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东方三大圣人思想录
64907100000005

第5章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老子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人生若是如水,往来穿梭自如,于浩渺的天地之间默默流淌,上可至穹庐,下可到黄泉,不畏寂寞,不为诱惑,能屈能伸,能进能退,能上能下,只身存天下又有何难?

心境如水

古代,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的苦闷无处排解,便来找师父开导自己。师父静静听完了他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房中,房间的桌上放着一瓶水。师父微笑着说:“你看这只花瓶,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此人思索良久,仿佛要将花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师父点点头:“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的水,如果你厌恶地摇它,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官员恍然大悟。

【悟在当下】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使万物得其润泽,而不与万物争利,永远不居高位,不把持要津,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中,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只是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修为而已。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所谓“居善地”;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所谓“心善渊”;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所谓“与善仁”;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所谓“言善信”;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所谓“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合,所谓“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澈,所谓“动善时”;遵循水的基本原则,与物无争,与世无争,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便是掌握了天地之道的妙用了。

人生在世,若能将水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完人,正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北宋范仲淹曾挥毫撰写了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情感不轻易地随景而迁。升官发财之日,不会得意忘形;遭厄受穷之时,也不致愁眉紧锁。身居高职,能为民解忧;一旦流离江湖,依旧心系万民。在位也忧,离职也忧。如要问:似这般无日不忧,几时才是一乐?只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阐明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

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及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了,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处,便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衣食不华,只为温饱,直到晚年,也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然而,他却乐善好施,待人亲热敦厚,乐于义助他人,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教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当他离任时,百姓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

范仲淹死后,朝野上下一致哀痛,甚至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也都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悼。看来好像范仲淹的一生错过了许多,比如荣华富贵,比如功名利禄,其实他表面错过的都是实际收获的,正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悟在当下】

许多大公无私之人表面上看似因为无私而失去了许多,殊不知,他们为此得到的更为丰裕。如果抛开历史,走进生活之中,你同样会发现,如果不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自私的位置上,获得的将会更多。

老子说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自然而生,不为万物,不为人。天地的“不自生”,正是天地极其自私的道理。但是,老子在这里所表现的是天地的“极私”,同时也正是天地的“至公”。

从万物个体的小生命来看,生死仿佛是极为不幸之事,但从天地长生的本位来说,生生死死只是万物表层的变相。万物与天地本来便是一个同体的生命,万物的生死只是表层现象的两头,天地能生能死的功能,并没有随生死的变相而消灭,它本来便是一个整体的大我,无形无相,生而不生,真若永恒似的存在着。

得道的圣人如果能够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世,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象的身心摆在最后,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样,便真正摒弃了私心。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去做,那么,虽然看似把自身的利益置于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做出了一个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

志在天下者先正其身

王莽是皇太后王政君的弟弟王曼的儿子,父辈中九人封侯,父亲早死,孤苦伶仃。与同族同辈中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相比,王莽聪明伶俐,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他曾几个月衣不解带地悉心侍候伯父王凤,深得这位大司马的疼爱。加官晋爵后的王莽依旧行为恭谨,生活俭朴,深得赞誉。正当王莽踌躇满志之时,成帝去世,哀帝即位,王莽的靠山王政君被尊为太皇太后,失去了权力,王莽下野,并一度回到了自己的封国。这段时间,王莽依然克己节俭,结交儒生,韬光养晦。为了堵住众人之口,哀帝以侍候王太后的名义,把王莽重新召回到京师。随着年仅9岁的汉平帝即位,王莽将军国大政独揽一身,其野心也急剧膨胀。而后,一心想当帝王的王莽,假借天命,征集天下通今博古之士及吏民48万人齐集京师,“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天书应运而生,王莽也理所应当地由安汉公而变为摄皇帝、假皇帝。在平定了几次叛乱之后,王莽宣布接受天命,改国号为“新”。

称帝后,他仿照周朝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力,引发豪强不满;他鄙夷边疆藩属,将其削王为侯,导致边疆战乱不断;赋役繁重,刑政苛暴,加之黄河改道,以致饿殍遍野。王莽最终在绿林军攻入长安之时于混乱中被商人杜吴所杀,新朝随之覆灭。

