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舰载武器
6459200000020

第20章 舰载导弹武器(18)

据悉,Block 3 型“飞鱼”导弹已于 2006 年底投入生产,预计将率先装备“地平线”级驱逐舰,这与法国的FRE MM级多用途护卫舰项目的进度正相吻合。由于MM40 Block 3 型“飞鱼”与 Block 2 型保持有最大的通用性,可用现役的各种标准型发射装置发射,又与现役舰载型MM40系列“飞鱼”的发射控制系统相兼容,所以按计划形成装备是完全可能的。

有消息称,包括意大利在内的一些国家海军已对 Block 3 型“飞鱼”多用途导弹表示了强烈的兴趣。

十一、Mk-3+型RBS-15双用途导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欧一些国家相继开始反舰导弹改装计划,目的是使之具有对陆上目标的攻击能力。瑞典海军也不甘落后,于1996年开始在刚投入工程开发的Mk-2型RBS-15反舰导弹的基础上研制Mk-3型反舰/对地攻击多用途导弹。Mk-3型RBS-15导弹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可以在远洋到沿海的各种海上环境中使用,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和一定的对岸火力支援能力。自1997年以来,瑞典海军和萨布动力公司已对Mk-3型导弹的导航系统、目标自动识别系统、弹体及其他一些子系统进行了十多次试验和性能鉴定。

Mk-3型RBS-15导弹具有在群岛环境中作战的突出优点,而且拥有跨过小岛陆地对岸上目标发起攻击的能力,但瑞典海军对其200km的最大射程并不满意。瑞典海军认为,这一射程虽可用于对岸火力支援,但对陆上纵深地区发动攻击尚显不足。因此,2001年,瑞典国防部要求萨布动力公司为Mk-3型导弹开发更为先进的制导、控制、目标搜捕和突防技术,以便最终推出真正可用于对地攻击的Mk-3+型RBS-15导弹。

几年以来,萨布动力公司联合德国公司对计划中的Mk-3+型远程对地攻击导弹(仍具有对舰作战能力)进行了大量的预先研究和技术论证,基本方案已经确定。据萨布动力公司宣称,Mk-3+ 型 RBS-15 导弹已经考虑应用以下多种技术:①配用大功率可变推力涡喷发动机,加大巡航段和飞行末段推力,使导弹最大射程达400km左右;②配用由雷达导引头和红外成像传感器组成的双模导引头(其中雷达导引部分为合成孔径单脉冲跟踪扫描雷达,具有极低的被拦截概率和强大的电子抗干扰能力;红外成像部分具有卓越的目标识别能力,对桥梁类目标的识别精度达0.5m);③采用GPS导航技术和地形匹配导航系统,提高导弹的中段飞行修正功能,将末段制导精度提高到5m之内;④加装数据链,利用数据融合技术从多种系统中滤出正确的目标数据并进行双向修正和传输;⑤配装多种战斗部和多功能引信,以对付不同类型的目标,增大对目标的杀伤摧毁能力;⑥加装弹载电子支援和电子对抗系统,更多地采用隐身措施,以干扰目标的火控雷达并阻断敌方的探测和识别,大幅度提高导弹的攻击突防能力;⑦引入最先进的弹道控制技术,使导弹根据不同的航向点规划不同的飞行弹道,采用不同的末段机动方式。据悉,以上几种先进技术正在开发中,某些关键子系统已投入载飞试验,低拦截概率导引头的实验系统已经建成,一些专用组件还拟争取国外投资。

作为Mk-3型的改进升级型,Mk-3+型RBS-15导弹最终将使瑞典海军拥有强大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此举也将使瑞典海军在中小国家海军中独树一帜。根据目前的计划,Mk-3+远程导弹将在2010年之前投入使用,届时将装备瑞典海军,德国海军定于 2010 年前后服役的 F-125 型护卫舰以及波兰的新型 MEKO A-100 型护卫舰也将随之装备。

十二、超视距精确对地攻击火箭弹

为加强美国海军现役“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阿利 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及未来型DDG-1000对地攻击驱逐舰的作战能力并补充大口径对地攻击火炮的作用,洛 马公司在提出垂直发射自主对地攻击导弹计划的同时,又推出了一种称之为“超视距精确对地攻击火箭弹”项目,目前正在研制之中。

