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舰载武器
6459200000059

第59章 舰载信息化武器(8)

(1)情报、监视、侦察/兵力保护模块。该模块装有高保真度的前视红外热成像仪、电视摄像机、生物制剂探测器、炮塔安装式GAU-17型12.7mm旋转式高射速机关炮等,可执行情报搜集、战场监视、目标跟踪、局部海区有限封锁、警告性射击、检查附近过往船只、监测生物污染水域等任务。

(2)反水雷战模块。该模块装有拖曳式侧扫猎雷声呐、组合电子设备和绞盘,可执行水雷探测、航道清查、提供海底图像等任务,为反水雷舰艇提供目标信息和安全保障。

(3)精确打击/反舰作战模块。该模块装有指挥控制装置、激光指示器、敌我识别系统、小型导弹(如“标枪”或“狱火”导弹),也有可能加装30mm舰炮等执行对舰攻击、对岸火力支援等任务(美国陆军也有意将其用于有河流的陆战场上实施精确打击)。

(4)反潜战模块。该模块由法国海军协助开发(法国于2004年2月参加“斯巴达侦察兵”项目),研制工作结束在即。模块中装有吊放式深水声呐、声呐浮标、鱼雷、障碍规避系统等,用于执行搜索探测敌潜艇,向载舰提供目标数据或直接对目标发起攻击等任务。

据称,“斯巴达侦察兵”最终还有可能配装其他模块,包括转体导弹、20mm机关炮、防空系统及成套灭雷设备等。

从2002年起,“斯巴达侦察兵”的各种任务模块已进行了相关测试。2002年下半年,“斯巴达侦察兵”参加了在莫尔赫德市外海举行的联合特混舰队演习。2003年8月,刚刚接受过水上测试后装上情报、监视和侦察模块的“斯巴达侦察兵”即被派往波斯湾,在“葛底斯堡”号导弹巡洋舰上参加了“企业”号航母战斗群执行的“伊拉克自由”作战行动。其间,载舰“葛底斯堡”号的指挥控制中心成功投放并回收了“斯巴达侦察兵”,并对其进行了遥控作业,而该无人艇也展示了为航母和巡洋舰搜集周围海上图像的能力。2003年10~12月,装备了水雷战模块的“斯巴达侦察兵”分别在巴拿马城和美国海军水面战司令部进行了一系列演示,演示项目包括自动施放并回收扫雷声呐、向岸基或舰基控制台传送雷达图像、遥控或半自动作业、清查航道等。2005年4月,“斯巴达侦察兵”在阿泊汀试验场进行了首次实弹测试,在开放水域航行中通过光电瞄准遥控用14.7mm机关炮进行了射击。装备反潜战模块的“斯巴达侦察兵”已于2005年年底进行了试验,内容包括反潜搜捕能力,障碍自动规避能力和对生物、化学战剂的探测能力。2006财年,“斯巴达侦察兵”又进行了包括所有模块在内的全系统多种任务演示试验。

按照美国海军的计划,所有装备有AN/SQQ-89战斗系统的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以及未来的濒海战斗舰都将配备“斯巴达侦察兵”。美国海军还正在研制一种高能量密度的压燃重油发动机,为“斯巴达侦察兵”提供更大的航程、续航力和负载能力,另外,美国海军还计划使其具有多平台(包括陆基和空基)投放能力。

法国和新加坡海军先后参加了“斯巴达侦察兵”项目。其中法国海军已于2005年6月接收了第一艘演示用艇,现已进行了海上试验,争取在2008年正式投入装备;新加坡海军则已在2005年5月举行的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上公开展示了“斯巴达侦察兵”,准备将其用于未来的海上反恐行动并使之应对本地区海上形势日益复杂的趋势。

