定的技巧。简言之,应避免以下“八忌”:一忌“居高临下”,要平等相处,切不可耍官腔,唱高调;二忌“盛气凌人”,应心平气和,切不可自以为是,出言不逊;三忌“急于求成”,应有耐心,不怕麻烦,不可操之过急;四忌“回避矛盾”,提出的问题要大胆表态,不能含糊其辞,躲躲闪闪;五忌“讽刺挖苦”,要与人为善,不能无理挑剔,过于苛求;六忌“言不由衷”,要以诚相待,坦诚相见,不可表里不一;七忌“一味迎合”,必须坚持原则;八忌“文不对题”,不可毫无目标,盲目张口。

朱元璋礼贤下士引人才

朱元璋广纳贤士,他很谦虚,多次亲自上门聘请,并鼓励贤士们大胆地提意见。

这一年,朱元璋率领队伍经过定远县妙山脚下,恰巧遇到了一批人马。这支队伍的首领是冯国用和冯国胜两兄弟。他们虽然没有见过朱元璋,但对他的为人和才干是十分了解的,早有投奔他的意思。当他们得知朱元璋的队伍要从这里经过时,就事先做好了准备。

朱元璋认为冯氏兄弟的队伍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冯氏兄弟有勇有谋。兄长冯国用熟读圣贤,处世颇具儒雅之风;兄弟冯国胜则善于武技,箭法精湛。在元朝统治下,整个社会已是儒道废弛,人不习文,而冯氏二兄弟却文武兼备,又善兵略。这对朱元璋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人才。

他们谈得很投机,第二天,就一起上路了。

有了冯氏兄弟的加入,朱元璋愈发觉得缺乏将才,像冯国用这样言谈具有登高望远之妙,而且又有见识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冯国用等人论述的平定天下之道,使朱元璋茅塞顿开。他看到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道路,也深刻认识到了读书人的重大作用。此后,他便开始注意网罗读书人,向他们垂询治道,请他们出谋划策,并逐步开始构筑他的“人才工程”,他将要对将领进行一次扩招。

至正四年七月,攻占滁州后,儒士范常到军门拜谒,朱元璋热情款待,留置幕下,有疑问就向他请教,范常也尽心尽责,凡有所问,必详加解答。

龙凤元年六月渡江攻取太平后,儒生李习、陶安率百姓出城迎接。

朱元璋第二天召见他们,谈论天下大事。陶安献策说:“当今四海翻腾,群雄并起,攻城夺邑,然皆好女子玉帛,无拨乱救民之心。将军您若能一反群雄所为,不烧杀掳掠,顺天应人,民心悦服,必能平定天下。”

朱元璋问:“我想攻取金陵,您认为如何?”

陶安回答:“金陵是古代帝王建都之所,龙盘虎踞,又有长江为天然屏障,攻取以为根据地,然后出兵四方,一定会战无不胜。”

朱元璋十分赞赏陶安的话,也将他留在自己的幕府中,遇事就同他商量。

十几年后,朱元璋帝业已成,还曾追念说:“劝我创建帝王基业的,是陶安啊!”

李习也受到重用,被任命为新建立的太平府的知府。

龙凤二年三月占据应天后,朱元璋马上宣布:“贤人君子有愿意跟随我建功立业的,我都尊礼重用。”

消息传开,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个儒士前来谒见,朱元璋均加以录用。他听说曾担任元朝江南行台侍御史的洛阳名儒秦从龙隐居于镇江,在命徐达率军去攻打镇江时,特地嘱咐说:“镇江有一个秦从龙,才器老成,你要寻找到他,转达我希望见到他的心愿。”

徐达攻克镇江后访得秦从龙,朱元璋立即派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带着金银前去礼聘。秦从龙抵达应天时,朱元璋还亲自到城门外迎接。

