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人到三十岁,能独立于社会生活。指开始有所成就。这个故事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怎么理解孔子这几句话的意思,学界一直有分歧。杨伯峻“对《论语》的每一字、每一词做过研究”,“尽可能地弄清《论语》本文每字每词的涵义”,在此基础上著有《〈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其译文是: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对此译文他有些说明:关于“而立”,《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又说:“不学礼,无以立。”因之译文添了“懂得礼仪”几个字。“立”是站立的意思,这里是“站得住”的意思,为求上下文的流畅,意译为“遇事有把握”。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说,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精神生活的几个主要阶段的概括,“但是文字很简略,意思也很隐蔽,需要先加注释”。其注释的大意是:15岁志于学就是“'志于道'以求得到他所理想的道德品质,'仁'”;“所谓立就是学礼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即“视、听、言、动,都可以循规蹈矩,不至于违反周礼,可以站得住,这就是'立'”;40岁之所以不迷惑,在于“知人”即“对于人之所以为人有所理解,有所体会。这就是人对于自己的自觉。有了这种自觉,就可以'不惑'”;50岁知道“天命”,而“'天命'是上帝的命令”,所谓“知天命”,就是懂得一方面天命决定自然界的变化,也决定人的生死、贫富、成败;但天本身则无言,所以必人力尽后,方知命为如何,另一方面,人的道德品质“是人的自己努力所决定的,与天命完全无关”。什么叫“耳顺”呢?“耳”字就是“而已”,所以“六十而耳顺”就是六十而已顺,“联系上文,就是顺天命”;七十岁的时候,“能随心所欲而自然不超过规矩”,这个规矩“就是礼的矩,就是'天命'的矩”。
经过了不惑、知天命、顺天命三个阶段,一个人的循规蹈矩完全是出于自然,没有一点勉强造作,“这就是他的精神完全达到自觉的程度”。所以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意思是,不要担忧别人不知道自己,而该忧虑的是你不知道别人。一般人多半反其道而行,总是只考虑到自己,而担忧人家不知道自己。一般人爱犯的毛病是,过于看重自我,以自我为本位,结果弄得自己苦恼,苦恼别人不理解自己,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学着去知人的话,也就能为人所知。譬如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日渐疏离,“比邻若天涯”,邻居间在一起很多年却形同陌路。如果我们能先肯定对方,主动向对方招呼,多与对方沟通,一般来说,也会得到回应,如此相互认可的关系便能建立。孔子又曾说:“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篇)多多把精力用来充实自己,不要忧虑人家不知道自己,而应该要求自己具有可为人家知道(赏识)的才德。不要担心无位,要多想自己有没有“为”。有为才有“位”。
一个德才兼备的贤者的周围,自然会有人赏识,所以不必去忧虑别人不知自己。回过头来说“三十而立”。有公司调查称,“三十难立”已成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现象。据说,有“43.1%的人还没有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40.5%的人还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甚至有38.9%的人还不知道30岁之后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人则写文章说,“子曰:三十而立,指30岁之前完成学业、离家居住、结婚生子、经济独立”;慨叹“'三十而立'这一标准是否还适用于高强度竞争与快节奏的今天”。有人把“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之类,当真是“三十而立”的“标准”,把“三十而立”理解成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就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成家立业。如果到了三十岁,工作还不稳定,还没有成家立业,就开始恐慌。三十不能立就开始紧张,觉得自己没用。金陵客先生撰文说,什么叫做“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是当官?还是发财?30岁的孔子既没有当上什么官,更谈不上发什么财。
《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张中行《顺生论》认为这是孔子对职业“尽职”的一种态度:“把本职工作做好,于己可以无愧,于社会当然也会有益。”可是后来孔子跳槽了,可见这并不是他“自己喜欢的生活”,也不是他“自己满意的工作”。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贫且贱。”《论语·子罕》有孔子自己的话,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乃至于多年以后孔丘先生还为自己的经济收入大伤脑筋,《论语·阳货》孔子对子路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就是证据。《论语·卫灵公》有孔子的名言:“君子固穷。”可见,终其一生,孔丘先生经济收入始终是个问题。从社会地位来看,三十岁的孔子依然属于“草根阶层”。他曾经向上流社会靠拢,可是吃了闭门羹。《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狄子奇《孔子编年》谓阳虎此时尚未用事,怀疑此事是否可信。