【悟在当下】

历史上,“身轻失天下”者甚多,而王莽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当了十五年新朝皇帝的王莽,是近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有人把他比做“周公再世”,是忠臣孝子的楷模;有人把他看成“曹瞒前身”,是奸雄贼子的榜首。白居易一语道破天机:“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正印证了老子的一句话:“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其身存。志在天下,建丰功伟业者,正是因为身有所存。现在正因为还有此身的存在,因此,应该戒慎恐惧、燕然自处而游心于物欲以外。不以一己私利而谋天下大众的大利,立大业于天下,才不负生命的价值。可惜为政者,大多只图眼前私利而困于个人权势的欲望中,以身轻天下的安危而不能自拔,由此而引出老子的奈何之叹!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北宋开宝年间被授职为参知政事。当时赵普主持中书省,曾经说:“我观察吕公向皇上奏事,得到嘉奖不曾高兴,遇到挫折不曾害怕,也不表现在言谈话语中,真是宰相的气度啊!”太宗想要用吕端为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已经属意于吕端。吕端任宰相,谨慎稳重,主抓要领,办事清平简约。

当时,李继迁(西夏之建立者,党项族人,原先依附宋朝,受宋太宗赐姓,名为赵保吉)侵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俘获李母。

宋太宗想杀李母,召寇准(当时是掌军事的枢密副使)谋议。寇准告退之后,来到相府,吕端心念一动,问寇准说:“陛下有没有告诫先生不要对吕端说?”寇准说:“没有。”吕端说:“边界经常发生的事,我不必参与;但如果是军国大事,我身为宰相,不可不知。”寇准就告诉他原委。吕端继续问:“如何处置?”寇准说:“计划在保安军北门外处斩李母,借以警告李继迁。”吕端说:“这么做并非良策,希望先生把计划的时间缓一缓,我将入奏。”

吕端入奏太宗:“当年项羽捉到了刘太公,想将他烹杀以警告刘邦,但刘邦却说,希望分我一杯羹。想做大事的人常顾不得自己的亲眷,何况李继迁是悖逆、凶暴之辈?陛下今日杀了李母,难道明日李继迁就会束手就擒?如果不能,杀了李母,只会结怨,并加深对方叛逆的意图。”太宗说:“既然如此,又该如何呢?”吕端说:“以臣愚见,应将李母安置在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派人善加照顾,借以招徕李继迁,即使他不愿投降,也可以牵制他,何况李母的生死大权始终在我方手里。”太宗很高兴地说:“如果不是你,就几乎误了大事。”就采用了吕端的计策。

李母后来病死在延州,而李继迁则在不久之后,因出攻西蕃中箭死亡,他的儿子随即归顺,这是吕端的功劳。

吕端在危急时刻也体现了自己“大事不糊涂”的本色。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吕端每天都陪同皇太子(宋真宗)入侍,探问病情。

当时宦官王继恩暗中勾结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图谋拥立楚王赵元佐。

太宗刚驾崩,李皇后随即派王继恩召见吕端,吕端怕局势生变,就将王继恩锁入房内,再派人严加看守,然后入宫进见。

皇后说:“陛下业已驾崩,立嗣以长才顺乎传统,如今应当如何呢?”

吕端说:“先帝生前册立太子,正是为了今日,如今先帝才刚驾崩,怎可违命而有不同的意见呢?”说完,就到了福宁宫。

真宗登基,垂帘端坐于殿上接见群臣。吕端这时立在殿下,不肯下拜,先请求卷帘,然后登上殿阶详细察看,确认是真宗本人之后,才走下殿阶,率领群臣叩头跪拜,高呼万岁。

接着,吕端将李继勋派赴陈州(今河南淮阳县),贬李昌龄为忠武军(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司马,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安置于均州(今湖北均县北),而胡旦则被流放到浔州(今广西桂平),家产充公。

【悟在当下】

《庄子·内篇·大宗师》中说:“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其中,“天之小人,人之君子”指的是做事圆滑高明,但内心不正,道德方面不为人所称道;“人之君子,天之小人”指的是为人内心方直,但是往往不合于世,不善交际,处世不高明。比如说,孔子道德非常高明,在世间却老是碰壁看起来到处不合时宜,周游列国到处不得志,是一个“人之君子,天之小人”。

庄子认为,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应该既是“天之君子”,也是“人之君子”,“圣人之才”与“圣人之道”兼备,这样方可称得上“大宗师”。而吕瑞,恰恰可以称得上是做人的大宗师,他对于糊涂术的把握可谓高明。

正所谓,时常糊涂的是一介凡夫,追求难得糊涂的是智者。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才是一个得道的大宗师。这便是庄子提倡的“糊涂之道”。

“记住”与“忘却”的正确运用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牢记于心头,而又有另外一些事需要我们忘却于脑后。什么该记住,什么该忘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的。

铁匠和他的好朋友结伴去旅行,一路上两个人相互照顾。

有一天,他们在翻过一座大山时,铁匠不幸失足,在他滑向悬崖边的一瞬间,好朋友不顾自身危险,拼命拉住了他。铁匠于是在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好朋友救了铁匠一命。

他们继续前行。一个月后,他们来到一处结冰的河边,他们为是踏冰而过还是寻桥而过争吵起来。一气之下,好朋友踢了铁匠一脚,铁匠跑到冰面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好朋友踢了铁匠一脚。

有个过路的行人见了,好奇地问铁匠:“你为什么把好朋友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他踢你的事刻在冰上?”

