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资本奴役全人类
6360400000025

第25章 没人再玩金本位了

1929年美国爆发了危机,但是这并不是美国一个国家的问题,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只不过表现不同,但根本都是因为货币供应过量造成的。先来说说法国。一战爆发以后,法国的财政赤字一直居高不下,而法国政府总是希望德国人为他们支付战争所带来的赤字,可是德国人哪有钱给法国啊。“道威斯计划”虽然帮了德国一把,德国能够支撑下去,把钱还给法国,法国又把钱再还给美国。可是钱转了一圈,最终并没能给法国经济带来什么好处,法国人可不像英国人一样打肿脸充胖子,硬搞“金本位”,法国也只能采取多印钞票的办法,而法郎随之贬值,1924年在银行家的带领下,整个欧洲投资者对巨额赤字、经济下行的法郎发起猛攻,从一战前的5法郎兑1美元,下降到1926年的28法郎兑1美元。在货币购买力下降时,除了做空法郎外,另一宗大投机就是将法郎兑现为一切商品,葡萄酒、豪车及瓷器,总而言之,人们不愿意持有现金。最终,纽约的摩根银行为法兰西银行托了底,贷款1亿美元,让很多做空法郎的投资者倾家荡产。

法郎的巨额贬值,却让法国的出口激增,旅游业空前繁荣,而法兰西银行因此积累了大量外汇。在1927年,法国要求将手中的3 000万英镑兑换成黄金,这下英国人可恼了,心想我辛辛苦苦搞“金本位”,法国却要从我手里揩油,因此要求法国归还一战时欠英国的债务,这样一来,法国才没有把外汇兑换成黄金。但是1928年之后,法国执行20%的黄金平价,开始恢复“金本位”,由于法国经济开始繁荣,资金开始回流,黄金回归法国。到了1931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黄金储备国,短短的5年之中,货币大大贬值了的法国的黄金储备却增加了10倍。下面再来说一下德国。为了支付《凡尔赛和约》的战争赔款,德国的黄金几乎丧失殆尽,同时战争的摧毁,让工业产能不能一下恢复,这让战后的德国面临两种选择:让纸币失控或者让失业率失控。让纸币失控的意思就是通过印发钞票,刺激经济,让更多人能够就业,所以德国政府为了战后的稳定,只能开动印钞机。

恶性的通胀随之而来,“人们的财产被洗劫一空,德国成了强盗横行的国家”,德国的中产阶级被摧毁。可是即使这样,德国在遭遇了1929年的危机之后,一下子又陷入了衰退之中。1931年,德国再次向英、法、美恳求5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法国这时候就有发言权了,法国说可以借钱给德国,但是德国必须放弃军事力量,同时要求放弃同奥地利的关税同盟。这让高傲的德国人根本没法接受。所以德国的希望只能是美国了。当时,代表大财团利益的梅隆主张胡佛总统贷给德国5亿美元,以解燃眉之急,可胡佛害怕德国是个无底洞,再这样干下去投入再多钱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于是胡佛对整个欧洲的债务开始调查,想看看究竟一共有多少债务。调查结果让胡佛吃了一惊,美国银行向欧洲贷出的未担保贷款竟然高达17亿美元,甚至更多,当年斯特朗为了阻止英国黄金外流所执行的低利率政策,让美国的贷款流向了欧洲。然后胡佛又通过密友询问英国银行的未担保贷款有多少,结果是20多亿美元。

这让胡佛害怕了,他在纳闷:这些短期贷款究竟是怎么贷出去的呢?其实,这种情况是咎由自取:当时美、英、法、德等国实行的是金汇兑本位制,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国际贸易需要货币交换,而金汇兑本位就是不拿真正的黄金交换,而用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代表黄金交换,同时各国之间的汇率是规定好且固定的。这就造成一个极大的漏洞:如果某国不按照所持有的黄金量,乱发银行券,那么这个国家的银行券就应该贬值,比如德、奥、匈,黄金储备几乎流尽,就没有资格发行那么多银行券,但是德国为了贸易,还发行银行券,然后按照原来的汇率兑换美国、英国的银行券,支付贸易,这就造成了德国实际上占了大便宜。这种情况与今天的欧债危机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显然,德国最后是没有能力归还那些银行券代表的黄金的。胡佛最后否定了自欺欺人的梅隆贷款计划,决定不再贷给德国5亿美元,胡佛说:“必须承担解决问题任务的是银行家,而不是我们的纳税人。”但是,美国是财团的国家,而不是胡佛的国家,迫于压力,胡佛最后还是批准了一笔新的政府贷款。

估计也正是这种不合作的态度,让胡佛最终丢失了连任的机会,而让罗斯福登台,因为罗斯福的刺激计划是符合那些大财团的根本利益的。没有不透风的墙,英国的巨额无担保贷款暴露后,遭到了以法国为首的挤兑,英国黄金快速流失。英国甚至希望通过提高利率来把黄金留在英格兰银行,可是这显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更加重了恐慌的情绪,于是在1931年9月21日,英国被迫宣布脱离“金本”位制,强行关闭了证券交易市场。最后剩下的“金本位”国家只有美国和法国了。而在这巨大的跌幅中,美联储干了什么呢?美国本来希望在危机中继续撑下去,因为如果“金本位”制废掉,那么美国金库里的大量黄金就没有用了,于是美联储把贴现率提高,同时缩减了1/3的货币供应量,希望保住“金本位”,但是贴现率的提高让遭受1929年危机打击的美国经济再次遭到重创。整个崩盘期间,9 800家银行倒闭,千万人的存款成为了泡影。而且美国的高贴现率并没有阻止黄金的流出,因为欧洲国家担心美国也会放弃“金本位”,而让美元贬值,此后的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正确的。于是欧洲各国的投资家们纷纷把手里的美元兑换成黄金。

但是高额的贴现率让美国经济遭受了更加沉重的打击,1932年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近50%,只有420亿美元。欧洲国家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又反过来加剧了美国货币信用危机的发展。1933年春季,美国再次发生严重的银行挤兑风潮,大批银行禁不住冲击而倒闭。在此期间宣告破产的银行达银行总数的将近一半。为了遏止银行倒闭之风,美国政府1933年3月5日命令全国银行“休假”4天,暂时停止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4天后,又通过《紧急银行救济法》,再度延长银行缓兑存款的期限,接着又公布了《银行存款保险法》。正是在美国政府的大力干预之下,银行的倒闭之风才得以平息。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促使美国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制。1933年4月,美国总统F.D.罗斯福(1882~1945年)签署了“黄金法令”,强制个人和私人银行把持有的黄金全部交给联邦储备银行,不准私人再贮藏黄金,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禁止黄金的自由输出。5月,政府又宣布美元正式贬值,把每美元的含金量减少41%。与此同时,国会还授权联邦储备银行可以用国家债券为担保来发行纸币。美国的“金本位”制从此就为纸币流通的制度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