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举出一件事,就可以触类旁通,类推出许多同类事理来。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这段话被后人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礼记·学记》中有这样的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按《孔丛子·嘉言》的说法,孔子其实明确反对”繁辞富说,博而不要“。孔子以为学习、学问的妙处在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果不能如此,那才是司马迁之父谈公说的”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虽热心授业传道,但无悟性者他还是不愿教授的,所谓”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对于能”举一反三“(《述而》)、”闻一得三“(《季氏》)、”闻一知十“(《公冶长》)或”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的学生,孔子向为赞赏,以为此方可”师逸而功倍“(《礼记·学记》)或”孺子可教“(《史记·留侯世家》)。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生而知之者“,就是智慧很高、可以举一反三的人;第二种是”学而知之者“,就是虽不能举一反三,至少可以举一反一的人。首次提出”蝴蝶效应“这个词的洛仑兹就是了不得的人,善于举一反三的人。1979年12月,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在华盛顿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来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蝴蝶振翅效应。为什么蝴蝶振翅能够引起那么遥远的龙卷风呢?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孤立无援的,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我们在哲学中学到的一个观点:事情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所以聪明的人通过蚂蚁搬家就可以推测出天气的变化,这就是举一反三的道理。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最喜欢说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要灵活,学会举一反三,比如数学运算都有方法和规律,举一反三很重要。记得有个小学生委屈地问老师:”老师,什么举一反三呀?你都教错了!“老师忙问个中究竟。那孩子说:”2加2和2乘2都等于4;所以3加3和3乘3都应该等于6。可是3乘3却等于9。“这个孩子实际上不是举一反三,顶多算是举一反一。数学家高斯的故事的我们都听说过吧?高斯在上小学的时候,很淘气,街头巷尾,小动作很多。老师为了让他安静一会儿,:你别乱动了,算一道题,一加二、加三、加四、加五、加六,一直加到一百,最后得多少?老师以为这些够他安静一节课的了,没想到,刚转身讲课,高斯这小位小同学就站起来了回答,老师,结果我计算出来了,是五千零五十。老师大吃一惊,问你怎么算出来的?那小孩说,一加一百是一百零一,二加九十九是一百零一,三加九十八还是一百零一,这样两头加,加到中间,五十加五十一还是一百零一,那么五十个一百零一不就是五千零五十吗?高斯无疑是个举一反三的天才。
如果孩子没有把举一反三用到学习上,而用到其他方面,那反而令人担忧了。比如说,有媒体报道,念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放学回家激动地对老爸说:”我有一个重大发现。我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麦当劳赞助了我们的英语课本。“儿子拿出他的英语课本说,”我们今天英语课学的单词,你听听都是些什么单词啊:McDonald's,BigMac,applepie,McChicken,hamburger,SpicyMcWing,Coke。(麦当劳,巨无霸,苹果派,麦乐鸡,汉堡包,麦辣鸡翅,可口可乐)如今满街都是洋快餐,就连“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有关部门也不忘记把山区的孩子接到城市吃一顿洋快餐,然后山区孩子激动地说:我们终于吃到洋快餐了!想想我们小时候多土,只知道豆浆、油条,至于汉堡包、苹果派只能在外国小说或者电影当中看到。
