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舞蹈艺术(上)
64276600000003

第3章 古代舞蹈史(1)

原始舞蹈

1985年,考古学家们在河南舞阳贾湖村东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现了后来震惊世界的东西——16支用兽骨做成的笛子!经过碳-14的科学测定,这些骨笛是8000年前的杰作。对于古代艺术史的考察证明,在我们祖先那里,音乐与舞蹈总是互相依赖的。因此,从这一支骨笛的音阶安排上,我们大概能够想象那时的舞蹈也该有相当的水准了。辽宁西部地区牛河梁所出土的5000年前红山文化遗址,有祭坛、积石冢群,构成了女神庙的基本结构。其中一枚保存完整的女神像,说明在那时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祭祀活动。其具体过程和所用形式手段虽然目前还未能考证,但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性线索,还是可以想见当时为祭祀女神大概已经有比较成形的祭祀性仪式。舞蹈,或许是其中主要的表达手段。

如《导言》所述,《尚书·益稷》中已经用简明的语句“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描述了华夏祖先们的舞蹈。中国舞蹈史学家们猜测,这是原始部落的人们因为各自崇拜着自己的图腾物,或虎,或熊,或不知名的野兽,所以披着“百兽”的皮而击打着石头,群起而舞,以表达对于图腾的崇拜。

那么,有没有具体的舞蹈形象可作为古舞的佐证呢?回答是肯定的。

如前所述,那只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饰彩陶盆,就是一组远古的群舞形象,5800年以前,中国古代舞蹈的激情似乎伸手可及!同为青海地区出土的宗日彩陶盆,在内壁上也绘有舞人形象,分成两组,一组13人,一组11人,也是连臂而舞,姿态生动。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地区,曾经出土过7000年前的稻种和木桨,说明了中华文明特别是稻作文化起源之悠久。河姆渡所出土的文物大都标在6000~4000年前左右,大量精美的物品说明这里曾经是文明的一个中心地区。其中江苏吴县江凌山良渚文化墓葬的一枚透雕冠状舞蹈纹玉饰,整体造型均衡对称,结构完整,中央处为兽面纹,两侧有对称性的舞人形象,头戴冠,两人侧面对峙,很是传神。玉饰上刻有多条流动的阴刻纤细线纹,动感十足,配合舞人头像,似乎是翩翩起舞的流韵。

原始舞蹈在氏族社会中已有很大的发展,图腾信仰的产生,促使原始舞蹈成为以原始宗教活动为重要内容的一种仪式化人类行为,并受到当时社会的高度重视。图腾的形象出现在相当多的出土文物、岩画、石刻上。

中国西北地区的西安,不仅是历代名城。在西安半坡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址,据测定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一个主要的文化发源地。一般认为,仰韶文化代表了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分布在黄河中游一带,由于多使用纹饰色彩鲜艳的陶器,又称为彩陶文化。20世纪50年代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形象之一。这种人面鱼纹的形象正是一种图腾,通常在画面中央部分有一圆形的人面,两眼细长,两耳部位多画有小鱼,而整个头部则必有带毛刺的三角型纹饰。

除了多产的鱼之外,蛙也在早期人类的崇拜视线之内。这或许是人类在渔猎时代常常逐草木丰盛之地而居,蛙之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食物是否丰富的缘故,而蛙本身又是多产的象征。云南苍源岩画上描绘的蛙形人,两臂平举,两手上扬,两腿平蹲,与蛙形类似。大量的蛙形人在岩画上的被描绘,说明了这不是一时之举,而包含了重要的意义。它们既可以被看作是图腾崇拜的复写,也被有些舞蹈史学家们认为是某种舞姿。这样的人形周围还多画有牛、羊等家畜形象,说明了图腾崇拜与人类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极为密切的关系。与此类似的还有广西左江花山崖画上的蛙人形象。早期人类图腾物中,并不一定都局限在人类的食物圈子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祖先们十分惧怕的、景仰的或代表着某种超凡力量而很难战胜的动物,也往往在被崇拜之列,如大型食肉动物老虎,就是很多民族的图腾。甘肃省出土的虎斑纹陶片就是很好的例子。