【悟在当下】用人格魅力吸引人才

作为管理者,只有重视人才,善于识别人才,构建人才工程,才能成就事业。那么,靠什么来聚才呢?一靠美好的共同愿景。一个美好、光明、灿烂的共同愿景,往往可以起到强大的“磁场”效应,为人才实现理想和抱负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对人才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二靠人格魅力。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士为知己者死”等古训说的就是这一道理。可以说,人格魅力对人才的吸引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为此,管理者必须练就真才实学,培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朱元璋南下徽州网罗人才

朱元璋是一个网罗人才的高手,他曾形象地比喻说:“锋利的宝剑可以刺穿犀牛和大象,但用它砍斫石头必会缺损;骐骥可以奔跑千里,但让它拉犁耕田必将趴倒。”

为了广揽人才,他命令文原吉等人到各地去访求人才,并且告诉他们:“天生人才,应当为世所用,然而人的才智有所不同。敏锐的人可能比较轻飘,敦厚的人可能比较迂缓,明辨的人可能行动跟不上,沉默的人可能德行有余。你们应该仔细鉴别。每个时代都有人才,我倒不愁天下没有人才,愁的是知人不易啊!”朱元璋要求大臣们要当好伯乐。

有一次,一名部下向朱元璋推荐了徽州名儒朱升。朱升是休宁人,后移居歙县,早年曾拜著名学者陈栎为师,刻苦好学。至正四年参加科举考试,乡贡进士第二名,朱升曾出任地州学正,后见天下混乱,便弃官回到家乡,隐居于石门山,闭门著述。

朱元璋早就听说江南文人才子众多,渡江以来,一直留意访求人才,对朱升的名声早已有所耳闻。听了邓愈的介绍,知道朱升有才学,便效仿刘备三顾茅庐的做法,微服从连岭出石门,登门拜访朱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大事,朱升虽身在山中,却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心中有所谋划,他被朱元璋的诚意打动,遂进言三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有一次,朱元璋途经徽州,特意召见唐仲实、姚琏等人,询问民事得失,得知筑城给百姓带来很大困苦后,立即下令停工。他还询问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统一天下的原因,唐仲实说:“这几位前代帝王都不乱杀人,所以才能平定天下。”

这年年底,朱元璋攻占婺州。这里是理学中心,有“小邹鲁”之称,拥有大批富有学问的儒士,把这些人收到身边,不仅有助于稳固当地的统治,也可以扩充自己的智囊团。

入城之后,朱元璋立刻召见了范祖干、叶仪,询以治道,接着又请这些人为他讲解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并把范祖干、王冕、许瑷等纳入幕府,让他们参议军国大事。

朱元璋的这次徽州之行,使得他更想把民间的有才隐士都招于门下。中国历史上,许多有才之士,都无法实施自己的抱负而弃官归隐。刘基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为上司赏识,不能施展抱负,只好解甲归田,读书著述。朱元璋再三邀请他,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刘基只好答应。

许多归隐的人都是彼此心有灵犀,现在有一人出山,其他人也都会心有所动。朱元璋真诚招才,加上刘基等人的带动,在龙凤六年三月,叶深、章溢、宋濂等人到达应天。朱元璋高兴地说:“我为天下谢先生们了!”

【悟在当下】给人才展示的机会

布袋里的确放不住锥子,是人才早晚要显露出来;同时,不能不考虑客观环境与人才发现之间的关系,锥在囊中,其颖立见。如果锥在木箱中甚至铁皮箱中,是否也能“立见”呢?虽然靠着一些辅助手段,也能使锥尖显露,但毕竟加大了难度。所以要求领导者们要尽力为人才的展露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要等人才白了头时才发现,为时已晚,既误人才,又误事业。

朱元璋微服私访遇贤才

作为通过武力打下江山的一国之主,明太祖朱元璋自然知道人才对建立基业的重要性。因此他重视网罗人才,在执政初期,面对许多从元朝生活过来的知识分子的不合作态度,他还是表现出一种宽容和大度。为做到礼贤下士,他专门发起了一次修元史、修礼书的活动,以吸引他所需要的知识分子,而且确实做到来者欢迎,去者欢送。对于完成自己的编写任务就调头离去而拒不接受其他职务或仍然招而不来的,他也能够容忍。

