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小毒妃
63847200000110

第110章 家宴

君羽微倒也不着急,她知道君老太太对于君坤泽的不喜不是一日之间造成的,也不是一两天的时间能够消除的,未来的几日她也不打算再提君坤泽的事,免得让君老太太觉得厌烦。

次日一早,君老夫人那来人传话,说今天晚上在老太太屋里有家宴。毕竟在避暑山庄待的这几个月,一家人都没有好好的吃一顿饭了。

君羽微一早就收拾打扮好,早早的过去陪老夫人说话,顺便还陪着老夫人吃了午膳。

下午苏姨娘带着君雅薇才来,一进屋就看见君羽微坐在老太太下首,正在帮老太太抄佛经,老太太则坐在主位上,闭目养神。

两个人给君老太太行完礼,苏姨娘便对着君羽微说道,“二姑娘今天来的可够早的啊。”

君羽微放下手上的笔,看向苏姨娘,知道苏姨娘是在暗示她来得早是在向老太太献殷勤,却也规规矩矩的回答,“我回来有些认床,睡得不踏实,就早点来陪祖母了。”

“听说二妹妹前天一回来就去了别院,昨儿个才回来?”昨天奶娘在门口闹得动静那么大,她们一回来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嗯。”君羽微知道自己昨天说了太多别院的事,君老太太心里已经有些不悦了,所以今天不想提这件事。

可是君雅薇不知道其中的缘故,顺着话继续往下问下去,“我听说坤儿病了,不知道怎么样了?”

话刚出口,君雅薇就觉得屋子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她一抬头,看见君老太太正用不悦的目光看着她。可她也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惹得君老太太生气了。

君老太太知道君雅薇是无意的,也不想为难她,主动开口说道,“既然都无事,那就帮老太太抄抄佛经吧。”

屋里的嬷嬷们听闻,急忙搬来桌椅,君雅薇和苏姨娘相视一眼,也都坐下开始抄佛经。晚些时候君颜夕和胡姨娘都过来了,请了安也都一起抄佛经,一个下午竟是难得的平静。

晚上饭菜准备好,君昊天也回来了,一行人才从书桌挪到了饭桌。君羽微揉揉自己略微有些发酸的腕子,发现其他几个人也都在做类似的动作。

按理说苏姨娘和胡姨娘是不能上桌的,但是君家的主母并不在了,君家人口本来又少,于是君老太太让苏姨娘和胡姨娘不用站在旁边伺候,而是一起坐下来吃饭。

“咱们一家人好久没一起吃个饭了,今儿个是家宴,大家也都不用拘着。”君老太太看着一桌如花似的孙女,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就是,咱们这一家人多好,来一起喝一杯!”苏姨娘说吉祥话热络气氛很是有一套,大家都就着她的话举起了酒杯,几个女孩儿杯里倒的是甜甜的米酒,喝起来倒也没什么感觉。

君雅薇率先端着酒杯站起来,说道:“祝祖母身体健康,祝父亲万事顺遂。”说完喝了一杯酒,君老太太和君昊天也都笑着喝了一杯。

紧接着君羽微和君颜夕也都起身敬酒说了吉祥话,一家人热热闹闹的。

苏姨娘拿着酒杯感慨道,“你看这一转眼,我们羽儿都长成一个标致的大姑娘了,将来不知道多少公子哥要踏破我们家的门槛呢。”

君羽微眼皮一跳,苏姨娘一提到她准没好事,自己闷着头吃菜也不接话。

果然苏姨娘话锋一转,“我娘家有个侄子人品模样都是顶好的,不如改天我带来给老太太瞧瞧?”苏姨娘虽然是个姨娘,但苏老爷也是京城一品大员,当年君昊天和叶晚清已经成亲,苏姨娘非君昊天不嫁,在家里寻死觅活,苏家才答应她来君家做妾。

“大姐姐还没定亲,怎么能轮得到我,苏姨娘不如先帮着大姐姐找找?”君羽微看了一眼苏姨娘和君雅薇,只见君雅薇端坐着吃饭,一副什么都没听见的模样。

“咳咳。”君昊天知道君羽微是定了六皇子司空漓的,只能出来免得苏姨娘在继续胡说,“我看你就是酒喝多了,羽儿年纪还小,你说这些做什么?”

苏姨娘本来还准备了好些话,看见君昊天神色不对,也不敢再说话了。

君昊天看着君老太太的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好,在心里埋怨了苏姨娘几句,急忙换了个话题,“母亲,今天收到老家来信了,说有个叫何安生的晚辈要参加明年的科考,想来投靠一些时日,算着日子这两天就该到京城了。”

明年三月朝廷开科取士,全国各地的举子们都会进京,许多家里条件好些的或者在京城里有亲戚的,大多都会提前进京,免得天冷了路不好走,也不用等到开春了再急急忙忙的赶往京城。

丞相府每年都会腾出几间院子,招待一些学问好的举子为他们提供一些吃住和读书的地方,也算是为丞相手下储备些人才,这些学子也愿意搭着丞相的关系,以后也算是君昊天的半个学生。

君老太太仔细询问了一下,这个何安生的祖母和君老太爷是一母所生的姐弟。算起来何安生和君家还没有出五服。

君老夫人沉吟了片刻,说道,“既然是自家的孩子,就住到家里来吧。外面的院子乱哄哄的,不如家里清静,也好安心的读书。”

何安生的祖母作为长姐,当年对君老太爷没少照顾,君老太太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自然也要对何安生多谢关照。

“儿子知道了。”君昊天记下了君老太太的话,回头就让人去安排。

“这个表哥多大年纪了?”君颜夕好奇的问了一句。

“刚过二十,是个不错的孩子。”君昊天对自家里有个这么优秀的孩子也是很满意的。

君羽微听了也有些吃惊,这个表哥居然这么年轻。要知道多少读书人读了几十年的书,三十岁考不上秀才的比比皆是,五六十岁才考上举人的也大有人在。

这个何安生二十岁就是举人,又有着当朝丞相这么一个表叔,未来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