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资本奴役全人类
6360400000002

第2章 欧债危机是美国发动的吗

美元与欧元的战争从没有欧元就已经开始了。1995年,美国财团发动了第一场对欧元的大战,拼命做空欧元,却因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而意外失手。既然没能把欧元扼杀于摇篮中,美国财团便开始策划第二轮攻击。如果第一次打压贬值欧元的计划是“棒杀”,那么这轮攻击则是“捧杀”,也就是反手做多。虽然一字之差,却更为狠毒。有很多理由让人相信,2009年年末,从希腊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正是美国财团操纵汇率的结果。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正一步步把世界拖下水。未来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资本的虚拟化和人口的消费化。人口数量规模决定了一个国家理论上的生产力发展的极限。大欧洲能够给资本带来更高的回报。大欧洲的雏形就在欧元里。法、德是欧洲的核心,也是欧元的创造者,但二者素来有矛盾。欧元是欧洲对抗美国的工具。既然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有如此多的好处,欧洲人不可能不知道美国财团的“算盘”。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大航海时代,也就是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就开始蒸蒸日上了。先是西班牙、葡萄牙,然后是荷兰、法国、英国、威尼斯等,欧洲各个国家你争我抢,开始瓜分世界。

率先发起的工业革命,让生产力迅速提升的英国成了最后的赢家,殖民地遍布世界,美国原来也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英镑成了世界上通用的货币。所以,欧洲人不可能看不透美国的把戏,但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衰落下来,战后无力与美国竞争,最终落入了上面所说的食物链的第二个层次之中。从上面的简述之中,就能发现一个问题,欧洲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内部战争造成很大破坏,历史上,英法、法德、英德三大欧洲强国之间都有很深的过节。因此,欧洲要发展,就要联合,合在一起才能干过美国。这是大欧洲必须形成的第一个原因。同时,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资本认识到了大欧洲必须形成的第二个原因:一个各自为政的欧洲,已经不适应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什么呢?解释起来并不困难。未来全球化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资本的虚拟化和人口的消费化,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掌控货币的主导权。分裂的欧洲,甚至经济实力很强的德国都会因为国内的市场容量很小,无法将自己的制造业优势发挥到极限,就无法成为更大的经济体,也就更无法成为主导货币的国家。

人口消费化必须有人口数量的级别,一个统一的欧洲市场才能诞生这样的大市场,大市场才能让欧洲公司成为大公司,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美国竞争。如果欧洲的市场不是统一的市场,那么每个国家都会保护自己的一部分利益,限制自由贸易,这样就会造成很高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易成本。同时,只有足够的市场,才能保证更高速的增长,才能获得资本的青睐,才能吸引全球更多的资本进入。正是资本的虚拟化带动了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更迅速地流动,每个国家必须有更强的资本吸引力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资本的虚拟化,你要去美国投资,还得带着金银珠宝,带着军队保镖,那多麻烦啊?而现在只须敲击键盘,就可以买卖美国公司的股票。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在说一个基本的观点,人口数量很重要,市场规模也很重要,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理论上的极限。人口越多,这个理论上的极限就越大。

同时,一个国家人口数量越多,市场也越大,消费总量就越大,市场也越有吸引力。二战之后,欧洲快速复兴,但是欧洲每一个国家人口都不多,很容易就能达到上面所说的极限。同时,分裂的欧洲国家独立发展经济也是对劳动力的一种浪费,因为那时候已经进入了大工业化时代,分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新技术的应用,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也是大资本家们无法容忍的。于是二战后,欧洲统一思想逐渐高涨。1951年,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就是为了提高劳动力所释放的能量。此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成立了多个经济、科技共同体,而这也就是后来说的欧共体。二战后的欧洲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了很长时间,苏联解体之后,欧洲结束了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分裂。

同时,苏联的解体让欧洲的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很多原来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期望加入欧盟。这又让欧洲的资本看到了扩大劳动力数量、寻找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大好机会。为了稳固、扩大联盟,在1992年,欧共体开始向欧盟过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开始讨论欧元的问题。为什么欧盟要印欧元呢?这对统一的大欧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多年来一直从世界各国抽血,欧洲各国也不例外,也被美国抽血。如果组成欧洲的货币联盟,使用同一种货币,不仅能够在欧洲各国经济交往中省去很多中间环节的麻烦,提高效率,同时欧元也可以用欧盟这个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为依托,向世界发出声音,能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可以逐步摆脱美元的控制,同时有朝一日,欧元代替美元,那么欧元将会给欧盟带来如美元一样的好处。对于欧元的好处,法德是心知肚明的。

因为单一的欧洲国家,都不具备成为世界级经济巨头的能力,比如德国、法国虽在各自的经济领域都各有优势,但都无法独领风骚,法、德尚且如此,单一的小国又怎么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同美国竞争呢?所以以法、德为核心的欧盟力推欧元就不足为奇了。另外,冷战时期有苏联的军事威胁,法、德还要靠老美罩着,苏联解体,没有了苏联的军事威胁,欧盟也就不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了。这样美、欧之间原来隐藏很深的宿怨就暴露出来,早就不是铁板一块的美、欧,这时候就开始从经济领域分道扬镳了。这里再插一句,由于英国虽然是欧盟成员国,但是英国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根深蒂固,所以英国没有参与欧元。于是,从1992年开始,欧元就开始一步步从计划走向现实。对于欧元的小伎俩,美国也看得一清二楚。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国际货币专家Barry Eichengreen就在《外交》杂志之文章“美元悖论”中说得特别明确:“欧元创生的第一动机,就是以欧洲货币取代美元。”由此,欧元的抢班夺权就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