朱元璋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招募人才。诏谕全国官民:以前隐居山林,或者被压在底层不为朝廷所知的贤才,现在都应举荐过来。朱元璋害怕下级的地方官员不把这个诏谕看在眼里,又专门下了一道圣谕,令各地的官员加紧寻访,不得有懒惰之心。

有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走进了一家小酒馆,遇到二位国子生。当时座位已满,朱元璋见一个供奉土地神的桌子旁边有两把椅子,便把土地神移到地上,与国子生对面而坐地交谈,当他得知一位国子生是四川重庆人,便出一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国子生应声对曰:“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朱元璋见他才思敏捷,十分高兴,又指着神龛下的小木让他赋诗。国子生略加沉思,诵道:“寸木原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向人间治不平。”

朱元璋觉得此人胸怀大志,第二天,便召他入朝陛见,国子生见昨天与自己对饮的竟是大明天子,连忙叩头谢罪。

朱元璋说:“你不是想得台端吗?今天就遂了你的心愿。只是你要真的为人间治不平才好,朕任命你为按察使。”

【悟在当下】要有容才的雅量

容才是现代管理者重要的心理品质。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容才的雅量,才能真正做到用好人才。美国心理学家威斯尔特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完全放松、一点也不紧张、没有杂念的状态下工作,就能发挥他应有的能力。欲使人才进入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固然要靠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和自控能力,但是管理者使其增扩心理容量,为其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也至关重要。

刘基知人又自知

刘基是明朝开国功臣和朱元璋的主要谋士。明朝建立之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朱元璋在许多重要事务尤其是用人问题上经常找刘基商谈。

明初,丞相李善长多次受到太祖朱元璋的责备,差一点被罢用。刘基对朱元璋说:“李善长是有功勋的旧臣,他能够协调好诸位将军之间的关系。”

朱元璋说:“这个人几次说你坏话,欲加害于你,你还维护他吗?我想要你做丞相呢!”

刘基叩头,一边拒绝一边解释:“更换丞相有如更换房柱,必须用大木,如果用一束束细木条捆绑一起替代,房子顷刻就会倒塌。”

不久,李善长罢相,朱元璋准备以杨宪为相,杨宪与刘基过从甚密,朱元璋以为会得到刘基的支持。不料,刘基力言不可,说:“杨宪这个人难以做到像水那样公平,以义理为评判是非的标准。”

朱元璋问:“任命汪广洋为相,可以吗?”

刘基说:“这个人器量狭小浅薄,比杨宪有过之无不及。”

朱元璋问:“任命胡惟庸为相,可以吗?”

刘基说:“这就犹如一匹驾车的马,臣非常担心他可能会把车驾翻了。”

朱元璋想了想说:“我选相才,实在没有人能超过你的。”

刘基说:“我这个人疾恶如仇,性情太刚,又缺乏处理繁杂事务的耐心,让我任丞相会有负皇帝的恩宠,天下何患无才,唯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得到不同程度重用,胡惟庸还任丞相8年,但都没有善终,原因正如刘基早年预言的那样。

【悟在当下】客观地识人识己

刘基是一个智者,十分善于辨识人才,对于几位丞相人选的才德洞察是十分深刻的,但他又有自知之明,并不认为自己是丞相的合适人选,对人对己把握得准确而公正,这是很不容易的。

古人说:“白石似玉,奸佞似贤”“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只有建立在广泛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正确的用人思想和用人政策,古代是这样,现代更是如此。辨识人才,不能用片面眼光,要进行较长时间、较为全面的考察。