铁匠说:“好朋友救了我,我永远都感激他;至于他踢我的事,我会随着冰上字迹的融化而忘得一干二净。”

【悟在当下】

《庄子·内篇·德充符》中说:“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意思是:只要德行上有过人之处,形体上就会被人遗忘。人如果不仅忘记容易忘记的形体,还能忘记不容易忘记的德行,那就叫作“真忘”。

一般的人做不到“真忘”,甚至也做不到因为德行美而忘掉形体丑,他们自以为聪明,结果,应该忘记的不忘,不该忘记的却忘记了。在庄子看来,这是真正的大糊涂。而铁匠的“记住”与“忘却”,遗忘别人的“不好”,铭记别人的“好”,才是真正的会做人,这种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佩和敬仰。

为善不为名

小镇上有一家菜摊,平时顾客不多,因为这里的人都比较穷,买不起菜。不过,经常有些穷人家的孩子来这里转悠。虽然他们只是玩,可店主还是像对待大人一样与他们打招呼。“孩子们,今天还好吧?”

“我很好,谢谢。老板,这些马铃薯看起来真不错。”

“可不是嘛。你妈妈身体怎么样?”

“还好,一直在好转。”

“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吗?”

“不,先生。我只是觉得你的马铃薯真新鲜!”

“你要带点儿回家吗?”

“不,先生。我没钱买。”

“用东西交换也可以呀!”

“哦……我只有几颗赢来的玻璃球。”

“真的吗?让我看看。”

“给,你看。这是最好的。”

“看得出来。嗯,只不过这是个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你家里有红色的吗?”

“差不多有吧!”

“这样,你先把这袋马铃薯带回家,下次来的时候让我看看那个红色玻璃球。”

“一定。谢谢你,老板。”

每次店主和这些小顾客交谈时,店主太太就会默默地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她熟悉这种游戏,也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

镇上很多贫困的人家没有钱买菜,也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可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他就这样假装着和孩子们为一个玻璃球讨价还价。就像刚才的这个孩子,这次他有一个蓝色的玻璃球,可是店主想要红色的,下次他一准儿会带着红玻璃球来,到时候店主又会让他再换个绿的或橘红的来。当然打发他回家的时候,一定会让他捎上一袋子上好的蔬菜。

许多年过去了,店主因病去世。镇上所有的人都去向他的遗体告别,包括以前那些和他交换东西的孩子们,而今他们都已经成了社会上的成功人士。

店主太太站在丈夫的灵柩前。小伙子们走上前去,逐一拥抱她,亲吻她的面颊,和她小声地说几句话。然后,她泪眼朦胧地目视他们在灵柩前停留,看着他们把自己温暖的手放在店主冰冷苍白的手上。

【悟在当下】

《庄子·内篇·养生主》中有:“为善无近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善事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在做善事才这样。

如果一个人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为了做好事的名声,那就不算是真正的做好事。庄子提倡的是人生行为要做到至善,至善无痕。

我们很难估量做善事对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影响。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生命需要我们做的是敞开心扉爱他人,真诚地爱他人,去宽慰失意的人,安抚受伤的人,激励沮丧泄气的人。至善无痕,让施与心就像玫瑰花一样散发芬芳吧。

循“道”而行,天下太平

汉文帝即位不久,下了一道诏书说:“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逮捕办罪呢?我不相信这种法令有什么好处,请你们商议一下改变的办法。”大臣们一商量,按照汉文帝的意见,废除了一人犯法、全家连坐的法令。后来的缇萦上书,废除肉刑,更是文帝仁慈治天下的表现。临淄太仓令淳于意因无心官场,辞官归乡成为一名郎中。一次,当地一位豪商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不料病人不治身亡,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当地官吏判处其“肉刑”,将其押赴长安。淳于意的小女儿陪父前往长安,并托人写了一封奏章传入宫门,乞求皇帝废除惨无人道的肉刑,自己甘愿没为官奴替父赎罪。汉文帝看了信,召集群臣,说:“犯罪受罚,理当如此。但肉刑过于残酷,不利于人改过自新,将之取缔吧!”

