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四卷)
6432600000004

第4章 多才多艺的达芬奇

在世界绘画史上,曾经涌现出无数的绘画大师,他们的作品是人类艺术宝库中闪闪夺目的明珠。达·芬奇就是其中最出色的大师之一。

1452年4月15日,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镇里,达·芬奇出生了。达·芬奇的母亲是一个只有十七岁的农家姑娘,由于涉世不深被人诱骗,结果生下了达·芬奇。贫寒的家境和私生子的名声,使得达·芬奇在很小的时候就尝到了人间的辛酸。达·芬奇五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终于把他丢下,自己和一个外乡人远走高飞了。失去了母亲的达·芬奇被一个名叫列奥纳多的人收养。在新的家庭里,养母很疼爱他,教他识字,给他讲些道理。小小的达·芬奇并不满足养母告诉他的事情,常常独自一人在田野上,在山洞中仔细地观察自然景象。花草树木的形状以及小动物们不同的习性,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他还认真地把它们描绘下来。

有一次,达·芬奇在一块盾牌上画小动物,被养父看见了。达·芬奇画的小动物,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养父被他的画打动了,决定让他去拜师学艺。

达·芬奇十四岁那年,来到了佛罗伦萨,在画家弗罗基奥的画室里学艺。弗罗基奥是一位有个性的艺术家。开始的时候弗罗基奥只让达·芬奇做一件事情,就是画鸡蛋。达·芬奇并不理解画鸡蛋的意义。弗罗基奥告诉他:“画鸡蛋是基本功,为的是让手和笔能熟练地听大脑的指挥。”弗罗基奥的话打动了达·芬奇,使他认识到画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达·芬奇的勤奋用功,使他的画技进步很快。通过对达·芬奇的观察,弗罗基奥觉得他是一位真正的奇才。

弗罗基奥的感觉很快就得到了验证。一天,弗罗基奥在画市政厅委托的《基督受洗图》,正在对一个天使的造型犹豫不决。达·芬奇走了上来,要求试一下,结果他画的天使出色极了。作品展出的时候,人们纷纷认为这是弗罗基奥画过的最好的人物造型,这让弗罗基奥很惭愧。据说,从此弗罗基奥只搞雕塑了。

达·芬奇终于出师了。出于强烈的求知欲,他对几何、物理、化学、天文学产生了兴趣,晚上埋头读书学习,白天在野外观察描绘。一次,达·芬奇为了了解人体,特意买下一些断肢和一具完整的尸体。在地下室微弱的灯光下,他一边解剖,一边做笔记。1477年,达·芬奇的两幅画在佛罗伦萨展出,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达·芬奇的名字也不胫而走,广为人知。

1482年,达·芬奇应米兰市政厅的邀请前往米兰。米兰人热情的欢迎,使达·芬奇很高兴,他决定长期在此定居,一天,达·芬奇在室外散步,突然脑海中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一处长满鲜花的地方,有一个光线幽暗的山洞,山洞里住着圣母玛利亚一家。他把这幅画面记在了脑海中。恰巧,一座小教堂请达·芬奇画圣坛画,他决定把这幅画面画出来。经过三个星期的工作,《岩间圣母》这幅名画完成了。教徒们纷纷赞叹达·芬奇出色的画作。他们请达·芬奇给他们讲话,没想到达·芬奇口才出众,一会儿朗诵自己的诗作,一会儿又编出一些引人入胜的寓言,他还即兴作曲。大家对达·芬奇非常尊敬。达·芬奇也更加喜爱这座城市了。

1493年,达·芬奇花了十年时间为米兰公爵期福查的父亲所作的塑像终于完工了。塑像高约六米,气势不凡,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奇”。这期间达·芬奇还在绘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作,《香塔圣母》、《最后的晚餐》是其中最有名的作品。

举世闻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杰作,被认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绝品。这幅画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格拉齐修道院的餐室创作的壁画,题材取自于《圣经》。耶稣在被捕前夜和12个门徒最后一次共进晚餐时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门徒中立刻引起了骚动。画面表现的正是这一瞬间的戏剧性场面。

为了画好这幅画,达·芬奇每天清早就登上画架,一直劳作到日落。有时他站在画前沉思苦想,一连几天不下笔。

被艺术界誉为“神品”的《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一位富商的妻子蒙娜·丽莎画的肖像画。据说,为了画好这幅画,达·芬奇认真研究了她的心理,并做了各种精确的数学计算。历经4年,终于画出了蒙娜丽莎那温柔理智的眼睛和嘴边浮现出的迷一样的微笑,成为一幅充满永恒魅力的世界著名肖像画。

除了绘画外,达·芬奇还是一位科学巨匠。他在写给米兰大公的一封信里介绍自己时这样说道:“战争时,我可以发明武器筑垒攻城;和平时,我会兴修水利和建筑宫殿。我也是医学家、音乐家、戏剧家和画家。”

的确,达·芬奇在冶金技术、水利工程、光影学、透视学以及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天文学、地质学、军事科学、机械学、建筑工程学等诸多领域,都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就连数学上使用的加减符号也是达·芬奇创造的。

1515年,因政局不定,达·芬奇来到法国,受到法王的隆重欢迎。法王经常看望达·芬奇,和他谈得很投机。在法国,达·芬奇设计的工程和建筑受到人们的好评,人们给了他很高的荣誉,这使年迈的达·芬奇一颗四处流浪的心感到一丝安慰。他整理了自己一生在科学和绘画上的经验,写了洋洋五千多页的手稿,涉及各个学科,像一座巨大的迷宫。

1519年,5月2日,这位伟大的天才在巴黎去世了。人们对达·芬奇的评价,正如他的弟子弗兰切斯柯·梅尔兹所说的那样:“列奥那多·达·芬奇的逝世,是每个人的损失,大自然再也没有能力重造这样一位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