张居正识人重实绩

关于人才的考核和使用标准,明朝时期的张居正曾上书给皇帝说:“器物必经试用才能知道质量好坏,马匹必经使用才能知道其优劣。可是,当今用人却不是这样,称赞某人有才,就不需试用,任职之后,也不检查其是否尽职。等到败事之时,又不给予适当惩罚。愚钝而不善辞令者被讥笑为无能,吹牛撒谎者窃取盛誉;爽直刚正者因不合时宜而遭到排挤,阿谀逢迎者以善于钻营而官运亨通;有才干者因地位低而受轻视,无才干者因有名气而受重用。有的人只因一件事做好了,便可当作终身的资本,有的人却因一件事做错了就遭到众人的指责。此外,还有任期不长、不察实绩、调动频繁、升迁太快、拘泥资格、名不副实等种种弊病。近来,又出现这样一种风气,士大夫追求名利,不务正业,只考虑如何向皇帝提建议,说起来连篇累牍,一旦查问他的本职之事,反而茫然无知。管财政的不知道出纳数目,管司法的不懂得法律条文。官吏尽不了职责,国家靠谁办事呢?凡此种种都是名不副实。在这种情况下,真正有才干的人怎么能够提拔上来,各级官吏应做的事又怎么能够做得好呢?”

因此,他主张:“至于官吏的提升和斥退,一律以实绩为标准,不要只看名声,不要完全拘泥于资格,不要受诽谤和赞扬的左右,不要掺杂个人的爱憎,不要以一件好事判定终身,也不要以一件过失而否定大节。”

【悟在当下】把工作实绩作为考核人才的标准

识才必须以绩论人。考核制度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坚持以什么标准考核人才至关重要。为此,管理者必须把工作实绩作为考核人才,衡量其贡献大小和工作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并作为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如此考核人才的优劣,不仅可以激励人才发扬创新精神,脚踏实地干工作,而且可以避免看人才凭印象、看表面、偏听偏信、主观武断等弊病,以及晋升、奖惩中的任人唯亲、嫉贤妒能、论资排辈等不正之风,从而使人才的考核奖惩做到公正、准确。

杨溥为国举荐贤才

明朝前期,朝中有三位著名的阁老,因为都姓杨,被时人称为“三杨”,杨溥便是其中的一位。

杨溥以武英殿大学士身份,进入最高决策机构内阁参与政务。杨溥为官清廉,知人善用,作为大学士,又身处最高决策之位,却从无以权谋私之意。杨溥的儿子性好奢华,能力又不足以堪当大任,因此,虽然其父为朝中重臣,官居高位,但他仍然留在家乡,没有出来做官。久而久之,杨溥儿子的朋友们就对他说:“你父亲身处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你却还在家乡碌碌无为,你难道就想在这个地方终老一生吗,你何不去京城找你父亲,向他讨要一个官职?”杨溥的儿子心动了,于是就找借口从家乡来京看望父亲。

路途行进得非常顺利,身为当朝阁老之子,虽然身无任何官职,依然受到沿途各地官员热情接待,唯恐给他留下什么坏印象,见到杨溥后进什么谗言。当然也有不肯巴结他的官员,这些他都一一记下以便告诉父亲。

见到儿子,杨溥十分高兴,于是问起路上的情况,但他所关心的并非儿子的旅途之劳,而是所过州县官吏良否。杨溥的儿子也早有话要对父亲讲,见父亲问起,便趁机说道:“我从江陵经过,觉得那里有个县令特别不好。”听到儿子的话,杨溥连忙追问原因。儿子说道:“那里官员待我简慢失礼,简直就是不把你看在眼里。此人便是天台县县令范理。”而他心里却想的是:父亲听到这些肯定会罢免那个范理,这样一来,我就有机会捞一个官当了。听了儿子的告状,对儿子性格了如指掌的杨溥明白了一切,看来那位范县令显然是一位不讲铺张奢侈,不肯巴结权贵的正直官吏,儿子的不满,正可见范理的贤明。杨溥默默记下了范理的名字,然后派出亲信官员前去考察范理的能力、业绩,经过考察,果然如他所想,范理是一个勤俭朴素、爱民如子的好官员,更可贵的是他不畏强权,多次为群众仗义执言,甚至得罪过上级,杨溥得知这些,随即向皇上推荐范理升任了德安府知府。

