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季羡林人生智慧书
637800000038

第38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惧不喜2

2望九之年,压力亦是动力

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儿来的拼搏?

当一个人已至耄耋,看遍世事荣辱,历尽世间沧桑,压力对他或许已是可有可无之事。但这只是我们的臆想。已至耄耋之年的季老就有一篇专门论述压力的文章,他在文中讲,自己也有压力,只是此时的压力不来自名利,而来自别人的监督与采访。他说:“以写文章而论,有的我实在不愿意写,可是碍于面子,不得不应,应就是压力。”但在季老看来,有压力是好的,压力即是动力。因为有了压力,“自己往往能写出有点新意的文章”。

季老还说,在当今世界,全球都在面临生态失衡、人口急剧增长、疾病蔓延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让人类受到损失,但压力也激发人们产生忧患意识,提前为未来着想,为将来谋福利。这就是压力的益处,它能给予我们力量以及亲近的动力。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生存压力。学生时代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工作以后为了在社会上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压力又扑面而来:就业失业、结婚离婚、荣誉耻辱,以及处处昭示的“忧患意识”和不绝于耳的“优胜劣汰”……社会位置的选取与被接受的程度;新观念的价值取向带来的不适应;改革中不断变化带来的不稳定的恐慌;财富与权利的分配不公造成的心理不平衡;人们所信仰的神话的崩溃;人际关系的矛盾形成的紧张;还有不可抗拒的生老病死等,都使人面临的挑战,遭遇的压力。

面对压力,如果精神委靡,畏缩不前便如同懦夫,如果笑脸相迎,化压力为动力则像勇士。

1597年,年轻的开普勒写成《神秘的宇宙》一书,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由许多有规则的几何形体构成的宇宙模型。

但是,在那个宗教神权盛行、科学卑微的年代,他遭到了天主教的辱骂、威吓和迫害,孤立无援的境地让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此同时,宗教裁判所也极力攻击这个哥白尼的信徒,把他的著作视为“异端邪说”,列为禁书,予以销毁,甚至威胁要处死这个异教徒。

面对贫困、疾病、教会的迫害等重重压力,开普勒不仅没有倒下,相反,他把压力当成了一种动力,在科学事业的天地里勇敢地拼搏,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为后人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开普勒将那份巨大的压力转化成了他向科学顶峰进军的不竭动力,正是这种动力鼓舞着他不断向上,直至摘得科学与真理的桂冠。

其实,任何一个人的生存活动中都有压力,压力面前,没有人可以“免疫”。既然压力不可避免,我们不妨时时让自己处于压力之中,去感受生存的残酷、竞争的激烈,用自己的努力把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像积压的火山一样,爆发出耀眼的辉煌。

要想将压力变为动力,还要求我们追求“更好”,但不崇拜“最好”。有些人总喜欢拿自己跟这个比,跟那个比,比来比去就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即使拼了命地追赶,也仍是力不能及。久而久之,压力越来越大,以致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

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各方面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你不能梦想自己在每一个方面都超越别人,凡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面对竞争,从容有效地化解生存压力。

生存压力是一柄双刃剑,你不能因为剑会伤人就拒绝使用它,那样的话在这个社会上就会比别人少了一样防身的武器。记住季老的话,压力也是动力,我们要凭借它继续拼搏。冲破压力,就会获得提升,而畏惧躲避它,则很可能没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