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诚实不欺,乃是安身立命之本
诚实正直的品质如同沙漠中的泉水,黑暗中的灯火,弥足珍贵。人与人的交往中,一切的虚情假意、曲意奉承总会有被揭穿的一天。
人要了解他人、褒贬他人是容易的,若要真正了解自己、正视自己却十分困难。要打扮、粉饰自己的外貌是容易的,但要做到事事都无愧于心并不容易。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做到以诚待人,要对人真诚,不要用欺骗的方法来与人相处。
世界上假的东西太多,它们在一时间也确实蒙蔽了不少人。但假的终究是假的,经不起真实的考验。我们在生活中,靠欺骗手段可能会赢得别人一时的尊重与信任,但远不如诚实更有用。
日本山一证券公司的创业者、小池银行和东京煤气公司董事长小池园国三,就是靠诚实的品德走向成功的。小池13岁就背井离乡,去做小店员。20岁时开了一个商店并替一家机器制造公司当推销员,有一个时期他推销机器非常顺利,在半个月内就跟33位顾客做成了生意。但很快他发现了他卖的机器比其他公司出品的同样性能的机器要来得贵。他认为,跟他订约的客户一旦知道会被当成冤大头而感到难受。于是,大感不安的小池立即带上订约书和定金,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逐家逐户地去寻找客户,老老实实地向他们说明情况,并请顾客废弃契约。这种诚实的做法使每一个订户都深受感动,结果不仅33人之中没有一个跟小池废约,反而加深了对小池的信赖和敬佩之心。
当消息传开后,人们知道小池经商诚实,纷纷前来他的商店购买东西,或是向他订购机器,他很快便成了有钱人,不久就创立了山一证券公司。这位出身贫寒的小池成为大企业家之后说:“做生意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诚实,诚实就像是树木的根,如果没有根,树木就别想有生命了。”
做生意是这样,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一名现代人,即使做不到完全的大公无私,也不能时时处处光想到自己,更不能把利己的动机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然而,有不少人把诚实正直这些优秀品质和处世原则,贬为不屑一提的东西,甚至认为诚实就是傻,诚实之人就是傻子,混不开,吃不香,似乎只有“又厚又黑”才能成功。
国外某大公司公开招聘副经理,总经理一见到应聘者,就马上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大喜地说道:“上个月我在高速公路旁出了车祸,幸好您救了我。等我清醒时,您已经走了。今天,我一定要好好谢谢您!”应聘者之一汤姆瞪大双眼,不得其解,但是仍然回答说:“抱歉,恐怕您弄错了。”总经理很不高兴地说:“难道我蠢得连恩人都记不住吗?”汤姆仍然正色答道:“很抱歉,那确实不是我。”回到家以后,他想这次肯定落选了。没想到第二天公司居然通知他去上班。后来,总经理才告诉他,根本就没有车祸那回事,可悲的是那么多的候选人中只有汤姆是诚实的。这位总经理如此考察人,真是煞费苦心。但他遵循了一个基本原则,即诚实正直是良好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的保障。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也会了解的。”他又说:“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而容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诚实的人不会吃亏。而自以为聪明、自以为得意、爱欺骗别人的人,最终是要受到惩罚的。
我们可以欺骗少数人一辈子,我们也可以欺骗多数人一时,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欺骗多数人一辈子。
真诚待人,恪守信义是赢得人心,产生亲和力的道德基石。恪守诚信,能使你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诚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优势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诚实就是品牌,诚实就是财富,诚实可靠者的良好个人信誉,将会为你赢得持久的合作伙伴,助你在商战中获胜。
诚实不但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社会对人的一项基本要求。当代中国社会对诚实的渴求将会使老实人身份倍增。
我们把诚实的人一般叫做老实人。老实人说话、办事都非常实在,很少有欺瞒之心,更没有骗人、害人的想法。虽然他们有时也因不分时间、地点和对象而诚实得过了头,并因此为自己惹来不少的麻烦。但总的来说,诚实仍是老实人不应放弃的一大优势。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简单随便地唱一句道德高调,而是基于各种经验的总结和印证。我们认为,从长远和全局的观点来看,诚实并不会使老实人吃亏。