既然学的是人家的语言,多学几个人家的日常用语,无可厚非,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位可爱的小学生,看到这一串单词,立马联想到的却是“赞助”呢?孩子是怎么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这想必是生活中的商业赞助太多,学校早已不是高雅的象牙塔了,既然连学校的篮球架、学生的校服都被商家“赞助”了,都打上了商家的名称和电话,那么对英语课本也被“赞助”了不正是学生“举一反三”似的思维吗?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一代早熟多了,心灵也变得复杂起来,小小年纪就懂得“钱”呀“赞助”呀,等等。该单纯的年龄却复杂起来,聪明用错了地方,不太好啊。樊迟在问孔子什么是“知”(智)?孔子就说了两个字:“知人”(《论语·颜渊》)。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认很多字,背颂多少诗?记多少英语单词,了解多少历史人物,那么充其量,只能说你拥有了多少知识,不能叫智慧;真正的智慧就是善于举一反三,从知识能够了解社会、人心,你会判断人。《论语》总是用最朴素的话去点明那个至高的真理。“这事我都跟你说了一万遍了,我的舌头都已长趼了,难道你还没有听明白吗?”相信你对这类的话一定耳熟能详,因为很多领导都喜欢对下属说这类的话。
记得《浙商》杂志在采访鲁柏祥博士时,曾这样问:在许多企业,老板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经理总有忙不完的事情,职工也总有干不完的活。工作并没有多少创新,而是不断地被重复,但无济于事,大家忙碌依旧,焦头烂额,提高效率之类的话只能停留了文件上和讲话稿中。对此,鲁柏祥说:一件事情能否得以有效解决,涉及“事、人、境”三个方面,但现在公司老板、经理、职工三个层面的人都盯着一样事情,结果这个事情还是没有做好,此所谓“三举一反”。对此,我们需要分别从三个层面入手进行改进,分别做到“举一反三”,最终就能收到“一举九得”的功效。那么,如何才能“举一反三”呢?作为职工,首先要把事情做好,即完成一项任务。现实当中,老板在不断地下达任务,经理与职工则努力地保证完成任务,公司上下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任务上面。上级总是在问:“那个事情做好了没有?”下级总是在汇报:“做好了。”他们都认为事情做好了就好了,其实所有人只干了一件事情。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不知道还要进一步分别干好两件事情。虽然那两件事情跟这件事无关,但跟企业明天的各项工作能否有效开展高度相关。
他们还要做哪两件事情呢?对于职工来说,除了完成一项任务之外,还要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一种技能,并将技能转化、固化为一种作业习惯。从此以后,碰到同类的事情就能以同样的办法来解决,这就是职工的“举一反三”。现实当中,许多职工往往这样说:“我这样做也行,那样做也行,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行。”殊不知,当不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时,标准化工作成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整个企业的风险无形之中就被放大。比如说,1个人做出来的产品基本同质,2个人做出来的产品同质化程度就几乎下降了一半。也许每个职工的操作方法都能做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产品,但由于每个职工都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操作,只能导致企业规模越大,产品同质化程度越低,稳定性越差,不确定性越大,风险也自然就越大。
在实现一项事业的同时,老板要建立系统的企业文化,以此来培养一批精英--一批能跟着老板一起成就事业的精英。如果一个企业的职工、经理与老板都能做到“举一反三”,那么整个企业就能做到“一举九得”,运行效率必定迅速提高。鲁博士还讲述了“鲁班”举一反三的管理小故事。2008年5月3日,名叫林慧丽的女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20个俯卧撑。这是因为她的一名组员迟到了,组员被罚做40个俯卧撑,林慧丽是该组组长,她说:“要是有3个组员迟到,我就得做60个俯卧撑。”这一场景,发生在由一群董事长与总经理组成的“鲁班”的课堂上。“鲁班”的教务管理相当严格,但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制度,只有一个念头:要把教务工作做好。然而,总是有人出现一些问题。发生问题并不可怕,鲁柏祥认为关键是发生问题后怎么办。
班干部开始出台制度,使这些现象减少。作为“鲁班”的管理人员,跟班的6名研究生以前都没有做过同类工作,只能先跟班听课,先去完成任务,找到体悟。几次课下来,鲁柏祥把6名跟班研究生召集起来,让他们思考:“鲁班”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技能?为何6名研究生解决问题的技能不同?大家发现,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做事情,并没有形成一套公共的技能。于是,大家一起讨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一套制度,改变了原来的许多习惯。学员们发现,只要把“鲁班”课堂制度稍作修改,便可以作为公司的内部培训管理制度。“鲁班”的管理人员也发现,只要复制这套制度,就能在别处复制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鲁班”。所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易·系辞上》),比物俦类,比类取象,推此及彼,举一反三,自可豁然开朗,条理通达。