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孝经》的意义
《孝经》在儒家经典中,是字数最少的一部。其经文部分,只有1778个字。然而早在汉代,《孝经》便已成为经学的入门参考读物。由于孝道是家庭中主要的伦理关系,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而从人伦亲情中,导引出孝治的观念,更是把孝道扩大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孝道和孝治,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产儿。全世界只有中华民族把孝当作重要的品德修养,并且有一本《孝经》来加以规范。长久以来,“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占有极为强大的支配力量,也着实起了很大的作用。现代人对“万恶淫为首”似乎有所动摇,对“百行孝为先”则仍深具信心,果真是天佑中华,值得庆幸!
有《孝经》却没有“慈经”,引起许多人的怀疑和批判。孔子不是倡导“父父、子子”,彼此互相对待,各自善尽责任吗?为什么我们只提孝道,却不把它与慈道相提并论呢?
伦理关系当中,除了孝道以外,都是双向的。为什么唯独孝道是单向的?因为“父母可以把子女生下来,子女却无论如何,不能反过来将父母生出来”,这不是很简单明白的道理吗?我们尚未出生为人的时候,可以说一无所有;等到有了父精母血,把自己的身体创造出来,经过怀胎十月呱呱落地的时候,还不是光着身体,什么都没有吗?但是从连身体都没有的“无”,到总算孕育出了身体的“有”,这种“无中生有”的关系,难道还不足珍贵、不值得永远感念父母的恩德吗?天地是我们的根,父母是我们的本。做人不能忘本,饮水才会思源,个人的价值观才有可能公正无邪,而道德修养也才能够日愈精进。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便是敬爱父母亲长,也就是孝。所以《论语·学而篇》直接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不孝敬父母的人,必然无情;人而无情,怎么算是人呢?做人最要紧的是生活,生活最重要的是人情,人情最难得的是合理。合理的人情,则从孝敬父母开始。
孝顺、孝顺,真的样样都要顺从父母吗?当然不是。《论语·为政篇》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孔子所说的“无违”,并非不违背父母的命令,而是不违反“礼”的规范,那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里仁篇》说得十分明白:“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都是人,难免有过失,子女当然不应该冒犯直言,必须委婉劝谏,使其及时返回正道。倘若父母执意不听,也不能争吵,暂时忍耐,等待父母心情平静时再谏。父母不听,子女对父母仍应恭恭敬敬,即使心里十分忧愁,也不应该有所怨恨。
《孝经》全文,都以曾参求教而孔子讲道、解惑的教学活动,来诠释孝的内涵、类别、功能以及价值。“事亲”指心中有父母,时刻不忘孝敬和关心。“事君”是服务社会人群时,不要忘记扬名显亲,至少不使父母受辱,也就是自己不能被人责骂“没有家教”,甚至于遭受“这是哪家的子弟?如此不三不四、不懂得规矩”的辱骂,使父母颜面无光、羞于见人。“立身”则是由于“事亲”和“事君”两方面的实践和体悟,明白安身立命的道理即在于“以孝事亲及事君”,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责任,荣耀无比。先王通过这样的至德要道,获得良好的印证。想想为什么春秋、战国以后,一直没有办法达成这样的效果,才是我们现代重新学习《孝经》的最大意义。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孝经》既不是孔子的著作,也不是曾子的记录;应该是儒家弟子集体整理出来的作品。
在《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章》中,“仲尼居,曾子侍”,“居”和“侍”相对,表示师长和学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既然要讲经说道,那么基本的礼节必须展现。
“先王有至德要道”是孔子对先王的敬重,这也是以身作则,把孝道融入教学。倘若一开口就告诉曾参“你仔细听好,我今日要教你人间至高的品德和重要的实践途径”,那就有失师道,顶多是经师而够不上人师了。
果然,曾子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现出十分的敬意,表示要洗耳恭听,对师长的教诲丝毫不敢怠慢,并且谦恭地说自己不够聪敏,还不知道有这么好的治世良方,恳请老师赐教。如果换一种方式,他仍旧坐在椅子上,懒洋洋地问老师:“这个题目要不要考?”或者说:“我已经听说了,当然知道。”甚至于笑嘻嘻地说:“老师已经说过好多次了,说一些新的吧!”岂不是学生胡闹,而老师啼笑皆非?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直接说出结论,用意在醍醐灌顶。在曾参注意力集中时,先把重要的结论说出来。这不是一般人所说的“灌输知识”,而是使人醒悟或者获得启发的“灌输智慧”。假定曾参一连串提问:这是为什么?有没有实证?能不能举例说明?恐怕有效的教学活动,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