诚实之所以应该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乃在于它是一种长远的投资。说实话、办实事,从当时来看可能是毫无意义甚至是吃亏不浅,但是这种吃亏就像是储蓄中的零存整取一样,在未来的某一天肯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回报。因为大家都相信你,都愿意与你合作,也愿意在危难时帮助你。而处处欺诈之人,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却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这就等于是捡到一粒芝麻,但却丢掉一座谷仓。所以,诚实会给一个人带来长远利益,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又花钱买不来的东西。而且,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只能采取对等原则“以诚换诚”,对人不诚者也得不到别人真诚的对待。
诚实还会带来“品牌效应”。也就是说,诚实是社会所弘扬的一种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被认为是诚实的人,就会有信誉、有佳名、有道义上的优势。你说的话别人就会信,别人也愿意与你交往和合作。而那些满嘴谎言者,早已臭名远扬,大家都惟恐避之而不及,更不会与之作真心的朋友了。这就好比是商业中的品牌,知名品牌、优质品牌其本身就有价值,只闻其名,无需看货,便知是好产品,在市场上自然就吃得开,有长久的生命力。
有人认为,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一场诚信危机。前几年,由于市场秩序混乱违规事件沉渣泛起,商业诈骗已到了无处不在、触目惊心的地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已降到非常低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诚实守信往往就意味着上当吃亏。但是,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并不能延续很久,因为大家如果都不能做到诚实守信,那就会最终变成人人自危,没有进行交易的可能性。随着社会法制的不断健全、商业道德的重新塑造,诚信仍将是从商正道。
显而易见,诚信是为人处世的一大优势。但是,要想发挥好这种优势,老实人还应该具备这样一个条件,即,不把对诚信的理解绝对化。我们讲诚信,并不是指有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顾忌、毫无保留,甚至连商业机密和人情隐密也透露给对方。讲诚信也要讲技巧,更要讲效果,我们应当切记这一点。
2.坚守诚信,定会化险为夷
人无信不立。良好的信誉会给自己的行动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诚实、守信也是形成强大的亲和力的基础。
诚实守信的人会使人产生与你交往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会消除不利因素带来的障碍,使困境变为坦途。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四出祁山时,所率兵马只有10多万人,而司马懿却有精兵30万,蜀、魏在祁山对阵,正在这紧急时刻,蜀军有1万人因服役期满,需退役回乡。而离去1万人,会大大影响蜀军的战斗力。服役期满的士兵也忧心忡忡,大战在即,回乡的愿望恐怕要化为泡影。这时,将士们共同向诸葛亮建议:延期服役一个月,待大战结束后再让老兵们还乡。
诸葛亮断然地说:治国治军必须以信为本。老兵们归心似箭,家中父母妻儿望眼欲穿,我怎能因一时需要而失信于民呢?说完,诸葛亮下令各部,让服役期满的老兵速速返乡。诸葛亮的命令一下,老兵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一个个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决定不走了。“丞相待我们恩重如山,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们要奋勇杀敌,报答丞相!”老兵们的激情对在役的士兵则是莫大的鼓励。蜀军上下群情激愤,士气高昂,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击败了魏军,诸葛亮以信带兵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
在现代商业运营中,有人说:“无商不奸”。其实,“奸商”的行径是遭人唾弃的,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以诚相待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法则,大多数矛盾都能用诚信的办法解决。只要真诚待人,就可能赢得良好的声誉,获得他人信任,将可能发生的矛盾化解在无形中。
“老实人不吃亏”,是个人人皆知的人生哲理。因为,爱人者人爱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敦厚之人,始可托以大事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即是说一个人如果具备诚实的美德,便值得信任,上司或朋友才可以委之以大任,以大事相托。
一个人如果不够诚实,往往在政治上成为两面派,在社会上成为图利弃友的市侩小人,这样的人是没有朋友的,有朋友也只是利用朋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把朋友当作工具。交友如果不交心,一切都不会长久。诚实的人才是可以信任的人。下面的两个小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晏殊还没有成年时参加殿试。他看过试题,说:“我十天前已经做过这个题目,而且文章草稿还保存着,请皇上换别的题目吧。”宋真宗非常喜欢晏殊的这种诚实。