三、无人远程猎雷艇

洛·马公司打破传统设计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提出了一种独具匠心的、介于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水面艇之间的AN/WLD-1无人远程猎雷艇方案。该无人艇长7m,采用柴油机推进,最大功率370hp,航速10kn以上,最大航程700km,续航力20~40h,工作深度为深水到30ft以下的浅水,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同时兼有水下和水上无人平台的优点:艇体部分航行在水面以下,具有受风浪影响小、稳定性强、隐蔽性好且可增大载重量的优势;而动力装置柴油机的通气/排气管则露在水面以上,使得其推进系统和水面艇一样简单,省去了复杂昂贵的蓄电池组。该无人猎雷艇的艇体内装有变深度声呐、一次性灭雷具或其他扫雷装置,通气管顶部装有导航雷达、光电传感器、信号采集装置和通信天线等,尾部还拖带有先进的猎雷声呐,其主要功能是对水雷(尤其是锚雷和沉底雷)进行快速侦察、探测、分类、识别并准确定位,也可用于反潜搜索、水面监视和沿海情报侦察与搜集,其超视距的猎雷能力可确保载舰远离危险的雷区。美国海军希望将这种无人艇部署在舰队的前方,使其起到前沿“哨兵”的作用,将所获得的前方水上水下信息通过卫星链路及时传回舰队。2003年10月,这种无人远程猎雷艇在墨西哥湾由“平克尼”号驱逐舰进行了艇侧投放试验,验证了其自主工作方式和数据链的超视距工作性能。2004年初至6月,该无人艇一直由洛 马公司进行海上测试,后又进行了质量鉴定试验;2005年6月,又由一艘“阿利 伯克”级驱逐舰携载赴海外参加了“里程碑C”试验。据开发商洛 马公司透露,海军还将对该无人猎雷艇进行改进,为其开发多任务模块,使其水下部分能装备鱼雷,水上部分能装备导弹,从而使其拥有反潜、攻舰和自卫能力。另外,美国海军还将探讨以该无人艇为母艇,携载更小的无人子艇在沿海执行特种使命的可能性。据称,这种无人猎雷艇2006财年的改型投资已确定为3400万美元,争取在两年内获得初步作战能力,最终装备DDG-51“阿利 伯克”级驱逐舰和未来的频海战斗舰。

四、“蓝色骑士”无人水面艇

在目前已经或正在开发的几款无人水面艇的技术基础上,美国海军已着手研发纯攻击作战用的无人艇。按照美国海军的设想,未来的海上攻击艇将携载相当数量的无人化高机动火力单元,包括无人机和无人艇,以便给敌方以出其不意的闪电般打击。在海军计划中的3万吨级“海妖”号三体战舰上,已设想搭载目前已投入研制的“蓝色骑士”无人艇。

据称,“蓝色骑士”是一种攻击作战用的大型无人水面艇,全长40.4m,宽17m,排水量129t,以柴油机为动力装置,喷水推进,最大航速近50kn,可在3级海况下正常工作。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全模块化设计结构,可根据战场需要更换不同的武器(如艇体两侧的弹出式导弹发射装置和驾驶舱顶部的火炮系统)和传感器。该无人艇可以遥控操作,也可自主巡逻,必要时还可人工驾驶(保留有传统的驾驶座舱,辅以装甲保护)。由“海妖”号携载至战区并释放后,“蓝色骑士”无人艇即可长时间地在敏感水域自主巡逻、游弋、待命。一旦危机出现或发现目标,“蓝色骑士”即快速抢占有利阵位,通过无线电或卫星通信系统向载舰发出预警,并在援兵到来之前发起攻击。为了降低开发成本,美国海军准备将陆军“科曼奇”攻击直升机的机载传感器和武器直接移植到“蓝色骑士”上,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导航和控制系统、“毒刺”防空导弹、“狱火”反坦克导弹和“企鹅”反舰导弹等。目前,“蓝色骑士”无人水面作战艇正在开发之中,大多技术细节尚未可知。

五、“保护者”无人水面艇

“保护者”无人水面艇是以色列拉法尔公司和航空防务系统公司于2003年联合研制的一种多用途无人艇,航空防务系统公司后来退出合作,由拉法尔公司单独开发。

“保护者”全长9m,排水量4t,采用柴油发动机动力装置,喷水推进,最大航速达40kn,最大有效载荷1000kg,主要用于执行海上兵力保护、情报监视和侦察、反水雷战、电子战和精确打击以及反恐等任务,旨在最终替代以色列海军现役的“超级德沃拉”级快速攻击艇。和美国人的“斯巴达侦察兵”一样,“保护者”既可自主航行,也可以遥控方式工作(遥控操作时由岸基或海基双控制台操纵:一个控制台是航向控制台,负责控制无人艇的航向;另一控制台是任务控制台,负责控制艇载传感器的工作和武器发射等)。

