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四卷)
6432600000018

第18章 哈维揭开血液循环之谜

“血液是流动的”,这个道理在今天看来很简单。可在16世纪以前如果有人说血液是流动的,将被教会所不容。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就是因为对血液循环的研究,被加尔文教派送上了火刑柱。“血液循环说”被中世纪的黑暗所禁锢,直到英国医生哈维的出现。

哈维全名叫威廉·哈维,于1578年出生在英国肯特郡的农场内,因此他从小就喜欢与动物打交道。每当看到农场里的牲畜生病而无法医治时,哈维就难过地流下眼泪。出于对牲畜的喜爱,哈维从小就暗暗发誓,长大了要当一名医生,把所有的动物治好。儿时的誓言似乎成了哈维一生奋斗的动力。十六岁那年,他如愿以偿地考入剑桥大学医学系。几年的学习使哈维感到医学知识的广博和自己学识的短浅。在剑桥进行一次解剖是罕有的大事。哈维决定离开英国,到当时医学水平更发达的意大利深造。

哈维来到了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得到老师法布里克斯的赏识。法布里克斯是当时最著名的解剖学家,在静脉血管解剖和静脉瓣的研究方面很有造诣。他非常喜欢这个刻苦学习、踏实勤恳的英国小伙子,他让哈维在自己解剖的时候充当助手。哈维果然没辜负他的期望,完成了一项项复杂的实验。在法布里克斯的指导下,哈维完成了在帕多瓦大学的学业,并且获得了博士学位。

1602年,哈维回到伦敦,很快成为一家大医院的见习医生。不久,他在父亲的资助下独自开了一个诊所,一面给病人看病,一面做一些医学实验。由于老师法布里克斯的影响,哈维一直对动脉和静脉中血液的流动很感兴趣。

血液的往复流动一直是许多医学家探索的题目,多少年来也一直没有定论。古代希腊医学家盖仑发现血液在动脉血管中流动之后,认为人体内有两种不同的血液。这一说法被后来的布鲁塞尔医生维萨留否定。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提出,人体只能有一种血液,并且认为血液通过肺从右心室流入左心室。其实,塞尔维特所说的血液循环只是心肺之间血液的小循环,并不是真正的答案。

哈维在难题面前,陷入苦苦的沉思。在研究的同时,哈维的医术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由于他工作认真,医疗合理,很快成了伦敦的名医。国王詹姆士一世非常喜欢和哈维交往,他请哈维做自己的私人医生,还为哈维的医学实验提供条件。一天,在詹姆士一世的住所,哈维碰到了著名的哲学家培根。由于两人对科学的共同爱好,很快就一见如故。培根把自己对科学实验的一些心得和理论告诉了哈维,这些对哈维的启发很大。

哈维回到实验室,按照培根的归纳法,先去进行大量的动物解剖,从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接着,哈维将对动物的研究与人体解剖进行比较。他还花不少时间去手绘器官插图。哈维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终于证实了静脉管中的血和动脉管中的血是同一种血。

1616年,哈维在圣保罗教堂边的一所大学堂的讲台上庄重地宣布:血液之所以可以不断流动,是因为心脏不断的收缩和放松。哈维的话语震惊了所有到场的听众。面对不知所措的人们,哈维拿出了自己多年心血凝聚成的果实,一张张有关心脏、血脉的插图展示在大家面前。哈维一边用手指示着器官图形,一边描述人体的皮肤、脂肪、肌肉、毛细血管等等。哈维耐心地解释着心脏的结构以及心脏是如何运动的,最后谈及心脏及静脉中瓣膜的功能。哈维精彩的讲述,博得阵阵掌声。欧洲大陆顿时刮起一股强劲的“哈维风”。

由于当时教会的黑暗统治,一些天主教信徒和别有用心的人,对哈维的观点非常害怕。他们想方设法对他进行攻击和迫害。有一段时间,一些不明身份的人闯入哈维的诊所,想把他劫持走。由于哈维在外讲学,才幸免于难。詹姆士一世出于对哈维的关心,劝他搬到自己的住所,被他拒绝了。哈维坚毅地说:“只要是真理,就是不可战胜的。”为了保护好哈维,詹姆士一世只好让手下多派保安到哈维住所。对哈维不满的人,又开始散布谣言,对哈维进行诽谤。

在压力面前,哈维没有低头。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完结,血液循环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阐述。又经过十二年的研究,哈维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后来又称为《心血运动论》。

《心血运动论》归纳、总结了前人和哈维自己的研究成果,正确地解释了血液是怎样流动的。书中写道:心脏肌肉的收缩,成为运送血液的动力。血管充血扩张,产生脉搏。血液经右心室排出,从肺动脉、肺脏和肺静脉,进入左心室,再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送往肢体各部,最后由肢体静脉回到右心室,形成一次循环。人体就是靠着这种不停的循环,进行新陈代谢的。

为了确立血液循环理论,哈维花费了六十年的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657年,哈维被安葬在国家公墓。由于哈维的努力,血液循环理论逐渐在世界上得到承认。从此,人们把生理学视为科学的一种类别。哈维本人也被后人称为“生理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