有一年,宋真宗允许臣僚们挑选旅游胜地举行宴会。各级官员都踊跃参加,连市楼酒店也都设置帷帐以供宴会和旅行住宿的需要。晏殊这时手头拮据,没钱出游,便独自居家与兄弟读书论理。这天,宋真宗挑选辅佐太子的官职,出人意料地在百官中选任晏殊。宰相问真宗用意,真宗解释说:“我听说各级官员,无不游山玩水,大吃大喝,通宵达旦,歌舞不绝,惟有晏殊闭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谦厚,正可担当辅佐太子的重任。”晏殊听说后,便老老实实向真宗说:“我并不是不喜欢游乐吃喝,只是因为我现在没钱。如果有钱,这些旅游宴会我也会参加的。”宋真宗越发佩服晏殊的诚实,又因为晏殊懂得为臣之道,便越来越受到真宗的重用,到宋仁宗时,晏殊被任命为宰相。三国时,孙策任用吕范主管东吴财经大权。孙策的弟弟孙权此时年少,总是偷偷地向吕范要钱,吕范则一定要请示孙策,从来没有独自答应孙权。因这事孙权对吕范很有意见。后来孙权任阳羡县令,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库以备私用。孙策有时来查账,功曹周谷总是为孙权涂改账目,造假单据,使孙策没有理由责怪孙权。孙权这时很感谢周谷。
后来,孙权接替孙策统管东吴大事,因为吕范忠诚,特别受到孙权的信任,而周谷却因为善于欺骗和更改账目,而始终没有得到孙权的重用。
敦厚诚信,永远会使你的人格充满魅力,这是别人信任你的前提,也是担当重任者必备的品质。
4.信用是通行人间的特别证件
信用,是一项彼此的约定,也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心灵契约。有时它无体无形,但却比任何法律条文具有更强的行为规范。
已是千万身价的一个富翁,讲了一个关于信用的故事:
那还是两年前,我的事业刚刚起步,每天只能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一天傍晚,我急匆匆地往家赶,但没走多远,自行车就扎了胎。这时,前后左右,没有出租车,也没有修车行。最要命的是,我摸遍全身发现,自己全身上下一分钱也没有带。
推着车子走了很远,终于遇到一个正要收工的流动修车摊。当时,满天的云愈积愈浓,眼看着一场大雨就要来临。顾不得许多,我恳求那位年迈的师傅赶紧帮忙修车。
当我声明身上没带钱时,那个师傅说:“行啊,留下点什么作抵押,明天来取。”我说:“行,我把工作证留下。”他看了看我,再也没说话,动手修起车来。
交谈中得知,这位老人也曾显赫辉煌过,曾经连续十年赢得过市级劳动模范,但因为不识字,一直在基层岗位上工作着。他还是一个爱厂如家的模范,在儿女中学毕业后,他劝说孩子们到他所在的工厂工作。但时过境迁,企业终于垮掉了,老模范眼含热泪,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自己几乎奉献毕生的工厂。在儿女下岗的同时,自己的老伴又不幸得了偏瘫卧床不起,企业已经指望不上,全家就靠他摆的这个修车摊聊以度日。
车子修好后,我把工作证留给了老人。老人一边很仔细地放好,一边抱歉地对我说:“孩子,我没有文化,做得可能也不对。不是我俗气,我是不得已啊!按说,谁没有个需人帮忙的时候,谁能万事不求人?可我真的需要钱啊,留下您的证,您多担待着点儿吧。”
我赶紧说:“看您说的,该我说谢谢才对,没您帮忙我可怎么回家啊!”我心里想,付出了劳动收获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
而这次老人要的报酬仅仅是2元钱。
第二天,我又来到了那位老的摊子,想把昨天的钱还给他。没想到老人一脸的惶恐,说话也变得结巴起来,原来,由于昨天被大雨浇湿,奔跑中,老人将我的工作证弄丢了。今天尽管自己仍在发着烧,但为了等我,仍然强撑着到此摆摊。
我有些冲动地说:“你怎么能这样?你知不知道,办证很麻烦,而且要好多钱?”我相信,就在当时,我一定显现出了自己心灵丑恶的本性。我这个曾受人恩惠的人,一旦摆脱了困境,就忘记了自己曾有过的乞求。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在场,老人的脸上很不自然,只是一个劲地道歉。
离开老人的车摊,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表现,真的不像是一个有修养的人的作为。因为再办一个工作证并不麻烦,也用不了多少钱。而最起码,如果不是老人帮忙,昨天淋雨与今天生病的,应该是我而不会是他。不久,我渐渐地淡忘了这件事。
大约过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老人却找到公司来了,他并没有找到工作证,但却记住了我的单位和名字,并送来150元钱,给我用作办证的费用。我知道,那几乎是老人这半个月的所有劳动所得。
尽管我一再说明情况,称当时不过是一时气盛说了那些话,但老人执意要把钱留下,还很歉意地说:“真对不住啊!收下吧。做人总该讲点信用,那是老天教人做人的本分。”
从那一天起,我一直感谢老人给我上了关于信用的最好一课。事实上,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老人的言行让我重新思考公司的立足之本。公司得到发展之后,在我的恳求之下,老人来到公司,成了一名极为出色的仓库管理员。
当我们的社会进入竞争经济时代的时候,很多人的信用观念早已不复存在。人们开始学习玩小聪明,耍歪手段;羡慕阴谋诡计,弄虚作假;崇尚无原则办事,拍马投机……一时间,大街小巷皆见教人智谋,中学大学频见捧读韬略厚黑;大商小贩倾心坑蒙拐骗。
我们的社会犯了什么病?