拟议中的这种对地攻击武器系统是北约多枚发射制导火箭弹系统(GMLRS)的舰载型(陆基系统已在2003年交付使用),是一种配备有助推火箭发动机的制导火箭弹。其作用类似于开发中的155mm舰载火炮,用于向两栖作战部队和已登陆的岸上机动兵力提供精确的、高密度的火力支援,主要攻击对象是静止的或机动性不强的陆上目标(如牵引式榴弹炮群等)。

作为陆军用“多枚发射制导火箭弹”的舰载型,这种超视距对地火箭弹的主要改进之处是将陆基型的助推火箭发动机长度增加了30%(加长585mm),从而使其最大射程增大到195km,足以满足中程对地攻击的需求。该制导火箭弹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联合制导,攻击精度(圆概率误差)15m;战斗部为子弹药型,载有194枚或404枚M85型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子弹药,同时配装有用于防止哑弹的自毁引信。最为令人称道的是,该制导火箭弹可由现役 Mk-41 垂直发射系统或“改进型海麻雀”导弹的 Mk-25 4 联装发射装置发射(据此,有人将其称之为“可垂直发射的低风险导弹”),每个发射管(箱)可容装4枚,因此适装于美国海军所有配备垂直导弹发射系统的水面舰艇,系统配套费用大大减少。

据研制商洛 马公司宣称,这种全新的超视距精确对地攻击火箭弹是一种反应快速、火力密集、杀伤面积大且造价低廉(因借用了陆基型类似系统的成熟技术和大量组件,单枚造价仅为5万美元)的对地作战武器,可用于对定位误差不超过50m的岸上目标发起攻击,有效杀伤范围可达30m×90m。在对一个榴弹炮群(假定其分布地域为300m×100m)进行攻击时,两枚制导火箭弹的杀伤效果就可相当于9.8发155mm的增程制导炮弹,足以使炮群中30%的火炮丧失作战能力,而发动这样一次攻击所需的费用(10万美元)只是制导炮弹一次攻击费用(30万美元)的1/3。因此,美军方有人宣称,单从效费比方面看,这种对地攻击火箭弹可说是中程对地攻击武器中的佼佼者。

由于这种超视距精确对地攻击火箭弹是在陆用“多枚发射制导火箭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加之军方已投入足够的开发经费,所以研制进度较快,近期投入美国海军舰队服役是完全可能的。

第五节 舰载导弹发射装置

舰载导弹发射装置是水面舰艇携载的、用于储存和发射舰载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导弹、对地攻击导弹等)的装置。作为舰载导弹武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射装置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导弹,赋予导弹初始姿态和射向,为导弹创造必要的发射条件,最终实施导弹发射。

舰载导弹发射装置大致可分为倾斜式发射装置和垂直发射装置两大类。

倾斜式舰载导弹发射装置是西方海军最早在水面舰艇上投入使用的,可以细分为回转导轨式发射装置(包括可以高低俯仰和方向回转的发射装置、仰角固定但方向可以回转的发射装置、俯仰和方向均为固定角的发射装置、装有发射导轨的发射装置等)和箱式发射装置两种。其中前者有单装式和联装式两个型号,典型产品有美国海军的MK-13型发射装置(单装式)、MK-26型发射装置(联装式),俄罗斯海军的SA-N-7导弹发射装置等;后者的主要部分是储运发射箱(储存时起保护作用,运输时起包装作用,作战时起发射作用的一种通用密封箱),典型产品有北约海军的MK-29型发射装置、美国海军的MK-112型发射装置和“拉姆”导弹发射装置等。