于是,孔子要曾参回坐,再细加分析。先把重点记住,然后细嚼慢咽。否则把次序颠倒过来,一开始就挑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那就违反了《大学》所说的“知所先后”的道理。影响所及,大概曾子后来也写不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经文。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个“先后”在《大学》里面是很重要的。知道什么先什么后,就比较接近道了。所以我们平常讲话时是无所谓对错的,只是合理不合理,只是先后的问题。比如说,我先告诉你,一会儿要吃饭了,所以你现在要少喝些茶,这样你就很容易听进去。假如我倒过来说,你要少喝些茶,你听了就会不服气了,凭什么要我少喝茶呢?重要的话应该先讲,原因应该先摆明。现在人讲话都是因为把次序颠倒了,所以搞得人们都听不进去。然后你反而觉得听你讲话的人不讲理,觉得他态度不好,其实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因为你连说话的次序、说话的先后都没有搞清楚。
假如你对别人说,我最近赚了很多钱,那么我敢保证,所有听到你这么讲的人都不会高兴,因为他们觉得你在炫耀,赚了钱还臭显摆。这也导致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指责中国人,说中国人很差劲,见不得人家比自己好。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这只是一个说话先后次序的问题。你要先说:我中午请大家吃饭,因为我赚了不少钱。那么所有人都会高兴得不得了。大家得到了好处,又怎么会不高兴呢?不会讲话的人,弄不懂事情来龙去脉的人,只怪中国文化不好,而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孝从“事亲”开始。事的意思是侍奉,但是含有实事求是、不马虎、不徒具形式的用意。人一生下来,最先接触的便是父母。伦理开始于家庭,而孝是基础,所以说孝为“德之本”。教育由家庭着手,把孝道实践出来,并且代代相传,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准则。因此,教化由“孝”开始,成为中华文化的特色。不但举世闻名,而且长久以来产生着重要影响。
长大进入社会,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始终抱持为人民服务的热诚。不为非作歹而使父母受辱,最终建立功业,使自己的名声铭刻在人们心中。倘能因此为父母争得荣耀,那就是“以显父母”,才是孝的最终目标。
孝道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中国人特别重感情,所以我们的社会很乱。因为情本来就是乱的,情需要以礼来约束。礼的作用就是把乱象变得井井有条。所以我们从古代到现在,都是乱中有序。乱象当中,还很有条理。这个条理,主要就是伦理,而伦理就是从家庭开始的。我们深深感觉到:如果一家人都不合作的话,你就变成单打独斗。如果单打独斗,你就斗不过别人。所以很多人对我们的历史有误解。我们古代的皇帝,为什么要有那么多后宫佳丽?妻妾那么多,岂不是给他很多坏的名声?其实不是。这里可以举个例子。尧听说舜很了不起,就准备把权位交给他。但是传位之前总要考验考验他,那么尧用什么方法考验舜呢?听起来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就是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同时嫁给了舜。现代人也许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吧?其实我们看《易经》里面有个“归妹卦”,就是妹妹随姐姐嫁给同一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太简单了,就是以前的世袭制君主非得人丁兴旺、子孙繁衍不可。不然将来就没有继承人,就没有人可选择来延续自己的皇族命脉。要想多生几个小孩,就不能只娶一个女人。如果只娶一个女人,万一她生不出小孩怎么办?万一她都生女儿怎么办?这种万一的状况如果多了,后宫就乱了。为了事先防止后宫混乱,尧才把两个女儿同时都嫁给舜。一方面考验舜,这两个女人你摆不摆得平?如果你连两个女人都摆不平,还能治国吗?你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嘛。另一方面,既然我要选你当继承人,我就必须要替你考虑得很周全。如果只把一个女儿嫁给你,她万一去世了怎么办?你再娶别人,就乱了。如果你娶了两个不是同一个家庭里出来的女人,她们两个在一起一定会产生妒忌,一定会有斗争。
我年轻的时候是不懂事的,老在批评自己的祖先,一直等到我40岁以后,懂了一些《易经》的道理,才慢慢地理解祖先,理解中国人的家庭安排。“归妹卦”讲得很清楚。当年赵飞燕的妹妹就是和赵飞燕一块儿嫁给皇帝的,她们两个互相照顾。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能够应付宫廷里面残酷的争斗?不要用西方的眼光、观点、立场来看待中国的文化,我们祖先考虑得绝对比他们长远,绝对比他们周全,而且对我们有深厚的意义。这不是外国人那么简单的头脑能够想得通的。
