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公公解释说:“田就是‘苗’,‘金’即是刘,便是御营右军苗傅与刘正彦.”
翟汝文很是怀疑,谋逆是何等大事?如果还没举事,就先成文,岂不是提前泄露?康公公对他的疑惑也无法解释,就说:“这事的确有点蹊跷,不过有备无患,最好还是注意一下.”
翟汝文立刻答应,他思量事关重大,便找了此时最受到皇帝亲信的禁军第一统领王渊.王渊此人名声极差,民怨沸腾,翟汝文跟他向来不和.但王渊和宫里大小宦官的关系都很好,由于宦官们的美言,赵德基对他一等一信任,他和医官王继先是远房的兄弟,二人同朝,势力之强大,可想而知.
秦桧回朝后,也刻意巴结王渊,但他知道不宜和手握重兵的武将走得太近,所以都是暗地里来往,公开场合,甚至还小小弹劾过王渊一次,也因此,他更得赵德基好感,而且,也被王渊放心地引为内廷的线人.
一度,在宦官们的奏请下,赵德基是要授予王渊都统制,相当于兵马大元帅大位的.由于翟汝文和吕颐浩的大力反对才作罢,因为,三人的关系很是糟糕.
翟汝文和王渊虽不和,但此事关重大,也不敢分歧,王渊当即派了一支军马埋伏在天竺寺.
第二日清晨,京城里一切照常,并没有丝毫叛乱的迹象,百官依旧上朝.王渊带着五十名精军骑马绕城一周,沿途注意观察,也没有任何动静.
按照宋国的官制,苗傅和刘正彦只需要初一和十五参加两次早朝,今天正好不是他们早朝的日子.其他武将,比如岳鹏举等,刚回朝的几次面圣之后,也不需再朝见.
早朝散去,翟汝文心里毕竟紧张,虽无动静,但还是按照惯例问王渊:“昨日的事情如何?”
王渊只说:“翟相公且安心,下官已经布置好,一旦有变乱,必然剿杀干净.”
翟汝文也不多问,因为此事毕竟不知真伪,只能尽量先保密.
王渊随即率兵出宫,到了临安城大河沿岸的大桥时,伏兵忽然从几个方向蜂拥而来,将王渊和他的亲兵全部包围.
王渊大惊失色,一看,刘正彦和苗傅已经策马来到桥头,勒马,高举着大刀,神色狰狞.
王渊本是酒囊饭袋,平素耀武扬威,此时,慌了神,色厉内荏地喊一声:“苗傅,刘正彦,你二人是什么意思?”
苗傅大喝:“王渊,自家们起兵便是为了清君侧,诛阉党,你就是最大的阉党.你们到临安后,多霸占土地,荼毒百姓,今日自家们略施小计,就将你的亲兵骗到了天竺寺.”
原来,康公公得到的情报,正是中了苗傅等的调虎离山计.
王渊见走入绝境,硬着头皮仓惶后退一步,大喊亲兵:“听我号令,杀了这二逆贼,当大大赏赐.”
苗傅冷笑一声:“王渊,你死到临头还敢蛊惑军心……”他手一挥,抢上一步,就将王渊斩落马下,见亲兵欲反抗,大喝道,“你们已被数千精兵包围,若想活命,请卸下盔甲,可免除一死……”
他一挥手,后面的大军就步步逼了上来.
宋朝以来,腐败的军政几乎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习惯,从靖康大难开始,军队们不是投降就是逃跑,从不敢直面强敌,当第一个亲兵扔下武器,其他人立刻就纷纷效仿.
苗傅轻易杀退了这支亲军,率人就往皇宫冲去,一路上,叛军们四处袭击宦官的私宅,搜杀掠夺,凡是当天没有在皇宫当值的太监几乎全被叛军所杀.甚至沿路只要没有胡子的男子,也难逃侥幸,临安城里顿乱成一团.
这一日,赵德基正在和翟汝文议事.
秦桧一走,他顿觉凡事不方便,因为翟汝文不时要拿出主战的奏折给他看.尤其当得知金国狼主驾崩,换了小狼主,朝野上下,不少有识之士便谏议朝廷不妨趁此厉兵秣马,收复两河土地,迎回二圣云云.
这些日子暂无重大战事,赵德基海上逃亡惊魂后,真正怀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方做了几天太平天子,而且临安人杰地灵,物产丰饶,他借口朝政紧张,根本不愿再起兵戈,只要听得主战,就很不高兴,尤其“迎回二圣”,更是刺中他心口的隐忧.
正奏对,只见康公公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慌忙跪地:“官家,苗傅和刘正彦二人起兵叛乱,已经杀到城南了.小的记挂着出皇宫探望,正遇到叛军,所以急忙逃回来通报……”康公公几乎瘫软在地,浑身战栗.
从金军屡次杀来到内部的叛乱,赵德基早已如惊弓之鸟,只惊骇地看着翟汝文,责备道:“朕已提醒你处置,如今,如何是好?”
