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蒙哥马利
63807300000003

第3章 家族显赫家教严厉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必须有,也应该有某种人生信仰,他偶尔用一句话、一场梦、一种表情或一个事件向我们传递种一令人振奋的消息。

——蒙哥马利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不禁会想起那些功勋卓著的战将。提起那些名声显赫的战将,人们自然会想起一位与众不同的久经沙场的英雄。

他头上戴着一顶黑色贝雷帽,帽子上别出心裁地别了两枚徽章,这一装束使他看上去十分特别。他就是威名赫赫的英国陆军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1887年11月17日,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出生于伦敦肯宁顿圣马克教区的一个牧师寓所中。

蒙哥马利家族历史悠久,其祖辈曾有过显赫的家史。

蒙哥马利家族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是他们的祖先罗杰·蒙哥马利伯爵,他曾于1066年协助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入侵英国,并成为占领区的行政长官,直至1094年他逝世为止。

罗杰·蒙哥马利在11世纪威廉公爵的朝廷中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名声显赫。

尽管他的传记作者曾把他说成是一个睿智、温和和热爱正义的人,但他的成功完全是靠残忍、欺诈和武力。诺曼底人的野心、贪婪和狡猾在他身上暴露无遗。

1623年,罗杰·蒙哥马利的子孙从苏格兰西岸渡海,到达多尼格尔郡的基勒堤,赶走了当地的天主教徒,在那里安家立业。

他们在那里经商、当牧师或从事行政工作。伯纳德·劳·蒙哥马利的爱尔兰血统,便是从他们那里继承来的。

在爱尔兰,蒙哥马利家族中产生了另一个显赫的人物,他就是做酒商发财的瑟音尔·蒙哥马利。

在英王五世时代,正是大兴土木、经济兴旺的全盛时期。这种纸醉金迷的社会生活使瑟音尔·蒙哥马利大发其财。他用赚来的钱在伦敦德里等地购置了数不清的动产和不动产。

1768年,他购买了1000亩农田,并在上面建立自己亲手设计的别墅,他给自己建设的庄园起名叫“新公园”。

“新公园”落成后,瑟音尔·蒙哥马利与附近的一位建筑师的女儿结了婚,并生了8个孩子,可惜只有一个儿子长大成人。

这个儿子名叫瑟音尔·卢·蒙哥马利,长大后就读于伦敦德里的佛伊尔学院和都柏林的三一学院。

瑟音尔·卢·蒙哥马利的父亲去世后,他娶了莫维尔前任牧师的遗孀莫克仑·苏珊为妻。他们一共生了6个孩子。为了修缮“新公园”的建筑,他把伦敦德里的产业全部变卖了。

1832年,瑟音尔·卢·蒙哥马利逝世,他的长子继承了父亲的家产,成为“新公园”的主人。这个后来被家人称为“蒙哥马利叔叔”的人同样接了他父辈的班,成为德里郡巴利纳斯克里恩的圣职人员。

蒙哥马利叔叔没有财政金融方面的才能,他在一次商业活动中,因废约损失了1200英镑。此后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致使1874年他去世时,负债达13000英镑之多。不仅使“新公园”的产业全部被抵押,而且他欠下的债务,即使再过50年也难以还清。

蒙哥马利叔叔去世后,产业归他的弟弟罗伯特·蒙哥马利所有。罗伯特·蒙哥马利生于1809年,8岁时,即被送往佛伊尔学院就读。他是伯纳德·劳·蒙哥马利的祖父。

1825年,14岁的罗伯特进入阿迪斯康军校受训,结果,成绩非常优秀。3年后,他带着父亲的亲笔信和少量的现金,离开英国到印度去任职。年轻的罗伯特初到印度时,没有什么社会关系,但他工作勤奋踏实,深得总督阿扎莫加的喜爱。

1835年,罗伯特爱上了阿扎莫加总督18岁的妹妹弗朗西丝·托马森,不久就与她结婚。弗朗西丝·托马森温柔贤淑,他们生了3个子女,但弗朗西丝·托马森在32岁那年不幸逝世。这对罗伯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无奈,罗伯特带着3个孩子返回英国散心。

1849年,罗伯特又与美丽、聪慧的艾伦·兰伯特相遇,并喜结连理。随后,他们一同回到印度。

同年,罗伯特担任旁遮普省会拉合尔的都督,他的具体职责是负责司法、警政、道路、财务、教育等事务。他在旁遮普省任职期间,勇敢自信,性格坚强,从不追名逐利。有一年,印度发生武装起义,他不发一枪一弹地解除了英军印度兵团的武装,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罗伯特的这项业绩受到英国国会的普遍称颂,不久,他被提升为旁遮普省的副省长,并一直任职到1865年他以爵士身份返回英国为止。罗伯特·蒙哥马利的第二任妻子给他生了4个儿子。长子阿瑟在20岁时不幸病逝,于是父母亲只有将他们的万千宠爱转移到他的次子亨利·赫沁生·蒙哥马利的身上,他就是伯纳德·劳·蒙哥马利的父亲。