孝的起点是“保身”。因为如果没有父母,我们根本就无法出世,也没有办法成为活生生的一个人。父母给我们父精母血,然后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成我们的身体,可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了不忘根本,也为了保持这个赖以生存发展的身体,我们当然要用心维护,不可毁伤。
保护身体如果用来胡作非为,做出危害社会、破坏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的不良行为,最伤心的应该是父母。想想看,父母给我们身体,我们却用来伤父母的心,岂不是恩将仇报?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正当的途径,秉持服务人类社会、为公益做出贡献的心态,好好做人,也好好做事。一方面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名声愈来愈好,愈来愈受到大众的好评;另一方面则显出父母的教导有方、家风良好,使大家赞赏之余,乐于仿效。“孝”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道大得惊人。
《论语·学而篇》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务本所说的本,便是孝;务的意思是必须全力去做。务本即必须全力做好根本事情。务和学不同:学只是把不知的变知、不会的学会;务却必须由自己做起,并且向外推广。君子必须把孝当作根本来躬亲实践。把孝这根本道德确立起来,人道自然看得明显,而原本隐而不现的仁心,也显著地产生出来。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可以说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具有这样品德的人不好犯上,也就不好作乱,当然有资格称为君子。
孝和悌分不开,孝敬父母必然友爱兄弟姊妹。对兄弟姊妹不好,也就是对父母不孝。我们把父母视同天地,因此把四海之内共同为天地所生的人,都当作兄弟姊妹看待,成为世界上最为和平、最喜欢朋友的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孝的推展;“你是我的兄弟”便是悌的发扬。桃园三结义,实际上也是孝道的延伸。
祭祀是什么?祭祀就是不忘根本,如此而已。古代的皇帝敢不祭祀吗?那时候没有汽车,没有飞机,也没有通信器材,皇帝都要一步一步地登泰山,去祭祀天地。为什么?他就是要告诉所有百姓,他是崇尚孝道的。他所有的事情都要谢天谢地,会秉持天地良心来照顾百姓的。可是后来,每年到泰山祭祀太过劳民伤财了,所以就在京城修建了一座天坛。很多人只知道天坛,却不知道天坛是干什么用的。天坛就是北京的泰山。
皇帝有他的宗庙,难道百姓就不可以有宗庙吗?所以,我们中国人,不管走到全世界任何角落,肩膀上扛着的永远是祖宗的牌位。他可以什么都不带,只带祖宗的牌位,到美国把牌位挂起来,到日本把牌位挂起来,到欧洲把牌位挂起来,就是叫子孙不要忘记,这是我们的祖先。你要拜上帝那是你自己的事,但是拜祖先是我们全家的事。这就是我们的传统。但是“传统”这两个字已经被扭曲、被诬蔑化了。现在有些人一听到传统就皱眉头,因为他们认为传统是代表不好的东西、已经过时的东西,这是非常错误的。那我们只好讲道统了,不然怎么办呢?我们的道统不能灭。道统一灭,中华文化就不见了。中华文化不见了,中华民族就没了。
我们要让子子孙孙都记得,没有祖先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身。这个道理太简单了。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没有父母,你会出生在这天地间吗?没有父母,你的存在就等于零,也就是根本不存在。所以,你怎么去跟父母讨价还价?有什么好讨价还价的?父母是我们的根,天地是我们的本。我们所有的事情,离开天地,离开父母,都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就晓得了,修德就要从孝开始。
什么叫作孝?其实内容很多,不是我们脑海里面想当然的那样。一本《孝经》,把从自己的修身,一直到治国平天下,统统写得很清楚。以孝来治国,叫作孝治。现在我们同样可以用孝来治理公司。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人,只要对他的父母孝敬,人们就愿意相信他的所作所为。因为这样的人是不会害别人的。所以大家能够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小孩做错了事情,我们不会骂这个小孩,而是骂他的父母?这是有道理的。所以父母只能好好教育小孩,这是父母的责任。如果小孩不孝,我们才骂他,你不孝敬父母什么都免谈,什么都没有你的份,谁都看不起你。这才是真正的孝的精神。
真正的孝道,其力量非常强大。以前我们对此有很多误解。这次,我们不是盲目地弘扬道统,而是要把中华文化原原本本地、正本清源地弘扬起来。否则又像以前那样乱七八糟,实在是不好,而且非常不好。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把真正的孝道发扬出来。所以,我们第一个问题要问问,一定要等到父母死后才孝吗?因为孝从祭祀来啊!既然如此,我现在就想办法把父母气死,然后再来尽孝道。那是开玩笑!