一般说来,倾斜式导弹发射装置(尤其是箱式发射装置)具有造价低廉、安装方便(装舰时不需穿透甲板,对舰体稳定性和影响较小)、安全可靠、有助于载舰的生存能力(导弹意外点火时一般不会对载舰造成大的破坏)等优点,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受到各国海军的青睐。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海军舰艇上仍有多种型号的倾斜发射装置在役。但是,随着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反舰导弹、飞机等空袭兵器的日臻完善,水面舰艇的安全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倾斜式导弹发射装置的缺憾日益暴露出来,尤其是其反应时间长、发射速率低、载弹量少、发射存在盲区、隐身能力差等不足明显削弱了水面舰艇的整体防御能力(尤其是防空能力)。着眼于未来海上战争的需求,世界海军在对倾斜式导弹发射装置的固有缺点感到困惑的同时,竞相寻求一种新的发射装置。于是,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应运而生。

所谓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系指储存和发射时导弹相对于载舰均处于垂直状态的发射装置。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就开始了将垂直发射技术应用于舰载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1968年,英国率先在护卫舰上成功实施了用垂直发射方式发射一枚“海狼”舰空导弹,开创了舰载导弹采用垂直发射技术的先河。80年代初,苏联首先在“莫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上安装了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随后不久,美国人也完成了Mk-41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陆上试验,8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装备到巡洋舰和驱逐舰上。近10多年间,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发展更是如日中天,技战术性能各有千秋的多种型号先后问世,甚至连以色列也成功推出了自行开发的垂直发射装置。

较之倾斜式发射装置,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具有如下一些不可比拟的优点:一是储弹量大,系统载弹量可由倾斜式发射装置的10数枚增加到百余枚;二是发射率高,射速可由倾斜发射装置的1发/5s提高到1发/s;三是可全方位发射,可实现360°全方位覆盖,不存在倾斜发射装置的发射死角和射界盲区;四是通用化程度高,可兼容发射多种导弹,扩大海上作战范围,对付多种来袭目标;五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简化了结构,降低了造价,提高了可靠性和装舰兼容性;六是隐身性好,生存力强,整个装置和载弹均装在甲板下,有助于减少载舰的反射特征,且战时可免遭敌方攻击,等等。

正是由于垂直发射装置较之倾斜发射装置具有多种技战术优势,所以近些年来颇受世界各国海军的推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尽管倾斜式发射装置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服役,但其固有的缺陷注定其终将淡出水面舰艇的装备序列;而垂直发射装置的发展却方兴未艾,其卓越的技战术性能终将使其完全取代倾斜式发射装置,而其诱人的发展前景终将使其独霸舰载导弹发射技术的天下。

有鉴于此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拟主要介绍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一、Mk-41垂直发射装置

目前,各国海军在役的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中最典型、最先进的是美国洛 马公司研制的Mk-41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1973~1974年,美国海军开始研制一种结构简单、发射率高、装弹量大、全方位发射的进攻和防御两用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在美国海军指导下,Mk-41垂直发射装置应运而生,并于1981年完成样机生产,1986年首先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邦克山”号上服役,现已被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韩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西班牙、土耳其等国家的19个不同级别的186艘舰艇所采用(共安装了12000多个发射单元),可以说是世界海军首选的舰载导弹发射装置。

Mk-41垂直发射装置具有极强的通用性,可以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鱼叉”反舰导弹、“战斧”巡航导弹、“标准”防空导弹、“紫菀”导弹、“海麻雀”和4联装“改进型海麻雀”导弹以及陆军战术导弹等12种不同类型的导弹,是世界上唯一经过实战验证的多任务/多导弹发射装置,其发射成功概率为0.997,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1200h。

Mk-41垂直发射装置从海湾战争首次参战到伊拉克战争为止,共成功发射了2500多枚导弹。Mk-41发射装置发射的大量“战斧”对陆攻击导弹不仅在美军的整个作战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未来战争的作战模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世界各国对Mk-41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需求仍然强劲。

Mk-41垂直发射装置由导弹储运发射箱、标准模块、装填模块和发控台等设备组成。储运发射箱不仅是导弹储存、运输的保护容器,而且是导弹的发射导轨,还是燃气排导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最关键的设备。储运发射箱用波纹钢制成,装导弹后形成全密封结构形式。密封顶罩用易碎材料制成,密封底罩采用切有十字花纹的薄钢板制成。箱体内外表面用不同的抗烧蚀材料保护,每个箱内都有冲水系统,与外部的冲水分配管道相连接。储运发射箱有Mk-13、Mk-14、Mk-15和Mk-25多个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