1847年10月3日,亨利·蒙哥马利生于印度。8岁时,他就被送到伦敦就读,先是进入幼年神学院,稍后又入哈罗学校,17岁时才回到印度与他的父亲重逢。

1866年,亨利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他是蒙哥马利家族进入这所名牌学校的第一人。在剑桥大学期间,他曾获伦理学二等奖。1869年他离开剑桥大学,继续继承祖辈的事业,准备出任圣职。1871年,在伦敦法学院院长沃恩博士的安排下,他到萨塞克斯的赫斯特皮尔角教区担任副牧师。

法勒牧师在布道和著述方面名声卓著,但对一般的牧师工作并不熟悉,尤其是在教区账目管理方面,更是一塌糊涂,只好求助于妻子和副牧师们。

亨利是个实干家,对教区事务了如指掌,干起事来又总是一板一眼,实实在在,于是成为法勒牧师的得力助手,深受法勒夫妇的青睐。

法勒牧师的寓所是文学界、艺术界、宗教界和科学界的名人雅士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是亨利这样的年轻副牧师渴望的去处。

随着交往的增多,亨利·蒙哥马利渐渐对法勒的三女儿莫德心生爱慕之情。加上其父罗伯特·蒙哥马利曾驻印度的高级官员,在情窦初开的莫德看来,这正是她要寻觅的白马王子。

1879年,亨利和16岁的莫德订婚。当年,他被派往伦敦郊区甘宁屯圣马克教堂任教区牧师,这是伦敦南面最重要的职位之一。

莫德天真活泼,长着一头瀑布般的黑发,她高高的额头下,有挺秀的下颌和一双脉脉含情的大眼睛。在订婚期间,莫德每周只能与亨利见两次面。她一从学校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同亨利结成伉俪。在蜜月期间,他们周游剑桥、约克郡、爱登堡、格拉斯哥和爱尔兰等地,尽情地享受新婚的幸福与欢乐。

在肯宁顿,亨利成天忙于教务,他年轻的妻子也与他一样,全心全意地参与教区的事务。亨利夫妇婚后很快就有了孩子。1882年,长女西比尔出世。1883年,哈罗德出世。1886年,唐纳德出世。1887年,伯纳德出世,他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战将蒙哥马利。1889年,蒙哥马利的母亲又生下了妹妹尤娜。

就这样,蒙哥马利的母亲刚刚24岁,就已成为5个孩子的母亲。此外,她还要照顾远房表亲的3个孩子,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在印度。

莫德除了照顾这几个孩子,还要参与教区的工作,这使她忙得不可开交。为了使自己有时间去负起教区或教会的职责,她只好在家里订下了严厉的家规,这使孩子们对母亲畏之如虎。亨利对年轻妻子的日益专横,似乎也抱着基督的宽恕精神,因为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1889年春天,蒙哥马利的父亲亨利接受了一项任命:去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担任大主教。于是,还不到两岁的蒙哥马利便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跨洋旅行。

一家人经过7个多星期的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塔斯马尼亚。在塔斯马尼亚,亨利·蒙哥马利主教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工作,而莫德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子女的抚养与教育上。

为了教育孩子,莫德在塔斯马尼亚专门建了一间教室,并从英国请来一个家庭教师,对孩子进行专门辅导。

当然,教室的清洁和保暖她全部让孩子们负责,因为她要保证老师有足够的时间来从事教育工作。这样一来,冬季的时候,孩子们不得不在课余时间去砍足够的木柴以供取暖。

后来,莫德为了在休息时间能不受任何声音的骚扰,又订下一条规矩,即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家里所有的人每天下午必须走出户外两小时,当然主教可以留在屋内,但他只能待在书房里静静地看书。

在这个独立王国里时间一长,莫德养成了一种组织和控制人的习惯,她就像这个王国的国王,对谁都要发号施令,稍有不合意之处,就要施行家法惩治。亨利对她这一套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但孩子们稍有差错可就遭殃了。

莫德除对孩子严加管教外,她还独揽家中财政大权,每周只给主教十先令,这还包括主教每天到图书室的午餐费用。如果主教在周末前客气地向她多要一两个先令,便会被她严加盘问。

莫德那些奇特的管理方法虽然使母子间缺乏亲切感,使家庭生活毫无乐趣,但也确实起到了某些好的作用。她的孩子都学会了说实话,每个人都循规蹈矩,没有任何一个作出使她蒙羞的事情。

到塔斯马尼亚不久,大女儿西比尔不幸夭折。5年之后,莫德在塔斯马尼亚生下第六个孩子,后来又生下第七和第八个孩子。

1901年底从塔斯马尼亚回到伦敦后,她又生下最后一个孩子布赖恩。在莫德所生的9个孩子中,有7个孩子长大成人。

蒙哥马利在这种严厉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性格多少受到了影响,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影响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