经商有经商的商机,游戏有游戏的规则,做人有做人的分寸,处世有处世的方圆,从过去到今天,亘古依然。而惟独今天,我们的信用可以轻易地就抛弃吗?
信用是一种人格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平稳存在,人与人和平共处的基础,也是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它与伪君子无缘,与空谈家远离。给人以信用,就是对人以许诺,那就是不变的永恒。
要维护遵守信用,有时自然要牺牲一些时间、爱好、自由,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但如果你自己,与你所在的整个世界都没有了信用,那你又将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人世间?
5.物极必反:不可老实过头
在动物王国,狮子惯于在一群数以千计的大羚羊中,挑选出生病的或者垂头丧气的那只作为腹中餐。一旦别人觉察出我们的胆怯和怯懦,我们旋即便会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
在旧社会的中国,一般人养狗不是供家人玩赏,而是用来看家,防御外人破门而入的。
一条不咬人的狗对一位中国主人来说毫无用处。可是,中国的狗没有专门训练它成为看家狗。它应该袭击谁,应该让谁进屋,全凭它的本能来定。一条狗让一个强盗进入它的主人的屋子,或者咬了一位不应该咬的重要的来访者,它就会遭到不幸。狗很快地学会按照几条简单的规则,区分谁是受欢迎的来访者,谁是不受欢迎的来访者:
①攻击任何一位企图进屋的衣衫褴褛或者蓬头垢面的陌生人。他不是叫花子就是小偷。
②攻击任何一位看来情绪低落、鬼鬼祟祟、或者缺乏信心的陌生人。咬他不会带来任何麻烦。这是向主人显示,你要提高警惕的简便的方法。
③如果一位陌生人既衣衫褴褛,又垂头丧气,毫不犹豫地扑上去。这是一次唾手可得的胜利,而且不带丝毫风险。
④别攻击衣冠楚楚或者穿着考究的陌生者。他极可能是一位受欢迎的来访者,咬他可能惹得主人揍它。
⑤别袭击情绪高昂、信心十足的陌生人,他兴许会亲自动手揍你一顿。
⑥倘若一位陌生人衣冠楚楚、穿着考究、情绪高昂、信心十足,摇着你的尾巴,向他迎上去。
这些简单的区分好歹的规则,在全世界的商人中间,在政客之间,司空见惯。在确定他们应该拍谁的马屁和应该攻击谁时,他们统统倾向于在有钱有势者面前卑躬屈节、奴颜婢膝,而对又穷又弱者则凶相毕露,毫不留情。
那些天生狡诈、残忍的人们,总是占那些心地善良、信任他人的人便宜。
凯文跟他的合伙人携手搞一个项目达八个月。他花费了自己的全部储蓄和时间,成功地完成了他所负责的那一部分研究和发展计划之后,谁知那位负责市场开发的合伙人竟然私下觅得另一位合伙人,此人能够提供额外的资金,于是他毫不留情地把凯文排挤出该项目。由于凯文把自己的钱全部花在了研究和发展上,如今连雇一位律师起诉那位原定合伙人的钱都没有。
凯文是这样一个人,他觉得人人都是最好的人。只在他身边呆一会儿,你就会知道他是个“好”人。其实,他心底太善良了。因为他盲目而又坚定不移地信赖别人,他将自己置于被他的合伙人捉弄的境地。没有一纸书面协议,他便开始埋头工作,把完成了的产品拱手交给自己假定的合伙人。
凯文不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傻瓜。几乎人人在一生中都有那一次相信原以为值得信赖的人,结果发现他们并不可信。通过这些教训,我们认识到,做一位斗士,为自己合法的应该得到的权利而去努力争取,是很必要的。
6.人善被人欺,不要过于顺从
一味顺从是很危险的,这样会阻碍人们营造出和谐顺畅的人际关系。在与人交往中,要敢于拒绝。不要繁琐的礼节,过多自责以及过多的退让。
有些人,对别人的任何要求或命令都采取无条件同意,驯服的态度已形成一条铁律,他们不愿让别人失望,害怕因此激起请求者的恼怒和怨恨;他们希望自己做到“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从而来塑造和维护自己的老好人与大能人的形象;他们觉得“不”是一种无礼和否定,如果想与人和平相处,“不”字就不能出口。长期如此,他们不仅一直不说“不”,就算想说时,也不知怎样去说。