内蒙古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地区,在绵延数百里的范围内,有大量岩画,几乎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画廊。阴山岩画早在5世纪时就已经见于文字记载,被称作“画石山”“石迹阜”,其中有些动物在阴山地区早已绝迹,考古学家们推断岩画中的早期“作品”大约始于青铜时代前后,大量出现则在秦汉时期,一直延续到清代。画中内容丰富,形象多样,有些被舞蹈史学家们认定为“舞者”。有一幅画的画面上,三个舞者均作两手搭肩、两腿半蹲、双脚并拢的姿态,头上似乎有动物的角作装饰;这或许是某种宗教仪式的场面?除此之外,不带血腥祭祀味道但也同样充满神秘气氛的画面也在内蒙阴山岩画中出现,十分值得人们注意。有一幅图中,起舞者“蒙着兽皮之类的伪装,扮作各种鸟兽,模拟着动物的动作。这些舞人虽在一处起舞,但动作、队形并不划一,缺乏整体组织,可能更接近于早期原始味道的自然状态”。其他的人形姿态,与南方的某些远古岩画形象遥相呼应,也有做两臂平举、手肘上扬、马步蹲裆的形象,有的画面则将这个基本姿态扩展到群体形象,并添加进动物,给我们很多的联想。

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大约是从公元前2500多年到公元前2140年。由于年代太久远了,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那时的舞蹈,甚至连有关的出土文物都很少见剑。不过,形象资料的缺憾在中国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得到了补充。

关于先祖的神话传说,反映了人们对于先祖的崇拜心理。其中有许多关于舞蹈的记录。可以看作是整个华夏文明之原始舞蹈在典籍中的记录。其中著名的有赞美伏羲氏的《扶来》,称颂神农氏的《扶犁》,黄帝时的《云门大卷》以及防风氏之舞、葛天氏之舞等。

《扶来》

传说中的伏羲与女蜗一起创造了人类,所以受到历代的景仰。《扶来》就是歌颂伏羲的乐舞。

伏羲,也叫作伏戏、包牺,又称作牺皇、皇羲。传说中伏羲和自己的胞妹女娲通婚,生育后代,后来又被禁止。这实际上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社会的族内婚到族外婚的演变。传说中的伏羲还是个多作发明的人。他的发明之一是八卦,用以记载和预测世事。伏羲之世,天下野兽很多。他发明了网绳的编织,因此可以用网来捕捉动物以供食用。人们用来歌颂他并在捕猎劳作中表达欢快之情感的乐舞,就是《扶来》。

《扶来》又称《立本》或《立基》。也有人说乐舞歌词部分叫《扶来》,整个乐舞名《荒乐》。这个乐舞的内容,讲的就是伏羲氏发明结网,教会人们以网捕鱼的事迹。当网结成的时候,大家为之欢欣鼓舞,甚至连美丽的凤凰亦飞来庆贺,于是《扶来》之“扶”,实际上就是飞来之“凤凰”。原始舞蹈的举行总是载歌载舞的,虽然那时人们所唱的歌词早已经失传了,但是根据人们经常把歌中的衬词或首句当做歌名的做法,猜测“扶来”即歌中的词句,于是取名《扶来》。唐人元结写过《补乐歌》十首,其中提到纪念伏羲之乐舞名叫《网罟》:

吾人苦兮,水深深;

网罟设兮,水不深。

吾人苦兮,山幽幽;

网罟设兮,山不幽。

由于有了网罟,水也不深了,山也不再阴森幽冷,人们的劳动生活充满了快乐,人们起舞纪念伏羲,以生动的方式说明了结网在渔猎生活中的价值。

实际上,狩猎的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占据了很长的一个时期,并且留下了很多的印迹。新疆皮山县昆仑山口的岩画上就留有许多狩猎图,其中人形生动,颇似舞姿。人们在狩猎中得到的动物角、牙齿、骨头或皮毛等,显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所以很自然地被用作装饰,并被融合进带有舞蹈意味的形象中。

《扶犁》

传说中的炎帝,一作神农氏,也被称作烈山氏、厉山氏。据说神农氏姓姜,生于今陕西岐山东面的姜水。相传神农之世,人多而禽兽少,食物不足,疾病流行。神农氏发明了农具耒耜,即原始的犁,教民农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水平,减轻了人们劳动的强度。神农氏又遍尝百草酸咸,曾经一日遇到七十毒而不停止草药的寻找,终于兴盛了中草药之学,被奉为药祖。神农的这些功绩受到华夏民族的崇拜,传说里人们纪念神农的乐舞名字就叫《扶犁》。《路史·后纪》卷三记载了他的事迹:“(神农氏)□土鼓以致敬于鬼神,……耕桑得利而究年受福,乃命刑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厘来,是曰《下谋》。”

《扶犁》,或称作《扶持》,又叫《下谋》。从以上记载看,这个乐舞与炎帝神农氏的敬鬼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同时又是专门为了农业丰收而做的乐舞。这个乐舞的具体表演情形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了。在传说里神农氏使用了一种叫作“土鼓”的乐器。它究竟何等样子?在山西襄汾陶寺曾经出土一件标为夏代的土鼓,看似一件日常用的陶制器皿,类似水罐。但是上下皆蒙皮,实际可用作“鼓”。它是否就是神农氏所用的土鼓,虽然目前还不可知,但是否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呢?

