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金融部队”对欧元实施了第一轮综合性打击之后,由于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欧元幸运地免遭灭顶之灾。没有把欧元扼杀在摇篮里,美国财团只好和欧洲财团继续玩下去,那下一步就是对欧元的捧杀行动:美元主动对欧元贬值,抬升欧元,而后找准机会对欧元实施偷袭。美国财团的“捧杀”行动:有选择地对欧元贬值。欧元的升值让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希腊等国为了掩盖债务,不得不持续看空欧元,掉入了高盛的陷阱。美国高盛在设计希腊债券“货币掉期交易”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建仓欧元,而且成本要比现货市场建仓低很多,并且根本不会被欧盟察觉。希腊就像在吸毒,美国高盛帮欧洲隐瞒债务,就是在挖坑。自大的欧洲会死在欧元升值行情中。从2002年开始,美元就对欧元开始了贬值,如果从最低的1欧元兑换0.823美元到次贷危机前的1欧元兑换1.6035美元算的话,美元从最高点贬值了将近1倍。与此同时美元相对于日元、人民币等主要竞争对手也都在贬值,这当然有美元滥发的原因,但是从根本上说,这种贬值,一方面造成了各个主权债权国利益的缩水,同时也遏制了这些国家在高端商品上的竞争力。
美国的货币政策在这一时间段上看可以描述为,有选择性地贬值,主要针对日、欧等发达国家货币贬值,对亚洲国家等出口国仍然维持强势。而且可以看到这种贬值是慢慢发生的,美国还要维持表面上的美元强势霸权,以维持人们对美国国债的兴趣,同时还能获得亚洲出口国廉价的日用商品。从2002年开始的这种欧元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让欧洲经济的发展蒙上了阴影。欧元的升值,让欧洲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慢慢下降。可惜的是,这一状况欧洲人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欧洲的财团和精英们依然陶醉在欧元越来越被世界所重视的胜利感中。伊朗的石油已经以欧元来计价了,这让欧洲人很得意。但是欧洲的精英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加入欧元的各国就相当于放弃了每个国家的独立的货币政策。法、德等大国还能扛一扛,但对于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等制造业没有太大优势,同时国内福利很高的国家来说,欧元的升值无异于灭顶之灾。
欧元升值造成这些国家对欧元区以外的国家的出口不断减少,对外进口不断增加,没有了国内经济的支撑,政府就没有收入来源来支撑高福利,没有高福利,工人就会罢工,就会造反,政府就会被人民用选票选下去,带来社会动荡。那高负债的政府能不能通过多发货币和债务来弥补这一问题呢?答案是不能,因为欧洲实行固定汇率,根据欧盟的规定,欧洲各国在加入欧元区时必须达到“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不超过3%、公共债务在GDP中的比例不高于60%”的要求。这就是说欧元区内各个国家不能通过多发货币、贬值货币来解决国内的财政赤字。这就回到前面提到的克鲁格曼的“三悖论”:货币政策独立、固定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三者不能同时成立。加入欧元门槛的这一要求,其实就是按照“三悖论”来设计的,加入欧元区,就不能靠货币贬值来弥补财政赤字了,因为如果欧元贬值是一个统一的贬值,就会拖累欧洲其他国家,你想贬值,那别人还要跟你一块背黑锅,所以欧元贬值不是一个人说了就算的。虽然加入欧元区的规定是符合逻辑的,但是执行却是靠人,欧盟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各国之间的监督和制约就很松散,给钻空子的国家留了很大的空间。
更何况还有美国人时时刻刻在寻找欧元的漏洞,瓦解欧元的联盟。终于这一缺口就被美国人找到了,这就是希腊。希腊这个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港口。海运业对外依存度很高,是欧盟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此参与欧元的第一批国家没有希腊。而且据媒体报道,因为跟北京抢办2000年奥运会,希腊背了很大的财政包袱。希腊政府已经很穷了,还得照顾国内民众的情绪,实行高福利,没钱还要花钱,就只好不断借钱消费了。可是你要加入欧盟,财政赤字又不能超过上限,这让希腊政府左右为难。就在这时候,美国金融部队的“007”出场了,这就是高盛,世界上大名鼎鼎的第一投资银行。其实2001年希腊混入欧盟时候,就是做的假账,而幕后的导演正是高盛。高盛绝对是名不虚传的,高盛的人都是高智商的金融专家,欧盟的那点所谓的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高盛是不会放在眼里的,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欧盟公约中的漏洞,于是告诉希腊政府,高盛能够给希腊政府提供一个堪称“天才”的融资计划--“货币掉期交易”,据说发明这一交易产品的还是一位高盛的“美女金融家”。什么是“货币掉期交易”呢?其实就是利用汇率在发行国债的时候作假。
高盛先用美元等其他货币发行希腊的政府债务,利用人们对汇率走势的预期,做空欧元,做高美元,让希腊获得更多的欧元,掩盖负债表的高负债率。货币掉期就牵涉到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如果按照市场汇率来比兑的话,这里面就无法做手脚。但是因为希腊的国债是10年,其间就会有很多变动,也就有人对于未来汇率走势产生不同看法,所以就有了做手脚的空间。而老天正好给了高盛这样一个机会。前面说了,2000年,美国财团正在大举做空欧元,欧元跌得不行了,大家都不看好欧元了,很多人预期未来欧元还要跌。2000年时的汇率比价大概是1美元=1欧元,希腊政府借了100亿美元,就相当于借了100亿欧元,而10年后,到了还款的时候,欧元继续贬值,假如1美元=1.1欧元了,那么希腊政府要还的100亿美元就变成了110亿欧元。正常来说,希腊政府不仅要付给债主利息,还得贴上欧元贬值的10亿欧元。这么算来,利滚利,希腊不就更还不起了吗?这时候高盛站出来说:我帮你办这件事,让你的负债表好看,还让你减少欧元贬值的损失。
那高盛是怎么做的呢?高盛说:你希腊想借100亿欧元,你就发给我面值100亿美元的国债,我给你110亿欧元。然后我来发这些债券,你给我承销费用。这样一来,你多借了钱,却不用在当期的负债表上体现出来,因为当时的汇率比价是1美元=1欧元。高盛的借款让希腊政府很“感动”,高盛真是太仗义了。可是希腊政府没想到高盛这等高人哪有那么傻啊,高的还在后面呢。首先,高盛说合同不能就这么签,你希腊现在的债务比例少了,能加入欧盟了。那我也不能太吃亏了,虽然我赚了承销债券的钱,但你不能直接还我100亿美元完事,你必须得来这么一条,必须在某个特定时刻,比如说两年,两年的时候你跟我按照1美元=1.1欧元的比价,拿出110亿欧元,我换给你100亿美元,然后未来你再还给债权人。希腊政府一听,高盛的条件貌似还算合理,假如欧元继续贬值,两年后希腊政府还能赚一点点钱。为了加入欧盟,希腊就签了。可是希腊没想到,自己中招了。这份借款协议的基础是什么?不是高盛的仁慈,而是高盛对于未来汇率走势的判断,高盛知道未来欧元会升值,美元要贬值,你希腊政府正好把外汇走势做反了,就等着赔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