但是,由此可见孔丘先生三十岁之前屡屡遭受歧视和排斥,却是事实。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分析说:“一个被人瞧不起的私生子,虽然仰慕礼仪,却没有机会受教育,在母亲死后,忽然得知自己是邑大夫之子,顿时飘飘然起来,听说贵族开那种宴会,才会忘乎所以,凭着少年人容易有的冲动跑去参加,没想到被季孙氏的家臣大大奚落一顿。”这样的痛苦经历,比今天的青年求职时遭遇的歧视和挫折,可怕得多。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有个朋友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工作七年来一直在各个领域从事销售类工作,随着年龄的增大,还没成家的她感觉压力越来越大,由于职业的不稳定性,让她心理产生了一种恐慌感,感觉奔三的人了到现在还是处在一个拼打的过程中,没有傲人的职位也没有丰厚的薪水,对目前自己的境遇感到十分不满,同时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更使她心力交瘁。本来应该是三十而“立”的她却成了三十而“栗”。为什么会有三十而“栗”现象呢?主要是大家对“三十而立”的理解太急功近利了,出现了问题,仿佛没有点小成就不叫“三十而立”。
记得曾经在央视一套的《大家》节目,看过主持人专访九十多岁高龄的任继愈先生。任老先生甚至提出恢复科举模式,他就是讲的拒绝高校的工厂式的流水线加工产品模式的博士、硕士,而他提到的手工式生产(培养)模式,正是格外强调自学的沉潜与奋斗。按照任老先生的解释,孔夫子说的这句话,不是指一个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应当功成名就,孔子本人就不是这个样子嘛,颠沛流离的,很破落;“立”,指的是“位子”、“位置”,所以“三十而立”实指一个人在三十岁左右应当找准、确定自己的位置,就是说要定下来今后一生干点什么事。“位”字怎么写的?就是人立。皇帝新立,只需要高贵的血统,哪怕他是一个绝对昏聩无能之徒;但是普通人,需要经过一番奋斗的。找准位置、确定自己干什么,这就是“三十而立”了嘛。找准位置,奋斗终生--这就是“三十而立”对我们的启发。程树德《论语集释》说:“窃谓立止是学有成就之义。”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说得更明白:“'三十而立',也就是学有所成。
”南怀瑾《论语别裁》说:“立就是不动,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李泽厚《论语今读》说:“'三十而立',有人强调与'立于礼'有关,是指人从六岁'习礼'到三十岁才算完全掌握熟练,但后世注疏多不拘泥于学礼,而泛指人格的成熟,更佳。”因此,他把“三十而立”翻译成白话文“三十岁建立起自我”。“三十而立”这句话的重心在“立”上,但是这个“立”的准确含义是“确立”的意思。如果笼统地将“立”字解释为“确立自己的人生位置”的话,那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为私我而不择手段”的世界观,现代的大学生中有些人是为了将来出人头地,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立”呀!恰恰是这类的“立”,所以才世风日下。孔子说的“立”是“立”于礼,为人处世不乱来,有理性,有建设性和逻辑性,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是在“十五而志于学”之后才“立”的,是对“学”的确立。那么这个“学”字是什么意思呢?不是指现在的学习知识之“学”,而是指“圣人之学”,也就是《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学”。
当对圣人之学“习”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自己的学习圣人之学的决心也就确立了,自己行履圣人之学的精神境界也就确立了。李长之在《孔子的故事》中以孔子的口吻说:“我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个主意了”,这个解释非常形象。唐代高择的《群居解颐》和五代孙光宪的《北蒙琐言》都记载了唐代节度使韩简读《论语》的故事:“节度使韩简,性粗质。每对文士,不晓其说,心常耻之。乃召一孝廉。令讲《论语》。及讲至为政篇,明日谓诸从事曰:仆近知古人淳朴,年至三十方能行立。外有闻者,无不绝倒”。把“三十而立”理解为“年至三十方能行立”无疑是很荒唐的,因而成为流传千古的笑话。“男人四十一朵花”,三十岁还是花骨朵,含苞欲放着,大有作为。但“而立”的标准是什么?30岁究竟能否代表男人一生的转折?如果一个三十岁的男人有了坏念头,就是人们常说的坏男人的三大愿望:升官、发财、死老婆,然后“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是“立”吗?当然不是!要知道,男人出事,都栽在这三点上。所以,综合起来看,“三十而立”,就是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确立起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不是什么“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