是否一味地迎合、满足他人的要求,就能营造出和谐顺畅的人际关系呢?当然不是。由于不会拒绝而勉强地说“好”,事后一方面会为勉强承诺而自找麻烦——接受你并不喜欢去的邀请;买一些你完全不需要的商品,陪人乏味地聊天;忍受对你本来不欢迎的造访,做很多违背你原则的事……这些事你勉为其难做着,但却是满怀厌恶和沮丧地做着,这些厌恶、沮丧反而会损害你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你会因此在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感到苦恼、失望和愧疚,你感觉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你长出一副虚假的面孔,滔滔不绝地说着谎话,你的形象是如此苍白可怖,以这种形象去与人交往,又怎能为人所敬爱呢?有的时候明知无法办到却答应下来,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无济于事,很容易招致委托人的恼怒,因为你误了人家的事。
下面是关于交际的三个忠告:
(1)不要太多礼貌和客气
与人来往应当注重礼貌,尤其是刚认识的朋友。但是过分的客气却像一道无形的墙,妨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人之相交,贵在知心。经过初步的交往后,最好省去太官方的称呼,略掉太客气的繁文缛节,坦然表露自己的思想、观感和欲求。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是用“自己人”的心态对待他。比如,赴宴时大大方方向主人要点心吃,在主人心中便印下了把他当做一家人的印象。这样,双方的交往变得亲密融洽。
“你要人家怎么对待你,你就应当怎样对待人。”
这句交友格言提醒我们:如果老是把自己和对方当成宾主关系,那对方也不会把你当成亲近的自家人。
(2)不要太多自责
对交际中的失误常作检讨,以便及时纠正,当然是好事。但过分自责也无异于因噎废食,作茧自缚。
因工作需要,于某常参加一些年终评审、成绩考核之类的会议。一个人发言后,是好的,便尽力指出其各种成绩;是差的,便言词尖锐地指出其不足。会议结束后,他常常会自责:用词太过,意见太偏。然后又担心传到当事人那里,老是这样,便有惴惴不安的感觉。于某于是下决心今后不在这类会议上发言了,连带着在别的一些讨论会上也三缄其口。就这样,他陷入了交际的怪圈。
后来,于某读了一些关于交际的论著,并得到一位专家的提醒,才领悟对交际中的失误,不要抱愧不已,自责不止。
因为,任何人在交际中都不可能完全没有失误,即使是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也在所难免。当你自责不已时,那些在场的人士或许对你的失误早已忘却了。更何况,当你下次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交际场合,对以往的失误一一纠正时,大家都会另眼相看。
所以,不要沉湎于一时一事的失误,不要让自责缚住手脚,只要纠正就可以了。
(3)不要太谦让
谦让,是一种好品格,但在社交场合中若太多谦让,常会与很多机会失之交臂。
有位非常善于交际的朋友与前面提到过的于某有过一番很恳切的交谈。他说他通过频繁的社交活动获益良多。他的诀窍是四个字:“勇字当头。”他认为,人的能力是在实际生活中磨炼出来的,看再多的社交书籍而不实践,不可能增长社交能力。他不断主动寻找社交活动的机会。公司里有什么事需要与人交涉,或者有什么重要的接待工作,他会尽量承揽下来,结果渐渐把许多事办得顺风顺水;朋友间碰到需要走关口的难题,他会设身处地,或出谋划策,或拉线牵桥,四处奔走帮忙……在办理这些事的过程中,他的社交能力迅速提高。
在交际中,很多人的缺点就是谦让太过。把好多事推给别人,常表现为“口欲言而嗫嚅,足欲行而趔趄”的犹豫不决。应当“勇”字当头,热情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决不在社交任务前有过多的谦让。慢慢地,也一样能够变得善于交际了。