杨溥训斥了儿子一番,然后就让他回家了,依然没有给他推荐任何官职。

【悟在当下】不听信谗言,客观辨人

杨溥居高位而不以权谋私,面对儿子借其名作威作福,没有简单地听从了事,而是针对儿子的性格和各种情况综合分析,没有落入儿子的圈套,还重用了有能力的官员,可谓一举数得。

自古以来,为官者往往以对其家人子弟的态度判断是非,决定亲疏弃取。杨溥却与之相反,不但不以儿子的好恶为依据,而且能从中看出范理的清廉正直,为国推贤选才。这既是为官用人的榜样,又是善于治家教子的楷模。在举世浑浊的封建官场中,杨溥此举诚为不易之事。

周元素善识人之性

明代周元素是江苏太仓一带小有名气的画家,他有一个画僮叫阿留,跟随他已有四五年了。十三四岁的阿留,大大的眼睛,厚厚的嘴唇,一副憨厚的样子,看起来傻乎乎的。

一天早上,周元素外出前对阿留交代说:“你在家看好门,有谁来了,记住他的样子,等我回来再告诉我。”

晚上,周元素回来后问阿留:“今天有谁来找过我吗?”

“有,来了好几个哩。”阿留一边用手比画着,一边一口气讲下去,“有个矮矮胖胖的,有个瘦瘦高高的,有个漂漂亮亮的,还有个拄着拐杖的。”周元素听明白了,笑笑又问:“还有没有其他人来过?”

阿留嘿嘿笑着回答:“我怕来的人多了记不住,拄着拐杖的老头子走后,我就拴上了大门,没再出去过。”

周元素没再说什么。他是个很忠厚的长者,也了解阿留就是这么笨的一个人,至少在这方面他毫无长处可言。

不仅如此,阿留还闹出了不少生活中的笑话。有一次,周元素家的一张床折了一条腿,他让阿留去树林里找根合适的树杈,拿回来修床。阿留拿把斧头就出去了,在树林里转来转去,足足找了大半天,结果还是空着两手回来了。周元素和家人都在厅堂中,他问阿留:“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我们都在等你呢。”只见阿留非常认真地说:“因为找不到一根合适的树杈,我在树林里转了又转,所以才费了这老半天时间。”

周元素说:“那么多的树杈,怎么说找不到呢?随便找一根把它砍下来,不就行了吗?”

阿留伸开两只手指头,向上伸了伸,说:“您不知道,树杈是朝上长的,没有像床腿那样向下长的。”周元素一家人听了,笑得前仰后合。

但阿留也有长处,周元素写字、画画时,一定要阿留为他磨墨、调颜料。他把墨磨得很浓,用他磨的墨写出的字,在日光、灯光下可以反射出光泽。至于调颜料,阿留对色彩的辨别力似乎特别强,周元素吩咐要什么颜色,阿留总能调得恰到好处,从来不会出差错。

周元素写字、画画时,阿留站在一边专注地看着。周元素画花鸟,有时阿留对他说,这朵花的颜色再重些,那只鸟的尾巴可增加点什么颜色,周元素采纳阿留的建议后,效果往往比之前好得多。

一天,周元素铺开纸张,动手作画,阿留在一旁看得很专心。周元素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阿留说:“你是不是也看出点什么名堂来了?你能画几笔吗?”

阿留竟然很认真地回答说:“这有什么难的!”

