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逢润(1920.2—2009.10),山西襄垣人,航空喷气发动机研究所(现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涡轮院)首任所长。1936年5月在山西襄垣下良镇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1937年9 月在山西沁县加入决死队任侦察连副连长,1940年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先后在太岳同蒲游击队二支队、太岳三军分区司令部、太岳军区13旅68团任参谋,参加了洪洞赵家堡、老王沟、临汾洪洞车站等一系列战斗。1946年6月先后在四纵队、河南军区参谋科任副科长、科长。1950 年调河南军区警二旅六团任副团长,同年11月调独立16团任团长。1951年4月,调洛阳军分区任副参谋长、分区委员,同年9月调空军24师任副参谋长、师党委委员。1952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学习,成为我国空军高级指挥人员的第一期学员,留校任系训练处副处长,1958年调空军学院任训练部教务处处长、支部书记。1955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62 年8 月调航空研究院第二研究所(现中航工业动力所)任副所长,1965年1月调四川江油任航空喷气发动机研究所任所长、党委书记。1988年获航空工业部颁发的“献身航空三十年”荣誉证书。1985年11月离休,2009年10月去世。
1962年8月,苗逢润被任命为航空研究院第二研究所副所长,从此开始在航空工业战线上奋斗、拼搏。1965年1月又肩负重任,调四川江油任新组建的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喷气发动机研究所所长。
苗逢润来到这里的时候,松花岭至甘溪一带还是重峦叠嶂、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他们用苇席、竹竿在观雾山下、平通河两岸安营扎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建设。基本建设时期的头几年,苗逢润身先士卒,与大家一样住席棚、点油灯、喝山泉,领着大家跋山涉水、拓荒开路,抬电杆、架电线、修公路。通过人抬肩扛,趟过湍急的河水、翻过一座座山坡,将成吨的建材、一两百千克重的电杆运送到施工现场。在苗逢润的倡导和带动下,研究所开展了长达数年的义务劳动。他与参加义务劳动的干部、职工一样,一副帆布手套、一把铁锹,肩上一副垫肩,与大家一起装运沙石。现位于涡轮院试验基地海拔858米最高峰的白山电视插转台,就是凭借义务劳动建起来的。
建所初期,所党委提出“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即便在那个物资生活资料匮乏的时代,苗逢润还是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义务劳动初期,大家是自带干粮,后来职工食堂给每个人发两个馒头。在那个粮食要凭购粮证或粮票定额供应的年代,他为这件事付出了很大努力。当时,大部分职工、家属住在席棚里,后来开始建“干打垒”住房。为使这种简易的住房安全、适用,苗逢润多次带人到附近的三线单位去学习、取经。
深入现场、深入实际是苗逢润的一贯工作作风。设备、器材到了水口庙总库后,以至后来的转运、安装、调试,他都要和技术、基建、动力、管理、后勤和办公室等机关领导一道去查看。他经常带着机关人员一起去现场办公。这些时候,有关的各个部门负责人都得到场,汇报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和完成的进度;是谁的问题就由谁负责解决,在现场解决不了的,也要当场提出解决办法。
由于历史原因,高空台建设多次易址、两次进洞出洞,历经了6 年的曲折。开始的选址在甘溪黑沟,并决定打洞;由于场地狭窄,无法布置庞大的设备系统,后来迁址到任家坝。工程兵部队在任家坝下面的龙漩湾施工打洞,历经2 年零6 个月只打出所需总量的6%。当时,航空业界就有专家、学者指出:高空台设备进洞,无法解决高温、高湿、噪声等问题。在高空台选址与进洞的问题上,苗逢润通过集中大多数专家的意见,综合考虑高空台设备系统需要的地理条件,提出在任家坝相对集中的布局方案,最终被上级采纳。
20世纪70年代初,高空台进入相对稳定的设计、建设时期。由于高空台设备庞大,种类繁多,技术要求高,因而加工、安装工作量大。苗逢润担任现场指挥部主任,组织完成了零部件试验设备、机械加工设备、天然气站、水泵房、变电站、空压站以及管道的建设安装。指挥完成了高空舱加工任务并安全运抵安装现场。1975年,为完成高空台总体工程的安装和气压机组主体设备及气压机组总体设备的安装,以及11套零部件的调试,再次组织大会战,苗逢润任会战总指挥,以最快的速度,高质量地实现了安装工作的目标。
为做好高空台一期工程直接排大气的联合调试,他作为现场指挥长夜以继日地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一起。他注重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大胆培养,大胆启用人才,使一大批科技人员成为高空台建设的中坚力量,为1986 年高空台直接排大气联合调试成功、高空台部分提前投入使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1995年高空台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高空台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苗逢润1980年任党委书记,1983 年任所顾问。1985 年11 月离休,2009 年10 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