7.拒绝用妙招,委婉含蓄说“不”
很多人常常遭遇这样的困惑:对于必须拒绝的事,究竟该如何说不呢?其实,只要有点勇气和智慧,你就能够轻松过关了。
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复杂多变的多种形式,所以,能够如鱼得水般地、应对自如地处理好这些复杂多变的人际交往形式的人,似乎屈指可数,这也正说明了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易。因而,在一些时候出现不知如何应对的情况,总是常常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在众多难题中,最令人感到头疼的情况就是拒绝对方的请求。
面对需要拒绝的要求时,最难拿捏的是既不能随便地答应、又无法直接地说“不”。常答应请托的人往往得到许多相当正面的评价,所以有些人认为,如果拒绝别人的请求,恐易对自我声望产生负面的影响。于是,拒绝与否在取舍之间便难以决断。如此一来,原本帮忙的能力不够,却又勉强答应,结果发生后悔的情形就相当常见了。
事实上,那些考虑个人形象会因拒绝别人遭受影响的理由,往往是一种借口,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定,而勉强答应别人的要求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意志不坚定的人,通常认为断然拒绝对方的要求,未免显得太过无礼。而若是在答应后又觉得不对,且又力不从心难以履行诺言时,再转变语气拒绝对方,显然已经晚了。因为,等无法做到允诺的事情,再予以拒绝,给人的印象更糟。甚至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去弥补损失或兑现承诺。如果这件事只限于个人的烦恼,还称得上不幸中的万幸,若因此事而与要求请托的对方发生不愉快,甚至产生怨怼、仇视,演变成双方人际关系上的矛盾与冲突,岂不更得不偿失?
诚然,一开始即斩钉截铁地说“不”,委实无情,然而,不要因此而放弃拒绝的权利。即使拒绝会破坏别人对自己的期望或好感也在所不惜,为什么要勉强自己接受偶像型的虚名呢?毕竟,力不从心的事终究还是办不到。先把这一点想清楚,然后及早设法向对方恳切地说明,这样,才是真正的交往之道。
也许这样一来,请求你的人可能会短期内表现出失望和不满,但总比中途反悔要好多了。所以在考虑答应对方的请求前,应先仔细检验自己是否力所能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妨想想,一旦失约后对方对自己所产生的不信任感会更强大。那么既然很难做到,何不鼓起勇气说拒绝。
拒绝别人的请求,绝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所以无须感到害羞。最重要的是能明明白白地将不能承诺的原因说明,以消除对方可能产生的误会。至于对方有何反应或想法,就看他的为人如何了。不过你决断与明智的拒绝态度必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肯定。
倘若你既具备了拒绝的勇气,也还具有替对方设想的善意,那么就已经掌握了拒绝的艺术和诀窍了。
如何为对方设想呢?譬如,自己帮不上忙的事,也许自己所认识的人有这个能力。此时不妨运用自己的关系网络为对方铺路。如果成功的话,对方必定会对你感恩戴德,即使失败了,对方亦会自觉不该过分强人所难而取消对你的请求,也同样会有感于你的诚意。
8.当仁不必让,敢于保护自己利益
假如你不理直气壮地坚持要求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别人不会帮助你。即使你果真维护自己的权利,很多人也会企图恫吓你。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感到好人似乎总是得不到好报。当我们过于倾心于讨好别人,太好说话的时候,别人也许会得寸进尺,捉弄我们。他们希望压得你低人一等,使你灰心丧气,这样你就不会阻碍他们前进的路途。