孝一定要从父母生前就开始,而不是等到死后。祭祀是不得已的,人走了,我们没有办法。这就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所以有些人常常后悔,为什么我早不了解这个道理?我应该趁我父母还在的时候,就让他们感觉到,有我这个孩子是很安慰、很有面子的,他们就可以死得很安心,没有后顾之忧了。
孝敬父母,是子女以实际行为表现出来的。不是做给别人看,也不是做给父母看,应该从内心发出来,做给自己看。看什么?看看是不是尽心尽力,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随着年龄增长,要愈明白孝道的本质,在于自己仁心仁性的显露,这也就是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珍惜自己、爱护自己、激励自己,全都以孝为根本,要用心体悟。
“道”的三种层次
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什么叫源于易?就是中华文化不管有多少源流,不管有多少家,有多少不同的说法,它有个总源头。这个总的源头就是《易经》。所谓诸子百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易经》的道理,但是最终的成果表现在“孝”这个字上。
“孝”这个字是怎么写的?它的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就是老少两代的天伦关系。这告诉我们,一个人不管有多伟大,如果你的事业不能够被继承下去,最后还是等于零。同样,中华文化再怎么了不起,如果不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很快就湮灭消亡了。那不是很可惜吗?正是因为孝道,才使得一代代人承上启下,使得优秀的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上不仅不会中断,而且其影响力还不断扩大。
我们讲到孝,就会联想到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因为它是孝的源头。《易经》怎么会跟孝扯上关系呢?因为《易经》里反复在讲一个字,就是“道”。这样大家就明白了,诸子百家都在讲“道”。那么,“道”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
老子讲了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我们会觉得这个“道”实在太神秘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认为这个“道”真玄,真难懂。实际上,“道”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这三种层次的“道”,有一种是不可说的。为什么不可说呢?因为天机不可泄漏。那为什么天机不能泄漏呢?因为老天不可能把所有宇宙的奥秘统统让人知道。为什么?因为这样就太可怕了。想想看,假设有一个人——不要说多了,一个就够了——他真的参透了宇宙的玄妙,就有办法来控制整个宇宙,那我们还能活吗?所以,“道”有一部分是不可说的。这是上天为了保护人类而设置的最佳安全阀。这个阀一破,人类就完了。
也有一种“道”是可以说的。如果什么都不能说,那我们怎么沟通呢,怎么传授呢?所以一定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说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在说这一个可以说的“道”。
还有一种“道”就很难说。我想,中国人对可以说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因为都知道了嘛。当道变成常识以后,大家就认为不稀奇了,反而对不可说的“道”充满了好奇心。对于一种“道”的不可说的部分,就算你想说,也说不了。那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很难说的这一部分上。中国人有一句口头禅,叫作:很难说。你问他任何问题,他先说“很难说”,然后再表态,意思就是说我可以告诉你,但你不要告诉别人。
可是这样一来,道的很难说的部分,我们还是搞不清楚。那怎么去认识“道”,怎么去了解“道”?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我们如何能够上道?很简单,有三个步骤。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当你看到任何事物、遭遇到任何情况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告诉自己:反求诸己。就是说任何事情要向内反省,不要老向外假求。我们现在受西方的影响,动不动就向外假求。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导我们,遇事要向内自省。如何向内?就是告诉自己:我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一无所有的。所有的东西统统是身外之物。有也罢,没有也罢,都无所谓,不必那么紧张。因为最后两腿一伸,还是什么都没有了。“纵有千年铁门坎,终须一个土馒头”,我空空地来,空空地走。一个人怀有这样的心态就平和安详得多。
现在我们常常看到一件漂亮的首饰,或者一辆酷炫的跑车,心里就会蠢蠢欲动:我什么时候能得到?这样整个心态就乱掉了。一个人有了情绪,有了情欲,有了各种的需求,就开始起心动念了,那个“道”就不显现了。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老说“我知道”,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不知道?就是因为你起心动念了。人要不起心动念很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忘我。没有自我的时候,“道”就显现了。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因为你没有自我,遇到功利得失,就不会很急,你就不会有得失之心,就不会逞一己之好恶,对事情妄下断言。有人总是脱口而出说这不好、那不好,你凭什么这么说呢?平常我们很少会想自己是凭什么立身的。现在我们终于了解到,我之立身是凭着无我的心态。有了这种无我而平和的心态,遇事就会冷静、客观、公正。这三个词也是我们常常在讲的,但就是做不到,因为你没有忘我。当我们很冷静、很客观、很公正地看一个东西的本质的时候,那个“道”就浮现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选择。人生就是选择的过程。
选择完了以后就进到第三步,恢复本来的我。我还是一无所有,就算有了某样东西也不算什么,人家把它拿走了也不算什么。这样一想就会很自在。
我们现在知道了,当你看到父母的时候,当你想到父母的时候,马上就告诉自己:我本来是不存在的。认识到这点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没有父母,你连这个身体都没有了,那还谈什么现在?这样你马上会觉得:天底下所有的关系,都没有我跟我父母的亲情关系这么深。你今天讲爱环境、爱动物、爱这个、爱那个,但你要想一想,如果不爱你的父母,反而去爱那些,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那当然奇怪了。最该孝敬的父母,你都不知道去爱,却去爱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甚至为了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来气父母。这完全不合道。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就表现在我们中国人讲“道”。我们要知道:所有的文化,最后集大成的表现就是孝道。这是没有什么好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