据传《扶犁》是神农氏的大臣刑天创造的。刑天是中国神话系统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经与天帝争神而被杀,死后不服,没有了脑袋,就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愤怒地手持干戚而舞。《山海经》记载了他的不屈精神和愤怒舞干戚的情形。晋人陶渊明诗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当然,干戚之舞的动态当和《扶犁》有较大的区别。但是从有关刑天威武的说法里,我们也许能够想象《扶犁》也该有一番健武的气势吧。

《云门》

神农时代结束之后,黄河流域有黄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出现,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角度看,大约是原始氏族公社从昌盛走向衰颓的时期。

传说中的黄帝,是少典氏之子,又称作缙云氏、帝鸿氏、有熊氏。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正妃,又以云命名百官,鼓励了多种发明和创造。如采首山之铜以制鼎,作舟以济水路不通,嫘祖发明了蚕丝的编织,而史官仓颉则初创了书契,等等。黄帝由此继炎帝神农氏之后被北方各部族尊为天子。

由以上传说可以看出,黄帝的时期几乎是一个充满了文明创造力的时期,是一个大发明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我们首先必须提到的就是黄帝的《云门》,也叫《云门大卷》。《路史·后纪》卷五说:“(黄帝)命大容作《承云》之乐,是为《云门大卷》。……今日《咸池》。”

对于这个乐舞名称的来历,舞蹈史学家孙景琛认为:《承云》之名,可能是由于制作这个乐舞的目的原是为祭祀云图腾而来的。传说黄帝即位时,天上瑞云呈祥,便以云纪。作乐祀云,也就是一种图腾崇拜的仪式。《承云》的“承”字可以解作献奉的意思,也可以解作承受(瑞云之福佑)的意思。综合起来看,《云门》原来也是黄帝部落的一种图腾舞蹈。

关于这个乐舞的另一个名字《咸池》的由来,大概是和古人的星宿观念紧密相关。古人认为,“咸池”也就是天上西宫星之名。它主管人间的五谷。如果咸池明亮,这一年的庄稼将获丰收;如果晦暗不明,人间就会颗粒无收。所以人们恭敬地向咸池朝拜,祈求丰产。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黄帝的祭祀乐舞都和云图腾相关,在农业科学尚不发达的黄帝时期,人们的粮食丰收与“天老爷”的旱涝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云门》作为乐舞的举行,在当时该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仪式化行为。它从云图腾崇拜到后来的祭祀黄帝,一直是严肃的大事件。《庄子·天运》中曾经记载了《咸池》(即《云门》)的具体表演过程和它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文中记载说,有一次黄帝在洞庭之畔举行《咸池》的演出。有一个叫北门成的人看了,先是觉得非常害怕,继而觉得浑身懈怠,又觉得心神不宁,恍惚不安,很不自在。看过表演之后,他就去向黄帝询问其中的缘由。黄帝首先肯定了他的感觉,并解释了自己的乐舞:一开始就是惊之以雷霆,表现天地万物周而复始、无始无终、循环往复的规律,表现出宇宙无头无尾之状态和相比之下生命的短暂。所以它让人看过之后感到心神不宁。接着,乐舞表现的是世间万物的规律运行,阴阳相济,刚柔调和,所以它又让观者感到安心和舒畅以致懈怠。最后,乐舞表现的是或生或死、无声无形的境界,所以又让人感到迷惑不解。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开始的时候感到害怕,对于灾害有所警觉;继而通过懈怠而懂得逃避;最后在迷惑中认清自己的本性应该是返朴归真。

从以上《庄子》的记载中看《咸池》,它好像和云图腾崇拜之乐舞没什么关系,而是充满了老庄哲学的味道,其中难免有庄子借题发挥之处。但是庄子所形容的《咸池》(即《云门》)所具有的“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惑”的特点,倒是和原始祭祀舞蹈的宗教特征十分吻合,我们从中可以领悟一些原始祭祀仪式的神秘力量。

《六茎》与《承云》

高阳氏颛顼,在传说里是伏羲氏的后裔,也有说他是黄帝的孙子。颛顼所作的乐舞,就叫《六茎》(有时又称《五茎》)。其具体表演情形后人记载极少,今人难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