芭芭拉是一家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她在这家电视台干了五年多,她的新闻节目最近被评为当地第一流节目,可是这五年来她向事业的顶峰攀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
三年以前,当她不得不与电视台谈判签订合同时,她遇到了一些严重的阻力。电视台经理向她暗示,他再与她续签合同,没让她走人,她应该感到幸运。她很清楚地听出了言下之意:“你是个姑娘,姑娘们不应该咄咄逼人。”
当她要求修改合同时,电视台经理大发雷霆,她强烈地相信本身的自我价值,拒不让步。每天新闻部主任都把她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她的工作横加指责,而且每回训斥结束时总是说:“签这个合同吧。”四个月过去了,她仍然毫不动摇。最后,电视台经理答应了芭芭拉提出来的每一项修改的要求。
然而,在她签订合同之前,她把合同拿去征求一位律师的意见。这位律师建议在措辞上作几处小小的改动。她回到电视台告诉他们此事时,他们大吃一惊,又一次暴跳如雷。她的上司们直言不讳地说,他们认为她的行为太自私,不道德。即使这时,芭芭拉也不让步。最终,根据双方都能接受的意见,对合同的措辞进行了修改。
最近,芭芭拉与同一家电视台又签订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合同,这一回容易多了。正如她说的那样:“如今,他们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到做到。跟我在一起儿工作的很多人对我说,我应该要求比我真正想要的更多,然后再让步,这样能使主管们有胜利感。可是,我不以为然。我要求他们给我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其他锦上添花的条件我不会奢求。”
这个故事的意义不在于芭芭拉的谈判手法。没有什么条条框框左右你应该要求得到比你想要得到的更多的东西,或者仅仅要求获得那些没有你就不能生活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应该注意和分析使芭芭拉如此坚强的精神。她被迫每日顶住电视台领导以威胁、淫威和侮辱的形式进行的恫吓。与此同时,她又不得不以一个妙趣横生的记者的职业风度,兴致勃勃地面对摄影机镜头每夜播送新闻。她从不让谈判中滋生的那种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芭芭拉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价值观。她勇敢地保护自己免受淫威的伤害,让自己为了获得应该获得的东西而战。
9.义利要分明,不轻信生意朋友
如今,有些“朋友”确实像一些欺诈情感的骗子强盗!在生意场上交朋友,一定要心生警惕,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世界渐渐已成为一个小圈子,人与人的联系日趋紧密,使“朋友”在当代颇为走俏。俗语:“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其实“朋友”不仅是“路”,还是资讯,还是声势,还是映花之绿叶,还是成交鹊桥,还是躲难的防空洞。当然同时也可能是一种头痛,一剂虎狼之药。
“朋友”在中国方块字写出来是两弯相映的明月组合,讲究一个肝胆相照,义字当先,可惜当今正在被一个“利”字侵蚀。深圳人对此看得明白:“钱是大家赚的”,意思是朋友互掏钱包是正常之道。
你想想看,朋友间搭伙开店,集资创业,有几个不是亏则互相推诿,盈则见利忘义的?
一个众人争相下海淘金的时候,一个个体意识取代群体意识,存在意识取代管理意识,利益意识取代事业意识的年月,梁山伯之生死与共,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之遗风能不搁浅?