“噢?那你就画给我看看吧!”周元素说着把手中的画笔递给了阿留。

阿留卷了卷袖子,开始在纸上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出水芙蓉图画好了:满塘水波荡漾,一片小小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一只蜻蜓正准备在荷叶上停留。整幅图,取意于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周元素拿起画来,仔细端详。这幅画意境开阔,构图匀称,浓淡相宜,确是一幅好画。要不是亲眼看到了阿留作画的全部过程,周元素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样一幅画是出自这个看起来有点傻乎乎的小画僮之手。

接着,周元素要阿留再画一幅。阿留沉思一会儿,很快又画了一幅,那画面上是微风吹拂着一株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燕子斜着身子从天空掠过,向着柔柳飞过来。虽然画面上只有一株柔柳、一只燕子,但使人感受到了暖暖春意,感受到了充满情趣的盎然生机,笔法老道,布局合理,完全像出自一位老练的画家之手。

周元素把家人都喊来看阿留作画。阿留又画了一幅青鸟翠竹图,大家都纷纷称赞:

“阿留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阿留真有灵气。”

阿留看着大家,只是憨憨地笑。此后,阿留在太仓一带,也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

【悟在当下】识人之性,用人之长

周元素善识人之性,用人之长,使一个在别人眼中傻笨得出奇的阿留,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若周元素只是呵斥阿留生活中的无能,只看到其短处,不见其长,怎么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华呢?

朴露之人,胸怀坦荡,性情质朴,没有心机,不善机巧。但为人过于坦白直诚,心中藏不住事,太显山露水,城府不够。与这种人合作,尽可以放心。

康熙识人重才更重德

康熙亲政之初,多次与担任讲官的大学士讨论用人问题。康熙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体会到,“知人难,用人不易”。他认为,有许多情况使统治者知人难:一是许多官员言行不一,许多下属为了讨好皇帝,常常投其所好,增加了知人的难度。二是许多官员不能洁身自好而顾及私情,举贤任能时荐举的都是平素往来交好的人,而不管其是否有操守。三是在世风浇薄、“人皆不能自爱”的情况下,寻求廉洁从政之人更难。四是许多官员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廉洁,有的人当小官的时候表现不错,但得志之后就变质了,要选到一贯表现好的人才也难。五是身为一国之主,处在深宫,不可能对每个人当面识别。因此,康熙在执政期间,始终强调用人不可不慎重。

康熙十一年八月,19岁的康熙让自己的侍讲官、大学士熊赐履谈谈对用人方面的见解。熊赐履说:“德行的标准是统一的,而才气则各有各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对人的使用要根据各自的特长,择其优势而用,不可求全,完人是没有的。”

康熙十分赞同熊赐履的这一观点。过了几天,他又对人谈起这个问题,又让熊赐履讲讲什么叫作“有治人无治法”。熊赐履说道:“什么法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找到了合适的人,让其按法而治,就可以达到目的;人找错了,法规策划得再好,也难以完成。皇上只要留心,得到了合适的人,政治上的事就不用发愁了。看人能力的大小不可仅从其外貌上去判断。”

康熙也开诚布公地谈了自己的看法,说自己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先观人心术,其次再看其才学。一个人如果心术不正,即使有才学又有何用。”他认为虽然知人很难,用人也不易,但是为治之道,全在于此。如果不尽心,人才是不可得的。

熊赐履见皇上的观点与他基本一致,抓住了用人之道的关键,十分高兴地夸赞说:“才有大小,学有深浅。朝廷因才器使,难拘一格。诚实正直,人之根本。”

从此,康熙在任用提拔官吏上十分慎重,始终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重的选人标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做到坚持不懈地抚清、惩贪、整饬吏治。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康熙让汤斌、达哈塔、耿介等一些有名望的老臣做皇太子的老师,请他们严格要求,教授皇太子知书明理。汤斌老先生也许过分激动,当场说了些过分赞扬康熙的话,说:“皇上豫教元良,旷古所无,即尧舜之莫及。”这话显然有些夸大其词,吹捧得有失分寸,是简朴务实的皇上所不爱听的,因此立即受到康熙的严厉批评:“大凡奏对贵于诚实,尔此言皆系逢迎之语。今实非尧舜之世,朕亦非尧舜之君,尔遂出远过尧舜,其中心之诚然?大凡人之言行,务期表里合一,若内外不符,实非人类。”