翟汝文还来不及回答,另一名冯公公也冲进来,慌忙将一张榜文摊在御案之前:“叛逆苗傅等指斥官家.”
赵德基一看,只见榜文上写道:
统制官苗傅,刘正彦昭告天下.如今大金侵扰,都是奸臣弄权,宦官当道,天子荒悖,沉溺酒色,不理朝政,阉党横行.我等清君侧,诛阉党.
赵德基大怒,拍案骂道:“如此叛贼,一定要诛杀干净.”
翟汝文等感觉情况严重,就说:“陛下息怒,容臣见机行事.”
翟汝文立刻抢先出去,此时南门被围,他只能绕道走北门,北门也早已关闭,负责值守的是中军吴湛.吴湛惧怕苗傅等,早已跟二人有了私通,惺惺作态一番,布下八百卫兵临时屯兵做做样子.
翟汝文一见如此军容军纪,心凉了半截,吴湛见翟汝文斥责,就面露难色:“实是苗,刘二人兵强马壮,三万大军……”
苗刘二人合制,的确是三万大军,远超皇宫侍卫军队.翟汝文到此无法,只得再派人奏对天子.
不久,赵德基率领众臣赶到,站在城头,一看,只见叛军从南方冲来,为首的正是苗傅和刘正彦二人.
叛军一见城头的黄罗伞和团盖等天子仪仗,跪下山呼“万岁.”
苗刘二人也跪下,却即刻起身上马.
赵德基听得这声“万岁”,心里真是酸苦惊惶,强自喝一声:“苗刘二卿,你们有何奏闻?”
苗傅在马上厉声说:“陛下继位以来,赏罚不明,任用奸逆.而且,陛下当初不思营救二帝,拥兵自重,将帝国的兵马作为护己之资,任赵氏覆灭,却自行登基,于宗庙社稷危难之时,攫取大位,可谓名不正言不顺.时至今日,陛下需退位……”
翟汝文听到此刻,怒声说:“二位太尉,你们与主上已经有了几年君臣名分,怎能说此混话?”
赵德基见城下旌旗招展,大势已去,叛军重重包围,昔日的亲兵全变成了叛军,吓得浑身哆嗦,好一会儿才说:“苗刘二卿所奏,朕自当退位虚待二帝……”
刘正彦立刻大声说:“形势刻不容缓,主上唯有马上逊位,请太后听政,让位于小皇子,速速遣使和大金通和,如此,天下方得平安无事.”
赵德基说:“朕在相州元帅府时,只因为众人推戴,才勉强继位,如今,朕自愿退位,但此事需禀明太后.”
康公公急忙奔去请太后.
这一日,太后在皇宫清修处.天薇出嫁后,此次和婉婉一起来探望她,又逢太后感染风寒,二人便留下照顾她,五日后,太后身子已经康复.
三人听得兵变,又惊又怕.康公公将事情讲清楚,就跪下:“小的已经备下轿子,恭请太后.”
太后说:“你先退下.”
康公公退下,太后急召潘贤妃母子前来.潘贤妃听得大难,吓得抱住儿子痛哭流涕,浑身抖个不停,只翻来覆去说:“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太后见她失魂落魄不成个样子,反倒是天薇,经历了囚奴逃亡的生涯,临此大变,有几分镇静,抱过侄儿:“贤妃娘子不必惊惶.九哥料得无恙.”
太后说:“潘贤妃,你且先下去歇息.”
潘贤妃下去,太后才对天薇和婉婉二人说:“你九哥继位,虽然诸般不是,但对自家们三人不曾有任何亏待,而且,至今为止,并无重大过失.”
天薇说:“如今,不如先立小皇子为帝,以后再图九哥的复辟.”
众人只得如此.
太后出城,必得有个仪式,二人便又急急忙忙地去给她找来隆重的凤冠,太后的朝服,忙着为她穿戴好.
婉婉惊吓一番,忽说:“伯娘,我想先混出去找花姐姐.”
此事非同小可,太后自然略知花溶因为王君华和赵德基的隔阂,看向天薇,天薇点点头:“岳夫人是可以信任之人,她几次救得九哥性命,跟九哥也算是最患难与共之人了,何况,还有岳大人.”
太后才说:“可惜岳大人在京郊,手无重兵.也罢,婉婉,你去求他们想法,总比我等女流之辈主意多.”
婉婉急忙说:“我这就出去.”婉婉乔装一番,悄然出城.
太后和天薇便抱着小皇子来到城头.
赵德基一见太后就跪了下去,痛哭流涕:“此是臣儿无德,招失天下,连累娘娘.”
太后亲手扶起侄子,但见他一脸惊恐,也很是哀怜,虽然赵德基继位后没什么大的作为,但一直孝顺恭敬,她只看赵德基一眼,城下的叛军见太后凤冠盛装出来,立刻跪下又山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