例如,有些时候,请朋友帮忙对你并不合适,帮你租门脸的朋友也许在当赚二手钱的房东,帮你筹备资金的朋友也许要收你的高利贷,帮你介绍买卖的朋友也许要狠狠宰你一笔回扣,帮你安电话的朋友至少要带走你一条红塔山、两瓶茅台。
朋友之情是个皮筋似的东西,有弹性,有回旋之地,因此时常被一些暗藏祸心的人所利用,才使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令人心寒的局面:人心险恶,翻脸无情,利字当头,见利忘义。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多年,时至今日仍闪烁思想光芒,就因为国人一般做不到这点。毕竟,中国人的血管里流淌着东方人的亲情之血,在“义”与“利”的矛盾中,往往是理智的“利”让位给感情的“义”。但在实际的商战中,以“义”代“利”不仅违背追求利润的商界最高法则,也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隐患。
当然,不要同朋友、熟人做生意,并非一条铁律。但初涉商海便抱着靠自己的胆子、朋友的路子,一不小心就发了大财的想法却是危险的。正确的是,既然置身商海,就应该严格遵循在商言商的原则进行“游戏”。不然我们的商旅生涯就像那首儿歌一样:“迷途的羔羊,寻找老狼的指引……”
为人诚实,但要讲究限度,讲究策略,不能盲目的“愚诚”。
10.利他的谎言也是一种真诚
尽管谎言往往是欺骗的外衣,但谎言与欺骗并非是同一概念。不从欺骗为目的的利他的谎言,表现的正是我们的善良和真诚。
我们要记住一点,真诚的灵魂是利他,也就是与人为善。如果对别人来说,“谎话”更适宜和容易接受,又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利益,我们不妨放弃对“完全诚实”的固执;但在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诚实。那些经常为私利表现不诚实的人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的确,做工作很辛苦,能力虽然有大有小,毕竟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会为人处事的人,即使觉得他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而那些忠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莽直,锋芒毕露了。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
真诚是既表达出我们的真实感受,又不伤害别人。下面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一次,著名的德国作曲家翰内斯·勃拉姆斯参加一个晚会。不曾想,晚会上他遭到一群厚脸皮的女人的包围,他边礼貌地应付,边想解脱的办法。忽然他心生一计,点燃了支粗大的雪茄。很快,有几个女人忍不住咳嗽起来,勃拉姆斯照样泰然地抽他的雪茄。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对勃拉姆斯说:“先生,你不该在女人面前抽烟啊!”
“不,我想,有天使的地方不该没有祥云!”勃拉姆斯微笑着回答。
勃拉姆斯用不太真诚但却十分幽默的语言,使自己从无奈的纠缠中解脱了出来。
在生活中要做一个真诚的人不容易,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绝不为个人利益放弃诚实的人,人人都会真诚接纳他,愿意和他交往。但当“真诚”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善意地放弃一时的真诚,同样是人性中美的展现。同样会得到道德的肯定。所以要想给人留下好印象,最要紧的是“恰当地真诚”。
在某些场合中,巧妙以待,避其锋芒是机灵幽默的表现,是一种必要的行为,如果太露直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效应。
11.诚实就要承认自己的错误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想办法补救改正,是善待自己的最佳方法,它并不会使自己丢面子,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好感与尊重。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再聪明,都有犯错误的时候。
从客观而言,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而不敢认错,不知改错。这样势必会陷入到危险的境地。
人犯了错误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拒不认账;另一种是坦率地承认。
拒不认账的好处在于不为后果负责,就算要负责,也把相关的人都包括在内,谁也逃脱不了干系。这样,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保住了面子,又避免了损失,这是从表面上看。实际上,你既然已经犯有错误,拒不认账的结果是弊大于利。首先,你铸成的大错是尽人皆知的,你的抵赖只能让人觉得你腰杆子太软。如果你犯的错误人证物证俱存,责任又逃避不了,你再抵赖也只是枉费心机。如果是鸡毛蒜皮的小错,那你就更不用顽固,顽固会造成你在同事心目中更坏的印象,真是得不偿失。你敢做不敢当的印象形成后,主管的顶头上级不敢再用你。怕你有朝一日也拉自己下水,同事也不敢与你合作,怕你故伎重演。而且你一旦拒不认错,形成习惯,那还谈得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吗?——你认为自己“一贯正确”嘛!
坦率地承认错误,就有可能承担责任,独吞苦果。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别人都不会一棍子打死你的,既然你都认错了,还要如何?况且认错本身就是替上级分担责任,主动取咎,上级再抓住你不放,显然也有损他的形象。
坦率认错的好处还在于,首要的是为自己树立敢做敢当的形象。承担责任,不推诿过失,上级放心,下属尊敬,同事喜欢,认一个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其次要勇敢地面对错误,今后才能避免错误,从而及时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错误成了上进的磨刀石。还有,你的坦率承认,虽然得到了上级的训斥,你无形中处在受难者的地位,而众人从心理上往往是同情受苦受难者的,你获得的是人心。你既然挨了训,上级再罚你,也不至于太狠。人毕竟都有同情心。
所以,人不怕犯错误,就怕犯了错误以后不认错、不改错。你坦率的承认,并想办法补救,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谁都不得不承认你是一个不错的人呢!
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善待自己的最佳方法,它有利于今后的改进,并会赢得他人的同情与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