从康熙的话里不难看出他是生气的:人贵在诚实,说这些讨好谄媚的话没什么用!当今还称不上尧舜之世,我也算不上是尧舜那样的贤圣皇上。你说我比尧舜还好,是你的心里话吗?人的言行应当表里如一,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是两回事,还算是人吗?

胤礽是康熙的嫡长子,1岁时便立为太子。长大成人后,其仪表、学问、才能都较为可观,但他行事乖谬,不仁不孝。康熙皇帝认为不能把天下托付给此人,便含泪把他废为庶人。康熙皇帝还能正确地、辩证地对待某个官员,他以晋代的张华为例告诫大家,说张华以才学而知名,但他后来蔑弃典礼,所学又有何用?因此康熙坚持“必才德兼优为准”。

【悟在当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重的选人标准

所谓心术,就是心地、居心,属于思想道德范畴,这是用人的首要标准。康熙认为,有才无德者不如有德无才者。有才无德者足以败事,而且才越高败事越严重;而有德无才者能守本分,不生弊端,大不了于事无补,但不至于造成损失。

当今有些领导者重才轻德,一味重用“能人”,而置德操于不顾,这就难免有人倚才为恶。我们当然赞成“能人战略”,但“能人”的标准应该是德才兼备,而不是让品德不好的人窃居高位,这应该是“能人战略”的本义。

康熙南巡考察于成龙

富庶的江南,不仅是鱼米之乡,而且织造业、运输业、商业都很发达。因此,江宁知府的位置,历来被看作肥缺。即使是京官外放,若被皇上点了江宁知府,那也会欣然赴任。也正因如此,江宁知府很容易犯贪污腐败的毛病,撤换频繁。可是到了康熙年间,从民间流传到州府的文书都说江宁知府于成龙是个难得的清官,把江宁治理得政通人和。康熙皇帝听说后龙心大悦,便在一次南巡私访中细心考察。结果,江宁州府百姓都十分拥戴于成龙,都说他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康熙便亲自赏给于成龙手卷一轴,并且很快提升他为安徽按察使,给地方官树立了一个榜样。

于成龙毕竟是个四品知府,受皇帝钦点提升还算是理所应当,而一个“七品芝麻官”居然也能让皇帝钦点,则不能不说明康熙皇帝敢于和善于用才了。

直隶固安县令杨某,为官清正并且颇有才气,他不惧权贵,禀性清高耿直。正因如此,杨某与同僚和上司的关系难以和睦,多有摩擦,因此有不少小报告和诬告信送到直隶总督甚至朝廷那里。两种信息都传到康熙皇帝耳朵里,他便在出巡时去固安民间察访,结果固安的老百姓一致称赞杨知县清正爱民。康熙便力排众议,仍然让杨某为固安县令,并且领取知州的俸禄。时间不长,又把他提拔为光禄寺少卿。此举不仅否定和压倒了那些不干事、没本事的懒官、庸官及其诬告之词,而且让全国的基层官员看到了靠政绩升迁的希望。

【悟在当下】深入到基层辨识人才

康熙的慎重表现在他的用人实践中。为了确保量才适用,人尽其才,他强调不但要试其言,观其行,还要问之于民,考察官员是否勤政,同时也十分重视官与民的关系。康熙皇帝多次微服南巡,考察地方官员与兵民的关系如何,通过了解民情民意,对官员给予综合评价,以判断其优劣。

作为领导者,要经常深入基层,到基层去观察人,发现人,识别人,不要纸上谈兵,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不要认为领导者就是高高在上的,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人才,对待事业,这才能顺利地找到心仪的“千里马”,助自己成就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