“保护者”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结构模块化。“保护者”采用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不同的战场要求,以即插即用的方式将不同设备快速配置到艇上,以使之执行不同的战术使命(目前,多种任务模块已开发成功)。②外形设计隐身化。“保护者”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隐身性能,艇身部分采用雷达吸波材料制成,上层建筑和舷侧均呈小角度倾斜,甲板上没有可致雷达截面积增大的设施,传感器舱、雷达和天线均位于水面杂波区之上。③传感器系统现代化。“保护者”装有先进的导航雷达、全球定位系统、搜索雷达和“托普里特”多功能光电传感器系统(包括第三代前视红外传感器,黑白/彩色电压耦合装置照相机,激光测距仪,昼夜观测瞄准仪,高级关联式跟踪器,激光指示器等),可对目标进行自动探测、识别、跟踪并引导武器发起攻击。④重量轻量化。“保护者”的基础平台是刚性充气艇,为最大限度地减小艇体重量,艇上多个部位(如部分艇身、边梁、框架等)采用了玻璃钢复合材料、轻质复合材料和碳纤维材料制造,如此不但减轻了重量,而且提高了减振能力,降低了寿命周期费用。⑤武器多样化。“保护者”的现有武器装备是小型“台风”遥控稳定武器系统,可使用12.7mm的机关炮和40mm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下一步拟换装30mm的小口径舰炮,可杀伤1500~2000m距离内的敌方目标;需要攻击装甲舰艇时,火炮右侧还可加装新型反舰导弹等。这些武器均采用电动操纵,实现了完全无人化操作。

自2003年10月以来,以色列海军和拉法尔公司一直在对“保护者”无人艇进行测试。2004年11月,拉法尔公司宣称“保护者”已向某用户售出两套,但拒绝透露用户的国籍。2006年2月,以色列海军对“保护者”无人艇开始了最后一轮作战评估试验,为最终装备部队做准备。

以色列海军表示,为进一步提高“保护者”的自动化程度,使其更具攻击性和灵活性,还将为其开发更先进的控制台。也有分析家指出,“保护者”最终还有可能充当“自杀”式攻击艇,对敌方目标(包括水面舰船、岸防设施等)发动同归于尽的自杀式袭击。据称,“保护者”首批将服役12艘,每3艘组成一个编队,轮流巡逻在以色列沿海水域,重点保护其水上舰艇不受恐怖活动的突然袭击。

令人感兴趣的是,新加坡海军继参与美国“斯巴达侦察兵”无人水面艇项目并采购之后,又在“保护者”项目中出头露面。在2005年5月17日开始举行的亚洲国际防务展上,新加坡展示了已经在其海军服役的“保护者”无人艇。有消息称,新加坡的2艘“保护者”已在此前被派往北阿拉伯湾附近海域参加海上安全和拦截行动,为在部署坦克登陆舰时提供兵力保护。

六、其他无人水面艇

除美国和以色列外,其他海军大国也有一些无人水面艇的开发计划,其中有的业已投入试验。德国布朗斯维克公司开发出一种称之为“哨兵”的无人水面艇,该艇采用模块化结构,全长4.67m,外形设计和艇体材料使之具有优良的隐身能力和抗沉性能,艇上装有声呐或雷达,另有光电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环境传感器模块可供选用,不同的模块适用于不同的任务需求,目前该无人艇已投入海试。

日本推出了一种OT-91型无人水面艇,已在2005年10月的东京安保设备展上公开展出。该艇全长4.4m,重535kg,采用喷水系统推进,最大航速40kn,有效载荷225kg,艇上装有一套自主导航系统,一部扫描声呐和两台电视摄像机(一台用于水下观察,另一台用于水面监视)等传感器,其主要任务据悉是海上情报侦察和反水雷等。

法国海军也十分重视无人水面艇的开发。早在参加美国“斯巴达侦察兵”项目之前,法国海军就已在研制一种称为FDS-3型的无人猎雷艇,该艇和美国洛 马公司后来推出的AN/WLD-1远程无人猎雷艇一样,均属半潜式反水雷艇,即艇体潜在水下,而发动机进气管和排气管则位于水面之上。FDS-3全长8.3m,重6.7t,采用柴油动力推进,航速12kn,续航力20h以上,由载舰通过天线实施遥控,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按预定航线自主航行,其主要功能是水下水雷探测和水面搜索。自1999年以来,该无人猎雷艇一直在大西洋沿岸水域进行试验,也曾参加过航道清扫、港口搜索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