吕祖谦曾说过:“凡四百年之汉,用之不穷者,皆文帝之所留也。”综观西汉文帝在位的言行政措,有一点特别突出,即“躬自俭约”,文帝淳朴节俭是臣民的表率。《史记·孝文本纪》中记载:文帝即位从政23年间,生活俭朴,身着粗袍;修建陵墓全用泥瓦,甚至连墓室装饰也明令不准使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所宠爱的慎夫人,也随文帝过着简朴的生活,平时不着一般贵妇穿的拖地长裙,而是像劳动妇女那样“衣不曳地”,所居住的室内帷帐全无雕龙绣凤的纹饰。一次,汉文帝想在宫内修一座露台,就向工匠打听所需花费,当工匠告诉他修成需要百金时,汉文帝马上感叹:“这花费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啊。”于是放弃了原先的打算。

此外,文帝还经常揽过失于自身,他说:“我听说天之道是祸自怨恨而起,福由行德而生,百官的不对,应该由我亲身负责……我不英明,不能施德及远,以致使边疆的人们不得宁息。”汉文帝下罪己诏非常频繁,无论天象异常或外患日亟,他都要罪己反省。后世许多人认为时为代王的刘恒在继承帝位之前的谦虚不过是一场“不敢为天下先”的表演,即便如此,也是文帝将黄老之术运用娴熟的表现吧。

【悟在当下】

老子传了三件法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指内心深处纯良与中正的外在表现;俭,指适中适可的行事方式;不敢为天下先,即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凡事从“我”着手,恰好解决问题即可,无须过多的形式与修饰,否则,便是冗余。不敢为天下先,即不违背“道”,做事符合“道”的准则,无论是事物内在的道还是外在的道。背“道”而驰,就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循“道”而行,也有一定的前提要求,即“不敢”的时候,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时候,没有认清某种“势”的时候,就不要“螳臂挡车”,为天下之先。

深谙“黄老之道”的汉文帝将老子的传世三件宝真正身体力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都逐一做到。汉文帝学习老子可谓抓住了其精髓所在,故能成为一代名主。

强盗的原则

春秋后期,由于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兼并战争的掠夺,下层人民不堪重负,纷纷起来反抗,其中规模较大的反抗斗争就是发生在鲁国境内以跖为首的奴隶起义。柳下跖,姓展,名雄,鲁国柳里人,因居住在“柳下”,是被称作“跖”的赤脚奴隶,故名柳下跖。因为他领导了奴隶起义,故被史册上污称为“盗跖”。

庄子曾描写柳跖率徒众9000人横行天下,专与诸侯作对,破人门户,夺人财物,掳人妻女,所到之处,大国据城守卫,小国坚壁清野。由于其经年累月地骚扰民间,气焰万丈,故而是人人畏惧的大盗。据说,孔夫子曾企图劝他改恶从善,结果被他骂作伪君子,而且将孔子驳斥得无言以对。《庄子·胠箧》中不无调侃地说,盗跖之所以得以横行,一方面是所谓的“圣人”给其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是他主张“盗亦有道”。

有一次,柳跖的喽啰们问他:“做强盗也有自己的道义和原则吗?”柳跖回答说:“当然,道义原则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能抛弃。对于强盗来说,事先摸清楚对方府库中财物的数量和贮存情况,精确地估计是否一定能够得手,这叫作圣明;开始抢时不怕顽强的抵抗,勠力同心,奋勇争先,这叫作勇敢;抢完后主动断后,掩护同伙,甘于冒险,这叫作义气;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反对蛮干,务求必胜,这叫作明智;分赃时要平均分配,轻财重义,取少让多,这叫作仁义。以上五则,就是我们作为强盗必须遵循的道义和原则。”

【悟在当下】

人活着都是偷了天地自然的东西,偷太阳的光芒,偷土壤的养分,侵害万物的生命,托钵乞食,却还认为是理所当然。修道人偷盗天地精华之机,也是如此。人要不犯盗戒,只有餐风饮露,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才算是清白。从另一个角度讲,“天地,万物之盗”,天地也是偷了万物的生命,才显现出天地存在的威德功能。

如此看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互相偷盗的世界,彼此相偷,互相浑水摸鱼,而夸耀自己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因此,“盗”无处不在,但“盗”亦有道,不同情况下的盗取,换来的是不同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